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

嘉二百五十六章吃我的都給我葉出來

想到齊國也被要求出兵,晏嬰小心的追問了一句:“我們齊國也有份嗎,這個解決方案是否得到了趙武子的同意?”

趙武子對齊國的防範心理很強。晏嬰生恐晉國大臣私下裡的解決方案讓趙武不滿意,那麼趙武回來之後,又想尋找齊國的茬子,如此一來。齊國又要再受一遍罪”那樣的話。晏嬰寧肯退出這場爭奪戰。

胥樑帶輕輕的回答:“這個解決方案是元帥親自交代的,烏徐原先侵佔各國的領土,將由各國認領。齊國也包括在內”哈,烏徐這幾年將領地經營的非常繁榮,他的商隊往來晉國國都,在大路上絡繹不絕。所以,我出來的事如果不加以保密,萬一被烏徐的家臣發覺,讓烏徐提前有了準備,那麼,這又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城戰了。

所以,元帥的意思是悄悄解決烏徐,畢竟烏徐這件事對於晉國來說,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我們晉國嫌丟人。不願在北方重新掀起戰爭。所以我出了國都,特意在此地秘密迎接兩位正卿。”

北宮陀還在茫然,晏嬰微笑着補充:“沒錯,烏徐最先投靠的是範氏。如果在新田城籌劃 這件事,範氏不免要泄露給烏徐,那樣的話,一場戰爭就不可避免。”

胥樑帶目光一閃,微微一笑。躲開了這個話題:“此地並不安全,這裡也是通商大道,烏徐的商隊經常來往於此,所以我特意在夜晚來驛館求見兩位正卿。

另外,除了你們三國之外,宋國也將派遣兩百輛兵車北上,元帥要求參與的各國暗地裡準備兵馬。準備接手烏徐的領地,等各位將兵馬準備好了,請通知我一聲,我們晉國將出手對付烏徐。”

晏嬰目光再閃,追問一句:“我接受寡君的使命,要前往新田被…”

胥樑帶話接的很快:“原本召集列國正卿去新田城,就爲了解決烏徐這件事,所以,諸位已沒有去新田的必要爲了不驚動烏徐,明日一早,請兩位正卿繼續派遣部下,打着使節的旗號向新田城並進。而你們自己則悄悄遣回國內,集結軍馬小等待我晉國的號令。

骨樑帶這麼一說,北宮陀貪念上來了,這樣一來衛國又增加了一座城市,但僅僅把衛國原有的城市拿回來。未免太便宜了齊國。論起來。烏徐原有的領地稟丘,本屬於齊國。另外。烏徐還大大的向南侵佔了不少齊國土地,而烏徐這麼做,甚至受到了趙武的默許。如果這場瓜分盛宴也包括齊國,如果把烏徐佔領齊國的領土,以及稟丘也歸還給齊國,那麼齊國將是這一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

北宮陀琢磨着,烏輸侵佔的齊國領土歸還給齊國還則罷了,但稟丘是烏徐自己的領地。他已經獻給了晉國。依趙武的脾氣,拿到手裡的東西他是從不肯放手的,至少他不會還給原來的主人。如此一來。稟丘的歸屬就成了懸念。

衛國可憐啊,只剩下一座城市。即使晉國歸還了被烏徐侵佔的領土,衛國也只有兩座城市。如今衛獻公挺老實的,雖然不受趙武的待見。但他依然親自帶領兵馬,兢兢業業的追隨趙武在南方戰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趙武不想把稟丘歸還給齊國,又不好意思將稟丘裝入自己的口袋,那麼衛國是否能分上一杯羹呢?

北宮陀立刻裝出一副可憐相,就差搖着尾巴說:“如此一來,恐怕上國是不會允許烏伶存在下去了。那麼稟丘的歸屬就成了問題,伯國準備拿出稟丘來,補償我們幾個國家嗎?”

