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巴塔哥尼亞(一)

天空飄着鵝毛大雪,一支約三十來人的隊伍正頂着凜冽的西風艱難行走着。隊伍中除了這些人員外,還有數量更多的牲畜:40匹馬、20頭騾子以及數量超過60的駱馬,七八隻獵犬撒着歡地在左右奔馳着,警惕地注視着被薄雪覆蓋着的荒原上的動靜。

自從在加耶戈斯河口附近登陸已經很久了,這支不大不小的探險隊沿着冰封的河流(河水幾乎已經斷流,枯水期水量不夠豐沛)向西一路考察前進。在行經了七天後,一場不期而至的大雪將衆人團團籠罩在了一望無際的荒原之上。

領隊的蒙虎擡頭看了看鉛灰色的天空,不由得嘆了口氣:天知道這場大雪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希望不要影響到大家的考察活動吧。這次陸軍部、海軍部、交通部、國家鐵道總局難得地協商一致,共同出資組織這次巴塔哥尼亞南部地區的國家級考察探險隊,目的就是爲了勘探清楚沿加耶戈斯河口向西直到里奧圖爾維奧煤礦以及山西(安第斯山)的阿勞坎港的地質及物產。

海軍部希望將阿勞坎港建設爲東岸在東南太平洋海域的活動基地,以便爲將來籌建第三艦隊造勢;陸軍部則希望修通一道從加耶戈斯河口直抵里奧圖爾維奧的鐵路,至少前期要修通一道簡易的公路,以便可以將通過南太平洋移民航線運來的人口經這條鐵路運輸至加耶戈斯河口,然後再用船隻沿近海運回國內;至於交通部和國家鐵道總局嘛,那就很清楚了,鐵路是鐵道總局負責投資,該局的基建隊伍將和交通部的交建一局共同承建這條鐵路,此外阿勞坎港的二期擴建也將由交通部獨立承擔,這是擴大這兩個部門影響力的絕好機會,他們當然不會錯過了。因此,這便有了如今四部門聯合組建的探險隊。

這支探險隊由國內資深探險專家蒙虎、王大力二人共同帶隊,着力考察加耶戈斯河沿岸的地質、氣候、自然條件,以初步確定這條鐵路到底能不能修、怎麼修、需要什麼技術、投資總額又是多少、沿線是否有敵對的原住民部落、沿線的土壤條件如何、有無近期可開採的礦產等等。

他們自從10月初在尚漂浮着浮冰的加耶戈斯河口附近登陸以來,一路沿着河南岸(後世阿根廷修建鐵路的地方)向內陸地區挺進,沿途不斷考察着附近地區的地質條件,同時繪製地圖。短短一個星期,他們才走了不到五十公里,步伐可謂是緩慢無比。

加耶戈斯河兩岸的荒涼景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裡常年颳着大風,風的時速很高,這從偶爾幾株歪着身子的大樹就能看得出來。這裡的樹木很少,地表到處是砂礫和荒草,預示着這裡似乎是一片不毛之地。大家一路行來,就連野生動物都很少看到,除了剛登陸那會看到爲數不少的南美海獅、海豹、麥氏環企鵝外,一路上就只看到偶爾幾隻行色匆匆的胡狼、兀鷹、狐狸等掠食者了,這裡似乎是一片被世界所遺忘的天涯海角之地。

“這裡已經不是中央臺地的範圍了,不過就一路上所觀察到的情況而言,大部分土地都很貧瘠。降水稀少,植被不夠茂盛,到處是小灌木和荒草。地表砂石卵石很多,發展農業的條件很差,光清理這些砂石可能就要花費很多年的時光。土地也非常乾旱,目前看來也就沿着加耶戈斯河兩岸有面積不大的土地可以清理出來進行農業耕作了,其他地方都只適合發展畜牧業,不具備發展種植業的基本要素。”擔任探險隊副隊長的王大力抹了把眉毛上的雪花,甕聲甕氣地說道。他昨天開始就得了感冒,到現在正是最嚴重的時候。

“確實如此。”蒙虎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說着:“不過加耶戈斯河是條季節性河流,冬春季節的流量很小,有些地方甚至可能會出現斷流,這一點需要我們提高警惕。最好的辦法,還是依託現有的環境,組織人手修建人工蓄水池,以便保障冬季的居民用水安全。”

