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艱難的談判(四)

莫三最近很忙。

本來二月份的時候,他已經與秉承國王意志的西班牙西印度事務院書記官巴爾博亞先生進行了兩輪談判。雖然那僅僅是泛泛而談,但雙方已經互相亮了一下自己的底線,這讓談判一下子變得坦誠了許多,因爲沒有人再會以一些不切實際的條款來試探對方。

原本預定的談判就在二月底展開,但率領護航船隊離開歐洲的郭子離海軍上尉特地通過多利亞家族給莫三塞了一封信。他在信裡要求莫三拖延談判時機,以便讓東岸獲得更大的戰爭成果。郭子離堅持認爲目前還不是東岸與西班牙媾和的時機,他提到目前東岸國內舉國沸騰,大夥的心氣因爲不斷的戰爭勝利而提高了很多,這時候外交部門應該配合軍隊的行動,等陸軍徹底攻佔智利、海軍進至加勒比海後再議和,如此才能保障最大利益。

對於郭子離這個海軍中爲數不多的激進派的意見,莫三隻略微掃了兩眼就將信紙收了起來,純粹一派胡言嘛!這人腦子裡到底整天都在想些什麼,開什麼玩笑?如今國內通貨膨脹之嚴重連莫三都有所耳聞,而且這還是去年的事呢,今年想必更加嚴重!這時候還要鐵了心打仗,莫三隻能說他失心瘋了!打仗有什麼用?搶回來更多的錢回去好製造通貨膨脹麼?真是沒有經濟意識的粗人。

這個郭子離確實是個不安分的傢伙,目前隱隱在和王鐵錘、李毅兩人競爭海軍第二人的位置,不過就憑他的政治傾向,莫三說什麼也不會同意讓這種人掌握海軍的,簡直就是禍害嘛!也許此人打仗能力比較強,前陣子在卡塔赫納附近海域又擊沉了西班牙地中海艦隊的一艘主力戰艦和兩艘槳帆船、擊傷多艘,當然自己這方也有一艘護衛艦因爲桅杆被打斷而無奈自沉,不過總的來說交換比還是可以接受的,這讓西班牙本就殘存不多的艦隊實力更是雪上加霜,也許明年東岸護航船隊橫穿直布羅陀海峽時西班牙人都沒出戰的勇氣了吧。

不過能不能打仗並不是海軍部長這個層次的官員的主要考察因素,要能當上海軍部長,首先得“政治過硬”,意思就是不能和陸軍那幫自說自話的人走在一起。在這一點上,郭子離顯然是不合格的,莫三還是更屬意李毅上尉,到時候他也會寫信鼓動自己的一些政治上的盟友們去運作一番。

莫三在歐洲也待了很長時間了,對如今三十年戰爭的走勢有清晰的瞭解。目前奧地利很明顯已經不想繼續進行戰爭,無奈法國和瑞典已經不止一次拒絕了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提出的停戰請求,他們仍在滿臉興奮地準備繼續擴大戰爭。雖然軍人傷亡頗重,雖然瑞典、法國的很多領土也慘遭蹂躪(瑞典的波羅的海南岸領土、法國東北部),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雖然戰爭軍費已經高達十多億利佛爾,但他們仍然決定把戰爭繼續下去,直到獲取最大利益爲止。

尤其是法國,目前已經攻佔了南尼德蘭這片天主教徒聚居區的數十個城鎮,東北部國境線大大擴張;同時他們在東部也多次擊敗神聖羅馬帝國軍隊,佔領了梅斯、圖爾、凡爾登以及大部分阿爾薩斯地區,在東南部,他們也侵佔了許多原本是西班牙領土的城鎮,整個國家的領土大大擴充。同時法王路易十四還兼任了巴塞羅那伯爵,整個加泰羅尼亞地區完全倒向了他,比利牛斯山以北的許多西班牙領土也被一一攻佔,一些原本依附於西班牙的領主們也被法國趁機控制。

