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仲國

番國本來軍隊不過八千,被息國偷襲。三千淮國精銳,加上三千息國原本的士兵。王仲以逸待勞,趁着番國大軍立足未穩,直接出動攻擊。

以三千淮國精銳爲箭頭,一戰衝破番國大軍戰陣,大獲全勝。然後順勢攻取番國國都。

王仲攻滅番國之後,將番國公室交給了衛鈞,準備將番國公室遷往淮國,同時還有大量卿士貴族也被遷走。對於番國的基層,王仲並沒有去動。只是將絕大多數的肉食者遷走。

不將這些人遷走,他怎麼分封追隨自己的卿士?

在吞併了番國之後,繼續再叫息國已經有些不合時宜了,因此王仲準備改息國爲仲國。仲代表着第二,王仲在公室之中排行第二,同時也有第二個淮國的意思。改番都爲仲都。

仲國承襲淮國的制度,爲了安定番國,王仲對於百姓進行減免稅收,同時派出軍隊清理鄉野中的惡霸、野獸等,同時對息國和番國的人口進行調換。將三千精銳全部提升爲職業士兵,用以拱衛仲都。

另外三千息國將士也按照功績爲他們發放了獎勵,土地、金錢或者爵位。經過王仲的一番治理之後,仲國很快就平靜下來。

衛鈞將番國公室和卿士全部遷往淮國,這些人失去了底層的人口和土地,到了淮國就成了普通國人,頂多比其他國人富足一些,不過即便如此他們想要再此稱爲卿士也要比其他國人輕鬆,畢竟這些卿士貴族們一直都是有着自己的傳承的。

仲國的建立直接掌控了淮河上游,而淮河下游則是被淮國掌控。淮國從東西兩面將州來國夾在中間了。

州來在得知仲國建立之後,頓時就感到一股深深的惡意。

不過不管是淮國還是仲國,暫時都沒有吞併州來的意思,淮國經過武昭公時期的快速發展,滅吳、並鍾離、吞郯國,疆土擴張了一倍,這個時候正早大力發展,夯實基礎,繼續擴張即便是佔下了土地,也無力消化。

仲國就更不必說了,剛剛吞併番國他們也無力擴張。

衛鈞統帥大軍押送了番國卿士返回淮國,這些人最終被分散到了鍾離、鍾吾和郯地。

......

就在淮國和楚國爭鬥的時候,遠在北方的晉國開始崛起。晉國作爲邦周最重要的番國,也是北方實力最強的方國,自從晉文侯薨之後,似乎一直都名聲不顯。

實際上,晉國這幾十年來一隻都處於內亂之中,別的諸侯國公室內亂雖然也激烈,但總歸持續時間並不長,可是晉國的內亂延續了整整數十年。

內鬥幾乎成爲了晉國的天賦技能了。

剛開始是曲沃代翼,晉國的小宗攻打大宗,想要取而代之,但是因爲周天子的屢次幫助大宗,曲沃小宗都沒有成功。後來曲沃小宗用大量錢財賄賂了周天子,於是周天子便承認了曲沃小宗。

虢國因爲統帥周國大軍幫助晉國大宗,打敗了曲沃小宗,被曲沃小宗記恨,在曲沃小宗掌控了晉國之後,就派兵滅掉了虢國。並且在大軍回軍的路上,又順手將借道的虞國也滅掉了。

虞國和南方的息國一時間都成了諸侯之間的笑話。

晉侯在完成了小宗取代大宗之後,晉國的公室就徹底亂套了,小宗可以取代大宗繼承晉侯之位,那他們這些晉國公子爲何不能?

晉侯在看到這種情況後,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晉國公室中大量公子全部誅殺。晉侯覺得這樣一來,晉國公室就不會亂了,但是他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晉國公子被誅殺,但是他自己的兒子總不能殺了吧。通常來說,這些身居高位之人,到了晚年不會變的睿智,反而會越發昏庸,幾乎所有的肉食者都會如此。

這是因爲數十年大權在握,已

經讓他們的慾望擴大到了極限。他們並不甘心將權利交出去,晉侯晚年寵愛儷姬,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

想要廢除自己大兒子的太子之位,轉而去立儷姬的兒子爲太子。而儷姬同樣想要立自己的兒子爲太子,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於是儷姬就在晉侯耳邊說了太子的壞話,並且買通了周圍的寺人,讓他們也說太子的壞話。晉侯原本就對太子不滿,現在更是有一大羣人說他的壞話,於是晉侯隊太子越發不滿。

