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南京!南京!(續)

然而,由於此時的清軍正處於戰敗之後的撤退狀態,數萬八旗兵馬正散佈在整條運河上,從南到北呈一字排開,距離渡江作戰的集結地揚州,自然也是有遠有近。其中,皇太極的兩黃旗走在最南面,距離揚州最近。而多爾袞三兄弟的兩白旗兵馬,則走在最後面,一部分處於最北面的山東境內,肩負着掩護全軍斷後的任務。另一部分屯駐在鳳陽,負責彈壓淮西的各路流寇,鎮守着清廷殘餘疆土的西部防線。

如果時間寬裕的話,皇太極當然會找個地方集結全軍,然後從容不迫地大舉南下。尤其是多爾袞三兄弟的兩白旗兵馬,更是一定要放在眼前才能安心。無奈這軍情急如星火,入主江南的機會稍縱即逝——等到崇禎皇帝攻入南京,招降納叛,四方跪服之後,這天底下最富饒的江南之地,就沒有大清的份兒了。

所以,皇太極只能帶上身邊的兩黃旗兵馬,以最快速度南下揚州,準備渡江,同時傳令全軍,讓他們陸續趕來。然後,八旗兵馬還沒趕到一半,南京那邊的東林黨就已經撐不下去了。爲了避免貽誤戰機,不肯放棄的皇太極再次咬了咬牙,不顧軍隊尚未完成集結,就親自渡過長江,衝進了南京的這片廝殺場。

再接下來,隨着明清雙方的不斷增兵鏖戰,南京變成了一座空前殘酷的血肉磨坊。由於清軍的兵力始終處於絕對劣勢,所以在戰場上打得左支右絀,異常艱辛,好幾次都差一點全局崩盤。

原本希冀着輕取江南的皇太極,在連綿的戰火之中失望地發現,此番的南京之戰,完全沒有昔日突破長城攻略關內的時候那麼輕鬆。在他印象裡應該一觸即潰、然後猶如弱雞一般任憑宰割的明朝官軍,在崇禎皇帝的督戰之下,居然變得異常難纏,有膽量跟八旗勇士死鬥不休。而曾經橫掃中原的八旗軍,也在江南打得大失水準,處處舉步維艱,再也沒有了那種“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無敵氣概。

在過去的大半個月裡,隨着戰局的反覆拉鋸,一支又一支清軍也在不斷渡江趕來。到了現在,大清八旗的六個旗已經盡數集結在南京城外,唯有多爾袞三兄弟的兩白旗居然滯留在淮北一帶,根本沒有南下!

當然,對於此事,兩白旗也是有着自己的解釋,比如流寇騷亂、後方不靖,以及登州軍進逼等等。但皇太極是何等的梟雄人物,哪裡會看不出多爾袞三兄弟明顯是心存反意,想要在北面坐山觀虎鬥?

總之,對於皇太極來說,眼下的局勢實在是很危急了:前有頑敵,後有內賊!兩邊都是一樣的要命!

然而,江南攻略的戰事到了這一步,皇太極也已經是騎虎難下。雖然在遼東失陷和北京兵變之中,滿洲八旗都遭受了傷筋動骨的重創,但多爾袞三兄弟的兩白旗依然擁有六十五個牛錄的滿洲兵,加上直屬漢軍之後,共計一萬多名戰兵龐大實力。這份軍事實力,甚至比皇太極的兩黃旗還要強大得多。再接下來,隨着南京之戰的愈演愈烈,皇太極的兩黃旗因爲投入戰場最早,被幾乎打殘,而其它四個旗也是死傷累累。即使把全部六個旗的滿洲兵統統加起來,也不過是一百多個牛錄而已,而且普遍缺編得相當嚴重。

如果他現在放棄南京之戰,放棄了之前的那麼多犧牲,爲了自家權位回師北上去討伐多爾袞三兄弟的話,最好的結果也只能是跟皇太極同歸於盡。最壞的結果則是八旗譁然作亂,擁立多爾袞廢帝篡位!

