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我現在“販售”戰爭

嘉二百五十七章我現在“販售”戰爭

??胥樑帶平心靜氣的回答:“烏徐怎麼說都是我晉國的大夫,作爲晉國的卿大夫,他的行爲理所應當由我晉國承擔責任

“常務。的意思是說,由我晉國進行國家賠償。至於我晉國與烏徐的家族怎麼算賬,那是我們國內執法的具體細節,請列國不必憂心。”

所謂“常務”是趙武發明的新官名。如今叔向是執政府負責日常事務的主要官員,而趙武雖然是晉國執政,他比較喜歡關心自家的後花園。閒來無事陪自己的妻女閒逛;偶爾情緒不好,看哪個國家不順眼揍一通出個怨氣

也就是說:趙武身爲執政,管的都是國家大事,日常小事務都歸叔向管理,所以叔向這位亞卿、執政薦日常處理行政事務的官員,也就被簡稱爲“常務官”

晉國的執政府體制是新設立的。常務官也是新設立的,此前叔向也掛着一些舊有職務,但執政府設立之後,趙武馬上出戰在外,兩年多來。晉國人以及晉國的盟國已經熟悉了叔向代行執政的職責,久而久之。大家就以“常務”的官名稱呼叔向。

如果說趙武的職位,換成現代稱呼。可以被稱爲總理的話,那麼叔向就相當於國務卿

“國務卿”這個詞是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候翻澤西方詞,孫中山求學日本的時候。照搬了這咋。日本詞。同時被照搬的日本詞還有“政府政權政黨警察”等等。

什麼叫跌窘起伏,現在的情景就是。圍繞着烏徐以及稟丘的歸屬問題。可憐列國諸卿,包括晏嬰這位著名的春秋智者,都彷彿被趙武送上座山車的孩童,飽嘗了忽高忽下的滋味。

折騰小小的一場烏徐事件小怎麼就如此令人折騰?列國諸卿被晉國的處理手法折騰的忽喜忽悲,現在,都秀不清自己的心情了

胥樑帶輕聲細語的跟列國諸卿爭論,同一時間,那都城下。晉國的上軍尉趙成伸了個懶腰,從榻上楚女、蔡女的肢體纏繞中爬起身來,在帳外伺候的侍衛聽到趙成起身的動靜,連忙端過來熱氣騰騰的供趙成洗浴,趙成一邊用熱毛巾擦着臉,一邊隨口問:“這天氣,咱們新田城應該下雪了吧?”

伺候趙成的是趙氏家族武士武穌及他的兒子武甲。武婉一向是生活在陰影當中的,當初趙氏遭遇下宮之亂,是武銷帶領武士保護了程嬰與公孫杵向,隨後若干年,他主要隱藏在暗中,負責打探趙武周圍的狀況,以及趙氏家族的威脅。

相對於趙武這位突然由程嬰領過來的“家族繼承人”來說,武姓還是覺得趙成這位他親眼看着其出生、成長。並逐漸長大的趙氏少主更加親切。所以趙武開始向趙成移交趙氏家族勢力的時候,武穌是充滿歡喜的,他像溺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溺愛趙成,,當然,他自己的孩子。還沒有受到他那份等同趙成的關愛。

武穌不喜歡說話,武甲年輕氣盛。立刻代父親回答:“少主,剛網小傳來的消息,說是我晉國普降大雪。雪深超過兩尺,很有一些人受凍受餓。不過家主聽說這個消息,反倒欣喜的說了一句:“瑞雪兆豐年。!”

