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靈州城易手

西夏軍在見識過西門慶軍槍炮的威力後,調整了作戰方略,不再死守城池,或是列陣與西門慶軍對戰,以免遭到火炮的大面積殺傷。

西夏軍在靈州防線採用了將軍隊分散成一兩千人一隊,夜戰野戰,輪流近身突擊的戰法,不停地襲擾西門慶軍,企圖限制西門慶軍的火器威力,用肉搏戰與西門慶軍拼消耗。

爲此,西夏軍甚至主動放棄了靈州城的城池,不給西門慶軍聚殲的機會。

可惜,西夏軍雖然採用了更靈活的戰術,卻依然在戰場上處處碰壁。

論肉搏戰,西門慶這支軍隊的戰力也是一流的。

軍中的大將王進、魯智深、史進、史文恭、岳飛、韓世忠等將都有萬夫不當之勇,麾下俱是能征善戰的勇士。

這些軍隊,裝備着改良後的鎧甲與武器,在與西夏軍的肉搏廝殺中大佔便宜。

再加之主將得力,如魯智深之流每次作戰都能斬首上百,殺得敵將心寒膽喪,是以西門慶軍在遭遇西夏軍近身廝殺時毫不怯戰。

更何況,西門慶軍面對分散的西夏軍,火炮威力雖然被限制了,可是靈活機動的火槍兵卻依然能夠大殺四方。

即使無法施展“排隊槍斃”戰術,火槍兵們在湯隆與魏定國的率領下,依然能夠精準地殺傷衝鋒的西夏軍將士。

接連幾場野戰,西夏軍都大敗虧輸,死傷慘重。

雙方交戰半月後,即使有國主李乾順親自督戰,在戰死三萬多人後,靈州至峽口一線的西夏軍終於還是徹底崩潰了。

西夏軍紛紛趁着夜色掩護向北撤退,逃回了西夏國都城興慶府。

西門慶軍掃蕩周邊的殘餘敵軍後,宣佈宋朝時失去的靈州全境被重新納入楚國的版圖。

此時,朝廷的嘉獎令再一次送到了軍中。

因爲收復韋州的功績,朝廷對立下戰功的西門慶軍諸將加官晉爵。

這道嘉獎令,也算是楚國皇帝張邦昌對西夏國散佈謠言的正面迴應。

此時,西夏國使臣薛元禮也歷盡千辛萬苦,從平夏城追到了靈州城,終於追上了執掌楚國軍政大權的東平郡王西門慶。

謀寧克任與獲釋戰俘們也在靈州城之戰結束後,被從韋州“護送”到了靈州。

薛元禮進入靈州城,拜見了楚軍主帥,東平郡王西門慶。

在按照外交禮節與西門慶交流了一番後,薛元禮直接向西門慶問出了自己關心的問題,那就是西門慶是否願意接受夏國的求和,代表楚國與夏國簽訂和平盟約。

西門慶哈哈大笑着回覆薛元禮說道:“貴使一路辛苦,心憂王事,讓人佩服。只可惜,貴使從東京汴梁城遠道而來,只怕不知貴國國主早已另派使臣到我軍中求和吧!

不瞞貴使,貴國國主已經許諾,只要我軍停戰,貴國願意割讓黃河以南的夏、石、銀、韋、靈諸州,並且去皇帝號,甘願成爲我大楚的藩屬國。

如此卑躬屈膝的態度,倒也有幾分誠意了。

不過,本王此番領軍西來,非爲些許割地賠款之利,而是要滅亡貴國,讓貴國之地都復歸中原,也讓這西北從此不再有兩國之間的戰爭。”

薛元禮聽西門慶說得這麼坦白,長嘆一聲後,忽然躬身行禮,對西門慶說道:“大王有吞夏之志,小人願棄暗投明,爲大王前驅!不知大王肯否收下小人?”

西門慶皺眉問道:“薛元禮,聽聞你也是李乾順身邊的重臣,如何這般輕易地棄夏投楚?”

薛元禮見西門慶有不悅之色,急忙伏地解釋道:“大王容稟,不是小人要背主求榮,實是小人的家族本就是這靈州的漢人大戶。

如今靈州既已歸於楚國治下,小人的家人都成了楚國的臣民,難道小人還能拋棄家族獨自一個人去侍奉那夏國皇帝李乾順?

何況大王有吞夏之志,小人即使回到興慶府,也早晚淪爲大王的階下囚。

與其那時再投靠大王,小人莫如此時表明心跡,還可爲大王效力一二。

大王,小人一片赤誠之心,絕無虛言。”

聽說薛元禮是靈州本地漢人大戶,西門慶就釋懷了。若是因爲這個原因投靠自己,西門慶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滅亡夏國之後,西門慶還須得利用本地漢人大戶豪強的力量,監視和制衡那些党項族的部族,幫助自己鞏固對夏境的統治。

西門慶能用投降西夏國的叛徒任得敬一族,又如何不能用這薛元禮一族呢?