所以,皇太極只得打腫臉充胖子,一邊下旨讓兩白旗鎮守徐州和魯南後方,默認了他們的坐山觀虎鬥,以此來安撫多爾袞三兄弟,免得兩白旗現在就跳出來造反;一邊又派人將自己的嬪妃子女都送到南京的燕子磯大營,這既是爲了宣示自己的破釜沉舟、死戰到底之意,也是爲了防止她們被多爾袞扣爲人質……

這一天清晨,皇太極先是吩咐全軍飽餐戰飯,養足精神,隨即砸毀鍋竈,把剩餘的軍糧丟進長江,並且一把火燒掉了己方的營地。然後,在全軍將士的議論紛紛之中,皇太極帶着自己的后妃子女,來到軍官和士兵們的面前,慷慨動容地激勵他們說道,“……諸位,我們現在已經失去了白山黑水之間的故鄉,而眼前就是南京城,就是繁華富庶的江南,也是你們的新家!如果我們失敗了,那麼就會淪爲喪家之犬,在天底下都沒有了立足的地方!現在,我們只剩下兩種選擇:打勝了,功成名就,永享富貴!打敗了,橫屍異鄉,無人安葬!爲了表明自己的決心,朕已經把自己的妻妾子女都帶到了戰場上!如果長生天不保佑我贏得勝利,那麼寧願全家戰死,血脈斷絕,也不願意忍受那種爲人奴役的屈辱!我們一起拼命吧!”

隨後,素來身材肥碩,武藝最多隻是尋常的皇太極,親自披甲上馬端起兵器,身先士卒,第一個衝向鐘山方向的明軍營壘!而滿洲大兵們也知道沒有了退路,眼看着大清皇帝都帶頭衝鋒了,自己還有什麼豁不出去的?!於是無不奮勇爭先,就像上萬頭下山的猛虎,咆哮着發揮出了百分之二百的戰鬥力!

而明軍這邊,卻是剛剛得知湖廣失陷、後院失火的噩耗,一時間人心浮動,士氣低迷。幾位最得力的主將,又正在御營裡跟皇帝討論下一步的戰略計劃,無形中放鬆了對各自部隊的掌控力度。尤其是明軍的斥候部隊,在這兩天也很是憊懶,連清軍即將發動總攻的動靜都沒打探出來。

結果,部署在前沿的幾支明軍雜牌部隊,基本沒來得及進行什麼抵抗,便被如狼似虎的清軍鐵騎衝得七零八落,頓時崩潰,殘兵敗將們完全失去約束,爭先恐後地向着南京城或明孝陵的御營逃亡。

在這個時候,南京戰場上的清軍只有三萬,而明軍多達九萬,粗看起來似乎是明軍佔着絕對的上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九萬明軍之中,真正的戰兵只有大約兩萬人,其餘都是湊數的雜牌部隊。裡面甚至還有不少臨時前來“隨駕”的地主鄉勇團練,非但沒有增加多少戰鬥力,反而搞得明軍指揮系統一片混亂。而即使是明軍最精銳的部隊,也主要是臨時募集訓練了幾個月的湖廣新兵,其戰鬥力遠不如同等數量的清軍。此外,明軍各位將領的戰術指揮能力,普遍都要比久經沙場的清軍將領略遜一籌。

之前清軍援兵尚未到齊的時候,皇太極只憑着手頭的幾千人,即使是在極度不利的巷戰之中,就能憑着八旗勇士們豐富的作戰經驗,跟十倍於己的明軍僵持不下,儘管是且戰且退,卻始終沒有崩盤。現在,因爲皇太極身先士卒的激勵作用,三萬清軍更是化作了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師,爆發出的戰鬥力極爲驚人。

儘管是以少攻多,仰攻山頭,這些八旗勇士卻好象全然不知道死字是怎麼寫的,一個個不但毫無畏懼,反而歡呼雀躍,大聲吶喊着,手持長短兵器,迎着山勢,衝向明軍那些還沒穿幾天戰袍的戰場菜鳥們,展開了血淋淋的肉搏戰。橫的尚且怕不要命的,何況明軍的這些雜牌軍,還遠遠算不上橫的,不過一羣手持兵器的普通鄉民罷了,見到清軍如此兇猛,早沒了一戰的勇氣,頓時被打得大敗潰退,自相踐踏而死無數。

得知前線潰敗的報告之後,正在孝陵開會的明軍諸將,連忙趕回各自的營地,準備點兵迎戰。身爲主帥的盧象升,更是第一時間召集了中軍標營的家丁,急匆匆趕往鐘山北麓前去支援。不料在通往戰場的山路上,盧象升卻被看到的壯觀場面給氣得一個倒仰——只見前沿那些被打崩了的明軍潰兵,雖然沒膽子跟敵人決一死戰,但在逃亡的時候卻是彷彿犀牛一般,個個橫衝直撞,人人勇猛無比!

