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墨翟

第115章 墨翟

墨家來到了洛國之中,就像是一支軍隊,整整將近三百人,橫衝直撞一般的來到了學宮之中。

墨翟由洛懷臣帶着去見洛長,剩下的墨者則在學宮之中旁聽。

對學宮之中的學子來說,墨者的裝束很是奇怪,這不是士子該穿的服飾。

法家士子大量出仕,實際上儒家的士子同樣在出仕,君主只不過是不接受王道,儒家士子同樣有精通各項技能的,諸如昔年的端木子就非常精通縱橫之術,以言辭犀利著稱。

跟隨墨翟而來的墨者在學宮之中正襟危坐,準備聽聽儒生們講些什麼,儒生們並不知曉這些墨者是衝着他們來的,便開始按照正常的流程分別闡述自己對經典的理解。

於是墨者們一直皺眉,然後無法忍受,陽勝直接大聲說道:“現在天下列國之間戰火頻頻,貧困的人連站立的地方都沒有。

你們卻在這裡大肆地強調那些無一用處的繁文縟節。

上古的聖王大禹治水之時,穿着草鞋披着蓑衣,最終成爲了天下共主。

人死去就像是油燈熄滅,即使再繁複的葬禮又有什麼用處呢?

不如將這些財貨留給活着的人。

洛長已經讀過墨翟的書,現在聽着墨翟講述他的學說,其中還有墨家子弟的實踐。

如果能夠用在諸夏列國之間,先祖素王希冀天下大同的想法就能夠實現了。

但是這一次儒家失策了,墨家有着這個時代最強的邏輯學,還有着更強悍的辯論體系,墨家是專門研究過這一門學問的。

辯論幾乎沒有輸過,即便是法家在嘴炮這方面同樣不是儒家的對手,所以法家換了戰場,不和儒家打嘴炮,要用真正的實踐成果碾壓儒家。

在楚國之中,有一個喜歡勸人和睦的人,這一日他見到兩人爭吵,於是上前勸說,最終兩人重歸於好。

那些要害都是儒家內部自己都感覺困惑,亟待解決的,現在被墨家提出來,自然是打不過的。

洛長愈發的傾佩墨翟,“您真是聖賢,孤不過是凡人,竟然妄想改變您的意志。”

您的品德之高尚,諸夏列國之中又有幾人能夠比得上呢?

不過一日,墨家就將儒家門徒懟的連話都說不出,若不是洛國公族化用儒家之外的理論伸出援手,這些儒生都要呆不下去了。

他很是得意,有一日,他再次遇到了兩個正在爭吵的人,他便學着上一次的態度,去勸人和好,卻沒想到直接被兩人打了一頓。

在宮殿的各個拐角之處,都有很多的女子在此默記,另外的人則開始記錄,儒生們在學宮之中數百年,自然是知曉的。

墨家最反對的就是儒家那些繁複的禮和祭祀,認爲這是對社會資源極大的浪費。

素王所制定的周禮,的確是非常的繁瑣,但那是爲了確立邦周新的制度,後續盛大的儀式舉行的並不多。

但是這番話中還隱含着另外一層意思,對於天下大同,先祖素王也只能希冀,難道您能夠實現嗎?

墨翟當然能夠聽出洛長話中的意思,於是微微的皺了皺眉頭,實際上他早就料到了,因爲洛懷臣的態度也是如此。

這一字字,一句句,彷彿針一樣的紮在儒生的心裡。

洛長只說了兼愛非攻,因爲這兩條是不可能的,他還是希望能夠勸說墨翟,這世上還有更需要他做的事情。

雖然心中戒備,但儒生們凜然不懼,背靠洛國這棵王道大樹,加上孔子這位聖賢出世,如今天下之中,只有儒生纔有最完善的理論體系。

沒想到墨翟卻搖搖頭道:“能成事的纔是聖賢,就像是素王那般,從不失敗,從不出錯,我希望能夠在守藏室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

但這正是墨家的核心,若是失去了這兩條,墨家和那些爲了政治利益而存在的學派還有什麼區別呢?

