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節 曹妃

丁未年的冬天,曹昭容不慎跌了一跤,從此就臥牀不起。今上便命人去西涼,把安王李翎接回來。李翎在貼身護衛的保護下快馬加鞭回到京城的時候小雪已過,天氣已經很冷了。就在他趕回來的前幾天,曹昭容剛被封爲淑妃。

看到李翎,曹妃很是高興,精神也好了不少。中午時候破天荒地喝了兩碗糯米粥。下午又留了他說話。“一年沒有見你,感覺你一下子長高了好多。”曹妃笑道,“好像一下子就成了大孩子了。”

“兒臣很喜歡阿孃,只不過軍中紀律嚴明,兒臣也不能違反軍規回來看您。”李翎拉着她的手笑着說,或許是正進入變聲期的緣故,他的聲音有些沙啞,“阿孃,你要好好養病。兒臣以後要當大將軍的,到那個時候,阿孃還要看着兒臣呢!”

聽着這話,曹妃欣慰極了,笑道:“那是自然了,阿孃一定要看着我的翎兒當上大將軍。”

李翎高興地又道:“一定能看到的。阿孃你知道嗎,阿吟能幹極了。上次我與他對陣,愣是被他給打敗了。恭王手下的將軍們都願意教他,桑先生都說,他以後會是文武全才。”

“難道將軍們不樂意教你嗎?”曹妃笑着問。

李翎道:“怎麼會呢?恭王怕兒臣受了委屈,特地是親自來教兒臣。阿吟可苦了,上午要去桑先生那兒讀書,下午要去校場跟着將士們一起練武,晚上纔有時間跟着那些將軍們學些兵法。可他打架厲害極了,呃不對,是武功。有一次他還把一個將軍的兒子打得落花流水,那人比我還大呢。”

“那你也與他較量過了?”曹妃問道。

李翎吐了吐舌頭,道:“較量好多次了。不過沒贏幾次。他好生狡猾,總不按章法來,教人防不勝防。”

曹妃沉默了片刻,道:“阿孃倒是想再見見這恭王世子了。看看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讓你如此讚揚。”

李翎道:“不急呢!再過小半個月恭王回京述職,阿吟也會跟着回來的。”

“你記得你原來有個雲安妹妹麼?”曹妃突然笑道。

李翎奇道:“當然記得了,小時候我可喜歡和他玩了。阿孃怎麼突然想起她來了?”

曹妃只是一笑,道:“不過是突然想起來,當初你父皇充她寵得厲害,只可惜是福薄。”

聽這這話,李翎覺得奇怪極了,又不知該如何接下去,於是道:“怎麼沒見太子哥哥?”

曹妃道:“東宮出了件什麼盜竊的案子,這會兒正鬧得風風火火。過會兒才能過來吧!”

正說着,外面傳來了太子李鶴的聲音:“可是翎兒回來了?這一年多沒見,快讓大哥看看是不是長高了。”話音未落,李鶴已經闊步進到殿中,先與曹妃行了禮,然後看向李翎,笑道:“這可是長大了,比之前沉穩多了。”

李翎起了身,笑道:“剛纔還在說起大哥,怎麼,東宮出了什麼事兒?”

“丟了樣東西,如今正在追查。”李鶴笑了一聲,“說起來真是奇怪了,我之前都不知道那熏籠裡面還藏着那玩意兒。父皇昨兒突然提出來倒是嚇了我一跳。”

李翎好奇了:“什麼玩意兒?”

李鶴道:“聽父皇說,是他當初與端靜皇后一起放進去的一方小印。我也沒見過的。”

“這可是奇了,什麼印會放在那裡?”李翎笑着說。

李鶴擺擺手,不想把這話再說下去,而是笑道:“怎麼阿吟沒有跟着你一塊兒回來?我還以爲他這次會跟着你一起來呢!”

李翎笑道:“他與恭王一道回來。再過小半個月也就到了。”

這時曹妃突然開了口,問道:“藏在熏籠裡面的印?鶴兒沒去問陛下那印是做什麼用的嗎?”

“就是一枚合印。上面有父皇和端靜皇后的名諱。”李鶴道。

晚些時候李鶴與李翎雙雙離去。吃了藥,曹妃昏昏沉沉地睡下,但卻睡得不安穩。先是夢見了敏妃宋泓兒,後又夢見雲安公主,然後又夢見了端靜皇后抱着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小嬰兒,最後卻是夢見蘇吟蘇吟笑着從今上手裡接過了玉璽,夢中她大聲呼喊着李鶴和李翎的名字卻得不到迴應。然後她猛然醒來,一身冷汗,天色已晚早就上燈了。

這時,外面侍女敲了敲門,道:“曹娘子,乾寧宮的許姑娘來了,娘子見還是不見?”

聽着這話,曹妃倒是半晌沒反應過來,過了好久纔想起那許姑娘是誰,於是道:“請她進來吧!”

