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七章 新羅二

前往新羅的路途。遠非鄭言慶想象的那麼簡單。

高句麗人的注意力,雖然有大半放在了遼東和平壤周遭,並不代表會對新羅沒有半點防備。

相反,當隋軍渡海之後,高句麗人在通往新羅和百濟的途中,投入了十個軍鎮的兵力。

高句麗人的軍鎮,建制類似於府兵。

一個軍鎮,相當於一個軍府的兵力,有八百到一千人的編制不等。整個高句麗,有差不多近二百個軍鎮,將近二十萬人馬。遼東方面,佔用了一百多個軍鎮的兵力。而平壤地區,也駐紮有百餘軍鎮的兵力。所以投注十個軍鎮在通往新羅和百濟的路上,已經超出了高句麗人的承受範圍。

不過,從另一方面而言,這也證明了高句麗人對新羅百濟的輕視。

在高句麗人的眼中,一萬兵馬,雖然未必能踏平新羅和百濟,但阻擋卻綽綽有餘。反正南水方面還屯紮有四五十個軍鎮,一俟新羅和百濟有異動,高句麗可以迅速調集兵馬反撲……

所以。通往新羅的路途上,兵馬雖然不多,但關卡卻不少。

一路下來,每隔四五個時辰,就會有高句麗人的巡邏隊在官路上疾馳而過。一俟發現敵蹤,會立刻以鳴鏑烽火傳遞,周遭軍鎮,則會立刻救援。以至於鄭言慶等人自出了大城山以後,不得不晝伏夜出,以避過高句麗人的巡邏隊。可這樣一來,行進的速度也隨之降低。

時值夏季,白晝較長。

行軍的時間原本就不算太多,而鄭言慶一行人,步軍的數量又遠超過騎軍人數,行進速度緩慢。爲躲避巡邏隊,使得鄭言慶等人的速度更加緩慢,三四天的時間,行進不超過百里。

鄭言慶有些煩躁了!

禍不單行,當他速度無法提升的時候,還出現了糧草的匱乏。

原本就是一羣潰兵,隨身沒有攜帶多少糧草。如今行軍又慢,還要提心吊膽,士氣也就變得越發低落。

一百五十八個人,在出大城山不到三天的時間裡,就溜走了二十三人。

好在,騎軍的狀況還算好,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可鄭言慶也不得不暫時停下。與衆人商討。

“再這樣下去,只怕不等我們抵達新羅,人就要跑光了!”

不僅僅是鄭言慶感到不安,謝科鄭宏毅還有竇孝文三個人,也覺察到情況有些糟糕。

竇孝文羞愧道:“我麾下逃走了十六個人,全都是自淮南而來的水手。”

謝科也說:“我手下走了七個人,有三名弩手,四名排鑹手……言慶,咱們若不想辦法,這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是啊,咱們的糧食也快告罄了。”

由於身上有傷,鄭宏毅暫時充當起了保管輜重糧草的責任。他和沈光一正一副,手下有十名弩手。

鄭言慶也覺得頭疼,這樣的問題,的確是要儘快解決。

“要不,咱們打一仗?”

言慶這兩日,一直在思索如何提高士氣的方法。只是他的這個主意剛一出口,立刻引起了謝科三人的惶恐。

“這種情況,咱們怎麼打?”

“打他們的軍寨!”

鄭言慶攤開地圖,“從這裡一路到新羅,共有六個軍鎮。合計一百一十六個軍寨。按照高句麗人的兵制,一寨有三十到五十人不等。這些軍寨,分佈甚廣。有的與軍鎮相連,有的則與軍鎮相隔較遠。軍寨之中,有充足的糧草,說不定還會有軍馬儲備。咱們集合現有兵力,只要消滅兩三個軍寨,士氣自然就會提高起來。同時,我們還能獲得糧草和各種輜重。”

說着,他看了一眼遠處,一個個垂頭喪氣,好像失了魂魄的軍卒。

“兄弟們現在需要的就是幾次勝利。哪怕是最微小的勝利,對士氣而言,也是極大的鼓勵。

如果能獲取足夠的軍馬,咱們的行軍速度,也能隨之加快。這叫做以戰養戰,大家以爲如何?”

