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

第117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

洛國公室正沉迷精研工巧之時,列國之間永不停歇的爭鬥,再次開始聚集力量。

魏國宮廷之中,正是一片的喜氣洋洋,魏軍大勝秦軍,這讓魏侯卿頗有揚眉吐氣之感。

於是朗聲笑道:“衆卿,秦國已敗,不僅崤函通道,便是崤函以西也盡在魏國之手,這是晉國巔峰之時才做到的功業。

二十年之前,秦國強勢,孤在秦伯的面前委曲求全,一直到今日,纔算是了了心中大願。

只可惜他薨了,否則孤倒是真想看看他面上是何等精彩的表情。

這都是列位賢能之才的功勞啊,尤其是國相,您是昊天所賜予孤的珍寶。

如果不重重地獎賞您,這是對昊天的不敬。

孤要將魏國之中最富有的采邑封給您,只有這樣才能稍微酬謝您的功勞。”

大殿之中的魏國重臣眼中都亮起了光,縱橫家和法家士子,不和你講什麼理想,要得就是錢財、名聲、地位和利益,所以魏侯卿慷慨的給予他們。

等到衆臣都滿足賞賜之後,魏侯卿才問道:“衆卿,接下來的攻楚之戰要如何做呢?”

還請國君派遣使者聯繫秦國、吳國、齊國,再加上韓趙兩國,六國連橫攻楚,定能大破楚國。”

如果是魏侯卿派你來羞辱秦國,那今日伱我二人便同時死在這大殿之上。

衛城在坐席上拱拱手行禮,自信道:“國君,城必不辱使命!”

楚國成爲了天下第一強國,讓楚人變得傲慢起來,這難道不是將要失敗的徵兆嗎?

衛城笑道:“這便是秦魏楚三國之間的道理,秦魏之間雖有爭吵,之前發生了一場戰爭,但是秦魏之間,僅僅是意氣的爭奪,魏國難道能夠進入關中嗎?秦國難道進入關東嗎?

但是楚國和秦國爭奪蜀國平原,這是要將秦人的糧倉斷掉,若是失去了這裡,秦國的人口由誰去供養呢?

關中近年頻發天災,若是失去了蜀國平原,難道讓秦人餓死在渭河之上嗎?

外臣由此而爲您的國家感到憂慮啊!”

在封賞之中名列衆臣之首的魏相當即道:“國君,楚國與秦國大不相同。

衛城早就料到這種情況,但他凜然不懼。

魏強秦弱,難道秦國有不敗的道理嗎?

秦國絕不受辱!”

魏侯卿當然不希望秦國得到整個蜀國平原,但是現在打擊楚國是最重要的,等到先把楚國打個半死,再讓楚國到蜀國平原上給秦國放血。

但是秦楚之間的仇恨,卻是二十年之間不間斷的互相廝殺。

秦伯道:“當然是另一個屠夫。”

於此同時,魏國開始聯絡同屬三晉的韓趙兩國,相比較魏國經過變法之後的強勢,同屬三晉的韓趙兩國就比較拉跨。

“但楚國雖強,樹敵卻多,他在巴蜀與秦國爭,在東南想要滅亡吳國,在北面還想要侵吞王室的土地。

“國君,楚國聽聞我軍大敗的消息,再次向着蜀國平原增兵,再這樣下去,我們就要暫時的失去蜀國平原了。

五百多年來,邦周幾乎所有大型的戰爭都是楚國和中原的戰爭,所以面對楚國要小心。”

國君願意遵從上天的旨意,討伐楚國,秦國是諸夏最重要的邦國之一,如果沒有您的參與,就不能體現上天的意志。

若是能夠勝利,想必楚國在蜀國平原上所僭越得到的,上天都會賜予秦國了。”

韓國土地較爲狹小,在三晉之中一向處於弱勢,於是一方面和魏國結盟,一方面和趙國聯合起來,還不斷地向國土面積較大的王室搖擺。

秦國的宮廷之中和魏國完全不同,對於魏侯卿這個人,現在的秦國君臣甚至聽不得名字,似乎從遇到這個人開始,秦國就沒遇到過好事,不斷地失敗,把一個昌盛的秦國搞成了現在這副甚至有些疲敝的樣子。

但是秦國剛剛敗於魏國手中,秦人被斬首者甚多,有血海深仇,難道會同意和魏國一同進攻楚國嗎?

秦楚兩國都不能放棄蜀國平原,這就會成爲兩國的絞肉機,魏國只要控制利用得當,就能不斷地從秦楚兩國身上割肉。

雖然決定和魏國再次結盟,但是魏侯卿反覆無常的名聲,讓秦國根本不敢出函谷關與魏國會和,萬一魏侯卿再背刺,秦國全軍覆滅,那可就是亡國的危機了。

雖然知道不可能,但還是有許多秦臣的心中升起了殺心,有秦國貴族大喝道:“魏臣!說出你的來意。

您認爲屠夫與誰仇恨更深呢?”

