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

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

隨着詔令的下達,天下所有的豪強大族都有了動作。

在後漢一朝,或者說,在任何一個時期,階層總是存在的。

家族之間的權勢高低總是存在的,不同的時期各有家族顯貴。

後漢一朝,除了昭城洛氏外。

在中原大地上,提起最頂尖的豪門貴族,自然是以傳承三百年的五姓七家爲首。

這五姓七家二開帝業,拿到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風風光光的度過了三百年。

但縱然是這七家,其間的強弱也是有分別的。

其中以即墨呂氏和安陽韓氏最強,在後漢一朝也屢任三公九卿級別的高官。

張氏從始祖張良起,就是黃老道傳人,在儒家佔據主流的時代,自然影響力稍弱。

不過張氏創立道教,和其他家族的賽道又有所不同了。

英侯洛氏在後漢前兩代皇帝時還是很顯赫的,但是從外戚和宦官開始互相把持朝政,看不慣朝中的混亂,就漸漸沒有那麼顯赫了。

但洛川的橫空出世證明,英侯洛氏威名依舊在。

蘭陵蕭氏則是典型的思想出了問題,和外戚家族以及宦官分別大戰,結果自然是損失慘重。

若不是姻親拉一把,主脈都可能要被殺光。

但還是導致族中人才斷檔,所以在不斷的衰落。

自閉的蘭陵蕭氏去宗教之中尋求心靈寄託了。

淮陰韓氏和蘭陵蕭氏差不多,盤踞地方,鮮少進入朝廷,武勳家族沒有傑出的人才,快要把自己混成兩千石家族了。

這五姓七家名聲的確是高,但實際上除了即墨呂氏和安陽韓氏之外,在英侯洛川沒有橫空出世,博下巨大的名聲之前,都屬於典型的地方超級豪門。

其中的關鍵在於地方二字。

這算是超級加強版的唐代五姓七望。

唐代的五姓七望是純粹吹出來的,先不說虛假的數百年曆史,就算是真的,但不過是表面上名望很高,世人崇拜。

實際上權力小的可憐,被唐朝皇帝隨意揉捏,嫡女皇后被殺,連句話都不敢放,能和親王聯個姻都要上趕着,完全就是李唐皇室對付關隴勳貴的棋子。

洛呂韓張蕭這五家起碼真的有實權,有封地,有臣民,不僅僅憑着一張嘴去吹。

但既然冠上了地方豪門的名字,那自然就有中央豪門作爲對應。

大漢朝權力最頂級的豪門,那還得是世代擔任三公,把持臺曹的那些經學家族。

這些經學家族學習昭城洛氏的做法,將經學知識、政治資源、存身土地結合起來之後,就形成了經學家族的究極體,經學門閥。

權力是從下至上的。

權力和世代三公沒什麼關係。

權力和清名滿天下同樣沒什麼關係。

權力只和你能不能給予屬下好處有關係。

如果不能爲屬下帶來好處,不要說四世三公,就算是十世三公也沒用,這就是英侯洛氏不如另外幾個家族顯赫的原因,還是太有原則了。

經學門閥擔任三公九卿等高官,鋪就了一個龐大的關係網和姻親網,造成了壟斷。

而且這種壟斷目前看起來還難以打破,因爲那些有才華的寒門士子,都被吸納進了這種姻親網和關係網中。

曾經有寒門子弟針對這種情況大聲斥責道:“若天下寒門皆如此,我寒門士子何時才能翻身?”

然後就有豪門子弟回道:“一介寒門子弟,十三年寒窗,一朝娶得貴女,履任八年,升爲兩千石,家族同樣顯赫起來,這不算是翻身嗎?

我出身豪門,至今不過是個閒職的郎而已,若能選擇,願做一寒門郎。”

這一番對話造成的影響很大,天下寒門士子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但又說不出來。

這個故事甚至被洛氏收錄進了《後漢世說》之中,還刊行天下。

洛氏不對這種情況發言,是因爲這種姻親網的出現甚至是不可阻擋的。

隨便去天下拉出一個人,同樣的職位,給自己人還是給外人,都會選擇給自己人。

這是人的本性,洛氏能說什麼呢?

直到如今,整個天下,最任人唯親的就是洛氏。

從邦周時期,先祖素王分封起,姬姓就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國度。

區別在於,洛氏能保證自己人的能力和品德,而其他家族不行。

經學家族的強勢就是如此而來,能給下面好處,自然就有大批的人投奔,皇帝同樣如此,給外戚好處,所以外戚辦事,給宦官好處,所以宦官聽話。

在邦周時期,諸侯的臣子對天子稱外臣,在諸侯和天子之間理應效忠諸侯。

如果一個諸侯想要謀反,他的臣子向天子告密,這被視作不忠。

在二元君主制下,在太守等於國君的觀念之下,這種舉薦和徵辟所帶來的利益是極其驚人的。

若天下太守縣令都是門生故吏,那到底誰是皇帝都要打一個問號了。

雖然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家族做到這種程度,但是做到天下到處都有門生故吏還是可以的。

雖然這種關係不如邦周時期那麼穩定,畢竟沒有法律的支撐,但有時候社會觀念是一種更大的約束力量。

只有那些天生不凡的人,纔會去打破常規,將這些規矩踩在腳底。

這種人要麼功成名就,成就大業,要麼就是瘋子,被歷史的車輪徹底碾成灰燼。

這種經學門閥家族,世人稱之爲“洛陽豪門”,因爲雖然有郡望,但主要活動範圍是在洛陽之中,家族嫡系同樣在洛陽之中活動。

畢竟洛陽是大漢朝最安全的地方,生活在郡縣之中,萬一遇到類似於太平起義這種大事,很可能就直接在田野之間被殺。

但是待在洛陽,總不會有一個瘋子敢把豪門闔家上下殺戮一空吧。

即墨呂氏、安陽韓氏就名列洛陽豪門,不過這兩家只有少數人待在洛陽,另外五家則完全不在其中。

黨錮之事,同樣有洛陽豪門受到牽連,在那段時日之中,可以說遭遇了巨大的打擊。

黨錮放開之後,這些洛陽豪門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在洛陽搞些大事。

黨錮之事,絕不能再有!

跳過東漢爽是爽了,但是缺的東西有點多,fo了

(本章完)

第786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170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227章 備戰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203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197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409章 建新郡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345章 罪證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324章 念想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來了,9000多字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738章 瘋狂的背叛!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180章 秦人來了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358章 豪強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作者君樂極生悲噶了第222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831章 操蛋的草臺班子世界第214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779章 人事起須天命終!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193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288章 嶺南行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30章 申戎入寇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46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873章 洛玄奘,素王賜姓,天下歸一!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827章 人心亂果有甜意4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216章第204章 韓信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323章 驚第70章 天下公子,盡皆來洛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83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445章 收穫好多讀者問單更的事,說一下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172章 秦王政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322章 孝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200章 項羽第341章 弊端第754章 法正爲劉備畫策!翻版隆中對!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46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832章 神通不敵天數大變故!第256章 洛新見洛陵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792章 天命唯有洛血破!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第505章 終結!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533章 大丞相第117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