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

楚國壽縣。

自王師從叛軍手中重新奪回壽縣,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

這兩個月間,在大軍與江淮貴族的配合下,先是修建廣陵城並駐守廣陵多年的柱國唐昧,憑藉個人在廣陵的威望,兵不血刃奪回廣陵,其中,鎮守廣陵的叛逆主將舒庸君爲部下所殺。

廣陵光復後,水師通過邗溝撲向淮陰,淮陰主將東城君見廣陵失守,而各國援軍遙遙無期,便在極度絕望中自殺身亡。

接着,司馬景缺率軍殺入淮陰,淮陰正式光復。

而後,柱國唐昧率軍配合司敗,自南向北清理叛逆,而司馬景缺率軍自北向南清理叛逆,加上司敗司馬翦的大軍,短短一月之間,江淮動亂徹底平定。

一個月後,反叛的貴族被押到壽縣。

熊槐在壽縣召開朝議,當着羣臣的面,當着江淮貴族的面,當場下詔將罪大惡極的二十六家封君,三十八家封君以下七大夫以上的貴族,共六十四家貴族,當場判處極刑,滅門。

而其他雖然參與叛亂,但在決戰中當場投降的一百多家貴族,所有家主以及嫡長子都被處死,爵位依情況降一級到三級不等。

判決當日,萬餘叛逆被押到淮水之側,公開斬首。

是日,淮水盡赤,其後三日,淮水不清,百姓不敢近淮。

隨着叛逆人頭落地,江淮震動,無論貴族還是百姓,全都爲之失聲。

接着,熊槐在處死叛逆貴族的當日,在朝中宣佈收回被滅門的貴族的封地,並重新設置縣邑。

半月後,新設立的縣邑規劃完成,又半月,各縣縣尹、縣丞、縣尉到任。

至此,江淮才徹底穩定下來。

這一日,熊槐遊於壽縣別宮,熊槐在前觀賞宮中美景,而近衛軍統領左司馬鄧陵光亦步亦趨的緊隨其後。

此時,熊槐來到一個魚池前,隨手灑下一抓魚食,看着蜂擁而來搶食的魚羣,一臉愜意的問道:“將軍,現在江淮各地的情況如何?貴族是否安穩?百姓是否恢復平靜?”

鄧陵光聞言,面色絲毫不變,用不夾雜任何情感的聲音應道:“回大王,根據知北涯在各地的探子來報,江淮各地都已恢復平靜,亂兵不是直接投降就是化作難民投奔各縣,整個江淮的道路已經全部肅清,而且趁亂而起的遊俠強人暴徒紛紛隱匿化作良民,此時江淮各地的治安比以前更好了。

而且,各地貴族經此一役,全部閉門不出,族中子弟也全都安心在家讀書習武,無有在大街上招搖過市者。

官吏理事公正嚴明,士卒巡防謹慎小心,商人開業童叟無欺,工匠開工精益求精,農夫治田全心全意。

江淮上下,各司其職,各有所歸。

現在,整個江淮的貴族百姓,全都在稱讚大王神明。”

熊槐笑着點了點頭,然後又灑下一把魚食,引得更多魚前來哄搶。

“那麼現在壽縣的羣臣都在幹什麼?”

“回大王。”鄧陵光一板一眼的應道:“令尹每日都在處理國事;太子白日隨令尹處理國事,夜間則宴請在壽縣的大臣貴族;柱國整日呆在城外軍營;司馬終日無所事事;司敗每日巡視壽縣兩次;三閭大夫與其他一些大臣也都是閒置在賓館。”

“哦!”熊槐笑了笑,衆人的反應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隨着江淮穩定下來,各地的事情全都交給各地縣尹去處理了,朝中的大臣大都閒置下來了。

想着,熊槐又問道:“那城外的大軍現在在幹什麼?”

“除了三日一練,其他時間全都是無所事事,終日唱歌角力爲樂。”

知道下面的動靜後,熊槐再次笑了笑,問道:“那最近壽縣中,羣臣百姓議論最多的事情,是什麼事?”

鄧陵光依舊用平淡如水的聲音道:“現在大家都在議論大王會何時回都,不僅軍中的將士在問,朝中的大臣也在問,甚至連在壽縣的貴族也在問。

這幾日,太子夜宴上,已經有許多人開口問這個問題了。”

“嗯,也是時候了。”熊槐笑了笑。

江淮事了,對於羣臣以及大軍來說,也時候返回郢都了。

可是,熊槐不一樣,自從上次離開郢都後,他就一直沒想過再回去。

他從滅亡越國開始就進行籌劃,將江淮一帶的資源全部集中在壽縣,即便壽縣被叛軍禍害了好幾個月,壽縣的錢糧還是沒有用完,甚至只是消耗了極少的一部分。

而且,他讓惠盎治理壽縣多年,不禁擴大了壽縣的城池範圍,見壽縣的城牆修得又高又大又堅固,而且還提前在城中修建了一座範圍不比郢都王城小,規模接近郢都王城一半的王城宮殿。

甚至還包括那些被滅族的貴族。

他之前所做的這一起不就是爲了這一天嗎!

是時候該宣佈遷都壽縣了。

只要遷都壽縣,那麼他就可以立即脫離郢都的龐大貴族羣體,極大的減少將來變法的阻力。

只要遷都壽縣,那麼他就可以脫離昭景屈三族的核心地區,如此,必可打斷昭景屈三族對令尹職位的壟斷。或許,等屈原他們這一代人之後,楚國將會再次出現一個非昭景屈三族已及非公族的令尹。

只要遷都壽縣,他就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批新的貴族,一批擁護新法的貴族。

只要遷都壽縣,他就可以脫離秦魏韓的漩渦,將秦國這個麻煩拋給三晉,然後他就可以全心全意的攻略齊宋兩國。

至於,攻略秦國與魏韓兩晉,太難了,秦國關邑險固,攻略起來太難。而魏韓居天下中,牽一髮而動全身,攻一國就會引來一羣,如果不先把秦齊趙三國打殘,想要攻克魏韓絕不可能。

而如果已經把秦齊趙都打殘了,那楚國的實力已經是佔據絕對優勢,甚至面對他國已經是秋風掃落葉之勢了。

那時,無論打誰都是一樣的。

所以,無論是爲了接下來的變法,還是爲了方便未來一同天下的步伐,遷都壽縣,勢在必行。

想着,熊槐眼睛微微一沉,露出堅定不移之色,然後將手中的魚食全都拋入池中,開口道:“傳詔,明日寡人將召開朝議。”

“唯。”

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