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獻計杜充

河北滄州,知府衙門裡,滄州知府杜充正在設宴管待一個重要的客人——河北山東鼎鼎大名的陽谷縣豪傑西門慶。

酒席上,“美髯公”朱仝、“沒面目”焦挺、“蔣門神”蔣忠三人也圍坐在一起作陪吃酒,衆人推杯換盞,好不快哉!

西門慶一行人從雄州東行來到滄州後,在自己的莊園裡歇息了一日,留下段景住與岳飛幾人繼續操練兵馬,自己帶着焦挺與蔣忠二人進入滄州城,拜訪了滄州知府杜充。

西門慶的突然造訪,讓杜充大喜過望,他讓夫人帶着小衙內出來拜見過救命恩人西門慶後,立即在府中設宴盛情款待西門慶。

滄州知府杜充也是一個有野心之人,他與雄州知府和詵一樣,都想趁着朝廷此次北伐建功立業。

由於杜充他們的頂頭上司,河北、河東宣撫使童貫選擇駐軍在雄州,讓雄州知府和詵佔得先機。

得知和詵被太尉童貫任命爲伐遼軍副都統制後,杜充羨慕不已,也在琢磨怎麼才能參與接下來的大戰,讓朝廷和童太尉見識他的才幹。

杜充一面給太尉童貫上書,爲伐遼出謀劃策,一面讓心腹愛將朱仝整軍備戰,隨時等候調遣。

恰在此時,西門慶到訪,在杜充看來可是增加了一大助力。

當初西門慶運籌帷幄,幫助東平府知府程萬里剿滅梁山泊數萬強盜之戰,杜充也是積極配合,派遣朱仝領兵前去參戰。

所以,杜充、朱仝二人深知西門慶之能。

況且,西門慶與杜充在滄州也多有合作,那柴進的莊園如今爲西門慶佔據,“蔣門神”蔣忠在杜充的默許下訓練了一支數千人的私兵。

如今西門慶來了,杜充正好與西門慶商議,請他和蔣忠出兵助自己一臂之力。

衆人在酒席上話了一些家長裡短後,很自然地就談論到如今朝廷的大事,宋遼邊境即將爆發的這場戰事。

杜充直言不諱地對西門慶說,希望西門慶兄弟能夠如同輔佐程萬里那般,幫助自己在伐遼之戰中建功立業。

杜充說,自己知曉西門慶沒有在朝廷求取功名利祿之心,因此此番合作,杜充只要得勝之名,可讓西門慶佔得勝之實。倘有繳獲,任西門慶先取。

西門慶聽了,心中暗自腹誹,程萬里可是把女兒都託付給本大官人了,我才幫他剿滅了梁山泊強盜。你杜充又沒有女兒可以嫁給本大官人,也要我傾力相助?

若非本大官人的利益在這滄州,我可未必會在乎你的死活。

心中調笑了杜充一句,西門慶卻是笑容滿面地對杜充說道:“仁兄相邀,小弟敢不從命?

實不相瞞,小弟來這滄州宋遼邊境,本就爲兩國大戰開啓,前來襄助仁兄一二。

小弟在這滄州也有好大的產業,倘若滄州有事,小弟的損失也不小。

因此,小弟會領軍幫助仁兄守好這滄州,不讓遼軍南下。”

杜充聽了,倒吸一口氣,皺眉問道:“以西門賢弟言中之意,我大宋十萬大軍不能攻下燕京,反會惹得遼軍南侵?愚兄正欲領兵去雄州參戰,若依賢弟所言,我當加強滄州守備,以防不虞?”

“小弟正有此意!仁兄,小弟此番乃是自雄州而來,特地觀瞻了西軍的軍容。西軍大部皆是步軍,在這平原地帶作戰,絕非契丹騎兵的對手。如我所料不差,不出幾日,宋遼兩軍就會發生大戰,西軍會重蹈太宗朝高粱河之敗。”

西門慶十分篤定地對杜充說道。

“若是我滄州軍馬與西門兄弟的兵馬前去助戰,可有機會扭轉乾坤?”

杜充知道西門慶善於用兵,心懷僥倖地問道。

“仁兄,此時雄州去不得。那雄州會成爲一個血肉磨盤,宋遼兩軍一二十萬大軍在邊境會戰,滄州這數千兵馬前去,不過是烈火中添一勺油而已,難以改變戰局。”

西門慶搖了搖頭,讓杜充打消去雄州建功立業的盤算。

杜充的河北滄州軍還不如西軍精銳,朱仝雖是一員勇將,只怕比之魯智深、楊志、楊可世、王稟、韓世忠等將還有不如。滄州軍馬有甚麼本事力挽狂瀾?

滄州軍此時前去雄州,挽救不了西軍戰敗的命運,不過徒增數千人的傷亡,而已。

西門慶自己雖然有數千訓練有素的精兵,但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讓他們去爲大宋賣命。

杜充聽了西門慶之言,長嘆一聲,對衆人說道:“本府受國家之恩,長思報效朝廷。今次難道又只能保境安民,坐觀兩軍成敗?”