於是那侍女便匆匆離去,不多一會兒就帶了容琬過來。進到殿中,容琬一絲不苟地行了禮,雙手捧着一個匣子遞到曹妃面前,恭敬道:“陛下今天晚上有事兒來不了,特地差奴婢給娘子送個小玩意來解悶。”

曹妃接過那匣子打開一看,原是一個玉連環,做得十分精巧。放下那匣子,曹妃笑道:“替我回去謝謝陛下。”

容琬又道:“陛下還說,怕曹娘子晚上寂寞,讓奴婢今夜在清淮宮來陪着娘子。”

“那是再好不過了。”曹妃微微笑道,“晚上總睡不着,有你陪着我更好。”頓了頓,她又道,“你如今是在乾寧宮做事了,也不必如此多禮,隨性些就好了。”

容琬道:“多謝娘子。”

“這可是比當初在我宮裡面的時候乖多了,怕是趙京□□的結果呢!”曹妃笑着說,“當初還怕你去乾寧宮會受欺負,沒想到最後是到御前去了。你也是有福的。”

“還是多虧了有娘子當初的教導,否則哪裡會有奴婢的今天?”容琬恭順道。

曹妃看着她酷似端靜皇后的臉龐,突然一嘆,若有所思。

.

冬至過了沒幾天,恭王蘇煥果然帶着蘇吟回帝都來了。與上次一樣,今上還是在太極殿設了宴,君臣之間其樂融融。和一年前相比,蘇吟長高多了,甚至和太子李鶴一樣高。和李翎站在一起的時候,他看上去像是李翎的哥哥了。

“阿吟比去年可長高好多了。學問如何了?”今上笑着問道,然後看向了坐在另一邊的桑先生,“阿吟調皮搗蛋了沒有?”

桑先生微微一笑,道:“恭王世子學習十分認真,比之前在帝都的時候認真多了。”

今上欣慰地笑了起來,向恭王道:“看來還是呆在愛卿身邊的時候阿吟更乖一些,難怪是父子天性。”

恭王卻只是一笑,道:“這是桑先生教導有方,這孩子呆在臣身邊的時候一樣調皮得很。”

今上道:“那以後就請桑先生教習恭王世子可好?”

桑先生道:“臣遵旨。”

這時李翎笑嘻嘻湊到今上身邊去了,道:“父皇,兒臣母親差人來說了好幾次想見見恭王世子,這會兒就讓兒臣帶着阿吟去見見母親吧!”

“哦?”今上挑眉,看向了李翎,“那就帶去見見吧!今天……今天你母親的情況如何了?”

李翎道:“太醫說這兩日母親身子都有好轉,或許再調養一段時間就能下地行走了。”

今上點點頭,道:“去吧。”

已經是晚上了,剛下了雪,北風肆虐,很冷。出了太極殿,蘇吟穿上件白狐裘,雪白雪白的,十分漂亮。連李翎都十分好奇這件衣服,一路上問了好久都沒問出個所以然來。快到清淮宮了,李翎終於拽住了他的手,頗有些不耐了:“阿吟,這衣服怎麼就不能說了?”

蘇吟歪歪頭,道:“這叫我怎麼說?聽我阿爹說是我阿孃留給我的。”

“真漂亮,我從小在宮裡見了多少好東西,哪一件都沒有你身上這一件好。”李翎讚歎道,“穿在你身上也好看,一會兒我母親看到了一定也會問的。”

蘇吟聳聳肩,道:“你還沒說爲什麼曹娘子想見我呢!”

“我哪裡知道,去就是了,反正不是什麼壞事。”李翎滿不在乎地笑着說。

這說話間兩人已經到了清淮宮門口,早就有人迎在外面等候。帶着他們倆到了清淮宮中,沒見到曹妃反而是先看到了周美人。李翎和蘇吟上前去行了禮,李翎道:“這會兒我母親還沒睡吧?我帶恭王世子來見見她。”

周美人笑道:“正等着你過來。”說着她的目光落在了蘇吟身上,眼中竟閃過些驚訝,幾乎是情不自禁地開了口:“這件衣服倒是眼熟得很。”

蘇吟皺了皺眉頭,只笑了笑,並沒有說話。反而是李翎笑着開了口,道:“周娘子這說得是哪裡的話,這樣白的狐裘只怕宮裡面都沒有,怎麼會看得眼熟了。”

周美人尷尬地笑了笑,道:“或是我看走眼了吧!曹娘子正在裡間等你們,我便先走一步了。”說完,她竟是匆匆忙忙地就走開了。

李翎拉着蘇吟向裡間走,一面走一面道:“周娘子的話你不要放在心上,她不過是心直口快了些。”說着兩人到了裡間,宮女們急忙放下了珠簾擋在了他們和曹妃之間。

曹妃咳嗽了一聲,扶着侍女坐起來,道:“都是小孩子,就把簾子收起來吧!”侍女們忙又上前去撤下了那珠簾。李翎拉着蘇吟行了禮,然後道:“母親今天好些了麼?”

曹妃勉強笑了笑,道:“比昨天好些。”一邊說着,她的目光落在了蘇吟身上,眉頭在不經意間皺了皺,笑道:“這麼白的狐裘倒是難得,這麼多年在宮裡面都沒見到這麼好的東西了。記得還是端靜皇后在的時候有過一件,特地改小了說是要給小皇子穿。自打端靜皇后去了,那白狐裘也就不知所蹤了。”

蘇吟沉默了片刻,擡頭看向曹妃,笑得甜美又無辜:“那曹娘子可是在暗示臣,這件衣服是從宮裡面偷的麼?”