這話的確是沒錯,就像是秦國,如果無法攻破函谷關,他是不會向魏國發動戰爭的。

洛長笑道:“墨子,您的想法只能阻止突然發動的戰爭。

後世王公貴族喜好奢華,於是厚葬之風成型,竟然還能說到素王身上。

這羣人從哪來的,說話這麼犀利。

洛長是發自內心的認爲墨家這些人的品德太偉大了,這種極致的利他,連洛國公室都做不到。

墨翟說道:“墨家有足夠多的守城利器,如果秦國和魏國互相無法攻破城池,君主就會思慮戰爭的得失,戰爭就會停止下來。”

儒生們已經意識到,這些自稱墨家之人,對儒家經典的認識很是深厚,所以才能每每切中要害。

如果您能夠讓戰爭停止,那就說明這一場戰爭本就是沒有必要的。

在守藏室之中。

學宮之中的儒生已經冷靜下來,“墨家陽勝,你的確是有才能的人,辯才無雙。

好傢伙。

聽到眼前的儒生所說,陽勝當即冷笑道:“素王的大道?儒生莫非都是如此的自大嗎?

素王大道包容萬物,難道是儒學這樣的不便之物嗎?

望着眼前這個平平無奇的人,突然想起當年先祖面對老子和孔子時,是不是和現在的自己懷有同樣的心情。

他的聲音擲地有聲,儒生們一見陽勝氣度不凡,便猜到了陽勝的想法,悄聲說道:“此人應當是特意來要與我等辯論。

墨家墨者都是應當重重犒賞的義士啊,孤應當尊稱您爲子才能表達對您的尊敬。”

而且墨翟本就出生儒家,對儒家的學說太過熟悉了,墨家專門挑着儒家學說最薄弱的地方來擊打,最不符合當前實際的地方來突破,三管齊下,這要是還能輸纔是怪事。

陽勝的地圖炮自然將儒生們激怒,紛紛大聲道:“狂悖之徒,報上名來。”

聽着聽着,洛長便擊節讚歎道:“兼愛非攻,這是聖賢的學說,難道有人能不爲之着迷嗎?

難道儒生認爲奢靡浪費的人,反而應該王天下嗎?

那你們應該去找桀紂那樣的君主,重新修建酒池肉林,發動全天下的人來修建高高的摘星臺,想必這樣就可以天下大治了。”

陽勝眼中很是平靜,對於周圍人的怒視和讚譽都不在意,他大聲笑道:“鉅子說的沒錯,儒家學說,是無用之學,不堪一擊。”

爲什麼會這樣呢?

因爲第一次的兩個人只不過是因爲誤會而發生了些許的口角而已,但是這一次的兩人卻是因爲爭奪田地的歸屬。

洛長離開了這裡,洛懷臣走了進來,跪坐在墨翟身邊,兩人沉默着沒有說話。

這邊墨家在摩擦儒家大顯聲名的時候,墨翟隨着洛懷臣見到了洛長。

對洛長的勸說,墨翟聞言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邦周的天命早該落地了,若不是洛國一直強撐着,王畿中的天子難道能有現在的逍遙嗎?

歷代洛侯都是素王的後裔,想必知道這些道理,但還是在明知不可爲而爲之。

洛國公室數百年來或許就是因爲兼愛才能如此和睦吧。

“陽勝!”

陽勝自然知道這兩位聖人一定會被儒生提出來,尤其是素王,這是孔子最爲推崇的聖人。

我來爲您講一個發生在楚國之中的事情吧。

這當然不是儒家真正的水平,墨家屬於不講武德,搞偷襲,但造成的結果是震撼性的。

墨翟擡眼向着四方上下左右看去,數不清的竹簡,密密麻麻的堆積在這裡,他的心情同樣很是複雜。

連續三日,結果一模一樣,儒家被反覆吊起來錘。

但是儒家所傳承的是素王大道,明公作經傳,難道這兩位聖人也會出錯嗎?”

