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

此刻。站在街頭,想到回家以後還要看兩個兒子那倆張臉,崔杼一陣心煩意亂,他站原地思量半天,這纔想起來自己的副手,右相慶封,隨即吩咐左右:“去慶封家裡。”

慶封雖然與崔杼共同完成了弒殺齊莊公的活兒,但慶封一直躲在幕後,結果齊國太史記錄那段歷史的時候,把處於從屬地位的慶封給忽略了……崔杼執政之後,爲了酬謝慶封在弒君大事上對自己的支持,特意將右相的職位授予慶封。但慶封知道崔杼獨霸權位的慾望超出常人,自齊景公登位以後,他壓根就沒有上過朝,整天躲在家裡與自己的家臣密謀。

接到崔杼上門的消息,慶封還很納悶:“這頭老狐狸,怎麼終於想起我了?三年了,他對我的記恨消除了沒有?難道說他這次上門,是想找茬子收拾我……快快,孩子們,你們趕緊悄悄集結家丁。分發武器與鎧甲,聽我的號令。”

等院中一切都安排妥當,慶封微笑着,領着自己的兒子慶舍,笑眯眯的迎入了崔杼,口氣親密而熱情:“執政日理萬機,怎麼會有空來我這個閒人府上?”

崔杼嘆了口氣:“還不是因爲我那兩個兒子,唉,一個都不替我省心。如今這兩個孩子竟然鬧到見面就打,彼此的家丁家將將對方當作仇人,以至於府內每日流血不斷,真讓人煩悶。”

慶封咧開了嘴,心說:“如今這局面難道不是你造成的?按規則,嫡長子完全可以管轄崔氏的全部家將,你的次子如果沒你的許可,怎麼會獲得自己的部屬?沒有部屬的崔疆哪裡有爪牙,怎敢衝自己的兄長伸爪子?”

慶封心裡這麼想,嘴上卻說得充滿驚詫:“這兩個孺子,怎敢這樣目無長上呢?……執政若想家宅安寧,不如由我出面吧,我好歹是長輩,以長輩的身份出面教訓一下兩個孩子,也算是爲執政出了點力。”

崔杼感動的快要哭了:“如果你能爲我教訓一下這兩個逆子,以安崔家,我就叫宗子崔明拜你爲父。”

所謂“宗子”,指的是嫡妻生下的兒子,他不是嫡長子。但身份地位要比庶子高。

慶封一拍大腿:“行,執政請先入府安歇,我讓人擺上酒席,你只管在我府中喝點小酒,聽着音樂,欣賞歌舞,等我把事情處理完,回來向你彙報。”

慶封這麼說,腳下卻沒有挪動,崔杼也是聰明人,看到慶封光嘴上說卻不動身,他想了想,一咬牙掏出了崔氏的令符,遞給慶封:“你拿着這個令符去,我的家將們必然不敢違揹你的命令,你替我好好教訓一下兩個逆子,我等你的好消息。”

慶封笑眯眯的接過令符,趕緊招呼自己的兒子親自侍奉崔杼,等崔杼跟着慶舍走進慶封的宴會廳,慶封慢慢的收起了堆在臉上的笑,他轉身問家將首領盧蒲嫳:“你集結了多少武士?”

盧蒲嫳是慶氏的官家。主管慶府的伙房。古語“盧”同“壚”,是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蒲的意思是草蓆和扇子,在這裡是“使動詞”。“盧蒲嫳”的含義是:府內伙伕頭領及鋪草蓆打扇子的管家“嫳”。

這樣一位身份地位的奴僕原本不該入慶封法眼,根本不該統領武士,但這位管家有一位非常美麗嫵媚的妻子……

盧蒲嫳躬身回答:“府內一千名武士集結待命。”

崔杼搖着頭:“太少了!你讓家中的奴僕都跟過來……也無需人人帶武器,沒武器的人只管拿一些口袋就行,讓他們跟着隊伍走。”

大堂內,崔杼在慶封孩子的招呼下安坐高位,開始欣賞音樂。坐在慶封的殿堂內,他有點心神不定,但想了想,又捏了捏懷中另一塊信符,他終究放下心來——另一塊信符是執政信符,有了這塊信符,崔杼可以調動整個齊國的兵力。

許久之後,慶封府內一片喧鬧,似乎是慶氏的家族武裝回來了,崔杼聽到喧鬧聲,放下心來,他將注意力轉到歌舞當中,心說:“終於結束了!”

終於結束了!

