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

一開始的時候的確有點麻煩,但是在槍支的壓迫下,以前作爲主人存在的滿人貴族們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對東北軍的槍口表示屈服。

而那些滿人中的普通旗民們,雖然說對東北軍還提不起來什麼好感,但也至於像以前那樣,讓那些滿人貴族們一說,就提起大刀長槍的來場動亂,總的來說,東北軍的這番嚴厲的鎮壓舉動,在短時間裡,的確起到了效果,但這效果也只是暫時的,當東北軍爆發出大問題或是面臨艱難處境的時候,這些背後的滿人們就會想他們的祖先一樣——叛亂將永遠不會停止。而這一問題需要解決,還是要靠那長久的人口政策,只有當東北地區的滿人比例下降到非常低的地步後,滿人就會被同化,而同化,一直是漢人解決異族的最好辦法。

當滿人發生動亂的時候,東北中存在的大大小小土匪們也在蠢蠢欲動,所以,這也給了新組建的東北軍新兵們一個練兵的機會。畢竟,土匪不會每一個都想以前的東北軍的前身清崖山那樣有着強悍的實力。面對他們,不會給東北軍的新兵造成太大的傷害,同時又起到了練兵的作用,當這些新兵奔赴與清軍作戰的前線的時候,就不會對戰場發生太大的恐懼感。戰鬥力明顯會提升很多。

這些關於滿人叛亂,土匪動亂的事。陳冬生雖然關心,但也只是說了下大概的方針後,就交給手下去辦了,畢竟現在的東北事務實在是太多了,現在的陳冬生可以說忙的不得了。

現在的陳冬生已經越來越感覺到人才的壓力了,沒有人才的東北能支撐到現在,不得不說這是完全靠着陳冬生的個人威望,一個人把清雅山從一個小小的土匪山寨發展成爲佔據東北三省的大軍閥實力,這讓東北軍上上下下對於陳冬生個人的崇拜是非常嚴重的,何況在東北軍中的訓練體系裡面的一個最重要的項目,絕對服從,絕對終於陳冬生。

然而,這樣靠着個人威望支撐着的政權,在目前來說已經嚴重影響到東北的發展,尤其是新式人才的缺乏,讓陳冬生一直希望做的工業化進程根本就沒有希望。

現在的陳冬生的希望也只有放在了去了上海等地的韓章,看能不能帶回幾個人才,就算是外國的也可以啊!

忙了一天的陳冬生在把那個第四師的戰報看了,回覆指令說:讓包俞見機行事的的命令後,就離開了工作了一天的書房,往後院走去。

現在已經是天色快要暗了下來,身後跟着李俊的陳冬生就一路往飯廳而去,現在的他已經感覺到了肚子在痛苦的喊叫。

來到飯廳後的陳冬生卻發現了郭雪也坐在飯桌上,看樣子,很明顯,她在等自己一起吃飯。

“你也出來吃了!”見了人不說話也不好,陳冬生是沒事找事!

“恩!”回答後的郭雪就叫下人開始上菜。

陳冬生現在已經是很餓了,也沒有多說話,而是直接的快速的吃飯,一頓飯下來,不用多久就吃完了,留下那還呆着的郭雪就一人先行離去。

而在另一邊也在吃飯的李俊看到了陳冬生快離去,也連忙放下飯碗,跟隨着陳冬生一起離去。他的任務可是保護陳冬生,自然是陳冬生到那裡,他也到那裡,李俊甚至是睡在陳冬生房間的外面小房中。這也讓李俊成爲了東北中最爲了解陳冬生的一個人,有些時候,陳冬生也會對他說一些私下的話。

而這個時候,李俊就說了:“軍座,爲什麼不吃多點,這樣對身體不好。”有些話是不能說,而有些話是不能說也要說,就像那個郭雪,一直跟在陳冬生身邊的李俊很明白陳冬生對於郭雪的感覺。

那是一種喜歡,卻又不能喜歡的感覺,李俊不明白陳冬生爲什麼要這樣,現在已經看的出來,陳冬生對於郭雪的感覺還是非常好的,但是李俊卻是知道,到目前爲止,陳冬生還是沒有和郭雪圓房。這在李俊看來是一件很難理解的一件事情。對此,他也很好奇。所以好奇心總是讓人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來,比方說,現在的李俊的問話。

“軍座,好像對於郭小姐有些偏見!”這話,不是李俊應該說的,作爲一個合格的警衛人員,有些事是不能說,就算看到了也不能說。

“哦,這個……”陳冬生卻沒有回答他的話。

而是停頓了一會後,就直接回房去。

======================

黑龍江

在東北軍攻下了盛京後不久,就派了第二騎兵師和第三師的部分部隊前往黑龍江,在東北軍的強力攻勢中,黑龍江的清軍很快就瓦解了,目前,東北軍已經接受了黑龍江大部分地區,除卻少數偏遠地區外,大部都已經歸入了東北軍的勢力範圍。