切記要小心,所有辯論都會被記錄在案。”

洛長繼續說道:“墨子,您想要通過止戰的方法來讓天下安定,這是很難得,魏國和秦國之間發生了戰爭,之後秦國和魏國之間必然還要發生戰爭,請問您要如何去阻止這一場戰爭呢?”

但是完成了道統梳理的儒家,對自己的理論有着無比的自信,儒家講究克己復禮,儒生一向認爲自己的大道傳承於素王,學說有問題是正常的,改正就好。

這直接看呆了其他的學派之人,“這些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竟然如此有才能,將儒家的學說批駁的一無是處。”

我雖然反對儒家的學說,但孔子是個真正的賢人,身上有常人不具備的純粹,或許這是我曾經學儒的原因。”

發生一些口角是不重要的小事,但田地的多少是關係到兩家生死的大事,所以他失敗了。

大量的財物被葬入地底,若是匹夫家中,一場葬禮就要竭盡家財,這難道是對的嗎?

素王通天徹地,古往今來第一神聖之人,隨葬之物不過是昔年向武王進獻的金匱罷了。

你們曲解素王之道,還在這裡沾沾自喜,這是何等可笑的事情啊!”

……

但是如果有一天,兩個國家的矛盾已經大到不死不休的地步,那您應該如何做呢?

在這樣的世道之中,您想要兼愛非攻的理想實現,那恐怕是比昔年的孔子還要艱難的事情了。”

素王講孝,但從未告知伱要守喪三年,哭泣不分晝夜,還要披麻戴孝,忍飢挨餓,等到守喪結束,人形幾乎損毀,你們生活在洛國之中,難道就見不到洛侯從未如此守孝嗎?

素王重視祭祀和埋葬先祖,但素王先講貴生,就是活着的人先要活得好,才能好好的祭祀祖先。

所有儒生都被這些墨者突然的發言驚呆了,就連那些平時和儒生不對付的學派之人,也愣在了當場。

裕公二十一年,公與墨子論道。

及止。

問曰:墨者何也?

公曰:墨者,明也,聖矣!——《洛宮春秋·盛學》

其實墨家雖然是儒家的主要反對派,但兩家的理論沒那麼大沖突。

墨家的消亡太過可惜,但他又是註定消亡的,就在我的書裡爲他保存下來吧,而且不知道大家看出來沒有,洛氏和墨家很像。

(本章完)

第31章 天命在誰?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349章 陵邑第426章 迎立第266章 洛陵的計劃兄弟們,月末單章求個票第851章 洛蘇看見了竇建德第737章 袁紹死!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60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767章 洛氏現代番外:瓦蓮京娜的洛國留學第48章 管呂之交第831章 操蛋的草臺班子世界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336章 哀榮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169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請假條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169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332章 陰雲第333章 典範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691章 公子楚!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745章 爲國盡忠死!第867章 江南洛氏歸唐!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69章 公室求書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630章 過府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了第803章 願以我血薦諸夏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815章 父慈子孝,壯哉大魏!請假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663章 大幕落下,章開啓(卷末)和秦朝有關的劇情寫完了,一些反思和改變第236章 爲天下共主加冕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631章 諡號第100章 楚國:中原,我又回來了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703章 諸洛盡流散!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533章 大丞相第841章 關中行!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564章 劉秀!第39章 洛宴使楚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813章 宮闈有亂怨何人?第227章 備戰請假條第258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329章 凋零第48章 管呂之交第165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431章 查商稅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552章 趙飛燕!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501章 這是我此生最後所能做的!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8章 商議勤王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714章 四神醫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184章 列國反應第336章 哀榮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767章 洛氏現代番外:瓦蓮京娜的洛國留學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123章 開整第349章 陵邑第249章 漢軍東出!第157章 試探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37章 淮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