慶封領着家族武士走進歌舞的殿堂,那些家族武士手裡拖着兩個托盤,慶封臉上顯得得意洋洋,他命令武士向崔杼獻上兩個托盤,邀功說:“執政,按照你的命令,我已經替你教訓了兩個逆子,這是我教訓的成果,請你驗收。”

崔杼鼻子裡已經提前聞到了一股血腥味。那托盤上面蒙着布,有淡淡的血跡滲了出來,崔杼滿意的點點頭,心說:“原來慶封也知道殺雞給猴看,他一定是斬殺了兩位桀驁的家臣,以此震懾那兩個逆子,使得他們不敢再亂鬥……嗯,這兩個頭顱是誰的?我兩個兒子手下跳的越歡的武士是何人?不會是某某與某某吧?”

崔杼得意洋洋的一揮手,兩名武士立刻掀開了上面蒙的布,崔杼仰頭喝下一杯酒,放下酒杯,視線已經沒有了遮擋,他望向托盤上的兩顆頭顱。

頓時,崔杼說不出話來。

稍後,他難以置信的揉揉眼睛,再次仔細端詳——

沒錯,那兩顆頭顱,其中一顆是他的嫡長子崔成,另一顆是他的二兒子崔疆。

崔杼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他嘴脣哆嗦。想責罵慶封吧,但是又嗅到了慶封身邊武士透出的血腥味,那股濃重的血腥味是如此刺鼻,崔杼想了又想。逐漸收起哀傷的表情,勉強說:“教訓的好!教訓的好!這兩個逆子,竟然不顧親情,相互之間動起了刀槍,幸虧有右相出手,如今我崔氏可算去了心病。”

說完,崔杼慌忙起身,拱手告辭:“既然我家中已經無事,請允許我告辭!”

慶封皮笑肉不笑:“恭送執政。”

崔杼慌慌張張的離開了大廳,走進院子裡,發現慶封的武士個個興高采烈。他們身上裝的鼓鼓囊囊,不時的還相互拿出來東西彼此攀比——那些東西都是崔杼家的,崔杼認識,其中也包括崔杼非常喜歡的一個鎏金青銅香爐。

慶氏的武士見了崔杼也不知道迴避,他們一邊比較着彼此的戰利品,一邊斜着眼睛瞥向崔杼,看見他們的眼光,崔杼覺得一股冷氣從尾椎骨冒向頭頂。

那目光別提有多兇惡,分明是不懷好意的目光。

崔杼不敢停留,他匆匆的走出庭院,到了外院,他看見慶封家的奴僕腳邊都堆着麻袋,麻袋裡裝的鼓鼓囊囊的,一位慶氏的管家正吆喝着奴僕排隊,登記着這些奴僕的收穫——沒錯,奴僕麻袋裡裝的也全是崔家的物品,其中有一件物品崔杼認得,是自己的夫人,曾經的“齊國第一二奶”棠姜屋中的東西,那是一隻銅鶴,這玩意還是“齊國第一姦夫”,齊國前任君主齊莊公賞賜給自己的二奶的。

崔杼失魂落魄的走出庭院,他走到大街上,發覺臨淄城的百姓像過節一樣興奮,彼此都在竊竊私語交談着,看見崔杼的戰車走過,他們詭異的停住交談,沒事找事的忙碌着,但等到崔杼的戰車駛過,他們又湊在一起低低的交談着什麼。

越靠近自己的府邸,人流越密集,到了自己府上所在的街道,崔杼已經麻木了——怎麼從街口跑出來的百姓,個個都肩扛麻袋,沒有麻袋的百姓則乾脆懷裡抱着、肩上扛着,甚至嘴裡咬着……全是他崔家的東西。

崔杼已經出離了憤怒,他像夢遊一樣走進自己的府門。院中四處都是遊蕩的齊國市民,見到崔杼出現,他們一轟而散,崔杼木然的任這些人與他擦肩而過,等府中恢復了寧靜,崔杼吩咐自己的車伕:“把府門關上。”

崔府恢復了寧靜——不,不是寧靜,是一片死寂。

空氣中透着濃厚的血腥味,另外有一種煙熏火燎的燒烤味,崔杼心情沉重的向府內走去,沿途,他看到倒臥的崔府家將,以及崔府的奴僕。

崔杼走了幾步,他像一個才踏上社會的小青年一樣,擔心着什麼事發生,卻又總期望自己的擔心不要是現實,忐忑的崔杼止住了腳步,吩咐自己的車伕:“去府中看看,叫僕人過來迎接我。”

車伕四處轉了一圈,許久,車伕沉默的走過來,站在崔杼身邊不說話。

許久,崔杼小心的問:“怎麼了?”

