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勢如破竹

萊國到了生死關頭,抽調大量精壯,甚至向淮夷和東夷求助,可是淮夷和東夷也是有心無力。

看到萊國抽調這麼多精壯男子守城,王成父卻絲毫不害怕,齊國大軍將萊陽城包圍,然後將前來支援的萊國大軍擊敗。很快萊陽城就變成了一座孤城。

失去外援之後,萊陽城變得人心惶惶,並且萊陽城中糧食也已經不足了。

之前大軍出征,糧草就是從萊陽城徵調,這次再徵調青壯守城,糧食已經捉襟見肘了。在齊軍圍城兩個月之後,萊國糧草耗盡,只能出城決戰。

萊國十餘萬大軍列陣,此時萊國已經被逼入絕境,這些人幾乎是將整個萊國的青壯抽空了。

萊國人口不足百萬,抽調這麼多,就算是這場大戰勝利了,來年估計也要陷入饑荒。

“將軍,萊國十餘萬大軍決死一戰,正所謂困獸猶鬥,我軍不足十萬,若與其戰,定然傷亡慘重。萊與我齊國爭鬥兩百餘年,非一朝一夕可滅,現在又快到了冬季,到時候天氣寒冷,攻城不便,將士們死傷不小。

不如先撤退回國,反正他們今年錯過耕種,來年糧草不足,到時大軍再來,定然能一戰而滅!”旁邊一名將軍說到。

他的這個建議也是齊軍之中另一個聲音,大軍出征已經有三四個月了,連番作戰,雖然都獲得勝利,但是將士們很多也感到疲憊,同時也心中擔憂家中良田無人耕種。因此不少人都有這種想法。

這種方案的可行性非常高,而且萊國缺糧,明年肯定餓殍遍地,到時候征討,傷亡也很小,但是這只是理論上的。

若是萊國得到淮夷和東夷支持,再經過一年修養,練兵,到時候齊國再征伐萊國,死傷定然不小。而且齊國也並非是沒有敵人,王成父直接就拒絕了這個建議。

王成父並沒有責怪這名將軍,他帶兵多年,同樣知曉士兵們的想法,若是不將他們說服,士卒生出怨懟之心,於戰事不利。

“我軍連戰連捷,士氣旺盛,軍威大振,繼續進攻萊國,就像是破竹子一般,起初竹子堅韌不易劈開,可等到劈開幾節之後,下面的就會迎刃而解,再也不需要花費什麼大的力氣了。”

“就像現在這種情況,我軍勢如破竹,可若是中途放棄,來年竹子生長,到時候就需要重新開始,傷亡必然更多。”

王成父的說法得到了大部分將領的贊同,然後各路兵馬列陣準備和萊國決戰。

“你們看,萊國軍隊雖衆,但絕大多數都是青壯,疏於訓練,如何能戰?”王成父指着不遠處的萊軍大笑道。

只見那萊軍之中,軍備不齊,旌旗混亂,就連列陣也是歪歪扭扭的樣子。

“這些萊夷真是找死啊!”

“將軍何出此言啊?”周圍的將領有些奇怪的問道。

“你們且看,這萊夷讓那些民壯擋在前面,將精銳放在後面護衛大纛。”王成父說道。

“大纛重要,自然要用精銳守護啊?”衆人疑惑。

“若是萊夷用的不是那些精壯,這種排兵佈陣倒是沒有問題,可萊夷大軍中幾乎都是青壯,只要我大軍進攻,很快就被崩潰。到時候,萊夷精銳被這些潰兵衝擊,如何能戰?”

“我軍只要驅趕萊夷民壯衝擊軍陣,便是萊夷有二十萬大軍,也不過是土雞瓦犬耳!”

衆人聽後大爲贊同,萊國大軍就是一羣烏合之衆。

齊軍大軍出動,旌旗漫卷,隆隆戰鼓聲響起,雙方大軍都開始集結,這個時候就看出來,齊國大軍速度很快,而萊國大軍就緩慢了很多,而且軍陣散亂。

齊國沒有等萊國大軍集結完畢,直接一舉令旗,大軍立刻發起攻擊。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根本不需要什麼計策了,直接強勢碾壓上去。