但是楚國成爲了第一大國,卻在西方欺凌秦國,在北方欺壓王室,在東方妄圖撕毀和議,滅亡吳國。

但是楚國,從熊頓擊潰厲王六軍起,就在列國之中有兇名,等到幽王之時,楚國已經是天下強國。

秦國外強內幹,二十年前開始便政治混亂,魏國實力迅速變強,但是秦國卻原地踏步,還在巴蜀之地與楚國紛爭不斷,加上武卒天下強軍。

趙國無論是國土還是人口,都遠比韓國要強,若是沒有秦國所佔據的那一塊飛地的話,趙國的土地稱得上山河形勝。

魏侯卿疑惑道:“國相,韓趙兩國乃是盟友,吳國面對楚國有覆亡之危,這三國自然是召之即來。

國相便笑道:“國君,秦魏之間的仇恨,就像是兩個人爭吵,氣血上涌,於是互毆一番。

就在秦國君臣焦頭爛額的時候,衛城來到了秦國之中,面對着剛剛不久之前戰敗秦國的魏臣,秦國君臣紛紛怒目而視。

魏侯卿不由自主地點頭,中原諸國對楚國是心懷戒懼的,就是因爲楚國太強,除了巔峰時期的齊國和晉國之外,天下莫能與之爭。

至於齊國,這些年變法也算是頗有成效,不能以二十年之前所看待。

只見他風度翩翩的微笑道:“秦伯,或許秦魏之間存在一些誤會,讓您的重臣對外臣產生了一些誤解。

齊國和晉國成爲天下霸主的時候是如何做的呢?維護諸夏列國之間的和睦。

秦魏兩國之間並沒有什麼仇恨,魏國是知曉禮儀的國家,怎麼會無緣無故的羞辱秦國呢?

城奉國君之命前來,是爲了秦國的社稷安定啊。”

想到蜀國平原的重要性和楚國越來越無法阻擋的強勢,秦伯當即說道:“您說的是對的,秦國理應遵從上天的旨意,與魏國聯合起來,一同討伐楚國。

若是楚國徹底控制,順着大江而下,就能源源不斷的將糧食輸送到郢都,這樣楚國就會越來越強。”

衛城出生衛地,本來衛國已經隨着晉國的覆滅而消失了,但是魏侯卿爲了證明自己繼承晉國的正統,又將衛國的後裔尋到,封作衛君。

衛城的話讓秦國君臣的臉色感覺陰晴不定,衛城又說道:“楚國真是永遠也改變不了蠻夷的本性啊。

衛城乃是善言之人,若是有他出使各國,此事定然能成。”

諸夏大戰過後,楚國更是成爲了公認的天下第一大國,魏國就是從晉國之中分裂出來的,所以對楚國的想象,不可避免的就歸攏到當初的晉國身上。

雖然從蜀中通往關內的關隘控制在秦國的手中,楚國不太可能從這裡突破秦國,但是蜀國平原不是數百年前的不毛之地,而是能出產大量糧食的天府之國。

小的仇恨難道能蓋住大的仇恨嗎?

這怕是不符合常理啊,您所說的,是認真的嗎?”

衛城睜着眼睛說瞎話,讓秦國君臣有些氣笑,秦伯冷笑道:“數萬秦人之命,竟然是沒有仇恨,魏侯卿總是能夠讓天下人大感意外。

“秦伯,臣曾經在韓國之中游歷時,見到一個屠夫,他曾經和人爭吵,氣血上頭之時,互相廝打起來,兩人都是鼻青臉腫,臥牀休養數月方纔見好。

“衛卿,國相所言,您可聽到了?”

您說是爲了秦國的社稷而來,不僅是孤,想必滿殿羣臣都很是好奇,還請說吧。”

學習縱橫之術,就是要深入敵國,就是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國君和臣子,若是貪生怕死,定然一事無成。

齊國二十年前一蹶不振,這些年龜縮於國中,難道敢於進攻楚國嗎?

還請回到國中稟告魏侯,秦國會將咸陽軍團派往蜀國平原,牽制楚國的軍團主力。”

素王曾經說,德行如果不能夠匹配他的位置,上天就會降下災禍。

從令尹項刺死後,單憑楚侯一人,無法控制住那些不斷想要外擴的貴族,這就是上天賜予魏國擊敗楚國的時機啊。

之後又見到屠夫與另一屠夫爭肉,未發一言,雙方卻手中各持尖刀,時不時劃出道道血痕。

魏國在這方面沒有絲毫幫忙的意思,明顯就是要讓秦趙兩國相互制衡,以維持自己三晉老大的地位。

面對魏國共同出兵的要求,韓成趙用兩人一合計,“魏國這是想要稱霸天下。

三晉畢竟一體,魏國強勢總比楚國強橫要好,但是魏國必須許以足夠的好處才行,韓趙兩國不能白白出兵。”

面對韓趙的要求,魏侯卿稍加修改就全部答應,於是趙魏韓三國在面對秦國之後,再次達成同盟。

我又開始疼愛楚國了~

(本章完)

第869章 洛蘇進洛陽,李世民見洛蘇!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610章 州牧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17章 定亂第305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784章 有一劍從天外來!第333章 典範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211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899章 憶往昔漢諸侯靖難(800月票目標達成第345章 罪證第791章 我不是個聖人啊!第336章 哀榮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828章 人心有疑誓洛水5黃河之盟第19章 洛邑與鎬京第121章 洛墨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8章 商議勤王第753章 魏王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第496章 王文君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157章 試探第540章 天意如刀(結婚欠更還1)(求月票!第814章 帝死!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642章 回家嘍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308章 劉盈昏迷!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887章 冬突厥!第141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308章 劉盈昏迷!卷末感言第425章 驚變第293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560章 如何擾亂一場變法?!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54章 合諸侯第858章 誅獨夫,楊廣死!第650章 洛楚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544章 皆亡第862章 大唐第一統帥是如何煉成的?第535章 說劍!第814章 帝死!第312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第337章 結算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657章 死!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450章 神廟軍!第546章 新資料片,王莽(求月票)第887章 冬突厥!第36章 再幸洛邑第901章 平陽薨!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46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31章 天命在誰?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75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240章 安居昭城,坐觀天下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25章 新君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648章 曹操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35章 鎬京大戰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27章 斥天子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好多讀者問單更的事,說一下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唉請假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