由於是狹路相逢,事先毫無準備,結果幾乎是在眨眼之間,盧象升還沒來得及看清楚敵人的陣勢,他倉促組織起來的援軍,就被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潰兵給沖垮了。連帶着後面陸續趕到的幾支明軍,也被這幫牛人衝得一路潰敗,由於山路狹窄的緣故,這些人彼此自相踐踏,死傷慘重。好幾位懵懵懂懂的明軍將領,沒有死在清兵的刀下,反而被自己人的腳丫子,給活活踩死在了朱元璋的陵墓旁邊!

到了這個時候,明軍的指揮系統已經完全崩潰。隨着清軍的喊殺聲越來越近,而各路援兵卻遲遲不到,連最信賴的盧象升都不知道去了哪裡,崇禎皇帝在孝陵也待不下去,只得下令起駕往雨花臺轉移。

不料御駕這一轉移,就再也停不下來——八旗兵很快就認準了崇禎皇帝的御駕,一路窮追不捨。崇禎皇帝在混亂之中跌落路邊,額頭血流不止,當場昏迷過去。護駕的衛士和太監見狀,頓時沒了主心骨,連南京城都不敢進,居然一路繼續往西逃到了大勝關,然後又找了船隻,往上游的蕪湖、池州方向撤退而去。

至此,隨着崇禎皇帝的御駕從戰場上消失,南京前線的九萬明軍徹底土崩瓦解。其中,那些原本就從南京東林黨朝廷這邊易幟過來的降軍,紛紛再一次選擇了倒戈,投奔了對面的清軍。而那些自發前來助戰,期盼着賺取一份從龍之功的江南地主鄉勇團練,則失望地相繼星散而去,各自回到家鄉,繼續觀望局勢。

最倒黴的還要數那些“棄暗投明”的南京勳貴,本以爲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選擇,可以在正統天子的旗下延續他們的榮華富貴。誰知卻遇到了這般峰迴路轉,頓時全都坐了蠟。其中,魏國公徐弘基選擇放棄了他在南京的宅邸和產業,帶着族人和家丁追隨崇禎帝的御駕而去。但其他的南京勳貴卻沒有這樣壯士斷腕的決心,多半捨不得幾百年積攢下來的財富,故而膽戰心驚地繼續留在了城內,靜候勝利者的發落。

最後,在一片兵敗如山倒的混亂之中,身爲全軍主帥的盧象升總算是沒被人給踩死,但也已經是什麼部隊都抓不住,只能被成千上萬的潰兵裹挾着,亂哄哄地往回撤退。而在潰兵的背後,還有清軍遊騎兵在不斷騷擾和追擊,以至於從鐘山到雨花臺再到大勝關,處處都可以看見倒斃的屍體和遺棄的兵甲。

十一月二十七日,盧象升終於設法收容起五千敗兵,與前來追擊的六千清軍再戰於蕪湖。苦戰一日之後,終於再次慘敗。盧象升於率領家丁衝擊敵陣之時,中箭身亡,殘餘明軍旋即崩裂潰逃。

至此,崇禎皇帝的此次東征,宣告徹底失敗。不僅沒能收復留都南京,還丟失了湖廣行省的後方基地。就連苦心招募編練的大軍,也在南京戰場上一朝盡喪,從此基本退出了逐鹿天下的舞臺。

而與此同時,在這場戰事之中,一起被兵戈硝煙給摧毀掉的,還有大明朝廷執掌天下二百年的餘威……

從此之後,再也沒有誰能夠阻止大明帝國的崩潰,更沒有人能把這個分崩離析的天下重新捏合起來了!

但另一邊,大明的厄運就意味着大清的喜訊。當渾身浴血的皇太極陛下,聞着戰場上尚未被吹散的硝煙味兒,又一次志得意滿地策馬進入南京城的時候,卻彷彿看到了大清帝國的再一次復興和崛起……

——很顯然,作爲戰爭的勝利者,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把江南沃土還給那些引狼入室的東林君子們。

字數以外:久違的吐槽!論美帝的漂沒水平!有錢就是任性!五億美元培訓出五個超級戰士?!!

