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79離別在即,李三攪局

李元吉前腳剛踏出房間,就止住了步子。

他這會兒就算去找羅成也是於事無補,羅成能有什麼法子?北平府的大軍還沒到,羅成一時半會還走不了,誰知道在這之前,楊林會不會派第二波,第三波,甚至是第四波人前來送信。

這太原城是他們李家的地盤,要想讓楊廣昏君耳目緊閉,還得指着他李家。

李元吉對於自個父親的爲人還是有幾分瞭解的。父親爲人保守,行事作風沉穩。即便有反叛隋朝之心,在確定萬無一失之前,是絕不會動手的。

父親的保守讓李家逃過了一次又一次劫難。比如文帝時期那首“季無頭,海無邊,早晚天下由他管”的謠言散佈之難,又比如楊家皇位的更替,楊廣殺兄登位後,大殺文武百官……要不是父親行事沉穩保守,李家怕是早就隨那伍家而去了。

但正因爲這樣,李元吉才停住腳步。

他雖然有官職在身,但太原兵權還掌控在父親手上,阻攔楊林的人進城報信,拖延時間,讓北平府大軍和羅成匯合後順利離開,這些可不是他這幾個手下人可以做到的,必須得得到父親的兵符,調用兵士。雖然羅成是他李家的救命恩人,但讓父親冒着滿門抄斬的風險,給羅家保駕護航,這種事,李元吉還真不敢擔保。

在李元吉眼裡,父親行事說好聽就是保守,說難聽那就是畏首畏尾。找父親求援這條路怕是行不通,別討論來討論去,最後楊林的人殺上門了,還沒討論出個結果。

李元吉想來想去,腦海中便浮現出一個人來。

這人是誰呢?

正是平日裡被他無比討厭的二狐狸。

你李世民不是最愛結交各路英雄麼?你李世民不是號稱最講義氣的麼?

這會兒,人羅小弟有難了,這人救過你全家,往日裡還喚你一聲李二哥,我看你救是不救。

想到這,李元吉方向一轉,先去了李世民的院子。

李世民這會兒正在書房和手下親信談古論今,冷不丁被李元吉大刀闊斧地闖了進來,也不生氣,畢竟這位進誰的院子從來都是橫衝直撞。但讓他好奇的是,他不去大哥的院子,怎麼來他的院子了?他這院子,他就是八百年也來不了一回。

李元吉一進書房,目光在書房內衆人的臉上巡視了一圈,落在李世民臉上,直截了當道:“二哥,我有話對你說。”

李世民受寵若驚,他記得上一回李元吉喚他二哥的時候,是拜託他在羅成小弟面前替他美言幾句,如今這情形,又是作何?

李世民睨了眼身旁的親信,李靖紅拂女,虯髯客,袁天罡,李淳風都在。

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李世民不覺得李元吉有什麼話不能當着衆人講的,於是便極爲慷慨道:“元吉有什麼話但說無妨,這些都是自己人。”

李元吉掃了衆人一眼,心裡也在盤算,這要是隻李世民一人,他還真不一定答應他的要求,但若是他那些死忠跟隨者都在,再把這事一說,李世民可是騎虎難下了,不答應也得答應,要不然這仁義的美名可就毀了。

至於這些人之中會不會有人告密,李元吉壓根就沒想過。別以爲他不知道,二狐狸手下這些人個個和隋朝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關上書房門,一夥人經常大發感慨,楊廣如何昏庸,如何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所以,李元吉直接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了過去:“你看看。”

李世民狐疑地接過信,打開一看,臉色大變,讓袁天罡等人十分好奇。

“這信你是從哪裡得來的?”李世民厲聲道。

“今日一早我上茶樓喝茶,截了個縱馬行兇的,攔下來之後才知道是靠山王楊林麾下的十太保,奉靠山王的命令給楊廣送來八百里急件,我瞧他神色不對,便長了個心眼,讓手下人將他帶回府裡,迷暈了之後,從他懷裡搜出了這封信。”

李世民目光停留在手中的信箋上,眉頭緊蹙,彷彿那就是個燙手山芋。

“二公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紅拂女見他如此表情,不免擔憂地問道。

李世民看了眼李元吉,心中苦笑不已,他這是逼着自己表態啊,他這算是給三呆子算計了麼?

有“自己人”一說在前,李世民也不好遮掩,便道:“信上楊林告訴楊廣,羅成早已投了瓦崗寨,魏文通之死和一字長蛇陣破除全是出自他之手,讓楊廣將他拿下,北平府一干人等盡數下牢。”

李靖,虯髯客等人一聽,面上一驚,儘管壓低了聲音,還是難掩興奮:“此話當真?二公子您也知道羅少保早投了瓦崗寨?”