此外,意大利地區的那不勒斯、西西里也岌岌可危,甚至在去年(1647年)那不勒斯還爆發了一場起義,雖然西班牙人很快就恢復了那裡的秩序,但難保接下來還會不會出什麼幺蛾子。總之在莫三看來,最近幾年——特別是羅克魯瓦戰役結束後的幾年以來,西班牙的頹勢非常明顯,法蘭西的崛起之勢也相當明顯。目前法國是兩線開戰,同時與奧地利、西班牙作戰,並且還屢屢勝利,奧地利也是屢次求和被拒——因爲法國還沒撈夠好處,而西班牙王國則陷於了四分五裂的亡國危險之中。

莫三知道歷史上西班牙沒有亡國,但他不知道這個時空的西班牙會不會亡國。雖然東岸人給西班牙造成了一些損失,但對西班牙最緊要的秘魯金銀卻大部分都運了回來(被東岸截獲的基本都是當地官員、商人私下裡的匯款,其中甚至有******人的錢……),因此其實力被削弱得很有限。

當然說是這麼說,但莫三也不敢打包票西班牙就一定能挺住,因爲這個時候法國人已經停不下來了。奧地利的求和被拒絕,西班牙自然也不會自取其辱,他們只能壓榨出自己的每一分精力來與法國人對抗,否則便是亡國的下場。這個時候,東岸出於長遠利益考慮,應該適時結束與西班牙的戰爭了。在穩固消化新得地盤的同時,不斷通過向西班牙出售廉價工業品和戰爭物資的方式,給西班牙進行輸血,讓他們能夠多消耗一分法國人的精力。

對於法國的崛起,歐洲大陸上的其他國家都看在眼裡,目前甚至開始了部分串聯。比如英國和荷蘭就很着急,特別是荷蘭,已經與西班牙事實上停戰好幾年的他們如今對於法國逐步蠶食西屬南尼德蘭的領土非常在意,並將此視爲對自己國防的威脅。

西班牙此時也早就默認了荷蘭的獨立,同時也準備將荷蘭佔領的南尼德蘭的弗蘭德斯、林堡、布拉班特地區的部分領土割讓給荷蘭人,此外據說還將關閉斯海爾德河的對外貿易——這勢必將重創安特衛普的經濟,對阿姆斯特丹形成重大利好。西班牙人做出如此多的讓步僅僅只是爲了換取荷蘭對其經濟上的支持,而荷蘭當然也樂得這樣做,因爲現在他們最大的敵人已經不是西班牙了,而是崛起中的法蘭西。

甚至於,在二月底莫三因故推遲了與西班牙人的談判後,幾名荷蘭西印度公司的代表還特地經巴斯克地區來到了巴拉多利德,與莫三進行了一番秘密商談,商談的核心內容就是勸告東岸人儘快與西班牙達成和平協議。

他們擔心東岸人在秘魯地區的持續作戰行動會使得西班牙的銀礦產地陷落,這無疑會造成西班牙財政的全面崩潰。而財政崩潰的後果對此時已到生死存亡邊緣的西班牙來說是災難性的,荷蘭人警告,一旦西班牙王國政府崩潰,東岸人很可能將找尋不到一個可以談判的對象,那麼很多後續的利益可能就無法商談了。

在西班牙人之後,******人不出意外地也來到了巴拉多利德,多利亞家族的阿萊桑德羅鄭重向莫三提議:由******共和國政府出面調停西班牙王國與華夏東岸共和國之間的戰爭,以儘快結束這場悲劇的戰事。因爲戰爭現在已經演變成了長期的消耗戰,這無疑對雙方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爲此偷笑的只可能是法國人。因此他建議莫三與巴爾博亞書記官儘快重開談判,雙方更坦誠地坐下來,一起商量出一個解決方案來。

阿萊桑德羅的話讓莫三有些觸動,是的,戰爭再打下去也無任何益處了,難不成東岸人真能控制整個南美不成?以東岸現在全國不過十五萬的人口數量來說,控制整個烏拉圭外加巴西南里約格蘭德州就已經很不錯了,至於遼闊的拉普拉塔地區,那暫時還是別做那個白日夢了,打下來也無法開發,還是現實點的好。

而也只有在這個時候,莫三才隱約認識到,自己當初貿然找到巴黎去妄圖與法國人密談一起夾擊西班牙有多麼地不靠譜。先不談當時他沒找對人,就算找對了人,法國也只會把東岸當槍使,根本不會與東岸訂立什麼盟約。法國人是高傲的,他們可丟不起那個人,畢竟那時候東岸的形象還沒現在這麼高,完完全全的一個弱雞小國而已,有什麼資格與偉大的法蘭西王國平起平坐?

