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孫叔敖

治理水患是非常複雜的一個系統工作,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科技生產力最高的工程。王雍爲此徵發了十餘萬民壯,三十萬奴隸,甚至還派遣公室子弟王孟率領五千軍士聽從其調遣。

手下有了衆多人手,孫叔敖便可以大展拳腳,特別是那些大量書院學生,這些人都經受過書院的教育,懂得很多知識,可以協助孫叔敖管理民壯、物資等等。

在治理水患的同時,這些書院的學生也將治理河道以及淮國的地理水文詳細記錄下來。

這些記錄下來的數據,以及治水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也會被歸納總結,整理成冊,孫叔敖治理淮河流域的資料以及方***當做書院傳承。以後書院之中也會有學習治水之道的學子。

孫叔敖在用了大量時間對山川河流進行了調查,然後對淮河進行疏浚,並且在淮河下游區域尋找了幾處地勢低窪處進行挖掘人工湖,同時建造水庫。

水利工程的建造耗時長久,同時還需要大量壯勞力,但是完成這項工程之後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用系統來顯示,那麼此時的淮國勞役徵發至少也是60,錢糧消耗也是80,狀態是建設中,無法出兵。

當然如果完成了這項水利工程,淮國同樣會得到洪水災害降低百分之七十,旱災降低百分之七十,糧食灌溉+80,糧食產量+80的效果,國力增長+20。

孫叔敖在淮河流域挖掘了八座用來蓄水的人工湖,同時建造了二十七座水庫,水閘三百七十五座,以及完整的分洪灌溉系統。

整個體系動用了約四十萬人,歷時八年才徹底完工。王雍將之命名爲永安渠灌溉區,祈禱淮國永固安定之意。

這一項水利工程的建造完畢,淮國可灌溉的農田直接增長了數十萬畝。同時也讓淮河下游幾乎不再受到洪水的影響。通過永安渠灌溉網可以將洪水分流成數十個溝渠,灌溉整個淮河兩岸。

泗水、沂水等河流也同樣被治理,大量水庫人工湖的出現提高了淮河流域抗擊洪水和旱災的能力。史載:‘百姓安居,人物殷阜,優贍樂業,百業興旺,行無螟蜮,豐年蕃庶。

【你的後代任命孫叔敖主持建造了永安渠灌溉水利工程,這套水利工程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上都是重彩濃墨的一筆,你獲得了大量氣運。】

子珏對於王雍也很驚訝,這個屬性只能算平庸的子嗣,居然有這麼好的運氣,同時他也能做到知人善用,任用賢臣,休養生息,讓淮國越發強盛。

永安渠灌溉系統建造完成後第一年,淮國大豐,糧秣堆積如山,百姓殷實,國庫豐盈。

淮宮大殿。

王雍認真看完了各地的奏報,僅僅是淮河流域的糧食產量,就抵擋上過去整個淮國的產量還多了。如此大功,王雍更是喜形於色,八年苦工,一朝功成。

「孫叔上卿真乃定國安邦之大才,此永安渠建造完成,淮國無飢也!此乃千秋功業!」

「君上,臣不敢居功,此番工程,非臣一人可爲,乃淮國百萬民衆之力也!」孫叔敖並不居功自傲,相反很是謙虛,其人品更是讓王雍都感到驚歎。

其統管治水,卻沒有貪一絲一毫,家中也無財物,更無良田華宅,此次治水,更是深得王雍信任。

「卿之大功,切勿推辭,孤願意請卿來擔任相國,並封爲永安君,食邑千戶。」王雍一把抓住孫叔敖的手說到。

孫叔敖點點頭,然後對着王雍大禮參拜道:「臣本卑鄙,隱居於海濱之地,得君上看重,始有施展抱負之機,築永安之渠,許以相國之位,臣怎能不殫精竭慮以報君上之大恩。」

糧食的豐收雖然是好事情,但是同樣也有一句話叫穀賤傷農。孫

叔敖當即向王雍建議,用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收購百姓手中的糧食,避免穀賤傷農。