春秋時代,是地球小冰河時代之後罕見的暖期,但趙武來自現代,在他的潛意識裡一直防範着氣候的巨大變遷,而他隨身攜帶的香料植物。恰恰是古代應付暖期最有力的武器。

多年以來,晉國的百姓早已適應了冬天無雪的氣候。網開始,趙武推廣羽絨、棉花以及毛絨織物,很多人都覺得難以理解

這時代希臘人與羅馬人身上只披着一塊布條。短褲是他們正式的官服,華夏人要比他們稍有文化,但也只是從上到下一身的“深衣”但深衣之下,大家都是光着腿的。

此前,趙武歷時十年時間,才爲棉紡織物尋找到了銷路,而羽絨湘與毛呢織物,只在他開發中山國的時候,偶爾派上了用場,大多數時候,它們僅僅是貴族炫耀財富的奢侈品”如今,氣候的劇烈變遷,到讓這些新產品成了“先見之明”平民百姓逐漸有了羽絨乃“必需品”的覺悟。

• tt kan• C 〇

天降大雪,別人發愁,趙武卻欣喜萬分,原因在於此。

這下子,我的領民掙上錢!

怎能不樂?

趙成也在傻笑:“這次天降大雪,想必父親要利用軍供採購的機會。採購大量的趙氏羽絨衣,以及毛仿、棉訪織物,天下出產這玩意的唯我趙氏,我趙氏領民今年不用擔憂過年的花銷了!?”

武穌責難:“少主,這話不應該由你說出來。”

趙成伸了個懶腰:“我當然知道,”哦,如果天繼續這樣冷下去,我趙氏因爲早有準備,可以不懼南方的寒冷,但軍士們,也應該包括楚國人,恐怕因此吃夠了苦頭。楚國貴人尚有皮裘禦寒,士卒何辜,要在寒風中持戈守禦。

”似乎,這天氣是進攻的好天氣,我軍來自北方。耐寒耐凍,又有禦寒衣物,,不知父親是否打算一鼓而下鄆都?”

武甲接過趙成擦完臉的毛巾,隨口說:“宗主的心思似乎不在攻城上”前一陣子,師曠寫的兵書經過校訂。已經在趙城學宮發行了,書中有句話,我覺得其實是家主而不是師曠說的。書中說:“爲將者,需要知道天時地利。有時候,天時地利纔是將領最厲害的武器,大自然的威力,遠不是人力所能抗拒的。爲將者擅於利用自然威力削弱敵方。這纔是名將風範”

想起書中這句話來,我就想起家主提前預定十萬套棉裝,以及數萬套羽絨服的事情。想當初,這個訂單下達到趙城的時候,我趙氏百姓雖然欣喜,肚裡不免揣測:宗主這是在假公濟私,,但如今看來,宗主多麼具備先見之明啊!楚國人在這天氣裡凍得伸不出手來,我晉國將士卻不畏寒冷,嚴密堵住對方國都的城門,打的楚人一點脾氣都沒有。”

趙成伸了個懶腰,一邊向帳外走,一邊回答:

北不明白,明明楚國唾手可得,怎麼父親只是堵住了知某洲諷門,堅決不派一兵一卒踏入鄆都城中一

有史以來,還有在人家城門口砌上牆。堵塞出入的路徑,然後要求每個進出自家大門的人接受別人的盤查?如此惡劣缺德的事情,父親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下了,怎麼不乾脆攻陷那都,活捉楚王?”

說着,趙成已經走到了屋門口。武的替他撩開了棉布門簾,躬身送趙成邁出大門,而後武甲跟在趙成身後,嘴不停的嘮叨:“少主這個疑問”我聽說晉國許多將領都向家主質詢過了,但家主回答:我晉國人的每一滴血都很寶貴!如果要攻陷那都,我晉國不免要流大量的血即使我們爲此流了血,難道收穫會比楚王投降後更多?所以,幹肺不要流血。”

趙成踏出了房門,迎面跑過一支趙氏的隊伍,寒冬中,他們一邊跑一邊嘴裡葉着白氣,呼喊着口號。在隊伍裡,趙成看見了父親趙武,他跟上趙武的身影。邊跑邊問:“父親。你已經人到中年,況且你還是晉國的元帥,着麼每天早晨還要如此奔跑不息?”