話說任得敬自投靠西門慶之後,那可是屢立戰功,在西部涼州戰場活躍得緊啊!

想來這薛元禮也能有一番作爲。

只要實力強大,自然可以很好地驅使這些邊地豪強作爲自己的犬馬。

於是,西門慶面帶微笑地扶起薛元禮,對他熱情地籠絡了一番。

薛元禮爲表誠意,也將自己家族在靈州境內盤根錯節的勢力向西門慶如實交代。

待到氣氛融洽之後,西門慶卻交給了薛元禮一個秘密任務,讓他回到興慶府李乾順的身邊,暗中配合自己行事。

薛元禮新投西門慶,正要建功立業作爲進身之階。得了西門慶的密令後,薛元禮當即拜別了西門慶,帶着使臣團離開靈州,向北返回興慶府。

薛元禮走了,謀寧克任卻依然難得自由。

楚軍攻克靈州全境後,戰俘中又有幾千靈州本地人被釋放歸家,如今謀寧克任身邊只餘兩萬餘人。

讓謀寧克任絕望的是,留下的這些戰俘中,前方順州、靜州和懷州等地的漢家子弟竟然在期待着楚軍早些打過去,如此他們也能平安返鄉了。

即使是戰俘中的党項人,現在也是垂頭喪氣,沒有人去與那些盼着楚軍得勝的漢人理論。

謀寧克任知道,這支隊伍的人心已經徹底散了。即使現在能夠將這兩萬人重新武裝起來,也很難讓他們上陣對抗楚軍了。

謀寧克任心灰意冷,也任楚軍擺佈,不再如從前那般時不時的出言相抗。

難道,大夏真的快覆滅了麼?

在謀寧克任心懷疑問時,靈州以北百里外的西夏都城興慶府中,西夏國國主李乾順君臣也在對此進行緊急討論。

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才叫將計就計第九十五章 繁華若夢第八百九十九章 趙桓的底氣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遷的生意第六百二十四章 完顏謀良虎的忠告第一百七十四章 秦相爺的前世今生第七百七十七章 小婿只要窮山僻壤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迫降韋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勞給你,錢財給我第四百七十章 攜美渡海第八百七十七章 完顏宗翰的決心第九十五章 繁華若夢第四十二章 扈三孃的內奸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高夫人來訪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零三章 周大俠之死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白魚西門慶第七十九章 金眼彪的回馬槍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飲一勺酒第九百九十三章 吳玠與劉錡第二百九十八章 仿製寶甲第六十二章 那廝逃走了第九百八十二章 完顏宗望之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後退者斬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九百二十九章 滅國之戰的序幕第一百五十六章 皇族血脈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門慶的祖宗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頭市演武第四百八十一章 香餑餑西門慶第二百八十五章 山賊的火攻第七百七十章 我要搶女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水中蛟龍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門大官人要收徒第六百三十五章 甘泉寺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活寶殺不殺第一百七十九章 秦明與黃信第七百八十二章 童太尉的煩惱第九百七十五章 西夏國出兵第八十章 十面埋伏第八百七十四章 馬擴無力的強辯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人頭京觀第七百七十四章 孛兒只斤?阿蘭懷孕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遼國孤忠李合達第八百九十二章 壓寨夫人李師師第六十三章 糾纏第七十四章 肉霸施恩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二百零四章 大善人的煩惱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勞給你,錢財給我第七百零六章 蹲點撿大魚第四百九十一章 湖邊血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完顏謀良虎的忠告第八百八十九章 國難思良將第九百三十二章 內鬥與外戰第三百零五章 老本賠乾淨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九紋龍的天賦第二百六十四章 雙槍將招攬險道神第八百八十三章 童太尉要閃人了第八百章 李處溫的焦慮第一百四十二章 混入枯樹山第七百一十四章 給秦檜的信第二十二章 爬梯子的浪漫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李乾順被俘第四百四十八章 草原上的獵鷹第六百九十一章 飛熊西門部第五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二章 殺人爲樂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二十三章 三碗不過崗第三百五十九章 粉絲盧大傻第四百一十八章 摔跤較量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孔亮寄書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進突陣第一百七十九章 秦明與黃信第八百六十章 吳乞買登基第一百九十四章 秦明的尷尬第八百七十章 權力的遊戲第六十七章 焦挺的神威第五百零八章 轟轟烈烈學外語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頭可用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都監獻策第四百零三章 周大俠之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檜的功勞第九百一十九章 步步殺機第九百八十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二十三章 強盜邏輯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九百二十四章 魯智深拯救計劃第七百五十六章 完顏宗雄的釣餌第七百七十二章 無恥小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一章 我是西門慶?第七百二十七章 金國使臣北歸第二百四十章 梁山好漢劫法場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射追擊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