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

息國是一個諸侯國,受封的時候有七十里方圓,到它被楚國滅國的時候,大概兩百里方圓左右。

不過息國的人口倒是挺多的,有十幾萬左右,比蔡國少一些。息國和蔡國加起來勉強可以抵擋楚國。而且息國在淮水上游,運輸糧草也算便利。

因爲息國國君和卿士大夫都被楚國遷走,王仲前去擔任息侯,基本沒有什麼掣肘,三千士卒加上其家眷,差不多有一萬多人。有這些人在,基本上完全能夠控制息國。

王仲乃是公室嫡子,王雍的弟弟,此番王忠封息,算是王氏小宗。同樣可是得到子珏的庇護,只不過等到三代之後就會改氏。

在淮國的支持下王仲很快就控制了整個息國,畢竟息國和蔡國這裡有三萬淮軍駐紮呢,敢不老實直接上門教育。

淮國出兵護送蔡國公子勝回國復國的消息很快傳遍了中原諸國。淮國的聲望也因此大漲,原本奉淮國爲霸主的小國紛紛前來祝賀。

王仲就封息國,除了帶來了上萬人口外,還有十幾個書院學子跟着前來,同時也帶來了淮國更先進的農耕技術。

而王仲就封,和蔡國守望相助,對於楚國來說,這就是一個眼中釘肉中刺。與此同時,楚國戰敗的連鎖反應也出現了。楚國作爲荊楚大國,周圍的小國都很擔心被吞併。

因此在淮國展現出來實力之後,周圍這些國家頓時就有些異動。這其中就以黃國和江國最爲熱切。

黃國和江國兩個諸侯國並不是姬姓諸侯,一個是伯益後裔,另一個是源自軒轅黃帝后裔,兩個方國都得到過殷商以及邦周的分封。對於奉淮國爲盟主沒有絲毫壓力。

在看到淮國的實力後,立刻就派出使者向淮國朝貢了。

江國和黃國在息國兩側,地理位置重要,淮國在得知兩國前來朝貢,很是高興。之後更是和淮國、息國、蔡國一起盟誓。

息、黃、江、蔡四國聯合,即便是楚國強大,也不得不重視。

淮國在息國的佈局,很快就讓一個反對楚國的聯盟出現,而對於這種情況,中原諸國也是樂見其成,免得楚國再來幾次北上中原,因此很默契的認同了。

息國這裡忙着恢復國力,和周圍諸國結盟,而另一邊的楚國也不平靜。

楚侯一路戰車漂移,狂奔而回郢都,居然比楚國的敗軍還早到達。楚侯的這番作態讓郢都的那些貴族心中起了異樣。

畢竟當初楚侯可是用欺詐的方式,騙了他們與楚武公對抗,逼得他們不得不支持自己,等楚武公死在淮國之後,登基繼任楚侯。後面更是對他們進行打壓,強行遷都於郢。

這讓很多貴族都對楚侯很不滿,只不過是因爲楚侯強勢,這些貴族才進行忍耐,可是現在看到楚侯率軍攻打息國這種小國居然大敗,並且還受了重傷,這對於那些貴族來說可是難得的機會。

楚國重傷回到郢都之後,雖然對於這場大敗很不甘心,但是卻對得到息夫人很是高興。雖然受傷了,但是日夜不讓息夫人離開,對息夫人很是寵愛。

在回到楚國之後,沒有去管慘敗的楚軍,竟然先去將息夫人封爲妃子。這讓楚國上下都很驚訝。

看到這種情況,楚侯的大兒子有些坐不住了,息夫人成了楚侯正妻,若是再生下孩子,那就是嫡子。以現在楚侯對息夫人的寵愛程度,一旦息夫人的兒子出生,哪裡還會有他的位置。

熊艱於是非常擔憂,而楚君這個時候彷彿一戰被打的失去了銳氣,開始整日裡享樂。第二年,息夫人就生下一子,楚侯很開心,取名爲惲,這讓熊艱更爲焦慮,楚國的政治局面也變得更加不穩。

楚國政局不穩,淮國自然很高興,並且還在暗中推波助瀾。

...