晏嬰還沒有插話,季武子立刻搶先插嘴:“宋國的執政子罕已經說了,稟丘離他們太遠,而宋國要全力經營南方,所以不打算參與稟丘的瓜分,再說,晉國人已經在南方補償了宋國,如此一來,稟丘應該歸我們魯國導衛國分享啊。”

北宮陀立件想起了他與晏嬰的談論。馬上接茬說:“元帥曾在南方給我們寡君分了一塊土地,那塊土的離我們衛國太遠,不好治理,所以我們衛國情願拿出那塊土地來,置換稟丘的存在。”

前面說過,烏徐很能幹,細論起來。這個春秋人簡直比現在的趙武還要兇猛,他一口氣招惹了四個國家,而稟丘這座城市也被他治理的,成爲黃河兩岸物資交易中心。烏徐在稟丘建了一座大市場,專門向鄰近的四個國家批發晉國的商品。依靠這座大批發市場獲得的稅金,烏徐甚至能夠同時與四介,國家開戰,,

由此可以想象,烏徐在春秋時代,是多麼兇猛的一個絕頂牛人。

烏塗唯一不應該做的,是他首先投靠了範氏,在晉國的政治鬥爭中。他最終成了犧牲品,如果此人最先投靠的是鄰近的趙氏,沒準這廝會成爲趙武手中最鋒利的長矛……

但這些都是過去式了,現在的狀況是烏恰觸犯了春秋規則,他越級挑戰了自己招惹不起的勢力,以至於晉國不得不狠下心來收拾他 在這場戰鬥中,四國聯手的兵力達到了戰車七百乘卜晉國出動的二百乘戰車,恰好是個“千乘!

就是這樣雄厚的兵力,胥樑帶依然小心翼翼,等各國集結好了兵力。把這消息悄悄通知胥粱帶後,胥樑帶立刻假借趙武的名字,給烏恰送去一封信,說晉國最近打算承認烏徐的存在,並正式將他佔領的列國土地發,作他的封地,但因爲對於這件事還有爭論,所以需要烏徐親自去晉國國都,上下打點一番。

烏徐聽到這消息,利令智昏一??他也不想想,自己進攻晉國盟國的事情,晉國怎麼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認可此類事件,如果晉國真這麼做了,恐怕這個霸主身後,將沒有追隨者了。

烏徐只想着自己的努力終於獲的了晉國的認可,爲了獲得正式的受封文件,他將家中三分之一的財產裝上了車,興沖沖的向晉國趕去,準備在新田城揮舞金錢大棒。將晉國相關官員全部收買,而後獲得正式聯冊封文書。

臨上貨船前上烏恰還對兒子得意的炫耀:“我們家族這次抱上了霸主的粗腿,從今往後,我們想打哪個打哪個;只有我們惹別人,別人不敢來惹我們,父親這次爲家族鋪好了路子,你們這些小輩要努力啊。我們家族努力兩三代,也能建立一國的資本。”

許國的碼頭上,胥樑帶躲在陰影裡,看着烏徐的船隊靠上碼頭,他神態輕鬆,對左右說:“不要以爲烏絝愚蠢,烏伶這個人一點都不蠢。只是他接觸的是範旬,以爲我們晉國的卿大夫都如同範自一樣貪婪。只要給錢,什麼都能買的動。瞧,他這次不是打算用錢財買動整介,晉國嗎?”

旁邊一名官吏輕聲回答:“我們霸主的根基不是靠金錢鑄造的。是靠我們的鮮血與榮譽,而鮮血與榮譽,金錢買不到。”

胥樑帶學着趙武的樣子聳了聳肩,故作高深的說:“鮮血與榮譽。一聽這話就知道你是趙城學宮出來的。這不是武子嘴上經常掛的詞嗎?”

那名官吏伸手在身前劃了一圈:“許國有一千武士,這些人都是學宮裡出來的。”

胥樑帶不放心的問:“都準備好了嗎?”

那官吏回答:“準備好了,許國前任執政將親自迎接烏徐,但這位前執政什麼都不知道,只負責將烏徐引入館舍安歇。烏憐經常來往許國,向來喜歡住城東的館舍。

我們這次攜帶了三百具弩弓小不管烏徐在哪裡安歇,都將於傍晚時匆發動突擊。三百具弩弓之下,烏恰無論帶多少隨從,在狹窄的庭院裡都難施展的開??他今天死定了!”