最近,美軍駐中東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憤怒地宣稱,之前,美國國防部撥款五億美元,計劃訓練五千四百名敘利亞反對派士兵,用於跟isis和阿薩德政府軍作戰。但結果卻只訓練出了五十四個士兵,而且這些人剛剛到敘利亞參戰,就被當地一支基地組織武裝打得全軍覆沒,只剩下四到五個人了。等於是花一億美元培訓一個戰士——假如活下來的是五個人而不是四個人的話!這到底是在製造美國隊長?還是在訓練高達駕駛員啊?哎,看起來,美軍的大老虎實在太厲害,這貪得也太肆無忌憚了。五千四百人直接縮水成五十四個人!吃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空餉!就連國民黨也知道要拉壯丁來湊數啊!

總之,美國國防部立功了,美國國防部立功了!不給isis任何的機會。他們可以自殺了!偉大美國培訓的自由戰士!他繼承了美國的光榮傳統。超人、蜘蛛俠、鋼鐵俠、綠巨人和美國隊長在這一刻靈魂附體,這五個人代表了美軍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在這一刻,他們不是五個人在戰鬥,他們不是五個人!

嗯,言歸正傳,對此事比較合理的解釋有兩種,第一種是國防部和中情局沒有通好氣,國防部的紅脖子們以爲真的是要花力氣反恐,哪知道這些錢都被中情局拿去武裝isis了,只是隨便弄了點人來裝裝樣子。另一種是有關部門合謀要從海外經費里扣錢貪污,反正國會沒法跟敘利亞武裝分子對賬。弄不好經費款子剛出五角大樓,軍事外包公司和將軍們的帳戶頭上就已經多添幾個零了。

第98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下)第49章 百萬裝逼王(續)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二十七 這個是三光政策嗎第55章 遠方的戰火第129章 “義士”入城(下)第41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上)第721章 征服澳洲的最後一戰(下)第7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中)第30章 阿爾努斯山丘的奇蹟之城(下)一穿越地點別搞錯第22章 你們外星人真會玩!第69章 本州治安戰第62章 南海鐵道紀行(二)第164章 虎丘大會第10章 異界水門事件(中)第40章 藤美學園的最後一課第148章 核彈還需要來得更猛烈一點第35章 樂極生悲的印度人第63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續)第14章 貓玩人(上)第15章 荒誕在十月(下)第28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上)第1章 歡迎來到紳士與淑女的時代(上)第24章 大宋已無可戰之兵四宛如猜謎的中世紀歐洲文字第30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下)第4章 香港攝魂怪來襲事件第31章 姑娘們的災難日第24章 驚現T病毒!第49章 別無選擇十連滿人都要揭竿而起的滿洲國第59章 霍格沃茲神術學院(下)第1章 戰鬥吧!城管!第3章 納薩力克大墳墓的入侵者(下)番外的番外二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中第73章 墨爾本之冬(下)第13章 跨時空援貓行動(上)第177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三)第69章 本州治安戰第79章 我好像找來了一羣假精靈(下)第131章 杭州無血開城(上)第137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下)第137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下)第20章 天使戴着貓耳來(上)第12章 從一個煉獄到另一個煉獄(下)第7章 異界之門,開在……維多利亞灣的水底?第8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下)第3章 穿越之前別忘了預先偵察...第45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下)第196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下)第15章 《鋼鐵俠3》開始(下)第40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上)第102章 種太陽(下)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中)第30章 瘟疫時期的祈福祭典第54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上)第15章 活死人黎明(中)第11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上)第126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下)第105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一)第3章 穿越北宋的政委第182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八)第173章 爲淵驅魚(中)第54章 中岡麻美第9章 蹦跳吧!宇宙魔方!(下)九國民黨殺自己人比殺共產黨還第38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上)第39章 海參崴的新年第49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續)第10章 衝突世界:赤色黎明第87章 蘑菇雲下的地球(中)第31章 亡靈天災(中)第二十七 這個是三光政策嗎一沒羞沒臊的全裸風尚第40章 無人島上的野生裸女第36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上)第46章 厚臉皮的契丹人第108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上)第129章 南美洲驚變(上)第45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下)第87章 穿越結束了,異變還沒完呢第40章 諸國的反應(上)第16章 您的美食桌布已欠費第104章 崇禎皇帝的驚駭第29章 注意!又有一大撥外星人來襲!第2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上)第92章 萬里大移民(下)第64章 歷史已經陷入迷霧中第30章 捕獲南里香第71章 東方輻射鄉(上)第21章 天使戴着貓耳來(中)第45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中)第59章 到來與離去(下一)第36章 印度人也要打怪獸!第563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上)第22章 偵察小隊出動第66章 開戰序幕第32章 城管大隊長王秋(下)第4章 從今天起開始當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