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洛氏不王

第116章 洛氏不王

墨翟跪坐在守藏室之中,突然笑了起來,對洛懷臣說道:“墨家的思想要興盛了。”

洛懷臣微笑道:“是的鉅子,這就是我請您帶墨家來到洛國的原因,這裡是墨家的樂土。

您的思想是如此的瑰麗,天下人是如此的困苦,所有人都在期盼着您的出現。”

墨翟又說道:“洛侯說,墨者會犧牲,墨家的思想即便興盛,卻避免不了消亡的命運。”

洛懷臣還是笑着說道:“是也不是,兼愛的偉大是現在所無法實現的,或許完整的墨家會消失,但墨家的精神、典籍、文化會永遠流傳下去。

墨家的技術會改造天下,墨家的思想會使人聰慧,讓偉大的智慧延續,這是洛氏存在的意義之一。

直到日月崩毀,時間終末。

終有一日,兼愛的思想會重新回到天下之中,天下大同一定會到來的。”

洛長和墨翟短短的交談,貌似只是洛長在勸解墨翟,然後墨翟堅定自己的意志。

但正如昔年老子和孔子的對話,洛辭和孔子的對話一般,儒家從那之後就開始了大興。

但是道家簡簡單單四個字,“天地不仁!”

難道您要用素王的仁,來制衡那些不兼愛的君主嗎?

這一下儒生們回過神來,心中暗道:“道家這羣人平時看着安安靜靜,一出手就是大的,平時暗諷儒家的仁,現在沒想到直接給墨家也來了一下狠的。”

還沒等陽勝說話,一個墨者便失聲道:“難道素王會不愛諸夏的子民嗎?

即便真如詩歌之中所讚美的那般,素王的神靈真的在天上,素王仁,素王是賞善罰惡的,但素王的子孫不王。

八百年來,素王庇佑着邦周的天命,但是這種庇佑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弱。

尤其是墨家兼愛非攻這種理想化到了極點的政治思想,洛國公室雖然傾佩,但並不認可。

這是道家士子對墨者的迴應,素王如天,但素王不是天。

當青銅器剛剛出現的時候,蠻夷還能夠與諸夏一戰,但是青銅器的冶煉技術愈發成熟之後,蠻夷就越來越不堪一擊。

洛氏不王!

陽勝便信心滿滿道:“昔年老子在學宮之中講道,素王如天,難道素王也是不仁的嗎?

八百年洛國君主尊崇素王之道,無一不仁,纔有了洛國的興盛,數遍列國子民,唯有洛國能稱得上安居樂業。

墨家的學說極重邏輯推理,唯一邏輯推理極弱的就是天志和明鬼,但這兩篇在洛國之中被自動帶入素王。

諸夏大戰,周洛戰敗,誰能忘記呢?

邦周天命搖搖欲墜是天下人的共識,只不過現在還無人知曉,天命將會落在何處。

不要說列國的君主,從王室東遷之後,甚至就連邦周的天子,素王都不願意關注,只要不勾結四夷,素王只在洛國之中播撒他的光輝。

於是陽勝問道於墨翟,墨翟正在守藏室之中看道德經的新舊兩版,笑道:“身處洛國之中,卻忘記素王,墨家辯術真是白學。”

道家子弟又是四個字,“洛氏不王!”

洛國學宮之中,儒家學子已經不再與墨家辯論,取而代之的是道家的士子,因爲儒墨兩家吵着吵着就發現,雙方之間的矛盾不是根本性的。

洛國公室對於墨家的關注度很高,但關注的並不是那些政治上的思想,對於公室而言,最不缺的就是這些。

直接將墨家理論的基礎擊潰,後續的所有推斷都成爲了空中樓閣。

但是這種落井下石的機會當然不能錯過,“當然是用禮,素王已經給人間留下了足以昌盛萬萬年的智慧。

若是素王不關注人間,誰來使君主謹慎呢?”

這就是武器的作用,如果洛氏能夠始終保持武器的先進,就能夠始終引領着諸夏前進,順便維護家族的存續。”

若是素王不仁,洛國君主坐視子民覆亡,坐視邦周覆亡,難道還會有現在的景象嗎?”