胥樑帶輕聲細語的笑了:“這烏徐擅長偷襲,今日能死在偷襲之下。也算是:興於偷襲,死於偷襲,死得其所。”

第二天,天亮時分,骨樑帶向四國聯軍傳示烏徐的首級,暗地裡集結在邊境的四國聯軍得到這個信號。蜂擁而至,當日夜晚,列國軍隊涌入烏徐的領地,完成對原屬本國土的的重新接管,唯獨稟丘的歸屬尚有爭議。因爲稟丘是晉國軍隊親自佔領的。

當日,胥樑帶帶領一千名精選的聯軍武士來到稟丘城下,向稟丘傳看了烏徐的首級,稟丘城的防衛勢氣便立亥崩潰,,

進攻稟丘城是五國聯軍共同的行爲。當然,主導者是霸主國晉國的軍隊。

列國軍隊入城之後,紛紛直撲城中的主要建築,比如大藏府(儲存貨物以及錢財的官邸,相當於現代的商務部)、兵庫、守藏府(警備司令部)等等,而晉軍則着急的控制稟丘城的六座城門。等到城中軍隊把持關鍵部位之後,由趙氏傷殘老兵構成的衛戍警察部隊敲着隆隆的腰鼓,按照晉國人那種特有的傲慢與不慌不忙的步伐進入城中,舁始接管城中要害。

其餘四國聯軍佔據了關鍵部位之後,準備將這些關鍵部位搬遷一空。卻發現城中執行了戒嚴令,四國聯軍的車馬甚至不能走上街道,他們的轉運計戈小因此落空。四國聯軍的主帥很憤怒,他們將消息傳遞出去。不一會兒,魯國的執政季武子,齊國大司徒晏嬰??這傢伙現在升官了,成爲齊國左右相國之下的國中第三人,而田無宇則接管了晏嬰司寇的位置,成了齊國司法總監與警察總監。

衛國來的人是北宮陀,獨有宋國,來的只是一位大夫,還特地姍姍來遲。

宋國現在財大氣粗,宋國的執政、司城(首都衛戍軍區司令)子罕。與左師向戎(國防部長)都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巴結好趙武。宋國才能得到呼風喚雨的機會。

如今的宋國國土變遷的厲害,他們割出了自己北方的少量國土,轉而換取了位於南方的肥沃楚地。甚至獲得了整個蔡國。而他們國境北方,目前正遭遇大旱。對於宋國來說。這些北方領地是貧癮的,是處於強敵環伺之下的。但新獲得的南方領地卻處於晉國飛地、智氏直接封地的直接庇護之下。那裡是雨水充足的沃土,稻穀一年兩熟,甚至三熟。

跟南方的土地相比,北方的土的簡直如同雞肋一樣,不值得田心。所以。那此被烏徐佔領的宋國領地在宋國惡意的揣漸”已被當作討好範氏的禮物,處於被放棄的地位。宋人也知道,即使這片領土重歸宋國,沒準宋國也要讓出去,以便讓趙武分賞給北方各個參戰盟國。所以宋國虛應其事,派出作戰的是一羣農夫,拿鋤頭做武器,拿商隊的貨車當作戰車,前來參與圍攻烏徐。

等到烏徐被解決了,他們對這片領地也不熱心。也許。純粹是因爲跟趙武太接近了,沾染上趙武那種“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的習慣,才順手佔領稟丘城中的要害。現在聽到晉國大夫的召喚,那位宋國大夫懶洋洋的,連鎧甲都沒有穿好,穿一身商人式的皮裘,趕來參加列國會商一宋國的猜測是對的!

等待當中,季武子與衛國的北宮陀最熱切,前者眼巴巴的看着北宮陀。目光裡滿是慫恿。而後者得到支持,理直氣壯的問:“我衛軍已經抓獲了烏徐的子孫,準備向伯國“獻俘”如今街上已經戒嚴,這些俘虜怎麼遞交?”

北宮陀想說的其實不是俘虜移交的問題,他選擇這個問題發難,是因爲用這個理由作爲開場白,屬於“理順”

胥樑帶竭力在模仿趙武,他那種慢悠悠的腔調讓北宮陀抑制不住的憤怒一想當初,就是那位說話慢悠悠的人肢解了衛國,侵佔了衛國四分之三的領土,天下人還齊聲稱讚那廝仁義,,如果那廝仁義了,天底下還有沒有公理存在?

胥樑帶慢悠悠的說:“烏徐的子孫不是罪犯,“常務,說了,“法。是依據“明文,建立的,法無明令則爲行。我晉國法律。並沒有規定一人犯罪,由整個家族來承擔後果。所以烏徐之罪,罪只及本身。至於對他罪行的懲罰一不經審判,任何人不能定他人的罪。”

沒錯,“法無明令則爲行”這句話就是由叔向首創的,因爲叔向首次提出這介。觀點,中國開始擺脫習慣法與自然法,開始走向“成文法”一而“成文法”標誌着文明的誕生。一個社會“羣落”唯有擁有了成文法,纔可以將其稱爲一個單獨的“民族”也就是說;打從叔向提出這一主張,“中華民族”正式在法律意義上誕生了,而叔向也因此被稱爲“中國四大法家”的法家鼻祖。

北宮陀急了,他不想跟晉國爭論法律的細節:“烏伶之罪,罪在攻伐列國,晉國這是要庇護烏徐嗎?我們盟國爲晉國而流血戰鬥,獲得的是這樣的待遇嗎?”