王雍當即同意了這個建議,並且將這件事情交給孫叔敖去執行。

收穫來的大量糧食一部分保存在國中備用,另一部分則是用來出售給其他國家,還有一些則是被用來釀酒。

孫叔敖鼓勵百姓養殖牛羊豬牲畜以及家禽,並且向約定等牲畜養成後若是無人購買,可出售給官府。豬羊將作爲肉食供應軍隊食用。

淮國人口衆多,商業繁榮,但是商貿交易很多時候都是以物易物,大宗交易貨幣繁瑣,孫叔敖上書建議鑄造大錢。

淮國的錢幣最早是子珏鑄造的,使用的是青銅鑄造的方孔圓錢,這種錢幣便於攜帶,只不過因爲當時商貿交易並不盛行,所以只有兩種面值。

現在這兩種錢幣已經跟不上形勢,孫叔敖建議鑄造幣值更高的錢幣。於是鑄造了淮陌、淮仟兩種錢幣。這兩種錢幣使用的是白銀鑄造,面值爲百和千。

邗地礦產豐富,已經發現了不少銀礦,淮國的白銀也算豐富,原本白銀是用來製作飾品,或者賞賜給有功之臣,並沒有太多的用處,現在用來鑄造錢幣剛好合適。

將白銀作爲貨幣,不僅繁榮了商貿,更增加了淮國的稅收,一舉多得。

淮陌和淮仟的出現,讓淮國的商貿變得更加繁榮,與此同時,淮國的稅收也出現大幅度提升。以前採用以物易物的大宗貿易導致很多時候出現交易困難,稅收困難,貪腐的問題也得到解決。

孫叔敖頒佈了很多有利於工、農、賈的法令,重視民生髮展,嚴厲打擊卿士貴族們侵佔小民利益。這樣做讓很多卿士貴族對他不滿,然後在王雍面前誣陷孫叔敖,說起貪贓枉法,嚴刑峻法以獲巨利,王雍讓國中暗衛調查。

然後發現孫叔敖所做皆依律而爲,反倒是這些卿士勳貴所言乃是誣陷,王雍因此大怒,對這些卿士貴族進行罰沒食邑,嚴重者直接奪爵。經過王雍的打擊之後,這些卿士勳貴們立刻老實起來了,不敢再違反律法。

......

永安渠是當今世界上年代最爲久遠,也是一直使用至今的宏大水利工程,它充分運用了淮河流域的地理條件,依據周圍山川峽谷的地形、水脈,因勢利導,讓其具備了蓄水、灌溉、防洪、排沙、控流等系統功效,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7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着愈來愈大的效益。

永安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收錄到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之中。——《八年級歷史·上冊·古代中國史》

第12章 洞天福地第72章 質子第41章 未雨綢繆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50章 周室東遷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29章 王權交替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78章 學宮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36章 泗沂之戰第74章 應對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50章 周室東遷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5章 和議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2章 周軍追至第37章 霸業終結第39章 暗流第33章 改糧種桑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29章 王權交替第17章 首戰得勝第38章 水軍第3章 水淹周軍第80章 秦楚之盟第50章 周室東遷第80章 秦楚之盟第7章 淮齊之盟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41章 未雨綢繆第38章 王晟薨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70章 晉國暗子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42章 什麼檔次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9章 晉侯方伯第47章 王臨薨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29章 離間第78章 學宮第55章 晉國風起第62章 火龍降世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3章 吞越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25章 和議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14章 對陣楚軍第13章 避其鋒芒第31章 齊國之謀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1章 撤退第80章 秦楚之盟第81章 宮室詭譎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25章 匹夫之怒第43章 大聰明第48章 孫叔敖第21章 征伐萊國第9章 發展與鹽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37章 霸業終結第77章 西子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84章 秦楚攻晉第21章 征伐萊國第83章 徐國覆滅第12章 伐吳第18章 誘敵深入第31章 齊國之謀第70章 晉國暗子第14章 對陣楚軍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5章 發展與牛耕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35章 突襲穎澤第31章 謀劃邗國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41章 未雨綢繆第46章 仲國第21章 征伐萊國第42章 什麼檔次第6章 徐茂使齊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