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出賣41

41.出賣(41)

何萬夫來定香,薛家人說神漢去袁槍鋪了。

“您請上屋喝茶。”薛家人說。

也只好等人回來,何萬夫問:“袁家是洪司令的親家吧?”

“是,”薛家人說,“春起(初春)那陣子,袁老闆的夫人病危,料子(棺材)都攢(手工組裝)了,後來扎痼好啦。”

袁槍鋪老闆的夫人大病癒後,香主請薛神漢燒還願香,當地風俗燒香有年景好五穀豐登的“太平香”;盼望早生貴子的“報答香”;還有父母過世後三年名字寫在家堂神龕上的“上名香”……爲使今天的讀者感受一下當年跳神的氣氛,再現薛神漢在袁家迎接佛祖點眼光娘娘神頭的場景,他

唱道:

哪州生,哪州長,

哪州哪縣有家鄉。

遠望南山有一家,

一家所生姊妹仨。

大姐南京去採藥,

二姐北京去摘花。

剩下小妹年紀小,

手拿捻珠拜菩薩。

雲磨傘,傘磨雲,

雲磨山上出仙人。

金簪撥開千里霧,

五指點破一天雲。

薛神漢對迎請的神頭來歷作一番介紹……

直到傍晚,何萬夫等到薛神漢回來。他說:“常總管派我來請你。”

“捎個信來不就結了,勞駕二掌櫃親自跑一趟。”薛神漢客氣地說,吩咐家人,“做飯,我們喝幾盅。”

“到街上吃吧,我請客,順便找個客店。”何萬夫說。

“住什麼店,今晚住我家,咱們好好嘮嘮流送(放排)的事。”薛神漢誠心誠意留客。

他們的友誼很深厚,每年放排都請薛神漢,全程跟到底,一直結束回到亮子裡。儘管如此,何萬夫還是說:“不方便吧。”

“有啥不方便的,家裡寬敞你打把式住。”薛神漢說。

晚餐很豐富,今後放排的日子裡就沒好吃的,放排一路要闖無數哨口,隨時都可能喪命。

“今年留送不一定順利。”薛神漢說。

“噢?”何萬夫重視神漢的話,“你看到什麼?”

“不是看到,是聽到。”薛神漢說。

袁家燒香請神,熱鬧番茄。巡防軍司令攜二姨太袁鳳蘭回來參加燒香,中途有事洪光宗先走,留下她。偶然的機會,薛神漢聽見陶縣長和袁鳳蘭的談話,內容涉及放排內容。

“司令沒動靜?”陶縣長問。

“沒有。”袁鳳蘭答。

“有人盯着白狼山那批紅松,你時刻注意巡防軍的動向……”

(43)

關乎到朋友的事薛神漢認真地記下他們的談話,打算馬上轉告常總管他們,恰巧二櫃來了。

“縣長說有人指的是誰。”薛神漢問。

何萬夫想到巡防軍、縣府、土匪……唯獨沒想日本人,陶縣長說的就是日本人。幾天前,橋口勇馬對陶縣長說:

“要放排了。”

“立秋後。”陶縣長說。

“這批紅松材質很好,我們要是能加工……”橋口勇馬說理想是將這批百年紅松原木原木:採伐下未加工的木材。運回亮子里加工,然後運回日本。

講到木材加工,陶縣長有些苦惱,傾其家資和原黑龍會合建的木材加工廠,因無木材可加工,機器閒置着。白狼山有的是木材,巡防軍看着弄不到手。

“放排必走老虎渦子。”橋口勇馬說。

兇險的老虎渦子,白狼山的木材運出來必到此地,然後決定是北流水,還是南流水。橋口勇馬準備在往前走一程的大姑娘砬子動手,具體的計劃他不能向陶縣長透露得特多,最大的障礙是巡防軍,必須掌握洪光宗……紅蘿蔔一時指望不上,火燒眉毛了,急着在洪光宗身邊找到個人,他自然想到陶縣長,想到司令的二姨太。

“不管是誰,我們加小心就是。”何萬夫說。

“司令,”孫興文請示道,“我準備提前進山,趕在木營木營:山上幹活的木把。到達的前面。”

如果不是紅蘿蔔說的那番話,洪光宗認爲沒必要提前進山,常喜天率人到達排窩子再去也不晚,放排的事很繁瑣的,蓋“把頭廟”把頭廟:上山幹活要供山神和老把頭,各木幫供奉的山神有所不同,有老虎、孫良、謝鴻德(謝老鴰)。,上香祭江什麼的,得折騰一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