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爲什麼會敗?

(收藏,票)

不管陳冬生因爲什麼原因決定攻打朝鮮,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東北軍的兩萬大軍的的確確跨過了鴨綠江,一路上殺氣騰騰的朝漢城撲了過去。

因爲這個時候的交通問題實在太讓人心寒,加上此時已經是初夏時節,天氣雖然說比寒冬時期要好的多,但是行軍期間那下了幾場雨卻讓包俞有想罵孃的衝動,從丹東跨國鴨綠江後,東北軍就順路佔領了鴨綠江口的義州,隨後一路南下。可是那場雨卻把原本都是土黃路的官道給弄的不成樣子,一個個東北軍士兵的草綠色的軍衣都變成了黃色,嚴重影響了包俞所部的行軍速度,本來打算來個突然南下,希望在朝鮮漢城的清軍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拿下平壤,以平壤爲支撐,先佔據有利形勢後在攻打漢城的清軍。

可是這個讓包俞想要罵孃的天氣卻讓東北軍的動作遲緩了好幾天,等到第四師的前鋒看到平壤的時候,平壤上面已經是駐紮着從漢城急急忙忙趕來的袁世凱所部了。

第四師的前鋒是有一個營的部隊,當下也不敢強攻,只好等東北軍主力趕到。可是出乎第四師這個前鋒營的營長意外的是,平壤內的清軍沒有說加緊備戰,而是幾千的淮軍,一涌而出,企圖消滅這一千多的第四師前鋒營。

而這擔任前鋒營的第四師一團下屬的這個營的營長確是以前第一師的人,作爲曾經在東北軍主力部隊待過的他,心中對淮軍的反應完全沒有一絲絲的害怕。

看到淮軍的幾千人要撲過來後,他下的命令不是馬上撤走,而是就地抵抗,期待援軍,他想的其實也不錯,已自己的這營爲誘餌,吸引住平壤的淮軍,只要東北軍的主力一到,那麼這出城的淮軍就已經可以決定他們的命運。何況,出了城的淮軍總比縮在平壤城內要好打的多。

可是,在第一師待久了的他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現在他帶領的並不是原來的第一師,甚至都還不是一支老兵部隊,而是一支新組建的隊伍。他們的戰鬥力並沒有這個營長中想象的那麼大。

雖然第四師一團的這個營快速的按照他們營長的命令構築陣地,但是可以看的出來,這些年輕的士兵們即使在老兵的帶領下,在看到大隊大隊的淮軍士兵操着整齊的隊列向東北軍的陣地衝擊的時候,子彈不斷的掠過自己的臉龐,甚至可以聽到子彈掠過是帶起的嘶嘶聲。就一個個嚇的臉色蒼白,腿腳發軟。

如果說這一場戰鬥爲什麼會變成這樣,其中很大原因都是之前的東北軍勝利的實在太簡單,以致東北軍的老士兵軍官們對於淮軍的實力有點看小了。

當淮軍進入到雙方的射程時,場面就開始變的混亂起來,好在這出城的淮軍並沒有火炮,也許是他們認爲,三千多人的淮軍去收拾只有一千人的叛軍,即使在沒有炮火的支持下也是能夠輕鬆完成。

在淮軍靠近東北軍陣地五十米以前,帶隊出來的淮軍將領甚至已經可以看到勝利後,袁督軍給他許諾的那一千兩白花花的銀子了。

可是當他們靠近五十米後,在後面督軍的淮軍將領聽到了前面陣地上發出的一聲聲爆炸聲的時候,就有點感覺不妙。他很清楚,這不可能是自己這邊的火炮,在朝鮮的淮軍中一共也就不到十門的火炮,這還是不久前袁督軍花費了大量的銀子才從水師那裡弄來的,現在那些火炮都好好的待在平壤,根本就不能出現在這裡。

可是那爆炸的聲音卻實實在在的不斷傳到耳邊,猛然,他突然想起了一個同僚說過。東北叛軍有一種很奇怪的東西,黑黑的,東北軍一把它們丟出來,落地後就會爆炸,這玩意,不比火炮差上多少。

現在的他已經很肯定,東北軍用的就是這個東西,現在的他想逃,可是想起那袁世凱許諾的那一千兩白花花的銀子,他就心定了下來。全力攻擊!

