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不久後,正如同楚人預料中的一樣,駐紮在葉城外的韓軍,在韓將韓憂的率領下,正式對葉城展開了攻擊。

不過葉城之內本有兩萬楚軍,再加上城中數萬百姓的支持,以及堅固的城牆,韓憂的攻擊並沒有用。

郢都。

司馬翦拿着葉郡的戰報稟報道:“大王,葉郡那邊傳來的消息,韓國已經正式攻打葉城了。不過,葉郡那邊早有準備,並沒有給韓憂任何機會。”

“開始了嗎?”熊槐點了點頭,然後沉吟起來。

現在楚國的幾處戰場,其中淮北戰場三國已經打成了一個大爛戰,士氣已經很低落了。即便齊魏宋三國在向淮北增兵,也難以改變戰局,甚至連淮北的聯軍士氣都無法提振。

至於淮水那邊,以齊國已經出兵二十萬在淮北,再加上還要在北面防備燕國,以齊國之力,以淮水之險,淮陰壽縣都沒有問題。

所以,現在秦韓聯軍異動,熊槐並不擔心聯軍在聲東擊西,也不擔心淮北或者淮水一線會出現大的問題。

若是各國有異,那麼問題一定就會出現西部。

而且,關鍵的問題是,現在秦魏韓三國都還有餘力。

秦國關中的百姓最起碼在三十萬戶以上,也就是說在關中每戶徵兵一人,就可以獲得三十萬大軍,而現在秦國在丹淅的兵力只有二十萬,這一點兵力遠遠沒有到秦國的極限,而僅僅只是正常的出兵。

至於韓國,雖然楚國君臣都以爲韓國這幾年實力有損,但是以韓國的實力,咬緊牙根,動員二十萬大軍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而現在韓國卻僅僅只是出兵五萬。

還有魏國那邊,現在魏國雖然已經出兵十五萬了,但這還不是魏國的極限。

想着,熊槐看向司馬翦問道:“賢卿,你以爲接下來五國的目標將會在哪?”

司馬翦對於楚王的詢問早有準備,立即應道:“方城。”

“方城?”熊槐點了點頭,又問道:“爲什麼不是葉郡?”

司馬翦聞言,知道楚王心中還拿不定主意,當即解釋道:“大王,原因有二,其一是葉郡距離秦國太遠,其二是葉郡之後還有堅固的方城,方城之固不在魯陽之下,走魯陽一線只需攻破一道關邑,而走葉郡一線則需要接連攻破兩座堅城。

就憑這兩個原因,臣以爲若是接下來五國出現的增兵是秦韓兩國,那秦韓兩國必然會強攻魯陽。”

熊槐聞言並沒有點頭,而是遲疑的道:“若是隻有秦韓兩國出兵,那麼兩國出兵魯陽並沒有大的問題。可是,如果魏國也出兵呢?

寡人不擔心齊宋兩國會增兵葉郡,但卻擔心魏國。

須知,魏國雖然現在已經衰弱,但是魏國近年來也修養多年,實力強勁,幾乎不再秦國之下。以魏國之力,全力而戰調用三十萬乃至四十萬兵力都不成問題,就算勞師遠征不能全力出動,但出動三十萬兵力對魏國而言只是小問題。

現在魏國攻打我楚國的軍隊不過才十五萬,所以,以魏國之力,完全還可以出動十五萬大軍。”

“如果加上魏國···”司馬翦當胸有成竹的道:“若是魏國舉國而來···如果魏國大軍增援淮北,那麼以令尹之力,未來或許不會這麼輕鬆,但也足以守住淮北。如果魏國大軍殺向葉郡,那麼我楚國就需要向葉郡增兵。”

熊槐一聽,面色沉重的問道:“增兵?寡人哪來的軍隊?”