曹妃倒是一愣,乾笑了兩聲:“恭王世子想得太多了。不過恭王世子的確讓本宮想起了端靜皇后,神色間總有那麼一分半點的相似。”

李翎聽着他們這對話倒是有些心慌了,生怕蘇吟一下子說出什麼驚天動地的話來,忙岔開話題:“太子哥哥上次也說要見恭王世子,不知這會兒他在哪裡呢!”

曹妃卻不理他這茬,只是看着蘇吟,道:“不知道恭王世子背後是不是有個玫紅色的胎記呢?”

蘇吟嗤笑一聲,道:“曹娘子這話問得奇怪了,臣身上有沒有胎記與娘子有什麼關係呢?”

“一個玫紅色的,依稀是朵牡丹的形狀,在右肩胛上。”曹妃固執地說着,“恭王世子只消說,有,或者沒有!”

蘇吟沉默了片刻,道:“臣知道娘子在擔心什麼。”

“翎兒,你先出去。”曹妃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

李翎不敢再說什麼,只好退了出去。蘇吟卻是安之若素,好像什麼都盡在把握一樣淡然。

“告訴本宮,你知道什麼?”曹妃硬聲道。

蘇吟道:“我阿爹都說過了,很多人懷疑臣是端靜皇后的遺子。不過這是謠言。沒想到的是連曹娘子也信。”

“難道果真不是麼?”曹妃盯着他的眼睛,突然又笑了一笑,“就算是,他也告訴你不是。她留下的那雲安公主誰都看得出來不是她與陛下的女兒,而你,恭王世子……”說到這裡她神經質地大笑起來,又劇烈地咳嗽,幾乎透不過氣來。

蘇吟上前兩步,想探看她的情形,卻不想被曹妃一把扣住了手腕。“告訴本宮,你不是端靜皇后的遺子。”曹妃的聲音喑啞,目光中竟流露出些乞求。

“臣本就不是。”蘇吟看着她。

“好。甚好。”曹妃鬆開了她,好似也鬆了一口氣,“你與翎兒一起出去吧!”

蘇吟後退兩步,又不放心地看了她一眼,還是退了出去。

兩人剛出了清淮宮,就聽見宮中一片喧譁,周美人的聲音一聲聲傳出來:“姐姐,姐姐你怎麼了?”李翎和蘇吟相視一眼,飛一般跑回去,只見曹妃歪在榻上一動也不動,周美人抱着她,慌亂地叫人去請太醫來。

.

又過了兩日,曹妃還是去了,太醫說是心中過於鬱結而導致。而誰也不知道她到底在爲了什麼鬱結。死後殊榮,她被追封爲皇后,諡號爲端康。

10.第三節 疏離29.第四節 心死8.第一節 曾經19.第六節 兩端11.第四節 刺探29.第四節 心死29.第四節 心死26.第一節 瘋狂7.第六節 憶3.第二節 恭王10.第三節 疏離25.第六節 容讓4.第三節 曹妃23.第四節 偏寵10.第三節 疏離6.第五節 窺21.第二節 相爭15.第二節 曹氏4.第三節 曹妃7.第六節 憶10.第三節 疏離18.第五節 傷16.第三節 公主15.第二節 曹氏21.第二節 相爭19.第六節 兩端28.第三節 衝突24.第五節 愛情30.第五節 香逝26.第一節 瘋狂25.第六節 容讓12.第五節 無果18.第五節 傷15.第二節 曹氏14.第一節 芳叢26.第一節 瘋狂22.第三節 平衡7.第六節 憶20.第一節 靜奴17.第四節 花夭29.第四節 心死4.第三節 曹妃24.第五節 愛情30.第五節 香逝26.第一節 瘋狂20.第一節 靜奴3.第二節 恭王30.第五節 香逝10.第三節 疏離24.第五節 愛情28.第三節 衝突18.第五節 傷3.第二節 恭王24.第五節 愛情17.第四節 花夭26.第一節 瘋狂9.第二節 榮華17.第四節 花夭21.第二節 相爭21.第二節 相爭2.第一節 容琬20.第一節 靜奴3.第二節 恭王19.第六節 兩端7.第六節 憶12.第五節 無果17.第四節 花夭16.第三節 公主6.第五節 窺27.第二節 漸遠17.第四節 花夭25.第六節 容讓29.第四節 心死29.第四節 心死6.第五節 窺13.第六節 不和28.第三節 衝突22.第三節 平衡21.第二節 相爭5.第四節 影子4.第三節 曹妃6.第五節 窺29.第四節 心死27.第二節 漸遠14.第一節 芳叢26.第一節 瘋狂25.第六節 容讓27.第二節 漸遠25.第六節 容讓12.第五節 無果21.第二節 相爭13.第六節 不和28.第三節 衝突7.第六節 憶21.第二節 相爭13.第六節 不和19.第六節 兩端10.第三節 疏離7.第六節 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