胥樑帶躬了一下身,謙卑的向北宮陀行禮,依舊用那種細聲細語,慢慢的向北宮陀解釋:“我晉國有罪,縱容這樣的大臣危害列國。但我晉國是有法律的國家,罪行不經審判,那就不是罪。

我胥樑帶才能不足,爲了壓制稟丘城的反抗,爲了不使這片土地再遭遇戰火,不得不未經審判斬殺了烏徐,但這也是經過“常務。許可的。此前“常務。已經會同士師(大法官)通過缺席審判,判了烏徐的罪。但可惜,對於烏徐的家族以及其後代,卻沒有確定他們的罪狀。

如今,諸位盟國覺得他們有罪。那麼好吧,請列國各自書寫訴狀,遞交到“常務,以及士師手中,我晉國將秉蔣公正,審理他們的罪行。還各個盟國一個公平公正

北宮陀還想爭辯幾句,晏嬰在一旁感慨:“伯國這下子才顯露出真正的霸主風範??人不能生來有罪!烏徐的子孫,如果沒有在侵犯列國的行動中,犯下具體的罪行的話,他們就不能僅僅因爲有一個有罪的父親而受到懲罰。

伯國這幾年政壇動盪不安,一個家族的覆滅就在眨眼之間,趙武子能看到這點,立法約束這種行爲。我從中看到了霸主國的霸主風範,從今往後,法律不倒,鼻主永在。”

北宮陀愣了一下,喃喃的複述着晏嬰的話:“非經審判,任何人不能定他人的罪”“人不能生來有罪”人不能因爲有一個有罪的父親而有罪,??叔向這是把晉國人的友板,延伸到法律上,連烏徐這樣的大惡,都要經過法律的程序才做出裁處”晉國的霸氣,讓人膽寒。

“人不能生來有罪這話說的好。晉國公卿之間的爭鬥,動輒以整個家族覆滅爲代價,沒有這條法律約束,家族在爭鬥當中,不得不在全無退路的情況下誓死相搏,這樣一來。家族爭鬥怎麼可能不慘烈不

腥?

我明白了,趙武子是想用烏徐做爲榜樣,以此警告晉國各個家族的:大家都是有退路的,有時候。個人行爲不必牽扯家族,所以大家沒必要爭個你死我活,不如坐下來,協商一番吧。”

說完,北宮陀充滿不甘的問:“但如此一來,我們列國尋求的賠償呢?烏徐侵佔了我們的國土,按照慣例。他既然戰敗了,那就需要歸還領地,並拿出相應的賠償”烏恰的賠償,怎麼算?”

第318章 大家都在裝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199章 迅雷之下,不及掩耳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245章 來一場城下第240章 世界第一“連弩”的兇焰第259章 乖,你要有妾室心理第275章 那些閒着與忙着的第205章 智者之間的對話第26章 翻身奴隸……沒有歌唱(上)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59章 夕陽下的狂奔第70章 _春秋女間諜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116章 鬱悶的霍城守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170章 打你沒商量第270章 着急着去挖坑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第112章 視覺盛宴第263章 且讓我跳舞吧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94章 強按牛頭去喝水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下)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下)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92章 兵臨城下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33章 如臨大敵如履深淵(下)第318章 大家都在裝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爭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第182章 鏖戰在國都第257章 我現在“販售”戰爭第195章 全是音樂惹的禍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上)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140章 早有準備的“被入侵”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118章 國君的嘯叫第109章 我等的花兒都要謝了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上)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220章 南北初次大碰撞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108章 大家都不容易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115章 國君的欠條第338章 美食大比拼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232章 拒絕回家的潘黨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15章 領主“專利”(上)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110章 七重門第316章 咱是內人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308章 傑出的耀眼第155章 魯國的三百勇士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147章 唯餘馬首是瞻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上)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265章 會盟啊,它就是一個坑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328章 如今這世界,晉人還怕誰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下)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上)第181章 是何物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52章 你是我的打工仔了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