三月份就在與******、荷蘭的使節來往中過去了,而到了四月初的時候,甚至就連剛剛控制國內局勢的英國資產階級政府都派了一位代表前來拜訪莫三。他的來意與荷蘭人、******人大同小異,那就是勸和西班牙人與東岸人。

西班牙這個時候確實是務實了很多,在英國內戰剛剛結束沒多久的時候,他們就搶先承認了“弒君者的共和國”——英國,然後極力拉攏英國人共同對抗法國人。歷來對歐陸局勢相當上心的英國人對此深以爲然,開始與西班牙逐漸靠攏,從事各種反法活動。

而調停東岸與西班牙的戰爭自然就是反法活動的重要一環了。莫三看到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內,已經有三個國家明確表示願意調停這場戰事了,這由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視。因此,在4月5日的時候,他終於明確表態:願意與西班牙人重開停戰談判。

第七章 狼羣(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魏氏經濟學(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亂局(十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僵持與突破(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社會變遷(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網(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局(一)第一章 非洲航線(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日(六)第二十六章 本土:外交(二)第九十七章 山間的戰鬥(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發展第八十六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一)第七十九章 邊貿市場(二)第四十八章 外交與危機(三)第八章 新移民(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底線不容侵犯第四十章 “東岸之鷹”號第四百七十五章 巴拉多利德和約第一百七十二章 移民起運第三十九章 濟南(六)第五章 護航分艦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鐵公司(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錐(一)第七十七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七十一章 換血計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亂局(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亂局(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巴塔哥尼亞(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哈巴羅夫的抉擇(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錢荒與票據(一)第二十五章 本土:外交(一)第三十五章 談判(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過海(十)第三十八章 河中堡的困境(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錐(一)第九十三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三)第二百十四章 福爾摩沙來客(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二)第三十二章 不期而遇(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布城,不堪一擊!(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魏氏經濟學(一)第五十一章 繳公糧第二百十二章 遊擊(二)第五十六章 黑水大開發(二)第一百十四章 遲來的接觸第二百六十三章 網(一)第七十四章 南方戰區(一)第一百零六章 新華夏、新危機(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帥的臨別獻禮(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見聞(四)第八十五章 東方港的西班牙人(一)第七章 狼羣(二)第三章 新起點(三)第一百三十章 亂局(五)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費站(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市面(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印度公司(二)第七十三章 斬波第一百五十七章 序曲(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灼熱的經濟(二)第二百十六章 熱帶沃土(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社會變遷(六)第六十三章 艱難的工業進步(一)第九十九章 東方戰略的開啓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響(三)第二十七章 本土:外交(三)第三十八章 意料之外的戰鬥第七十八章 邊貿市場(一)第六十八章 南巴塔哥尼亞(六)第三十五章 棉布市場(一)第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十五章 軍部的獨走第九十四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四)第四百十三章 且戰且退(二)第三十一章 不期而遇(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東岸日本公司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虛的山東第七十四章 海軍與海盜(九)第一百三十章 亂局(五)第二十七章 貿易摩擦(三)第九章 新移民(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集中護航(一)第六十五章 決戰:主題(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艱難的談判(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去國離鄉(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漂洋過海(九)第一百七十章 奧斯曼之行(二)第三十四章 南鐵速度第四百二十四章 逐漸復甦的經濟(一)第四十三章 血河(六)第八十七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二)第三章 荷蘭紀行(一)第三百零二章 戰爭歲月(三)第二十九章 聖奧古斯丁(七)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鐵公司(一)第五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燒營房事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