而在留下第三師的一個團的部隊留守後,這一方面的主力部隊就南下,進駐寧古塔周邊地區,並同從長春方向增援而來的第三師的一個團組成了對海參威方面的俄國遠東部隊的監視防禦體系。

目前的東北中,守備地方的任務已經開始交給那些新成立的地方守備旅,而主力部隊將成爲夜戰部隊擔任重要任務,不再擔任守備地方的任務,這也是在東北軍中改革的一個重點,把主力部隊解放出來,參與到重要任務當中來,而守備地方,就交給地方守備旅。

目前來說,除卻了第二師的兩個團在盛京擔負着守衛盛京的重任外,其他的東北軍主力部隊都已經奔赴各個戰場。攤子鋪的太大,而兵力太少,這是東北軍面臨的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面對俄國人的部隊中,只有第二騎兵師,這個時候,已第二騎兵師爲主體新組建的第四騎兵師還沒有完全成軍,加上第三師,面對海參威方面的俄國遠東部隊,可以說完全不夠實力。

這個時候的俄國在遠東的部隊不算海軍,一共有兩萬多人的正規軍。而這個時候的俄國正規軍並不是東北軍能夠抵抗的,這是實力的差距,和士氣,信心沒有關係。

不管從裝備上還是從士兵的訓練體系上,剛崛起沒有多久的東北軍完全沒有實力和俄國對抗,何況,現在的東北軍還要面對着清軍那源源不斷在錦州-新民一線增加軍隊的壓力。

不管怎麼樣,東北軍這個時候都是不能夠和俄國產生任何的糾紛,避免發生衝突。在這一點上,東北軍的總部高層都是意見統一的,所以,爲了避免這未知可能發生的衝突,東北向海參威的俄國遠東司令部派去了使者。

這個使者名叫:段尚文。一個典型的舊式讀書人。一個對戰國時期的連橫和縱有着非常興趣的人。當陳冬生看到這個自薦而來的段尚文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這個人絕對是一個人才,說他是人才並不是說他他是新式的人才,懂得多少洋務中的實例,而是他的口才,那是一種讓人聽了就想信服的口才。

所以段尚文用他的口才贏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次重用,第一個官職,第一個機會。而這次事關重要的出使,陳冬生選了他,無疑,陳冬生對於段尚文的希望很大,陳冬生只給段尚文定下一個要求,就是讓俄國不要攻打東北,對滿清和東北的對抗中處於中立。陳冬生還這樣說:“爲了生存,我們需要他中立。”

而段尚文則是一如既往的信心滿滿的對陳冬生保證,爲了陳冬生許諾的未來外交部長的職位,他必須全力以赴。

所以,在第二騎兵師和第三師在構築對俄國遠東部隊的防禦體系的時候,段尚文也在前往海參威的路上。

(時值,1886年,海參威還沒有被俄國佔據,情節需要,望見諒)

第21章 戰後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32章 戰前準備第28章 登臺講課第43章 喝酒下棋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14章 滿清新軍第80章 朝鮮局勢第61章 戰後續第4章 包圍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4章 包圍第63章 清帝退位第31章 工商條例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13章 被搶了第8章 大勢所趨第36章 國書四點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61章 戰後續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55章 兩個計劃第4章 “秋風計劃”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2章 清軍騎兵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69章 溫情第28章 擴大會議第7章 汝南之戰第4章 援軍之戰第10章 戰始第22章 錢這東西第78章 盛京學院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43章 立儲第77章 讀書人第4章 援軍之戰第81章 俄國插手第11章 長春之戰第9章 穿越一族?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45章 大戰來了第38章 中日之戰第45章 “海風計劃”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3章 三河鎮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46章 金華鎮第13章 被搶了第23章 沈家第79章 賣國-救國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3章 整編計劃第20章 調情受苦第61章 要投降嗎第44章 錦州危急第1章 成了土匪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22章 大戰第14章 滿清新軍第45章 躲避尷尬第90章 北洋水師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79章 賣國-救國第8章 俄軍援軍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74章 當今之勢第30章 城破第62章 滿清投降第13章 烏龍之戰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29章 吉林第23章 又招人馬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36章 沵古第10章 打秋風第21章 埋伏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48章 俄國革命第75章 招攬人才第12章 汝南之戰第45章 大戰來了第52章 援軍到來第7章 危機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4章 援軍之戰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17章 造船廠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72章 法律第26章 亂起第37章 協議=利益第7章 我發財了第85章 朝鮮—劫掠第43章 喝酒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