隨即又恍然道:“難怪,難怪……不然以花刀將魏文通的身手,誰能奪他的順手兵器殺人?非羅成的身手莫屬。”

李淳風更是大喜道:“我原本還擔憂這羅成打敗元霸,隋朝又添一員猛將,沒想到……那真是太好了。”

事到如今,李世民只能承認了,抱拳略表歉意道:“各位,羅成小弟的事我確實早就知道,不是世民不說,只是此事事關重大,關乎羅成小弟和整個北平府上下的安危,越少人知道越好。”

“二公子哪的話,這事確實重大,不便於說叨,不過,既然楊林已經知道此秘密,羅成小弟如今可謂身處險境。”李淳風道。

李世民點點頭,轉頭看向李元吉:“送信之人呢?”

李元吉雙手環胸道:“剁了喂狗了。”

李世民:“……”

“我來就想要你一句話,羅成你救是不救?”

李世民斟酌不語。

他越是不說話,李元吉心裡越急,心說往日你與羅成那些交情都是假的啊,這會兒用得着你了,你倒膽怯了,慫不慫。

李元吉一着急,便口無遮攔了:“二狐狸,你可別讓我小瞧了你,你不是最講義氣的麼?羅成可是救過咱們李家大大小小的命的,你要是不救他,那就是狼心狗肺。”

李世民哭笑不得:“我沒說不救。”

“那你想這麼久做什麼?”

“你好歹讓我想想該怎麼做。你也知道父親爲人保守,以往不是沒有謀士見隋朝劣跡斑斑,勸父親自尋出路時,父親總是搖頭不允,還出口訓斥。就拿這次來說,楊廣命我李家一月之內建造晉陽宮,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若是限期內完不成,便是滿門抄斬治罪。咱們李家都被人逼到這份上了,父親都沒有采納衆人的意見——反了得了,這會兒讓他爲了羅成公然對抗楊林,怕也是不可能的。”

李靖想了想也說:“二公子說的沒錯,我也數次相勸國公,但國公爲人保守,只讓我等休要再提。”

李世民皺着眉頭道:“要是沒有父親的調兵令,要攔住楊林的人怕是難得很。”

正當幾人一籌莫展時,就聽站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袁天罡撫着鬍鬚,眯着眼問道:“那也不是沒辦法。”

前文就有提過袁天罡,他乃是李元霸的師傅之一,此人擅相術,謀略,但凡說過的話,每每實現,所以頗得李世民和李淵的青眼。

“大師有何良策?”

袁天罡徐徐道:“如今天下已是大亂,叫得出名字的,有十八路反王,叫不出名字的,大大小小的起義隊伍不計其數。此番楊廣南下揚州看瓊花,對這些人來說,可謂是劫道殺昏君的好機會,倒不如命人大肆宣揚出去,說是十八路反王得知楊廣南下揚州,打算結盟在半途截殺昏君。”

袁天罡頓了頓道:“這麼一來,城內必然大亂,到時候就由二公子您去向楊廣請命,藉着謹防反賊細作入城的由頭,調遣兵將將所有城門全部把守,嚴防死守住了,一有楊林信使的消息,或是什麼上奏的奏摺的,先行攔下。左右不過數日,只要等北平府的人一來,羅少保便可安然離開。”

袁天罡輕咳了一聲,略有些不自在道:“若是發現類似十太保這樣的信使……三公子,就拜託你了。”

他可不能讓二公子擔上如此殘暴的名聲,有些事,還真是非某些人去做不可。要知道他可是替二公子看過相的,有帝王之相!這也正是一向喜好雲遊四海的他頻頻停留在太原城的理由之一。

李元吉哪有袁天罡腦袋裡那些彎彎道道,問題解決了,他高興着呢。他就知道二狐狸狡猾,總會有辦法,果不其然。至於誰動手什麼的,根本不在他考慮範圍之內,不就是殺個人麼,他家後院養了那麼多獵犬,再多幾個都不夠吃的。

解決完了麻煩事兒,李元吉屁顛顛地就想去羅成院子裡請功,結果剛走進人家院子,就看到李安這小子也在。

李安一見自家爺來了,趕緊湊上來輕聲道:“爺,您上哪去了?總算是來了。方纔我正在剁肉呢,就聽下人來報,說是那宇文成都進了羅少保的院子,這不趕緊來這替你盯着呢。”

李元吉烏雲密佈,但也沒忘了正事:“屍體呢,處理完了?”

李安呵呵一笑,吸了吸鼻子,極爲自豪道:“小的刀工見長,庖丁解牛不過如此。”

李元吉懶得聽他吹牛,看了他一眼,問道:“進去了多久?”

李安壓低聲音道:“距離探子來報,加上我趕過來查探,也就一刻鐘。”

一刻鐘?一刻鐘可以做好多事,比如說表白!

要知道宇文成都那縮頭烏龜可還沒向羅成坦白,別讓他有機會和羅成獨處!

