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六章 新羅一

天空中最後一線光明。已被暮色吞噬。

火燒一般的雲霞黯淡下去,鐵灰色的陰影占居半個天空。

合掌溪的水,已經被染成紅色。戰場上的大纛混雜一起,放眼看去,到處都是屍體。一支隋軍,和高句麗人瘋狂的站在一處。刀光中,人像砍草般倒下,濃重的血腥味兒,沖天而起。

高建武不到四十,但頭髮卻呈現出灰白顏色。

面頰瘦削,如刀削斧劈一般,棱角分明。此時,他正站在一面大纛旗下,鷹隼般的目光,凝視平原上最後的戰鬥,眼中不帶絲毫情感。悽慘的叫喊聲,不斷傳入他的耳中,隋軍的人數,也越來越少。

“王上,薩水有戰報傳來。”

一騎快馬,疾馳而來。

馬上騎士在百步外下馬。一路小跑,來到了高建武的跟前,單膝跪地,沉聲稟報。

高建武的目光,漸漸收回。

“講!”

“漢城在凌晨遭遇襲擊,城外兩座軍寨被焚燬,寨中軍馬被劫掠一空。由於當時天光未亮,漢城軍主無法準確的觀察敵情,故而未有出戰。”

此漢城,並非後世的漢城。

而是距離平壤大約六十里左右的一座塢堡,囤積有不少輜重軍械。此漢城,也是高句麗人對新羅百濟用兵的一處輜重基地。不過由於隋軍渡海,使得高句麗人的所有力量都集中於平壤北部,和遼東一線。於是平壤東部和南部,雖有軍鎮塢堡,但兵力並不算太多,主要是用來防禦新羅和百濟的蠢蠢欲動。

高建武瞳孔一縮,瘦削的面頰,微微抽搐。

自高句麗王高元獨子高寶藏被殺之後,高句麗王室發出追殺令,高建武就不得片刻的清閒。

隋軍雖然敗退,但高句麗人並未因此而掉以輕心。

從沙卑城也好,從萊州灣也罷……隋軍隨時都可以調集海船,再次對平壤發動攻擊。畢竟,大隋帝國疆土廣袤,人口衆多。龐大的國力,絕非高句麗人可以承受。如今高句麗人。憑藉遼東城、國內城和烏骨城三足鼎立,雖然拖住了隋軍的腳步,但也陷入了曠日持久的苦戰。

遼東大人,莫離支乙支文德,憑藉個人的智慧,能撐得住一時,未必能撐得住一世。

與此同時,東部大人,大莫離支淵太祚,駐守於南水長口鎮,以監視隋軍的動態,以及震懾百濟新羅兩國兵馬。可以說,高建武手中的可用之兵並不算太多,乃至於整個高句麗腹地,他的兵力也算不上充足。

以如此兵力,清剿一支支散落於平壤平原,南至南水,北至薩水(今清川江)的隋軍潰兵,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何儘快解決平壤的戰事,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爲此,高建武率部清剿。在短短十餘日的時間裡,已剿殺了超過二十支隋軍潰軍。可問題是,那個殺死高寶藏的隋軍將領,至今音訊全無。高元一次次派人催促,讓高建武,感受到沉重的壓力。

他的壓力,不僅僅是源自於隋軍潰兵,更多的,是源自於平壤城中,那個與他同父異母,卻高高在上的兄長,陰冷的目光。平壤之戰,高句麗人反敗爲勝,大破隋軍,正是出自於高建武一手策劃。

當來護兒攻入平壤外廓之後,高建武卻秘密聯絡了淵太祚,請他收攏高句麗潰兵,在城外伺機。

他親自率領五百名死士,從平壤內廓的秘道中,偷偷潛入羅鄭遂空寺,趁隋軍毫無提防的時候,做突然襲擊。與此同時,淵太祚在城外配合行動,內外夾擊之下,令隋軍大敗而歸。

毫不客氣的說,高建武立下首功。

然而,他卻感受到了來自於高元的殺意。

自古以來,鳥盡弓藏的案例多不勝數,自西漢年間。就與中原有着密切聯繫的高句麗人,更不斷的吸收漢文化的精髓。高建武很清楚‘鳥盡弓藏’這四個字的含義。本來,他準備在平壤之戰結束後,就退隱幕後,已消減兄長對他的猜忌。可未曾想,未等他行動,高元已迫不及待的出招了……高寶藏的死,只是一個契機。一個讓高元出手對付高建武的契機。