以戰養戰?

謝科等人頓時來了精神。

鄭宏毅想了想,“有兩個問題,如何知道這些軍寨的情況?如果我們連續出擊,勢必會引發起高句麗人的報復。到時候,我們將面臨重重圍堵,只怕同樣是難以平安抵達新羅吧。”

“這有何難?”

言慶笑道:“軍寨裡的情況,咱們可以通過俘虜高句麗人來解決,有沈光在,這絕非難事。”

沈光笑着點點頭,繼續低頭,擦拭長刀。

“至於第二個問題嘛……”

言慶思索片刻,“我有十六字戰法,但不知是否可行。”

謝科道:“願聞是哪十六字?”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鄭言慶雖然學過兵法,然則並不精純。不過在如今這樣的狀況下,後世太祖公的游擊戰術,倒是極爲適合。雖然沒有羣衆基礎,但高句麗人也遠沒有後世鬼子的強大。所以細想起來,這游擊戰術,似乎也是目前最適合的戰術。謝科口中輕輕唸叨,片刻後露出燦爛笑容。

“首先,我們要弄來足夠的軍馬,配發給大家。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憑藉輕騎的機動力和靈活性,進行大範圍的穿插和迂迴,撕開高句麗人所佈下的防線。並且通過反覆的偷襲,伏擊,來消滅高句麗人,以增強大家的士氣,同時更能獲得足夠的糧草和軍械。只是這樣一來,我們行動需要更加謹慎,時間也將相應延長。

換句話說:我們要以戰養戰,以時間換取空間,來撕開高句麗人部下的防線。令其窮於奔命。

只是這樣一來,我們需要更詳盡的計劃,更周詳的方案,以及要面臨更嚴酷的環境。”

鄭言慶手舞足蹈,把他前世從毛選中學來的一些皮毛,儘量的做詳盡解釋。

雖則這是一種領先了一千多年的戰術思想,但對於熟讀兵法的謝科和鄭宏毅而言,卻不難理解。

甚至於,連竇孝文都聽明白了鄭言慶的意思。

幾個人在商議之後,很快就決定下來,依照言慶所說行事。

入夜後。一支高句麗人的巡邏隊,自官道上行過。

明月如鉤,懸於夜幕。

點點的繁星,將彎月映襯的更加皎潔……月光灑在官道上,如同在地面,罩上了一層銀霜。

巡邏隊縱馬行馳,神色悠閒。

平壤戰事已近尾聲,雖然有隋軍流竄,但大都被趕往北方。所以,在通往新羅的路上,相同平靜許多。偶爾會有幾支隋軍潰兵流竄至此,也都是些飢腸轆轆,疲乏至極,不堪一擊的傢伙。

所以,巡邏隊並未把隋軍放在心上,一路行來,倒更似是在觀賞景色。

行至一處疏林處,巡邏隊開始加快速度。過去這片疏林,在走個一炷香的路程,就可以抵達軍寨。巡邏了一整日,高句麗人也感覺到了一絲疲憊。他們想早些回去,好好的睡上一覺。

可就在這時,走在最前面的一匹軍馬,突然希聿聿一陣長嘶。

一根用破舊號衣扭成的簡易絆馬索,從地面上驀地出現。軍馬來不及停下,撲通一聲就摔倒在地上。

其餘的巡邏兵,連忙勒住戰馬。

可還未等他們覺察到敵蹤,就見兩邊樹梢上,一支支利矢呼嘯射來。

六名高句麗人被當場射翻在地,鄭言慶跨坐在一根樹椏上,弓戒撥動弓弦,連珠六箭飛出,射殺三名高句麗士卒。而在他對面,謝映登也是箭似流星,例無虛發。兩人全都是以連珠箭射殺軍卒,剩餘幾個巡邏兵見勢不妙,撥馬想要離開。卻聽到一聲龍吟似的馬嘶。在林間迴盪。