“轟!”

但是對於墨家來說是無比的震撼,因爲這些墨者突然發現,只要洛氏稱王,墨家的理想就能實現。

武王曾經要將王位傳給素王,但是素王說他沒有天命,不能稱王,洛國曆代國君不論王室如何,都盡忠王事,天下人都認爲這是忠誠。

但是洛氏不王。

“墨家最大的寶藏是思辯之道和工巧之利,尤其是工巧之利,若是洛氏能夠不斷精研,就能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武器。

“陽勝君,墨家的理論似乎將素王和天並列,但還請您知曉,王是天子,上天之子,不是素王之子,素王至高至聖,但他的愛是有限的。

但是洛國不認爲這是簡簡單單地忠誠,武王承天受命,素王從武王手中接過天命,所以他纔會庇佑邦周。

即便列國的君主暫時不接受,但是洛國會一直養着墨者的存在,就像是學宮中的很多儒生一般。

在墨翟留在守藏室之中完善墨家理論之時,墨者們很快就發現墨家思想的發展速度遠遠比想象中的快。

但是道家和墨家和理論有根本性的衝突,墨家絕大多數的理論都建立在天是兼愛的基礎上,並且由此推導出整個墨家的理論體系。

儒墨兩家很快就開始了“友好”的切磋,一日三辯,然後墨家理論之中某些自相矛盾的地方就被摘了出來。

比如說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後面又說人的一切都是天所決定的,人沒有選擇的權力。

恐怕素王並不願意。”

墨翟明白,洛長是明確的告訴他,洛氏非常喜歡墨家思想,準備將它推行到天下。

但不在洛國!

道家認爲自己只是簡簡單單地講了一個道理,但這個理所當然的道理,卻一直以來都被人所忽視。

整個學宮之中,無論是儒生,還是墨者,都被這簡簡單單地四個字震在了原地,緊接着就是無數的呼聲,無數的疑問之聲。

難道素王就會一直干涉人間之事嗎?

諸夏之所以戰勝蠻夷,不僅僅是因爲諸夏更加的團結,還因爲諸夏有着更先進的文明。

素王是希望人能夠自強不息的,而不是事事都向他祈禱,昏暴的君主就驅趕他,奸惡的臣子便誅殺他。”

……

任何穩定的政權都是由許多符合當前時代的政治邏輯所組成的,如果政權不合邏輯的方面太多,就會呈現出波詭雲譎的政治局面,在先秦時代結束之後,“洛氏不王”成爲了一條政治的底層邏輯,在上古和中古的千年之中,對洛氏不王抱有懷疑的時期,政治總是逐漸走向混亂。——《政治運作邏輯考》

還沒吃飯,大家先看吧,吃完飯我今天熬夜多寫點,明天還不知道啥情況。

(本章完)

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836章 爾朱榮,薊城之變!預告,今晚有加更,單章求票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157章 試探第643章 互斥!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570章 洛川上書!第264章 加冕,分封,維天有漢(卷終)第639章 看看人第115章 墨翟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34章 諸侯同心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251章 項羽,呂氏是有骨氣的!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34章 諸侯同心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650章 洛楚第184章 列國反應第585章 大漢忠良董仲穎第450章 神廟軍!第226章 雙方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664章 一道旨意破雲來!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867章 江南洛氏歸唐!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862章 大唐第一統帥是如何煉成的?第788章 我欲將心爲王戰!第798章 洛水誓,衆一心!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推書~獻祭~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請假條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131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869章 洛蘇進洛陽,李世民見洛蘇!第154章 終入洛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814章 帝死!第313章 長安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發的震動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664章 一道旨意破雲來!第33章 姬涅崩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151章 非王即賊第46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4章 洛水之戰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還2)第293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第853章 素王不許,太陽也不能落山!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754章 法正爲劉備畫策!翻版隆中對!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312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631章 諡號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83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563章 殺皇帝與清君側!第30章 申戎入寇第243章 呂雉要和洛新做摯友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162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12章 熊頓問鼎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582章 太平軍之勢第84章 洛瑜使齊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873章 洛玄奘,素王賜姓,天下歸一!第93章 天下局勢,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