手榴彈,而且還是假冒僞劣的手榴彈的確給淮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但是人數上的優勢,加上士兵的素質,使得五十米的距離並沒有阻擋淮軍的步伐,當付出了重大傷亡後的淮軍終於攻進東北軍陣地的時候,東北軍的陣地終於崩潰了。

東北軍的新兵們即使面對長官的槍口也不願意調轉頭和淮軍戰鬥。肉搏發生後,局面就更加控制不住了,一千多裝備和和淮軍相差無幾的槍支,而且還有着手榴彈(即使是僞劣手榴彈)東北軍新兵,面對着三千多人的淮軍,連淮軍的第一次衝擊都沒有抵抗住。這不能說是一個悲哀,因爲同樣的,淮軍的戰鬥力也高不到那裡去,至於爲什麼會遭受如此慘敗,原因實在太多了。連陳冬生事後都說,這是一場錯誤的戰鬥。

戰爭的勝敗是沒有必然的結果,偶然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在這個時代的戰爭。

一千多人的東北軍士兵潰散後,只逃回去了三百多人,其餘不是戰死或被俘就是逃跑當良民去了。

當包俞見到那個帶着三百多人逃回來的前鋒營的副營長的時候,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一中恥辱的感覺,當初在三河鎮的時候,他帶的那個營也只剩下了幾百人,而這次,同樣的,也只剩下了幾百人,難道自己就不能勝利嗎?就算勝利也要慘勝嗎?

氣急之極的包俞下令全軍加急趕路,他手下的部隊遭受了如此的慘敗,身爲主官的他不單單是面子的問題,而且還關係到自己以後在東北軍中的未來,只有在下面的戰鬥中取得重大的勝利,才能洗刷他的恥辱。

第四師和暫時歸爲第四師所屬的第二師三團在全軍加速的情況下,終於在半天后趕到了平壤城外。

包俞並沒有看到這次的淮軍和之前的面對東北軍前鋒一樣出城迎擊,而是隻看到了平壤城牆上旗幟招展,一幅據城死守的樣子,儘管包俞心中的怒火很大,但身爲一個東北軍中的一個高級將領,心理素質還是不錯的,在一開始,他只是派出了小股部隊前去試探一下,試探淮軍的真正實力。

而大隊人馬都在休息備戰,準備即將到來的攻城戰。現在的東北軍攻城戰可以說已經打了還很多次了,基本上在沒有大炮支持的情況下,都是火力支援外加zha藥包。當看到平壤那並不高大的城牆的時候,包俞相信,只要淮軍的實力沒有突然增大,那麼自己拿下這平壤不過是幾天的事,而那下平壤並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平壤城內的淮軍。他們纔是重點。

可是就在包俞策劃着等下怎麼攻城的時候,前去試探的那個營隊卻報信說,他們已經拿下了平壤,城內的淮軍已經那個離去,只剩下了那些朝鮮軍隊,而那些拿着大刀長槍的朝鮮軍隊看到殺氣騰騰的東北軍的時候,連抵擋片刻的勇氣都沒有,直接做了面子上的抵抗後,就打開城門投降。

這下,讓包俞鬱悶吐血的同時,也看到了這次所面對的淮軍並不想以前遇到的那些一樣。看來這場的朝鮮爭戰會很有意思。

(ps:前面第二卷三十三章出現關於袁世凱的BUG,已經修改)

第12章 全營進攻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48章 俄國革命第27章 賣身第15章 科舉選撥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13章 烏龍之戰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34章 貪污的後果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43章 戰初第68章 危機四伏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41章 別無選擇第18章 大戰前夕第40章 西狩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89章 夜戰——炮擊第36章 國書四點第47章 瘋狂第1章 被包圍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23章 又招人馬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59章 真相大白!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17章 造船廠第87章 仁川之戰第19章 帝國銀行第90章 北洋水師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45章 大戰來了第10章 打秋風第75章 招攬人才第78章 盛京學院第62章 滿清投降第2章 清軍騎兵第28章 帝國海軍第28章 錢這東西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16章 賣身爲奴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43章 喝酒下棋第20章 勝利了嗎?第53章 清軍撤退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28章 帝國海軍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10章 打秋風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4章 援軍之戰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74章 當今之勢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77章 讀書人第8章 大勢所趨第47章 瘋狂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30章 裝甲部隊第21章 東北有後第29章 換點口味第19章 熊本師團第23章 又招人馬第30章 城破第61章 要投降嗎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12章 全營進攻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19章 出擊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48章 俄國革命第87章 仁川之戰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71章 玩具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8章 俄軍援軍第43章 迫擊炮第5章 進攻兩江第4章 援軍之戰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5章 天亡我也第42章 南下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23章 又招人馬第75章 招攬人才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9章 穿越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