朱仝在一邊勸解道:“知府相相,西門慶兄弟一向料事如神,灼見事機。

既然他預料西軍會敗,那我軍就須得在邊境加強防禦,防備遼軍乘勝追擊,殺入我滄州境內。

在兵敗之時,知府相公能夠保境安民,禦敵於國門之外,亦是大功。”

杜充說道:“罷了!本府受命知滄州,還須得以滄州爲重。朱仝,你即刻抽調人馬,加強界河邊泥沽寨、小南河寨、獨流東寨等城寨的防守,讓軍士們嚴密監視遼軍動向。”

“末將領命,請知府相公放心,有末將在,絕不讓遼軍侵入我滄州境內!”

“美髯公”朱仝抱拳應道。

西門慶端着酒杯眼珠一轉,突然對杜充說道:“仁兄,小弟有一計,或許不用去雄州,也能讓兄長在童太尉那裡立下一件大功勞。”

杜充聞言,急忙向西門慶請教。

西門慶告訴杜充,可以抽調騎軍組成一支別軍,暗藏在小南河寨等地,準備好渡河的船隻。

待到雄州方向傳來兩軍激戰的消息時,可以派遣這支別軍渡河殺入遼國境內,順着桑乾河直撲永清、固安、安次等縣,兵鋒直指燕京城。

此乃圍魏救趙之計,遼軍得知宋軍北上高粱河,威脅燕京城,必會從雄州城下撤軍。

如此,杜充可在危急時刻替太尉童貫解圍,豈非大功一件?

杜充聽了西門慶之計後,命人搬出木圖,與西門慶、朱仝等人圍着木圖推演了一番,果然是此計可行,不由得大呼妙計,決定依西門慶之計而行。

吃罷酒後,商議妥當的杜充、朱仝立即調兵遣將,按照西門慶的指點各自分頭行事。

第四百五十一章 獵虎求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佈局岳家莊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張孝純出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六百九十六章 平分秋色第七百二十章 太學裡的怪人第九百零五章 烏合之衆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太公的點化第七十九章 金眼彪的回馬槍第五百五十六章 本府以德服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血戰癿六嶺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掣肘之舉第二百七十六章 拜訪周同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人要戴罪立功第八百九十二章 壓寨夫人李師師第一百零八章 教李師師彈琴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的手是叛徒第一千零六章 李察哥調虎離山第六百九十三章 首戰對手第十章 陸小乙找的好漢第一千零一十章 真真假假第四百一十六章 金國來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身陷絕境第三百二十章 目標獨龍崗第三百六十五章 燕青甘拜下風第七百三十章 捉鹽販的勇將第二百八十四章 激戰岳家莊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何坐山觀虎鬥第一千零一十章 真真假假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門慶調兵遣將第七百二十七章 金國使臣北歸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鬼誘虎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兒必將爲王第四百九十八章 蝴蝶效應的遺憾第三百四十二章 倒黴的撲天雕第六百六十三章 梁山泊的用途第二百三十七章 點撥黃文炳第六百零一章 貧道來也第四百三十章 都是緣分第六百章 打虎親兄弟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官人的情敵們第二百八十四章 激戰岳家莊第五百章 虎皮可惜第一百章 雁翎甲與鉤鐮槍第九百一十一章 六賊當誅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八百三十一章 重返乞顏部第八百五十二章 形形色色的遼國遺臣第七百二十六章 密會觀音院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四百四十五章 任君挑選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人要戴罪立功第七百五十六章 完顏宗雄的釣餌第七百六十章 金國好駙馬第二百七十二章 湯陰岳家莊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白魚西門慶第九百四十七章 西門慶軍出征第一百六十四章 花和尚現身第九百六十章 西門大債主第六百二十四章 完顏謀良虎的忠告第七百二十七章 金國使臣北歸第六百三十四章 賊和尚的妙用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第六百零八章 再赴會寧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臂弓的回憶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門慶滄州密謀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官人招惹不得第八百八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六十三章 佈局東平府第一百零九章 李師師不愛瘦金體第五百四十四章 舉賢不避親第五百三十章 玉麒麟在此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何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五十九章 賑災募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滄州杜知府第九百二十六章 蠟丸密信反間計第二百五十章 賣妻保身林教頭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戰第十章 陸小乙找的好漢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都監獻策第二十九章 我的下面還有第八十五章 血濺鴛鴦樓第五百二十六章 後退者斬第六十五章 進入扈家莊第二百章 殺個痛快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下不留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蝴蝶效應的遺憾第六百二十七章 生死考驗第五百七十九章 晁天王賺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倔強的堅持第九百五十八章 西門慶兵臨東京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廢物利用第一百一十八章 扈三娘與西門昕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出二百嚮導第五百四十五章 呼延灼的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