趙武跑得氣喘吁吁,他穿得很單薄。額頭上冒着白汗,嘴裡斷斷續續的回答:“你知道我之前遭遇的刺殺嗎?,,這是一個兇險的社會,“拼命拼命,不拼沒命”只要你稍一疏忽,可能就會無聲無息的淹沒在人海當中。所以,不能不努力呀,不能不拼命呀,人生彷彿逆水行舟,稍一鬆懈,損失的豈止是生命。”

趙成低下頭來,默然不語。

父子兩人帶着一大羣侍衛繞軍營跑了一圍,等他們重新跑回。齊策迎上了這兩人。他一邊招呼從人給趙武與趙成遞上熱毛巾,一邊隨口彙報:“東郭離帶着商隊已經抵達“原,了,這次他帶來的商隊有數百餘商家,整個商隊達到一萬多人,據說,他們沿途南下,已經將經過的驛站裡,積存的糧食全部吃空,不少人都在抱怨他們“如蝗蟲過境,!”

趙成嘆了口氣,趙武接過熱毛巾擦着汗,笑着說:“誰抱怨?驛站的人不應該抱怨,他們歷年積累的庫存都賣出去了,全部換成現金,他們掙夠了錢,還抱怨什麼?

當地的官員不應該抱怨,一萬多路過的商人在當地消費,他們的消費能力要比平民百姓高得多,官員們因爲他們的消費收足了交易稅,官員們爲什麼要抱怨?

維持沿線道路安全,並竭力護送商隊的小領主們也不應該抱怨,他們的武士因爲護送商隊,不知道掙了多少銀幣,我估計領主及其武士現在已經被銀幣晃花了眼睛,他們爲什麼要抱怨?”

齊策嘿嘿一笑:“主上說的沒錯。這種事大家都從中獲得了好處,原本他們應該開心滿意,只是按照慣例,這些商隊如蝗蟲般過境,大家總要抱怨幾句,才顯得正常。

不過,當地人也是一邊抱怨。一邊積極的採購貨物與糧食,期望這些商人回城的時候,能夠順便繼續住宿於當地

趙成不滿的插嘴:“父親,這場戰爭已經動員了國內所有的青壯勞力了,怎麼還要勞動我們晉國的商人?如此一來,恐怕我們國內只剩下婦女和兒童了,誰來下地耕作呢?”

趙武與齊策相互望了一眼,趙武將毛巾扔給侍從,微笑的說:“我教你一招老政客的政治手段一

當國內積累的矛盾非常尖銳的時候,那麼。你需要轉移一下大家的視線。這時候,發動一場對外戰爭,不失爲一個最好的解決辦法。

想一想,我晉國當然遭遇了千年大早,爲了實施擴張性赤字經濟,各地領主幾乎將歷年的積蓄都拿出來,期望來應付這千年一遇的難關。

而國家穩定的基礎是什麼?是中產階級。只有中等收入者,纔會切實的維護政體的運轉。他們的人口基數最多,而且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且個個對預期收入表示滿意。他們對未來充滿快樂的暢想,因此最不期望生存環境向壞的方面轉變。但在這次大災當中,我們的武士與士大夫階層,都把錢袋掏空了,當政者重新填滿他們的錢袋,是他必須履行的責任。這樣才能維護國家的穩定。

那麼,怎麼填滿他們倒空的錢袋?唯有對外掠奪,對外戰爭

齊策。你且彙報一下我們的戰績。”

齊策雙手一背,挺起了胸膛,,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穿衣習慣。當初,齊國是天下仿織中心,管仲爲了發展齊國的坊織業。讓列國儘量多的消費齊國的仿織品,曾設井了一種袖子非常寬大的服裝,並引導百姓那這種服裝當作時尚。

管仲這麼做,純粹是爲了讓別人多消費布料。而在管仲執政的時候。齊狂公是天下霸主,所以齊國的服裝愛好就成了天底下最頂級的流行趨勢,凡是齊國人都喜歡擁有一個、能藏進一位七八歲小孩的大袖子。並且認爲這種大袖子,實在太貴族了。

趙武自從上位以來,竭力推行類似胡服騎射的服裝習慣,但齊策從不爲此改變,他不喜歡胡服式的箭袖、以及趙武設計的夾克衫、獵裝,就喜歡成天到晚甩着一雙大袖子。如今他雙手一背,寬大的、可以當拖把的袖子,幾乎垂到地上,而齊策卻認爲自己的樣子很貴族,很瀟灑。