前排的大盾手和長戟手相互配合,直接向萊夷衝了上去,大盾破碎,長戟折斷,雙方廝殺慘烈,後排弓箭手直接拋射,大量沒有盔甲的萊夷被射殺。

齊國大軍全軍出擊,剛開始萊夷青壯靠着血氣之勇還能抵擋一二,可是很快便被絞殺。等到雙方廝殺慘烈之後,一直在後面養精蓄銳的精銳衝了上去。

萊國大軍本就不如齊軍,現在一頭撞在齊軍精銳之上,頓時被殺的人仰馬翻,死傷無數。齊軍精銳就如同一柄鋒利無匹的利劍,將萊國的防禦一舉擊穿。

萊國大軍本就是一羣只進行過簡單訓練的農夫,如何能承受如此慘烈的廝殺?看到自己的同伴被砍瓜切菜一般殺死,一個個渾身浴血,面目猙獰如同惡鬼的齊軍衝上來,這些青壯終於承受不住了。

當第一個人轉身逃跑之後,立刻就引發了連鎖反應,周圍的萊國青壯嘩啦啦的跟着逃跑。後面的士兵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見到己方士兵突然逃離,頓時以爲己方敗了,紛紛跟着逃竄。

大量逃兵出現,軍陣混亂不堪,甚至就連那些沒有跑的士兵也被裹挾。這個時候,恐慌已經蔓延開來,即便是不逃走,也會因爲沒有同袍護衛左右被齊國精銳輕易斬殺。

潰兵瘋狂逃命,甚至衝擊己方軍陣,軍陣動搖,緊接着後面的齊國精銳一擁而上,直接將軍陣擊潰。

很快這些潰兵就衝到萊國大纛附近,這些萊國精銳也被無數潰軍裹挾。

一旦被潰兵裹挾,就如同一個人對抗洪水,如何還能抵擋?萊國的將領不斷下達命令,可是大軍潰敗,根本無可阻擋,整個大軍就如同是雪崩一般,快速崩塌。

齊國大軍甚至不用衝殺,只是驅趕着萊國潰兵,就將一個又一個萊國軍陣沖垮。萊國大軍死傷慘重,自相踩踏。

無數潰兵在衝擊之下,萊國徹底崩潰,甚至就連那些淮國貴族也紛紛逃亡,整個局面再無法控制。

伴隨着中軍大纛倒地,萊國大軍也已經完全崩潰。投降者數以萬計。戰場之上到處都是投降的萊夷。

齊國大軍順勢攻下萊陽城,只有一些見勢不妙跑的快的萊國貴族逃離,繼續向東跑去。

......

齊軍攻萊,連戰連勝,萊國屯兵萊陽,萊陽城堅池深,齊軍圍城三月,衆將曰:萊軍衆多,困獸猶鬥,恐難攻克,冬季將臨,欲退。王成父曰:其伐萊,勢如破竹也。衆將遂從之,萊國大敗。——《史記·齊世家·王成父傳》

第48章 孫叔敖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61章 祭天開大第64章 諸侯朝貢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35章 邗國求援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32章 優勢在我第47章 王臨薨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13章 避其鋒芒第2章 周軍追至第44章 戰車漂移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1章 繼承遺產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19章 攻城戰第74章 應對第35章 邗國求援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20章 吞併紀國第39章 落水而亡第18章 管仲改革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2章 淮國伐吳第72章 質子第50章 周室東遷第6章 徐茂使齊第50章 周室東遷第33章 築壩蓄水第5章 發展與牛耕第35章 邗國求援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4章 邗都之戰(2)第19章 尊王攘夷第83章 徐國覆滅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29章 離間第73章 吞越第67章 淮國伐巢第9章 發展與鹽第1章 季禮使齊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13章 避其鋒芒第5章 挑撥離間第34章 貪婪第14章 對陣楚軍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40章第47章 招賢令第4章 封邦建國第31章 謀劃邗國第24章 霸業之始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2章 淮國伐吳第1章 季禮使齊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58章第24章 氣運玄鳥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16章 攻心爲上第72章 質子第13章 避其鋒芒第56章 周室荒唐第89章 孔子第6章 齊國會盟第81章 宮室詭譎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第38章 水軍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7章 淮水之戰第34章 死間第34章 貪婪第39章 暗流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12章 洞天福地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24章 霸業之始第15章 梅里第39章 暗流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47章 王臨薨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46章 仲國第34章 死間第89章 孔子第48章 孫叔敖第51章 死不瞑目第2章 淮國伐吳第6章 齊國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