“在荒漠中開闢的綠洲,規模總是很有限。不過也無所謂了,我們只需要這些綠洲城鎮能夠給途經的火車提供維修、補給功能,另外就是修建起一些民居,供移民運輸線上生病的移民們臨時居住。加耶戈斯河沿岸,終究不是什麼好地方,但現在也只能這麼湊合着了,畢竟從這裡修建兩洋鐵路,成本是最低的,也是最容易修通的。”王大力微微低下頭,躲閃着越來越猛烈的雪花,慢吞吞地說道。

“先歇一歇吧。”蒙虎勒住了馬繮,然後翻身下馬,吩咐着麾下隊員們開始安營紮寨。此番跟隨探險的人裡既有陸軍方面的,同時還有情報系統的人員,紮營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家常便飯,因此很快一個粗粗的營地就搭建完畢了。他們甚至在環繞營地的木樁上還纏上了兩道鐵絲網,用來防備夜間可能出現的野獸(美洲獅、胡狼)或原住民。

幾名探險隊員騎馬出去偵查一下週邊情況,另有些人開始到加耶戈斯河邊鑿冰取水。此時的加耶戈斯河正是枯水期,此處河道甚至完全斷流,因此取水的探險隊員們甚至跑到了凍得硬邦邦的河中心,才找到了幾處大水塘,鑿穿冰面後取了一些水回來。

河邊有一些高大的蘆葦叢,此時已經完全枯黃一片了。蘆葦裡偶爾有一些耐寒的鳥類撲棱着翅膀飛了出來,但它們並不飛遠,而是站在旁邊觀察着這些“外來者”們,這似乎更加佐證了這是一片完全荒蕪、未經開發的處女地——很可惜,是一片乾旱的荒漠處女地。

“巴塔哥尼亞南部荒原,就這一個多星期的考察看來,開發的難度真的不小。”坐在溫暖的帳篷裡,探險隊長蒙虎往自己嘴裡猛灌了口辛辣的河中大麴,然後直接用衣袖抹了抹嘴角,打着酒嗝說道:“也就沿着一些河流的兩岸可以開闢出少量綠洲,用來種植穀物、蔬菜和水果。其他地方完全就是乾燥的荒原,除了稀疏的矮小灌木和野草外,就只剩下大片風化的砂礫了,環境真的有夠惡劣的。”

“開闢那些綠洲也不簡單啊,前期投入忒大!”王大力一把拽過蒙虎手裡的酒瓶,仰着脖子灌了兩口後,才喘着粗氣說道:“沿河兩岸的土地很多要清理砂礫、雜草和灌木,有的乾脆就是鹽鹼地,只有很少一部分適合耕作,而且還他媽需要改良土質,尼瑪真是一片窮山惡水。”

“改良土質需要常年堅持不懈纔會出成果,我們有的是時間,有的是耐心,怕什麼?難道巴塔哥尼亞這片荒原還有人來和我們競爭不成?”蒙虎不屑地撇了撇嘴,奪回酒瓶,說道:“巴塔哥尼亞的地勢從西向東逐步降低,而且西部越靠近安第斯山脈的地區降水就越豐富,巴塔哥尼亞的精華,還是在西部內陸地區啊,東部沿海大多都是些爛地!西部還有大量冰川湖、冰蝕湖、冰漬湖什麼的,很多發源於安第斯山脈間的河流水量豐沛,即便在枯水期也能維持不斷流,這些對農業生產的意義還是很大的。而且說實話,南美大陸的淡水湖泊數量不多,但巴塔哥尼亞就有幾百個,整體水資源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稀少,就看我們怎麼利用了。後世阿根廷人很晚纔開發這裡,搞得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還不到兩人,大部分地區根本就是未經開發得自然原貌,我們有數量龐大、勤勞能幹的明人移民,還怕改造不了這片荒原的自然環境麼?”