高建武明知高元的心意,卻無可奈何。

只能率領爲數不多的人馬,在平壤平原上來回奔波,不停的剿殺隋軍潰兵,以求找到那個殺死高寶藏的兇手。

鄭言慶?

高建武不斷在心裡重複這個名字,卻想不起這是什麼人。

言慶的名聲,僅限於中原士林。特別是在長孫晟死後,他帶着長孫無垢入岷蜀尋醫,一晃兩載,自然不爲人所知。高建武也僅僅能從這個姓氏裡,推測出言慶是來自關東大族,滎陽鄭氏。

可具體到他有什麼本領,高建武還真不太清楚。

一連剿殺十餘支人馬,也只是略知端倪。

瞭解鄭言慶來歷的人,大都隨來護兒退至海浦;留下來的人,大都不清楚鄭言慶是何方神聖。

試想。一羣普通的軍卒,而且還是來自於嶺南、江淮地區,對鄭言慶又能有多少了解?

這也讓高建武,頭疼萬分。

乍聞漢城遭遇偷襲,高建武心裡一怔。

“取地圖來!”

他沉喝一聲,自有扈從匆忙把地圖拿來,並點燃火把,爲他照亮。

“前幾日,元山鎮遭遇隋軍偷襲;還有之前薩水方面傳來消息,說是發現了一支隋軍……如今,漢城又有隋軍出沒?”

他在地圖上。畫出了三條線,目露沉思之色。

“誰還記得,乙支生送來的戰報裡,隋軍都劫掠了什麼物品?”

有扈從回答說:“乙支將軍說,薩水出現的隋軍,並未大肆劫掠,只是屠戮了兩個村莊之後,就立刻撤退。”

“可是元山和漢城,全都是軍寨遭遇襲擊。”

高建武明顯的感受到,這幾份戰報中的不同之處。

“有兩支隋軍!”

他沉聲道:“再把乙支生的戰報與元山的戰報拿來。”

乙支生,是平壤石多山貴族乙支家族的子嗣。其父,正是遼東大人,莫離支,乙支文德。。

高句麗有三大姓:高姓、乙支和淵姓。

其中,高姓是王族姓氏,爲第一等姓氏,淵姓和乙支,則是高句麗人的貴族姓氏。高建武把乙支生送來的戰報,又仔仔細細的閱讀了一遍,越發肯定了,又兩支隋軍,正活動於高句麗境內。

與其他潰敗的隋軍不一樣,這兩支人馬,帶有極強的攻擊性,會主動對高句麗的軍鎮村莊,發動襲擊。往北面薩水方向撤退的這支隋軍,大約有一府兵馬,也就是八百到一千人左右。

他們的襲擊,帶有極強的報復性,所過之處,往往是雞犬不留。

而另一支隋軍似乎不太一樣,兵力不明。不過從元山和漢城的戰報來看,他們的兵力不會太多,最多也就是一團兵馬。不過,他們行動詭異,機動性很強,而且帶有很明確的針對性。

主要是劫掠軍馬。目標集中於小型軍寨。

元山被搶走了五十多匹軍馬,漢城損失三十多匹……喜歡在夜間出擊,恐怕就是爲了,隱藏其兵力,令軍鎮守將,不敢輕易出擊。這是一支很狡猾的隋軍,不過造成的破壞力,並不算太大。

高建武在電光火石間,做出了種種分析。

那麼,鄭言慶會在哪支隋軍當中?

