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

陳軫一臉焦急的從外面走過來,道:“大王,剛剛從秦國傳回的消息,秦王回到雍城,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祭天活動,且···”

見陳軫欲言又止,熊槐瞬間想起前任類似的遭遇,不禁莞爾。

熊槐淡淡的笑道:“而且秦王又詛咒寡人了!”

爲什麼要說又?

這不是第一次了。

秦王很迷信。

陳軫點點頭。

熊槐笑道:“是不是還和上次一樣,向天祈禱焚書,然後向河中投刻石?”

陳軫的腦袋再次點了點。

上次各國圍攻函谷關,秦國初期戰事不順退守函谷關後,秦王就這麼幹過,詛咒前任戰爭失敗。

熊槐哈哈大笑,問道:“秦王的詛咒會對寡人有效嗎?”

陳軫腦袋迅速搖了搖,急忙行禮道:“大王受命於天,自有上天庇護,秦國殘暴,獲罪於天,鬼神是不會聽信秦王的。”

“不過,”陳軫彎下身體道:“秦王的詛咒雖然對大王無效,但是對秦國很有用。”

熊槐明白陳軫的意思,在現在這個全民迷信的時代,祭祀天地祖先鬼神,是一件很莊重的事情,在短時間內能有效提升自身軍民士氣。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戰敗天災等等,如果國君祭天,那就是國君有所作爲,能將軍民的恐懼和國人的怨憤短暫轉移。

如果戰敗繼續、天災依舊,那麼大概應該可能是上天拋棄了國君了吧。

要不然怎麼會沒有效果呢?

對於這樣的國君···

陳軫見楚王明白,且毫不在意秦王的詛咒,就不再多說這一件可信可不信的事,接着道:“大王,從趙國那邊傳來的消息,秦國將離石和藺地交還給趙國,換取同趙國講和,趙國那邊已經同意了秦國的講和,和秦國盟誓後,開始退兵了。”

“趙國!”熊槐微微眯着眼睛,停頓片刻,看着陳軫道:“趙國有問題啊?”

先前趙國同齊國講和,熊槐還可以理解,畢竟趙國攻擊的是燕國,並不能直接從齊國哪裡獲得收益,所以齊國割地,趙國就同意了。

但是現在趙國又同秦國講和,那麼趙王究竟在想什麼?

想到這,熊槐問道:“燕國那邊如何了?”

陳軫答道:“目前公子職已經回到燕都,正在收攏燕國的貴族和百姓,確定下月初一,正式即燕王位。”

“至於燕趙之間,據消息稱,公子職即位後,將會割三城與趙,以感謝趙王的復國之恩。”熊槐聞言一皺眉,趙國竟然只向燕國索要了三座城池,而沒有對燕國進行削弱。

那麼趙國的目標就不是燕國,既然不是燕國,那麼剩下的就只有胡人和中山。

陳軫道:“大王,中山國。”

熊槐點了點頭,陳軫和他想到一塊去了。

陳軫喜道:“大王,中山雖是小國,但是其國不弱,恐怕趙國短時間內無暇他顧了。”

熊槐笑道:“無暇他顧好,只要各國有事可做,總比成天瞎想要好。”

“只是,寡人有些擔心,中山國並不小,趙國吞併了中山,必然會強大起來。可惜了,我楚國離中山太遠,鞭長莫及啊!”

陳軫同樣一嘆。

中山國被趙燕兩國包圍,地方五百里,也是一個不小的國家。

這次齊國滅燕的行動中,中山國趁火打劫,奪取了燕國大量土地,燕國復國後,不會就這麼算了的

而且燕王是趙國所立,若是趙國有所請求,燕王很有可能會配合趙國的行動。

同時被燕趙進攻,中山國岌岌可危。

如果沒有外力干涉,中山國算是完了。

熊槐來回走了幾圈,道:“趙國的事情,對我們楚國來說,未嘗不是一個機會。”

“中山國民風彪悍,乃是鮮虞狄人所立,對中原各國來說,中山國始終是外人,而燕趙對於中山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中山抵抗燕趙的入侵,必然會舉國而戰,短時間內不會有亡國之憂。”

“如果我們趁着趙國攻打中山,天下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的時候,一舉攻取越國,那麼三晉中實力僅在魏國之下的趙國就無暇顧及楚國,我們的壓力將會大減。”

“或許中山決戰之際,就是我楚國出兵之時。”

陳軫行禮道:“大王英明!”

熊槐接着道:“那麼現在,既然趙國已經拿下了藺地,魏國也在猛攻汾陰,我們的目標全都實現,該是楚國退兵修養的時候了。”

“傳令衆軍,退兵回國。”

“對外傳出消息,就說秦王卑鄙無恥,打不過寡人,竟然向鬼神求助。”

“待在秦國境內,周身都是秦國的神靈,寡人寢食難安,還是退回楚國,有我楚國的神靈庇護,寡人才能安心。”

陳軫一愣,遲疑道:“大王,此事傳出不僅會助長秦國的囂張氣焰,而且對大王威名有損,請大王三思。”

熊槐笑道:

“秦國這兩年接連被我楚國打敗,哪裡還有什麼囂張氣焰,當然若是這條消息傳到秦國,能讓秦人驕傲,也是寡人之福。”

“至於名氣,君子務實不務虛,寡人願居其實,不用其虛。區區虛名,若是能讓各國輕看寡人,那就再好不過了。”

陳軫看了看楚王,自從昭陽去世後,楚王真的變了一個人。

當天夜間,楚國軍營就傳出了要退兵的消息,衆多士卒得知消息後,頓時鬆了一口氣。

雖然正兒八經的和秦國交戰只打了兩次,但是這兩場戰爭都是惡戰,楚軍損失很大,士卒心有餘悸。

現在,戰爭終於結束了。

第二天,楚軍正式撤軍,向楚國而去。

與此同時,一條關於楚王害怕秦王詛咒的謠言,迅速從秦國的於中地區向各國散播。

大軍行至漢水時,魏國的消息傳了過來。

魏軍強攻汾陰,趕在樗裡疾援軍到達之前,付出極大的代價,攻克汾陰,將秦國趕回河西。

聽到這個消息,熊槐猛然一驚。

魏國竟然如此給力?

楚國設計秦魏兩國的計策,還沒有開始施行,就胎死腹中。

果然世事難料。

“衆卿以爲如何?”熊槐向羣臣問道。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