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

蘇代一愣,臉色黯然,謝道:“臣謝大王繆贊,相比家兄,臣相差很遠,不敢比。”

同樣都是遊說諸國,兄長蘇秦能掛各國相印,而自己除了能在齊國勉強混得下去,在其他國家,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麼大。

熊槐言歸正傳道:“不知齊王讓你來訪,有何貴幹?”

蘇代正了正神色,道:“回大王,齊楚本事盟友,齊國不知爲何惹怒了大王,齊王惶恐,願意獻出齊國淮北地,爲大王壽,請求齊楚講和,再結邦交。”

熊槐笑道:“寡人聽說齊王殘暴,殘害燕國百姓,各國向寡人求救,這才令齊楚之間發生誤會,如今誤會解除,寡人願意同齊國講和。”

蘇代一愣,肚子裡面的一大堆理由全都沒有說出來,楚王就同意了。

這此任務也太簡單了吧。

蘇代離去後,熊槐道:“傳令柱國,接收齊國淮北之後,即可退兵回國。傳令司敗,讓其與越國交涉,越國身爲盟主,從齊國獲得的收穫,不可比我們楚國少。一旦齊越交戰,若是越國不利,可伺機救越,接下來我們楚國要與越國約爲兄弟,結爲一體。”

“唯。”

“傳寡人之命,相約三晉,分兵攻秦。”

魏國。

魏襄王向田需問道:“相國,如今楚王相邀,約我們三晉攻打秦國,不知對於這件事,我們如何答覆?”

田需不假思索道:“大王,當然是答應楚國。如果楚王是要將各國的兵力匯聚在函谷關,那麼臣的意思就是拒絕他,但是現在楚王的意思是要求各國取回各自的失地,那麼就算楚國沒有邀請魏國,我們也應該出兵。”

魏襄王遲疑道:“只是寡人有些擔心,楚國說要奪回商於之地,但是天下皆知,武關易守難攻,攻破武關的難度還要超過函谷關,要是楚國居心不良,欺騙我們,這可怎麼辦?”

田需道:“大王,無憂,秦國之前與楚國的大戰,已經讓秦楚兩敗俱傷。現在秦國的主力還在與楚國相持,而我們魏國已經同齊國停戰,若是現在將主力調回,趁秦國來不及調兵,防守空虛之際,一舉而攻佔汾陰,將秦國趕回河西,那麼秦國就無法輕易渡河攻打我國。”

“而齊國方面,我們奪取了齊國七城,宋奪取了五城,趙奪取十城,楚越兩國合力攻取齊國淮北,齊國已經被削弱,短時間內不可能出兵攻打我國。”

“而楚國方面,同時與秦齊大戰,損失必然很大。況且我們魏國剛剛與楚國結盟,楚國短時間內也不會來攻打我們魏國。”

聽到這裡,魏襄王一愣,喜道:“相國的意思是隻要我們將秦國趕到河西,那麼接下來我魏國就可以休養生息了?”

魏國之前打天下打得太狠,國土又處在天下之中,這些年接連處在戰爭之中,不,是不斷處在被削弱中,根本停不下來。

也不是自己想停戰就可以停戰的。

田需點了點頭,道:“大王,大戰多年,現在我們魏國需要休息了。”

魏襄王恍然大悟,面露決絕之色,鄭重道:“好,依相國之意,將趁秦國主力還未歸國,集中我國主力,並且逼迫韓國出兵,全力攻打汾陰,這次要一舉將秦國趕回河西。”

“傳令公孫喜,若是在秦國主力未到的情況下,依舊拿不回汾陰,那就讓他提頭來見寡人。若是拿下汾陰,寡人不吝賞賜,封君只在一念之間。”

“唯。”

秦國。

秦惠文王剛剛到達藍田,就接到趙魏兩國急報。

“如今趙國正在猛攻離石,魏國已經奪回曲沃,與韓國合兵一處,正在向岸門汾陰地區前進,諸位以爲如何是好?”

衆人聞言一驚。

離石的西邊就是藺地,這是河水中上游的渡口,趙國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藺地。而汾陰是河水中游的渡口,汾陰的對岸就是秦國的夏陽。

夏陽以前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魏國少樑。

少樑是魏國進攻秦國的橋頭堡。

魏國奪取河西地,就是從少樑進軍的,如果魏國奪回汾陰,這種情況對秦國來說,感覺很不好。

雖然現在的秦國不懼怕魏國,魏國就算奪取河西的夏陽也沒有用,但是如果魏國死死的卡住汾陰,進攻河東的線路就被堵死了。

從此以後,只要魏國謹守汾陰蒲阪兩地,秦國就無法從關中直接出兵魏國。

蒲阪是魏國控制的河水東側重要渡口,秦國一直沒有打下來,蒲阪對岸就是秦國關中。

張儀稍加思索道:“大王,藺地太遠,我們現在就算派兵增援,恐怕也來不及了。”

秦惠文王臉色一僵,道:“相國的意思是捨棄藺地?”

張儀點點頭,道:“大王,這些年我們攻打三晉楚國,已經引發過一次天下攻秦,這一次三晉和楚國兵分三路,恐怕是想將我們在河東地區的領土全部收回,把我們趕回河西。”

“三晉來勢洶洶,而我秦國主力被楚國拖住,對此就要有所捨棄。”

“趙國離秦國遠,而魏韓就在眼前,藺地對岸只是我秦國偏遠的上郡,汾陰和蒲阪對面,就是我秦國的心腹河西關中,請大王察之。”

秦惠文王呆滯數個呼吸,而後嘆氣道:“傳令,派人出使趙國,寡人願意和趙國講和,將藺地歸還趙國,請趙國退兵。”

樗裡疾此時出言道:“大王,罪臣死罪,請大王給末將一個機會,讓末將待罪立功,馳援汾陰。”

秦惠文王目不轉睛的看着樗裡疾,良久,點頭道:“好,這次一定要保住汾陰。”

樗裡疾單膝拜道:“唯。”

樗裡疾離去調兵後,一個侍從稟報道:“大王,剛剛從於中傳來的消息,楚國大軍再次兵圍於中,正在向武關進發。”

“什麼?”秦惠文王大怒。

侍從張了張嘴,遲疑片刻,沒有說話。

秦惠文王見狀,怒道:“還有什麼消息,一併說來。”

侍從行禮道:“大王,據守衛武關的庶長回報,這次依舊是楚王親自帶兵,楚王見大王不在,傳言道:要會獵關中,與大王共謀一醉。”

秦惠文王大怒道:“豈有此理,楚王欺人太甚。”

張儀急道:“大王,武關易守難攻,楚國此舉是在激怒我們,一旦我們再次和楚國大戰,恐怕汾陰夏陽那裡會被魏國得手。”

秦惠文王點了點頭,道:“不必理會楚王。”

停頓了片刻後,秦惠文王依舊餘怒未消,道:“幾年前楚王糾集三晉燕國圍攻我秦國的函谷關,去年趁着秦魏大戰,夥同齊國奪取我秦國好不容易纔攻下的曲地。現在又再次糾集三晉謀取我秦國的河東地。”

“是可忍孰不可忍,寡人要祭天,詛咒楚王不得好死。”

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