“王上,薩水隋軍,很明顯是想要向遼東靠攏,與隋狗主力匯合。末將記得,前幾天俘虜的隋將中,曾有人說,這個鄭言慶文名極盛,想來是隋狗的大人物。依末將看來,他很可能是在薩水方向的隋軍裡面……至於元山、漢城出現的這支隋軍,末將還看不出他們的用意。”

高建武突然開口道:“新羅,或者百濟!”

“哦?”

“這支隋軍的目標,應該是逃往新羅或者百濟,而後自新羅或者百濟的海港,走海路離開。”

高建武眼中,流露出一絲疑惑之色。

“但我想不明白,明明往遼東方向,更容易和隋狗匯合,爲何卻要捨近求遠,走新羅、百濟呢?”

身邊衆將聞聽,都沉默下來。

“我有種直覺……鄭言慶會在東南面的這支隋軍。”

“請王上解惑。”

高建武說:“乙支生在戰報裡說的非常清楚,薩水方向的隋軍主將,是南海都尉木毅。鄭言慶既然是關東豪族子弟,在士林又頗有薄名,豈肯屈居於一介嶺南都尉的帳下?不是說,鄭言慶曾師從隋狗名將長孫晟嗎?盛名之下無虛士,長孫晟既是名將,他的學生豈能不懂用兵?

若我是鄭言慶,必然會藉此機會,帶領人馬撤往遼東,也是一件功勳,豈能讓與他人?”

“那……”

周遭衆將,也輕輕頷首。

對於中原的世族門閥子弟,他們多多少少也有些瞭解。

高建武分析的,倒是不差。

“王上,咱們立刻追擊鄭言慶嗎?”

高建武卻笑了,搖頭道:“鄭言慶,不過鱗介之癬,要想收拾他,並不難。他兵力不多,難以造成太大威脅。只需命人前往新羅和百濟,警告金伯淨等人,到時候他只能自投羅網。

反倒是薩水隋軍,破壞力着實太大。

他們收攏了不少隋狗,兵力會越發強橫,必須要儘早將其剿滅。傳我將令,立刻向北追擊……通知乙支生,要他務必將隋狗拖在薩水南岸,絕不可使其逃過薩水。至於鄭言慶嘛,想來等咱們收拾了薩水方向的隋狗以後,金伯也淨已將鄭言慶的人頭,乖乖送到吾王案前。

再傳我一支軍令,若漢城隋狗向新羅百濟逃逸,不許阻攔,只管放他們走就是。

嘿嘿,他們走的越快,死得也就越快……通知大莫離支,請他佯動兵馬,對新羅百濟施壓。”

高建武眼中,閃過一抹冷芒。

手扶腰間橫刀,嘴角浮起,冷笑!

第6章 魏徵的決斷(二)第14章 不簡單的柴孝和第15章 翠雲回家第卌九章 屍山血海五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中第7章 無垢第50章 被姑姑痛恨的男人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第2章 觀音來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16章 出征第57章 漢家兒郎第7章 舉賢不避親第7章 魏徵的決斷(三)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73章 身世大白第13章 詠鵝(下)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六)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18章 仇人第卌八章 屍山血海四第82章 河南王(上)第卅九章 遇襲第卅七章 囚徒下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九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第9章 種子(上)第17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廿章 割喉禮第69章 末日(六)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廿章 啓程第57章 東都(三)第64章 父女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下第98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9章 種子(下)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上)第83章 公子威武第17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54章 天下大勢第5章 父子情(上)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16章 出征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下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第廿五章 拜師上第3章 希譙道長第76章 登門尋釁第12章 李玄霸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15章 且行且珍重第18章 仇人第卅一章 平壤一夜四第5章 父子情(下)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50章 真邪?假邪?第91章 蝴蝶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64章 胡馬第廿七章 緣來如此第卌五章 鳩殺第69章 末日(二)第5章 七學士(二)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下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18章 別惹我!第67章 遠行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上第88章 孤教得你否?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四)第卅三章 瓦崗興李當王二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上)第61章 風滿樓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二第5章 父子情(中)第1章 桃花三月下江都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74章 籌謀第16章 居江湖之遠上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88章 皇泰主第卅章 天下棋局二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