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

另一邊,楚國郢都。

早在楚國大破齊魏宋三國聯軍,五國相繼退兵之後,各地的封君貴族便開始接到楚王詔令,陸續返回郢都。

等熊槐帶着韓王幾瑟回到郢都之時,楚國的高層除了柱國唐昧以及唐昧麾下的將領還有個別無法的脫身的重臣外,其他的朝中大臣以及各地封君,已經在楚王的詔令下,早早的趕回郢都了。

此時,楚王在漢北郡分王田於百姓,大規模的給百姓賜爵的消息,也遍傳楚國。

是以,熊槐一回到郢都,頓時所有郢都的楚國貴族全都感到一股前所未有大浪正在涌向楚國,這一股大浪甚至遠比吳起之禍還要來的強烈。

而與高層的患得患失不同,隨着楚王的歸來,而且還帶回韓王,這在中下層官員貴族以及百姓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以一國之力大破五國聯軍,並還能使另一個萬乘大國之君來朝,這可是昔日莊王都沒有達成的壯舉。

是故,熊槐一回到郢都,便受到了國中百姓的熱烈歡迎引以及崇拜。

而熊槐回到郢都之後,則沒有理會國中的羣臣與百姓,而是先與韓王幾瑟沐浴齋戒三日,然後在楚國王宮中,在羣臣的見證下,正式接受了韓王的朝拜,並重新與韓國簽訂盟約。

接着,送走韓王后,熊槐又帶着羣臣先祭祀了宗廟,以述說功績,他已成功擊退五國保住了楚國的社稷。

次日,熊槐再率領羣臣公開祭祀黑帝女媧,以感謝神靈的庇護,讓楚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祭祀的最後,熊槐再次奉上一塊精美的五色石,投入江水以祭祀女媧。

沉壁祭祀之後,熊槐站在江水北岸的高臺上,看着臺下的羣臣以及不遠處的國人,鄭重的宣佈道:“諸位父老兄弟,這次抗擊五國的戰事,我們楚國以一國抗天下並取得了戰事的勝利。

可是,這次的勝利並非寡人之功,也不單單只是羣臣的功勞,更是國中百姓之功。爲了抗擊五國,全國的所有百姓家中全都出丁一人,無數的百姓爲了這一戰而永遠的失去了親人。其中,最爲慘烈的,還是漢北郡,這一戰漢北郡男丁戰死者超過一半。

是以,此戰的勝利不僅僅只是寡人的勝利,更是諸位父老兄弟的勝利。”

說着,熊槐停頓了一下,然後緩緩開口道:“是故,爲了獎勵父老兄弟,寡人決定賜國中所有百姓稅賦一年,除了軍賦以外,其他的稅收徭役,接下來的一年全都免了,以讓父老兄弟得以休養生息。”

熊槐的話傳到周圍的百姓耳中,頓時引起了百姓的強烈反響。

“大王英明···”

“大王仁慈···”

“大王神明···”。

此時,熊槐在百姓羣臣的呼喊中,不禁微微一笑,他知道,這一刻,他在國中的聲望已經拔高拔高再拔高,已經超過了楚國曆代先王,達到了鼎盛階段。

所以,時機徹底成熟了。

不久,回到楚宮後,熊槐立即下詔道:“詔令,三日後大朝,寡人將論功行賞,並有大事宣佈。”

“宣佈···”

詔令一下,羣臣紛紛沉默,然後用震驚的目光看着前方高大偉岸甚至披着莫名光彩的楚王。

楚王三日後要宣佈什麼,他們心中已經知道了,甚至早在戰事結束後就已經知道了,並做好了心理準備。

但是,當這一刻真的來臨,他們還是感到震驚與恐慌,變天了。

只是,此刻尚在宮中,他們全然不敢動,甚至連給其他大臣使眼色也不敢。

不久,羣臣一出王宮,衆多大臣立即圍上令尹昭雎。

“令尹,君乃是百官之首,三日後大王有大事宣佈,令尹可知是何事!”

“是啊令尹,大王有事不跟羣臣商議,三日後就要直接宣佈,這可···這可···”

“令尹···”

“令尹···”

“咳咳···”

衆人的議論紛紛中,昭雎輕輕咳了兩聲,等衆人安靜下來後,昭雎開口道:“諸君,在下今日已經疲憊,無心理事,咱們有事還是三日後朝議中說。現在,大家都散了吧!”

說完,昭雎便徑直向自己的府邸走去,沒有理會在場的衆人。

此時另一個人羣堆裡,司馬景缺看着聚集而來的衆人,心中默默一嘆:唉,還有什麼臉去跟大王分說呢!

想着,景缺搖着頭,沒有理會衆人,一言不發的上了馬車。

“司馬···!”

“司馬···?”

見景缺的馬車飛馳而去,圍住景缺的人全都愣住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

楚宮中。

熊槐見陳軫來,沉默了一下,然後表情複雜的開口問道:“陳卿,現在城中情況如何?”

陳軫面無表情的拱手道:“大王,城中現在十分熱鬧,左尹、左徒、鹹尹、工尹、太府尹家中都門庭若市,熱鬧非常。當然,現在最熱鬧的還是太學,據說連已經有三月不曾露面的太傅,都出現在太學之中,聽太學的諸子講學辯論。”

熊槐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前面那五位重臣家中熱鬧,熊槐不用想也知道,昭常範環他們肯定是在商量着怎麼大消自己的念頭。而屈原已齒哪裡,則肯定是在鼓動人跟着他們幹。至於金君同,他既是楚國大封君,又是朝中重臣,肯定有許多人去他那裡探口風。

而太學哪裡,太學不僅是楚國的學術中心,同樣也是楚國的人才培養基地,更是變法派人士的活動中心。

現在他要開始變法了,太學的熱鬧那時理所當然的。

只是,許久不露面的太傅環淵也出來湊熱鬧,這倒是有些出乎熊槐的預料。

太傅環淵不僅是太子之師,而且他楚王也以師禮相待。不僅如此,做爲老子的門人,稷下學宮的創始人之一,他在各大學派都有崇高的威望。

熊槐之所以能輕易籠絡楚國的各大學派,並讓各大學派聚集在自己身邊,冒着滅門的風險跟着自己幹,太傅環淵正是其中關鍵的一環。

而且,太學的建立,太傅環淵同樣厥功甚偉。

現在太傅環淵在這個緊要關頭露面安定人心,以支持變法,這纔是真正的國士無雙啊!

可以說,太傅環淵正是他熊槐的子夏,看似沒有功勞,但其實,他的功勞地位不下於正面主持變法的屈原。

唯一可惜的是,環淵的年紀也跟子夏一樣,太老了。

想着,熊槐心中擔憂的問道:“陳卿,現在太傅身體如何?”

陳軫聞言,知道楚王的擔憂,立即應道:“請大王放心,太傅精於養生,行走起臥尚能自理,依臣之見,太傅的身體狀況比臣還好。”

熊槐聞言感嘆道:“如果太傅能活到子夏那個年紀再死,寡人就無憂了。”

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