他昂着臉,如數家珍的盤點着:“前前後後,我們大約俘虜了十四萬楚囚。這些楚囚當中,賣得最好的是楚國左右兩廣的親兵,大約能賣三百個銅板,賣得最便宜的是老婦人。大約價值兩個銅板。目前,光發售這些俘虜,我們大約掙了百萬錢上下,”

百萬咋小銷板,擱在宋代也就是幾千貫而已。但春秋時代,錢貴,東西便宜。

這時代只要是金屬冶煉物,就屬於高科技產品。一般,四百個青銅錢就能製作出一把青銅劍來,所以一柄青銅劍價值也就是五百個銅板左右。

要知道,趙武的新式鑄錢計戎??才推行數年,每年鑄出來的銅板也就是幾百叭。系幹銀幣就更罕見了,而金幣在大多數人眼裡。懷是爾中的貨幣,終生都未曾見過。

趙成被這一數量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但這還沒完,齊策繼續說:“發售奴隸的收入,剛剛夠我們支付士兵的薪水。當然。錢數少了點。但因爲我們常用鐵製工具支付列國士兵的薪酬,所以,真正花出去的錢不多,,

順便說一句。我們在蔡國開設的冶煉廠,其冶煉出的鐵製工具以及武器,很受列國士兵歡迎,列國士兵常常寧願選擇農具,而不願接受我們發的銅板。

其實,在我看來,蔡國的鐵器冶煉技術還不成熟,那些鐵製工具遠遠比不上趙氏工廠所產的,,好吧。奴隸的事暫且不說了:上個月我們堵塞那都十座城門,只給楚國留下了四座通行的大門,然後派遣列國士兵四處去搜刮糧草、物資,士兵們從楚國鄉間撥羅出許多青銅製品,以及大量的黃金。

而那都城中,有許多楚國富商,以及楚國貴族想要賄賠我軍,以便能夠獲得我軍的許可,攜帶家眷及財富逃離鄆都這座被圍困的城市一按元帥的命令,我們只取他們財產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任由他們帶走。

楚國人倒真是富裕,我記得一名楚國人用一隻巨大的,十幾個人都擡不動的青銅大鼎,支付了全家的買路錢。這個鼎,按照元帥新制定的重量標準,大約有幾噸重。可惜我們也搬不走,只好敲碎了,融化成銅錢,發給士兵當薪水。

另外,楚國百姓家藏的黃金也不少,按元帥的吩咐,我們把那些黃金提純之後,鑄造成百斤重的大方磚,命名爲“得勝金磚”如今鑄造的方形金磚,已經有百餘塊之多,而且。看這個架勢,我們財富增加的趨勢遠遠沒有枯竭。”

趙武微笑着解釋:“楚王好細腰,這說明什麼,說明楚國非常富足。大多數女人都吃得很胖,以至於很少見到腰肢纖細的女子,一個舉國婦女都吃得很胖的國度,只要使勁捏一把,手裡全是油膏

這下子。我們國中的武士該滿意了吧。”

稍停,趙武繼續感慨。他感慨的話也是向趙成進一步解釋:“凡事都有源頭,當初我執行刺激國內經濟的赤字計劃,我們把國中的積蓄全部花光了,我們手頭已經空了小而錢這個東西,不能無中生有的編出來。那麼。當我們府庫全空的時候。下一步該怎麼辦?

楚國的入侵恰好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富足的楚國,實在不應該在這個時候挑戰我們晉國這頭餓狼小當時,整個晉國都赤紅了眼睛,沒日沒夜的琢磨從誰身上撕咬下來一塊血肉,來填飽自己飢餓的肚子、以及空虛的錢袋。

這時,不自量力的楚國恰如其分的跳了冉來,成功的激怒了晉國人”那麼好吧,只要的我肚子沒有餵飽,只要我的錢袋沒有裝滿,我絕不終止戰鬥。”

齊策轉向趙成,也幫着趙成理解:“這場戰爭的起因是楚國侵犯了宋國,當初,人人都以爲這只是一場小小的反擊戰,但元帥卻將這場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把戰線不斷的向南推進。把整個戰爭的時間拖得越來越長,爲的是什麼?”