...

在聯盟成型之後,王雍就將目光轉向了番國,番國這個諸侯國和周圍的諸侯國都不一樣,他是楚國的同族在息國東南,剛好擋住了息國和淮國的通道。

而且更重要的是番國現在是楚國的屬國,對於淮國來說,番國是個不穩定因素。不管是淮國還是息國,亦或者蔡國、黃國,都不想自己身後有一個楚國的屬國。

因此番國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楚軍潰敗之後,衛鈞並沒有立刻揮軍回返,大軍在息國屯兵一年,等到息國、蔡國安定下來之後,衛鈞這才率領大軍回返。

番國對於淮國大軍很是警惕,一直擔心淮國會趁機攻打自己。看到這種情況,衛鈞並沒有出兵進攻,而是派出使者告知,淮國對番國並沒有惡意,也不會進攻番國,我們會從黃國繞道返回淮國。

但是對於衛鈞的說法,番國君臣上下沒有一個相信。甚至番國的君主還對臣下說,淮國是不是覺得自己和息國的君主一樣愚蠢?覺得孤會相信他們的話?

番國大軍重兵把守在和黃國接壤的邊境,兩支大軍相距不過數裡。

「將軍,番國如此無禮,不若將軍和孤一起去懲罰一些番國!」黃國的國君黃宣說道。

「黃侯不必如此,我的確沒有攻伐番國之意,他們願意跟着,就讓他們跟着吧!」然後繼續帶領大軍沿着邊境前行。

而就在番國大軍和淮國相列而行的時候,在番國西面,息國大軍早就已經悄無聲息的集合了。

番國還覺得自己警惕心強,讓淮國無可趁之機的時候,息國突然從西面發動進攻。此時番國的大軍正在東南,等到消息傳來的時候,息國大軍已經兵臨城下。

番國大軍頓時慌了手腳,帶領大軍回返想要救援,可又擔心淮國趁機進攻,一時間有些兩難。最後留下一些人繼續監視,然後大軍倉促回援。

可是等到大軍回援的時候,卻被息國以逸待勞,打的大敗。畢竟息國現在主要的兵力就是淮國精銳,那是番國可以相比的。

息國大勝番國大軍,而沒有了援軍後,番國只剩下一座孤城,輕易就被息國攻滅。息國滅番,土地人口直接增長了一倍還多。同時也掃平了身後的隱患。

第1章 繼承遺產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50章 周室東遷第30章 攻城戰第73章 吞越第7章 淮水之戰第43章 公羊革新第34章 死間第28章 王釗薨第58章第24章 氣運玄鳥第4章 封邦建國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33章 改糧種桑第19章 尊王攘夷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77章 西子第24章 霸業之始第38章 水軍第10章 改革第2章 淮國伐吳第21章 撤退第81章 宮室詭譎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2章 淮國伐吳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42章 什麼檔次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44章 戰車漂移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32章 姬烈革新第32章 優勢在我第56章 周室荒唐第41章 未雨綢繆第7章 淮水之戰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5章 挑撥離間第22章 勢如破竹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31章 謀劃邗國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25章 和議第43章 大聰明第24章 氣運玄鳥第29章 王權交替第10章 齊魯宮闈之亂(待更新)第40章第76章 狠毒第31章 齊國之謀第49章 孫叔敖(2)第51章 死不瞑目第7章 淮齊之盟第3章 水淹周軍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38章 王晟薨第6章 徐茂使齊第48章 新王登基第1章 季禮使齊第6章 齊國會盟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56章 周室荒唐第19章 攻城戰第38章 王晟薨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32章 優勢在我第25章 匹夫之怒第28章 王釗薨第30章 順水推舟第6章 徐茂使齊第32章 優勢在我第32章 優勢在我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5章 挑撥離間第41章 未雨綢繆第84章 秦楚攻晉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49章 褒姒第67章 淮國伐巢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56章 周室荒唐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74章 應對第38章 王晟薨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3章 水淹周軍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33章 改糧種桑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