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六章 罷官

“一派胡言!”

堵胤錫見一衆文臣武將個個爲了討好馬士英,絲毫不顧朝廷,不顧社稷,不由得是大怒,

“如今定王殿下在武清起兵,韃子重兵在外,虛堵於內,這正是千載難逢的戰機,有道是戰機稍縱即逝,怎可拖延!難道韃子會等你們慢慢商議嗎?”

面對着堵胤錫的厲聲質問,滿朝文武皆是個個低頭看地,不敢爭辯。

不過那馬士英作爲弘光帝的頭號狗腿子,又是內閣首輔,自然是容不得堵胤錫在朝堂上如此這般“放肆”,將他馬士英視之如無物。

只見馬士英再出來對堵胤錫喝道:“堵胤錫,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這滿朝文武就你一個人是忠臣嗎?難道這滿朝文武就你一個人會謀劃嗎?

你睜開眼睛看一看,這朝堂袞袞諸公哪一個人不是進士及第!哪一個人不是滿腹經綸!哪一個人不是天子門生!

你口出狂言,你以爲你是誰,是聖人嗎?難不成我等還要給你跪拜磕頭!”

馬士英這話頓時是惹來了滿堂文武的一致響應,

“不錯,我等皆是老城謀國之言,怎的到了你堵胤錫的眼裡就成了一派胡言!”

“堵胤錫,你口口聲聲說我們貽誤戰機,難道這兵伐大事連個商量都不行嗎?亂作決斷,出了事情,後果你承擔的了嗎?”

“是極是極,你堵胤錫如此這般口出狂言,誹謗我等袞袞諸公,壞我名聲,我豈能容你!”

一個官員說着,便是對弘光帝跪地叩首,道:“皇上,堵胤錫目中無人,壞我名聲,還請皇上降罪,以正視聽,否則,臣寧可撞死在大殿之上,也不願再與他同殿爲臣!”

這個官員聲淚俱下,頓時便是惹得許多的官員紛紛附和,都是請求弘光帝懲處堵胤錫。

弘光帝早就是看堵胤錫不順眼,這時候自然是樂得順水推舟,於是弘光帝對堵胤錫說道:“堵胤錫,今日你之所言實在是狂妄,目無同僚,朕本欲將你下獄問罪,然念你往日還算勤於任事,便暫且免你戶部左侍郎一職,日後聽用!”

說完,弘光帝對堵胤錫揮揮手,示意堵胤錫退下。

堵胤錫見弘光帝竟然如此這般聽不進意見,不由得是極爲悲憤,“皇上,皇上,臣都是爲了大明,臣都是爲了皇上啊!”

陳子龍也是對弘光帝跪地說道:“皇上,堵大人一心爲國,忠肝義膽,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還請皇上收回成命啊!”

“放肆!”

弘光帝見堵胤錫還敢再說,那陳子龍還不知好歹的幫着他,不由得的極爲惱怒,大喝一聲,便是嚇得堵胤錫和陳子龍不敢再說話了。

“朕乃天子,言出法隨,難道朕的旨意還有商量的嗎?堵胤錫,你還不接旨!”

堵胤錫最後擡頭看了看弘光帝,見弘光帝已經是龍顏大怒,知道自己已經是勸不住他了,於是萬般無奈之下,只得是叩謝隆恩,接旨了,而後便是退出了大殿。

陳子龍這時候自然也是不敢再多說什麼,告罪之後,陳子龍也是退回本班。

馬士英及一衆文武見堵胤錫被罷官,個個都是得意無比,無不是爭先稱頌弘光帝英明神武,有太祖成祖之風。

弘光帝在一片的歌功頌德之下,也是漸漸消了氣,而後弘光帝對曹順說道:“愛卿先在京都稍等數日,待朕與列位臣工商議過後,自會有所決斷。”

說完,弘光帝不容曹順說話,便是示意太監宣佈退朝。

“退朝!”一個太監高聲喊道。

馬士英,陳子龍,還有一衆文武皆是齊齊跪地,山呼道:“臣恭送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待得弘光帝在衆文武的恭送聲中離開了大殿,一衆文武也是各自散去。

這時候陳子龍趕緊是疾步走到曹順的面前,關切的問道:“表哥,你沒事吧!”