車伕小心翼翼的回答:“全死了,沒有一個活人,包括夫人棠姜。另外,所有車馬服器,也都不見了;許多門戶房屋被燒燬,屋裡空空蕩蕩,能拿走的,都拿走了。”

崔杼長嚎一聲,昏倒在地。

等他醒來,連他的車伕也不見了,此時,已經進入了深夜,整個崔府寂靜無人,崔杼想了想,解下自己的腰帶,自言自語:“我如今家破人亡,已經成了孤家寡人,活着還有什麼意思,且讓我尋求一個安寧吧。”

當夜,崔杼上吊自殺。

於是,齊國的右相成了唯一執政:慶封。

慶封上任第一件事,是召喚來自己的兒子,以及武士統領盧蒲嫳。他先對自己的兒子說:“這麼多年來,我在官場天天勾心鬥角,每天夜裡都被驚醒,總擔心看不到明天的太陽,如今總算是舒心了,崔氏已去,我無憂矣。

晏嬰執政能力很不錯,但可惜晏嬰家族勢力弱,也從沒見的他執着地反對過誰。而田無宇一心想着賑濟百姓,不足爲患,從此,齊國就剩我崔氏一家獨大了……但可惜,我已經年紀大了,勾心鬥角前半輩子,我已經厭煩繼續處理國務了。

兒子,你早晚要執掌慶氏家族,我就把執政的信符交給你,由你學着處理國務,父親在後面支持你,萬一你出了紕漏,由我替你善後,所以,你只管放心去幹。”

慶舍滿臉喜色的接過了崔杼遺留下的執政印璽。慶封又轉向了武士首領盧蒲嫳,笑眯眯的說:“我年紀大了,也是該享受的時候了,你妻子的貌美,我很欣賞;我打算今後搬到你家去住,把慶氏的府邸給兒子騰出來……你準備準備,我三兩天後就搬去你家。”

於是,盧蒲嫳成了“齊國第二綠帽”,他的老婆由此成爲“齊國第二二奶”。

盧蒲嫳認爲此事很光榮,他出門之後,有武士謙恭的詢問他:“男女婚嫁,應當辨別姓氏,你出於慶氏,你老婆也是慶氏之妻,再說你是臣子,主上怎麼能欺凌臣妻呢?剛纔你也不抗辯幾句,你只要一抗辯,我們立刻幫助你勸說主上。”

盧蒲嫳得意洋洋:“領導看上了我的老婆,那是我的榮幸,也是我老婆的榮幸。領導都不以同宗、同事避諱我的妻子,我何必獨獨去避開呢?只要能達到我的目的,不必顧忌那麼多了!”

於是,慶封帶領妻妾財帑,搬到盧蒲嫳的家裡,共在一處,飲酒歡謔,兩家妻妾,彼此相通,從此關係更加密切……

齊國發生這段政治動盪時,晏嬰剛剛進入魯國。

本來,前往晉國的路有兩條:一條是通過烏餘的領地抵達趙氏位於黃河南岸的領地,然後或者南下衛國,從衛國渡過黃河,或者直接從趙氏領地過河,進入趙氏的甲氏地區,然後就是通渠大道直通晉國都城新田。

但晏嬰是身負外交使命出訪的,爲此他不惜多繞一點遠路,先進入魯國,與魯國的君臣溝通一番,安撫魯國警惕的心理,然後前往衛國,與衛國國君做出溝通,而後前往許國,再轉向趙氏的領地。

才進入魯國國境不久,聽到國內政治動盪,晏嬰默然許久,嘆息說:“完了,田氏的崛起不可遏制了,原先田氏上頭有崔杼與慶豐,現在崔氏滅亡,慶氏又犯下如此罪惡,而田氏廣收人心,在這種情況下,慶氏想不滅亡,都很難啊。”

晏嬰心情沉重的進入牟(今萊蕪附近),這個地方離長勺不遠。百餘年前,這裡是齊魯交戰的戰場,原本齊國經過連番的苦戰,已經將這片地方納入自己的管轄範圍半個世紀了,但現在,它重新回到了魯國的懷抱。