趙武甩了甩手,吟誦着姜尚姜太公所著《六韜》中的名言:“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

利益,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場戰爭是這樣,我們不斷的勝利,意味着我們可以不斷的獲利

你可以把這場戰爭看做一個商業行爲,我們投資於“戰爭。這個商品,如今看來,“銷售戰爭,讓我們獲益很大,只要它能夠讓我們繼續獲益,我們怎能不擴大投資規模呢?

這段時間來,不斷的有人問我什麼時候結束戰爭,我卻總不回答,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什麼時候,戰爭獲得的利潤,已經不夠我們因此支付的成本

就是指士兵的薪水,糧草,以及我們在戰爭中所消耗的各種物資

當戰爭賺來的錢,開始不夠成本的時候,那麼我就要開始推銷另一件商品,這件商品叫做“和平,!”

說完,趙武一指北方,微笑着反問:“所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商人們結隊南下,不過是爲了一咋。“利,卓而已,兒子,你猜一猜他們圖的是什麼利潤?”

齊策擔心趙成由於年齡思考問題不透徹,以至於無法回答趙武的話,趕緊搶着提醒:“且不說向我們兜售戰爭物資、收購士兵戰利品獲得的利潤吧,這些都是小錢。而戰爭帶來的最大利潤是控制權。

我軍一路南下,身後鋪成了一條暢通的戰爭大道

道路就是貨物流通的血脈,誰擁有這條道路的優先通行權、獨家通行權,誰就能獲益。現在,這條道路控制在我們的手心,光是販賣道路的通行權,就是一筆白得的收益。”

齊策與趙武兩人說的話,對趙成這個孩子來說衝擊力太大,他眨巴着眼睛,艱難的說:“路修好了,怎能阻止別人在路上行走呢?”

齊策笑着提醒:“戰爭!戰爭就是最大的理由,戰爭當中,一切軍事優先!爲了保證軍事物資的暢通。我們不得不對道路實行軍事管制,而這條道路,又是天底下最安全的。因爲無數軍隊沿途在保護道路的通行權,沒有盜賊敢來這條路上做生意。

所以,誰有資格踏上這條道路,他就有資格將自家的商品沿着這條大路運送到南方”當然,我們給予他道路的通行權,也不是毫無代價的。我們需要爲自己的收費行爲尋找一個藉口,這藉口很好找,比如授予他們“軍需物品專供商,的名義。要求他協助運送軍用物資,至於他順便夾帶了自家的貨物,那是我們無法干涉的”,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

??,

第61章 春秋鳳凰男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63章 我們的時代開始了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下)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爭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下)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204章 鬼神的事情歸誰管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311章 似乎陷入一個悖論第318章 大家都在裝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下)第69章 不知道該姓啥了第317章 自是中國無戎寇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95章 得隴望蜀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下)第189章 他來了第119章 巨星隕落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下)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上)第70章 _春秋女間諜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九十八 掌誰敢殺我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下)第230章 觀衆太不配合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283章 誰纔是天下第一將第251章 霸主的心思很難猜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下)第71章 來幾個金髮妹怎樣?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265章 會盟啊,它就是一個坑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下)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116章 鬱悶的霍城守第112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上)第52章 你是我的打工仔了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145章 好逍遙的間諜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下)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173章 王級搶劫是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218章 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上)第109章 我等的花兒都要謝了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下)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173章 王級搶劫是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322章 咦,又弱一個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上)第135章 最屈辱的投降第55章 專業搶劫者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145章 好逍遙的間諜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上)第341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26章 翻身奴隸……沒有歌唱(上)第334章 咱給楚軍再挖一坑第172章 屠殺進行時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334章 咱給楚軍再挖一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