李元吉想到這,就站不住了,轉身對身側道:“你繼續在這守着,我進去瞧瞧。”

李安點頭點得搗蒜:“三公子放心,這門我一定能守住,誰都不讓進。不過羅少保那,您自個悠着點。”

李安見他一臉不明瞭的表情,適時地伸出右手臂,握拳,在他面前揮了兩下:“爺,這經常揍人和擅長揍人,是有區別的。您屬於前者,羅少保屬於後者。您要是霸王硬上弓不行,看情形不對,就趕緊逃回來。”您真不是他對手。

末了,李安又怕自家爺受打擊,趕緊加了一句疑似安慰的話:“爺,您也別往心裡去,從羅少保手底下逃命,真不丟人。”

李元吉一張臉徹底黑成了鍋底,低吼了一句:“滾。”

李安了然地點點頭,邊應邊往院子外走:“行行,小的馬上走,小的嘴可嚴實了,看見了也只當沒看見。”

見李元吉又要伸腿來踹,李安捂着屁股跑得飛快。

李元吉這才整了整身上的長袍,剛要輕咳一聲,示意有人進來了,但是鑑於之前聽壁角得來的好處,李元吉提起的腳步就放緩了下來,躡手躡腳地走進前院,又畏頭畏腦地摸到了門邊,將耳朵輕輕貼在門窗處。

伴隨離開的日子越來越近,羅成心中越發煩躁。歸根究底,是放心不下那個榆木腦袋。

今日,他方要出門去尋宇文成都,沒曾想看到那人竟然在他院子外頭徘徊,所以二話不說,他就將他領進了屋子。

羅成是有很多話想和宇文成都說,可話到嘴邊卻不知如何開口。畢竟他是隋朝大將,以往他也反過楊廣,但畢竟沒有挑明。如今,他們倆能相安無事的相處,是因爲身份相同,同爲隋朝大將。如果……他們明確地站在了對立面,他不知道宇文成都會怎麼對他。

他是信任宇文成都的,但他不能將父王母妃哥哥,整個北平府的人的性命壓在他身上。所以,一旦離開,便不再回來之事,他沒有與他言明。

宇文成都看他糾結了半天,卻一字不發,只當沒看到他的猶豫,問道:“北平府的大軍不日就快到了吧?”

羅成心裡想着事,悶悶地應了聲:“嗯。”

宇文成都喉間艱澀,明明有很多話要說,偏吐個字都艱難:“一路保重。”

羅成擡頭看了眼面色如常的宇文成都,總覺得他今日有些古怪,但又說不出究竟哪裡出了問題,只認真道:“宇文成都,楊廣並非明君,良禽擇木而棲,你爲什麼非得在一棵樹上吊死!”

宇文成都苦笑:“我是大隋的臣民,是大隋的天寶將軍,皇上對我又有知遇之恩,我不忠於大隋,忠於皇上,我能忠於誰?”

羅成有些急了:“就算你一心爲了大隋朝,但楊廣根本沒把你的命放在眼裡,他除了吃喝玩樂,拿人命當兒戲,還會做什麼?”

宇文成都沉默許久才道:“那也是皇上,我希望他能早日清醒,肅清朝綱,還百姓一個盛世安康。”

羅成知道想要改變他內心根深蒂固的想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負氣道:“罷罷,我也不說了,說什麼你都聽不進去。不過——”

羅成話音一轉道:“你我兄弟一場,你不是沒有後路,你還有我,如果有一日,你改變主意了,一定要來找我。”

宇文成都看着他認真的表情,從他純淨的雙眸裡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掙扎,越是想要逃離,卻越不甘心,放不下。

宇文成都深吸了一口氣道:“你我不是兄弟,羅成,你聽我說——”

“喲,這偌大的院子,竟然連個伺候的人都沒有。”聽壁角的李元吉心下一驚,趕緊揚聲,提着腳步就推門走了進來。

宇文成都臉色一變,話到嘴邊嚥了下去,看羅成聽完他的話,表情一直愣愣的,想解釋卻無從開口。他好不容易纔鼓足勇氣,感情戰勝了理智,想在他臨行前說明白,可如今被打斷,卻是再也開不了口了。

“我有要事對羅成說,天寶將軍是不是先避一避?”李元吉開門見山就道,嘴上是徵求意見,眼神卻是毫不客氣地在趕人。

宇文成都本不想走,可見羅成沒有異議,他便緊抿着脣,側身從他身邊而過。

羅成那哪是沒有異議,他是一時之間被宇文成都那句“你我不是兄弟”給說懵了。合着自個自作多情呢,他要是不把自己當兄弟,依着他對隋朝對楊廣的死忠,憑什麼三番兩次替他遮掩?羅成有些鬧不明白了。

雖然他整天榆木腦袋榆木腦袋地叫喚,平日裡也不一定都給宇文成都好臉色,可他心裡透亮着呢,早就把他當成好兄弟了,這會兒被人一灌冷水澆了個透頂,真是涼到心裡了。心說,這會兒我還沒明確擺脫隋朝,和隋朝對立,你就急着和我撇清關係,那你要是知道我一去不回,帶全家投奔瓦崗,我還是瓦崗寨的護國大將軍的時候,還不得恨不得殺了我泄憤?

想到這種可能,羅成小臉頓時變得蒼白,連帶宇文成都欲言又止地離開都沒注意到。

作者有話要說: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