胯下軍馬腿一軟,連蹦帶跳,騷動不止。

從樹梢上竄下六七道人影,把巡邏兵從馬上撲到在地,隨即一連串的慘叫聲響起,疏林裡,登時瀰漫着一股濃濃的血腥味。

最先被絆馬索摔下馬的高句麗巡邏兵,下意識的抽出鳴鏑。

一道寒光在眼前出現,只聽噗的一聲,一柄小斧正劈在他的面門上,巡邏兵立刻倒地斃命。

從軍馬被絆倒,到戰鬥結束。

不過是電光火石的功夫。鄭言慶和謝科縱身從樹上跳下來,手一揮,從林中悉悉索索,走出百餘人來。

“檢查一下,不要放過一個人。”

鄭宏毅更囑咐道:“把這幫高句麗蠻子的衣甲扒光,兵器全都收起來,不要落下一支箭矢。”

巡邏兵一共十五人,但對於鄭言慶麾下的兵卒而言,卻無異於一場巨大的勝利。

連日來,他們擔驚受怕,根本不敢和高句麗人正面交鋒。哪怕是人數上佔據巨大的優勢,可心理上,始終存有幾分恐懼。可沒想到,十五個巡邏兵,就這麼被幹淨利落的解決掉,還平白得了一堆衣甲和十五匹戰馬。言慶麾下的人,有很多人騎術並不精湛。但這不要緊,高句麗人的軍馬,大都是騸馬,性情非常溫順。加之有玉蹄兒這匹龍馬領頭,還有沈光這種善於馴馬的高手存在,所以十五匹軍馬,很快就被馴服。十五名弩手,也因此獲得腳力。

“全部清除了嗎?”

“無一活口。”

鄭言慶點點頭,“所有人聽命,立刻撤離!”

衆人聞聽,紛紛上馬。

那些還沒有坐騎的軍卒,與他人合乘一騎。百餘騎戰馬趁着皎潔月色,迅速離開了疏林,只留下遍地身無寸縷的屍體,和一地殷紅的鮮血……

士氣,在不經意間,已開始悄然回覆。

但鄭言慶卻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他們接下來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

第卅六章 瓦崗興李當王五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2章 觀音來第69章 決裂第9章 種子(下)第卌八章 李道玄第14章 反常的毛旺一家第57章 東都(五)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四第10章 僚亂(三)第廿章 欺人太甚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90章 伊人遠去第4章 七學士(一)第12章 麻煩來了(下)第55章 約定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74章 籌謀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上第51章 喜盈門(一)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下)第51章 喜盈門(六)第卅四章 風暴之清明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四)第53章 暗涌(一)第廿五章 拜師中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上第14章 平南十策第7章 遇故人第卌九章 白龍馬第51章 喜盈門(八)第57章 東都(八)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17章 長命鎖第1章 且聽下回分解(上)第80章 投名狀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第廿六章 河南討捕大使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93章 夜談第3章 海門鎮(一)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中第卌四章 不肯吃虧第98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69章 末日(二)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二第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79章 滎陽之變第5章 父子情(上)第廿章 啓程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15章 金堤關(一)第54章 小風口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52章 屍山血海(八)第廿二章 緣由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廿五章 拜師上第60章 大業十四年第54章 小風口第89章 鳳兮鳳兮第64章 胡馬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50章 屍山血海(六)第2章 長安,長安第88章 孤教得你否?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四第卌三章 二月春風似剪刀第51章 喜盈門(八)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3章 海門鎮(一)第廿二章 都棱鎮一第80章 投名狀第73章 三槍第58章 君何人(下)第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4章 有故事的人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上第59章 噩耗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74章 化工產業雛形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80章 兩駙馬第77章 何人死期?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下第58章 君何人(下)第卌一章 一千貫上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13章 授藝第廿三章 借糧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中第74章 籌謀第9章 種子(下)第51章 喜盈門(六)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