“我就是怕他們太能幹了,能幹到把這片荒原折騰得不像樣,沙漠面積不斷擴大,那樣可就搞笑了。”王大力舒服地躺在一張搭起的吊牀上,拿着個筆記本,手裡的鉛筆還在上面寫寫畫畫:“利用淡水湖泊什麼的事情以後再說,咱別扯遠了。現在最緊急的事情仍然是將全程走上一遍,然後勘探出一條合理的鐵路線路出來。後世阿根廷修的這條鐵路選址我們大體上雖然都知道,但很多事情仍然要實際走一趟才清楚啊。我們考察完畢後,接下來就該輪到陸軍出場了,到時候將本土幾個騎兵連全部撒過來,再招募一些高喬人、波蘭人、韃靼人,開始清理沿線的土著原住民部落。不把這些原住民們搞定了,鐵路可是沒法安心修的啊。”

“是這個理。”蒙虎點了點頭,說道:“不過這次也不能爲了急於完成任務就草草收場。隊伍裡那些情報人員、陸軍軍官們是幹什麼來的?當然是偵查土著內情,以及行軍補給線路而來的。此外農業部的人也想找幾個農業綠洲出來,畢竟將來開發這裡不能所有補給品都從外界輸入,那樣成本也太高昂了。所以啊,我估計怎麼着還有兩個多月咱才能把沿線粗粗走完一遍。”

PS:兄弟今天結婚,最近都沒什麼時間碼字,全靠存稿頂着。我下面會盡量抽出時間碼字,維持不斷更。不過。。。若有不忍言之事(斷更)發生,萬望大家海涵。

第五章 無意中的闖入者第二十一章 訓練第四百九十一章 篳路藍縷(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逐漸復甦的經濟(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烏江之畔(七)第二十五章 貿易摩擦(一)第二章 新起點(二)第五十七章 黑水大開發(三)第五十五章 南方的英國人(三)第五十三章 南方的英國人(一)第四十四章 貿易與殖民(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經濟工作(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渾水(一)第七十二章 海軍與海盜(七)第八十四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四)第八十四章 財富與銷贓(二)第十八章 南方共同市場(三)第五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五)第六十章 南方的英國人(八)第四章 新起點(四)第八十二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二)第九十七章 重返黑水港(一)第三十五章 談判(三)第二百十六章 熱帶沃土(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漂洋過海(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伊河(二)第二十章 “走私商人”的興趣第四章 新起點(四)第七十九章 偉大的航行(四)第七章 風起雲涌(四)第一章 政治任務第六十六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智利的野望第九十七章 山間的戰鬥(三)第四十章 杭州灣(一)第一百零四章 打草谷(一)第五十二章 追逐戰(一)第八十八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三)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準備(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催化(三)第三十章 本土:鄉間(二)第十六章 南方共同市場(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僵持與突破(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底線不容侵犯第五十六章 波爾多風雲(十三)第二章 安齊拉納納(二)第二十章 人代會第二百零一章  山雨欲來(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爭催化(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逐漸復甦的經濟(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錢荒與票據(三)第四百九十章 風起雲涌(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湖西(二)第一百十四章 遲來的接觸第二百三十五章 僵持與突破(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合作(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社會變遷(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路時代(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經濟調查(一)第五十一章 戰備之船舶(一)第五十一章 大動脈的貫通第一百八十章 渾水(九)第三百五十五章 黑龍江的新秩序第七十八章 邊貿市場(一)第七十章 突然惡化的局勢第三十四章 燧發槍第三百七十七章 困境第三百三十五章 錢荒與票據(二)第五十五章 波爾多風雲(十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進第二十四章 卡瑪部落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方車輛廠第六十八章 海軍與海盜(三)第五十四章 戰備之物資(二)第十六章 善後處置(二)第六十一章 決戰:插曲(三)第二百十一章 遊擊(一)第四十三章 這就開戰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丘區(三)第七十八章 割麥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網(一)第七十四章 南方戰區(一)第十五章 善後處置(一)第四十三章 這就開戰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唯一的防守方式第三十五章 太平洋貿易第四十四章 血河(七)第七十章 決戰:間奏(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局(九)第三十一章 西進與鐵礦(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東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判斷(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烏江之畔(七)第九十一章 表兄(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經濟調查(二)第一百十五章 河間奴(二)第一百零五章 打草谷(二)第六十一章 炮艦外交(一)第七十章 突然惡化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