有一次太子領軍攻滅了一個小國,回國之後,儷姬暗中派人混進人羣之中歡迎,並且喊出‘太子萬年‘晉國萬年的口號。

太子車駕正在入城,大量國人圍攏在街道兩側歡迎,數十人突然大喊,頓時引得這些國人跟着一起大喊。

「太子萬年!」

「晉國萬年!」

很快整個國都都是山呼海嘯般的聲音,甚至就連晉國宮室大殿都清晰可聞。

而正在服侍晉侯的儷姬臉色微變,正在倒酒的酒器都跌落在地。晉侯連忙詢問儷姬怎麼了。

儷姬道:「國君,您聽外面的喊聲,太子威望如此之高,國人只知道太子,而不知道國君了,太子素來討厭我和燕兒,將來哪還有我們母子的活路啊!倒不如將來國君百年,我母子兩人自殺爲您殉葬吧!」

wωω ⊙т tκa n ⊙¢O

晉侯這時候也聽到外面那山呼海嘯般的聲音,臉色頓時就變了。晉侯雖然老了,但是心中對於權利的慾望沒有一點消減。

現在聽到外面山呼海嘯的聲音,頓時就意識到了太子的力量已經威脅到了他了。

晉侯對太子起了忌憚之心,等太子上繳兵權之後,晉侯就派人將大軍掌控,然後讓太子回曲沃反省。

後來更是以謀反廢除太子之位,並派人將其押送回國都絳都,太子被逼無奈,只得自殺。

晉侯於是立了儷姬之子燕爲太子,只是這番做派並不能讓其他公子信服,但是因爲太子的前車之鑑,這些公子不敢表露。

晉侯立下太子之後,第二年就薨了。

而燕在即位之後,立刻就派人去捉拿其他幾位公子,這些晉國公子只得逃亡國外。

公子燕即位,但是他既沒有強勢的母族爲依靠,年級又小,國中的大臣們都不服從他,國中大臣各有自己的訴求,很快晉國就爆發了內亂。最終公子燕被殺,國中大夫們想要迎回重耳爲君。

可是重耳看到大臣們殺死了公子燕,怎麼敢回去繼任國君之位?而另一邊公子夷吾則是逃到了秦國,將隨身攜帶的寶物送給秦侯,並且表示,若是秦侯能夠護送他回國繼任晉侯之位,就願意將河東之地送給秦國。

秦侯聽到這話,當即就決定出兵幫助晉侯回國繼任國君之位。

第86章 楚國稱霸第19章 攻城戰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66章 謀取巢國第11章 亂齊第36章 泗沂之戰第80章 秦楚之盟第48章 孫叔敖第31章 謀劃邗國第16章 脣亡齒寒第14章 對陣楚軍第62章 火龍降世第56章 周室荒唐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33章 築壩蓄水第55章 晉國風起第55章 晉國風起第33章 築壩蓄水第49章 孫叔敖(2)第22章 勢如破竹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58章第6章 齊國會盟第63章 淮國稱霸第10章 改革第64章 諸侯朝貢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6章 齊國會盟第48章 新王登基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61章 祭天開大第50章 父慈子孝第50章 周室東遷第67章 淮國伐巢第29章 離間第4章 邗都之戰(2)第38章 水軍第37章 霸業終結第3章 水淹周軍第6章 齊國會盟第3章 水淹周軍第83章 徐國覆滅第47章 王臨薨第37章 國人動亂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6章 齊國會盟第40章第47章 王臨薨第31章 謀劃邗國第16章 攻心爲上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5章 發展與牛耕第36章 泗沂之戰第76章 狠毒第35章 邗國求援第24章 霸業之始第56章 周室荒唐第47章 王臨薨第16章 攻心爲上第6章 齊國會盟第11章 亂齊第31章 謀劃邗國第3章 邗都之戰第63章 淮國稱霸第77章 西子第16章 攻心爲上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25章 和議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38章 水軍第31章 齊國之謀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28章 王釗薨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12章 洞天福地第6章 徐茂使齊第50章 周室東遷第39章 暗流第43章 公羊革新第2章 淮國伐吳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63章 淮國稱霸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12章 洞天福地第25章 匹夫之怒第18章 管仲改革第6章 徐茂使齊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2章 姬烈革新第24章 氣運玄鳥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19章 尊王攘夷第7章 淮水之戰第55章 晉國風起第81章 宮室詭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