“有,還有兩處兵力可以調動。”司馬翦立即拱手道:“若是魏軍殺向葉郡,以方城葉郡之力,必定難以抵擋秦魏韓三國的圍攻。

而漢北一失,我楚國不僅會失去重鎮宛城,而且還會導致郢都不穩,所以,臣以爲漢北不容有失。

同時,現在淮北那邊,令尹已經打出了我楚軍的威風,已經爲淮北楚軍樹立了信心,並且僅憑淮北士氣低弱的三國大軍,已經無法攻下巨陽。

是以,臣以爲此時此刻,我們已經可以從黃國調兵了,畢竟用十萬楚軍鎮守黃國,這軍隊的數量也太多了一些。而黃國距離葉郡不遠,我們完全可以從黃國調出五萬大軍前往葉郡佈防。”

熊槐聞言心中一動,看着司馬翦的目光也越加滿意了。

不久前,熊槐本意爲司馬翦只能勉強勝任左司馬的位置,但現在看來,司馬翦做爲左司馬甚至做爲司馬而言是合格的。

五國伐楚之前,司馬翦在朝議中力主在黃國佈下重兵,以控制淮水上游。

熊槐本以爲司馬翦這麼做,是因爲收了黃君等兩淮封君的重禮,所在才力主留十萬大軍鎮守黃國,一則鎮守黃國,二則從令尹昭雎手中分兵。

若不是巨陽不比陳城,放不下三十萬大軍,若不是司馬翦沒有反對自己升昭雎爲淮北總指揮,將巨陽黃國兩地的兵力全都交給了昭雎,當時熊槐就想直接呼他一臉。

現在看來,司馬翦在黃國留下十萬大軍還是有用意的。

在黃國留下十萬大軍,一則可以安撫兩淮的封君,二則也可以以防不測,就如現在這般,若是葉郡有事,不願的黃國楚軍完全可以迅速北上葉郡,然後補上楚國防禦網上薄弱的一環。

如此一來,楚國佔據有利地形的情況下,五國想要快速攻克楚軍防線,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樣一來,楚國與五國的戰爭就演變成持久戰了。

雖然熊槐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是這種那人力物力財力與五國血拼,並且還看到希望的策略,不是熊槐想要的。

對比一下的昭雎的計策,熊槐更傾向於昭雎。

只是,昭雎的計劃現在整個楚國加熊槐自己也只有四個人知道,而司馬翦並不在這四人之中。

想着,熊槐搖了搖頭道:“不可,黃國那邊事關我楚國在淮北的大局,哪裡的楚軍萬萬不可調動。”

司馬翦聞言頓時僵住。

剛剛他看楚王的眼神,分明對他的策略很滿意,怎麼突然之間楚王就拒絕了他的建議呢。

而且,現在楚王看他的眼神也沒有變化,好像依然很滿意的意思。

楚王對自己的建議很滿意,但是楚王卻拒絕了自己的建議,這是一種什麼情況。

楚王究竟是滿意呢,還是不滿意呢?

一時間,司馬翦心中頓時惶恐起來,因爲他突然間覺得,眼前楚王的心思實在太難猜。

頓了頓,司馬翦擦了擦頭上的汗,繼續道:“若是大王不願從黃國調兵,那臣以爲我們還可以從江東調兵。江東···”

熊槐一聽從江東調兵,頓時搖了搖頭,司馬翦的想法雖好,但無論是黃國的楚軍,還是江東的楚軍,不久後都是令尹昭雎要用的,這兩地的兵力,可不能調到葉郡去。

想着,熊槐不等司馬翦說完,直接打斷道:“江東新附,事關楚國大局,那裡的楚軍萬萬不可輕動。”

司馬翦一聽,全身瞬間僵硬,頓了頓,才慌亂的看着楚王道:“可是大王,現在我楚國除了黃國江東兩地還有餘力,其他地方的楚軍都只是勉強夠用而已。若是不從黃國江東調兵,我楚國已無兵可用了。”

熊槐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這也是他爲難的地方。

現在楚國能調的兵,都已經徵用了。

Wшw⊙ ттkan⊙ ¢o

就算再次從江南征兵,以江南的實力,剩下區區一萬出頭的楚軍,面對秦魏韓三國數十萬大軍,,那也是杯水車薪。

想着,熊槐期待的看着司馬翦道:“賢卿,你的能耐寡人還是知道的,除去黃國江東,卿一定還有辦法調出一些軍隊的,寡人相信你,你能行的。”

“我···”司馬翦聞言看了一眼楚王,然後深深的低下頭,他好像辜負了楚王的信任。

熊槐見狀,笑了笑道:“賢卿,現在還不急,眼下秦魏韓三國的大軍都還沒出現,咱們還有時間想,賢卿就算現在暫時想不出好辦法來,那也不急,寡人可以給賢卿更多的時間,讓賢卿仔細想想。”

司馬翦:“···”

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