這片土地也是魯國進行改革的試點,因爲“三分公室”之後,魯國國君的影響力急劇下降,所以魯國在戰後犒賞戰利品,這片土地被分在三桓名下,直屬叔孫豹所有。

當時的魯國,按現在的話說是“一國兩制”,直屬貴族的土地是封建制;直屬國君的土地是“郡縣奴隸制”——也簡稱“郡縣制”。老百姓到了貴族的名下,可以採用租庸制,租種貴族的土地,但到了國君名下,則是需要無私奉獻,成爲所有權益都被國君“代表”的農奴。

因爲這裡的封建體制,所以牟城雖然重歸魯國,當地百姓的待遇反而比原先身在齊國要高,因此,所屬國度的變遷在當地並沒有引起大的社會動盪,反因叔孫豹的竭力模仿晉國,讓百姓感覺到,生活稍稍有了一點點快樂。

晏嬰進城的時候,叔孫豹所屬的幾名武士也正在入城,見了地位比自己高的貴族,這幾名武士謙卑的讓出了道路,把自己的戰車駛到路邊,讓晏嬰先行。

但晏嬰卻邁不動腿。

這羣武士身後押解着長長的奴隸隊伍,有很多奴隸是婦女,也有很多健壯的男丁。

現在是白雪飄飄的冬天了,這些奴隸卻衣衫單薄,看架勢,他們明顯來自南方。奴隸們不習慣北方的寒冷,身上的皮膚被凍的赤紅,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晏嬰停下了腳步,問路邊的武士:“是南方的俘虜嗎?你們的執政叔孫豹大人是否回國了?”

齊國與魯國是世仇,但因爲現在同屬一個陣營,所以那些武士雖然很不情願,但還是回答了晏嬰的問訊:“上卿,敝國執政叔孫豹大人依舊在南方戰鬥,我們的主力並沒有回國。”

旁邊一名武士馬上意味深長的補充一句:“上卿,我們是輪換的魯國武士,我軍主力雖然沒有回國,但伯國(霸主)執政大人已經答應,讓晉國的軍隊渡過黃河,駐紮在黃河南岸。”

剛纔那位武士承認自己國家的軍隊沒有回國,旁邊的武士怕齊國不懷好意,所以趕緊提醒對方:我們國家的主力雖然沒有回國,但我們是爲晉國而戰,晉國人可看好我們了,他們願意協助我們防守,爲此不惜把軍隊移向黃河南岸,你們齊國人可不要打歪主意。

晏嬰咧嘴一笑:“我不久前也是從南方回國的,當時我押運着一批晉國戰利品,不過,我押運的是三縣之地獲得的戰利品,我以爲南方的戰鬥已經逐漸平息了,沒想到,晉國人居然還在戰鬥。”

這句話引起了魯國武士的同感,一名魯國武士響應說:“是呀,我們本來以爲教訓一下楚國,然後晉國人會像往常一樣撤軍,沒想到這位現任元帥,跟楚國大王是一對犟牛:楚王堅持不投降,那位元帥就堅持不撤軍。現在雙方越打越激烈。我們這批俘虜是從沈國押運回來的,當時我們走的時候,那位元帥已經催動軍隊,殺向了蔣縣。”

第105章 後果很嚴重第231章 養由基的後裔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上)第1章 日誌二:兩個野人,也許三個第216章 輕聲細語卻讓天下側耳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38章 我們跟他拼了第97章 揚眼中的“大國軍人”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163章 天下雄城的陷落第200章 即將來臨的第67章 又揀了一個軟柿子第258章 楚國服軟了第248章 第二回合第195章 全是音樂惹的禍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上)第73章 好快的箭_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299章 明明是個牛人嘛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105章 後果很嚴重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245章 來一場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248章 第二回合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上)第136章 羞辱感太盛日子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上)第82章 看我的家族報復第70章 _春秋女間諜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上)第189章 他來了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26章 翻身奴隸……沒有歌唱(下)第233章 鐵壁囚籠鎖大江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132章 對自己狠才能活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295章 國都內的奪權企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下)第52章 你是我的打工仔了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309章 歪嘴巫師唸錯咒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上)第243章 水上遭遇戰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上)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175章 天下亂了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107章 楚國人的組合拳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九十八 掌誰敢殺我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329章 自是之後,天下無兵?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政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109章 我等的花兒都要謝了第118章 國君的嘯叫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199章 迅雷之下,不及掩耳第115章 國君的欠條第136章 羞辱感太盛日子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200章 即將來臨的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上)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下)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278章 胃口到底有多大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71章 我有了新的戰爭目標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112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