之前提過,這曹順有個表弟在弘光朝廷裡面當官,李起感覺朝中有人好說話,於是也就派了曹順來跑這一趟,現在來看倒真是如此,若是換了別人,只怕此時已經是被馬士英秘密處死了。

原來這次曹順之所以能夠不死,乃是因爲在進入到弘光朝廷的統治地域後,便是在隊伍裡面挑了一個士兵出來在後面悄悄的跟着,

一旦自己出事,那個士兵便要立即前去南京找陳子龍,向他說明情況,到時候陳子龍自然會想辦法救他。

曹順沒有看錯陳子龍,在得知曹順出事後,陳子龍深感自己一人之力救不出曹順,於是他立即是找到了堵胤錫,請求他的幫助。

堵胤錫一聽說定王有了下落,還在武清起兵抗清了,大喜,

堵胤錫本就是極力主張抗清的,現在有了李起的消息,哪裡還會拒絕,趕緊是和陳子龍進宮,將那曹順給救下了。

曹順見到久未謀面的表弟,也是高興,感慨道:“沒事,沒事,這次還是多虧了表弟,要不然,只怕我就見不到你了,哎,”

說到這裡,曹順感嘆一聲,很顯然,他也是對自己遭到馬士英的這般對待很是感到失望,再加之此時見弘光帝對出兵抗清並不積極,甚至還有些推拖,曹順不由得是失望至極。

陳子龍見曹順如此,哪裡還能不知道他的感想。

可憐這弘光帝空有皇帝的名頭,卻是對江山社稷毫無興趣,成天到晚只知道聽戲唱曲,全然不將那韃子看在眼裡。

甚至之前弘光帝還想着連虜平寇,還派出了使者正式商談事宜,這真真是可笑至極,難道李自成比韃子還要威脅重大嗎?

陳子龍對弘光帝的做派很是氣憤,幾次上書勸諫,還極力主張出兵抗清,皆是被弘光帝視而不見,甚至還受到了弘光帝的斥責。

現在見曹順失望之極,他也是不由得神情暗淡下來,對以後大明朝的命運也是無比擔心。

“我大明將何去何從啊!”

就在陳子龍和曹順感慨不已的時候,一行車馬便是進入了南京城。

第三百零七章 多爾袞的心性第七百三十章 心中滿意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作打算第兩百八十六章 偏師第三百八十五章 鬼辯第一百九十九章 夜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時間全趕上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進山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場體面第兩百七十章 最後贏的一定是我第四百五十章 戰場突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謝升之驚第八十八章 是我不夠帥嗎第七十九章 廢除肉刑第三十八章 死能改變什麼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皇登基,普天同慶第兩百九十二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七十九章 縣官不如縣管第六百六十三章 都是騙人的第六百四十章 時機未到第七百一十四章謀略高低不重要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必過分看重第六百七十二章 前夜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四道第六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大怒第四百五十四章 要快第五百六十章 氣度第七百零三章 聖命不可違第五十一章 蠢笨如豬 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二十七章 挑撥離間第六百九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五百五十四章 已無退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禮物第兩百六十五章 這如何使得第四百章 豈有此理第四百八十章 皇權威勢大如天第一百八十三章 固山額真葉臣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二十一章 見到手下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親密合作第兩百零五章 請殿下降罪第三百零六章 爲大清江山清理門戶第兩百六十八章 驚喜來的太突然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事遭變化第四十二章 去不去第一百九十章 退敵之策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六百五十章 珍惜第一百一十九章 狗一般的吳三桂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的代善第五百五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六十六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兩百四十二章 毒計生第八十三章 軍規條例第七百二十五章 這種感覺很好第三百三十六章 史可法第兩百零八章 你們太看得起韃子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親密無間第一百零一章 吳三桂回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武清舉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建王朝的帝王就這德行第七十六章 鋼柔並用第六百二十八章 雙李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會張獻忠第一百四十四章 擴編第三百五十一章 阮大鋮第兩百零二章 殺第五百八十九章 難道飛了不成第四百二十六章 悔恨惱怒的多鐸第六百九十九 感同身受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必過分看重第七百一十五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三百三十五章 寵臣張廣延第七百二十六章 還是早作打算好第九十三章 可笑至極第七百五十七章 上位者的優勢第一百零三章 吳三桂大怒 跪求訂閱第六百五十八章昏君第兩百七十章 最後贏的一定是我第五百零九章 爾等何以安社稷第一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七章 密室第一百九十五章 虛僞李自成第三百六十四章 知遇之恩,不敢辜負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是個陰謀第一百八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六百五十八章昏君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起入京第兩百六十八章 驚喜來的太突然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起入京第三百四十四章 封建王朝百官的思想第四百八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十四章 叛明歸闖第四百四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總是天真的第三百五十四章 火冒三丈第四百一十三章 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