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艱難的談判(六)

冗長的談判還在繼續。

今天已經是4月20日了,雙方在4月10日當天因爲就太平洋港口的開放問題一度談崩導致不歡而散。作爲調停者的******人表示“嚴重關切”,然後便由多利亞家族的阿萊桑德羅出面溝通雙方的意見,最終還是將雙方的談判代表一同勸回到了談判桌上。

這個時候其實雙方的壓力都不小,但都迫於種種原因而強自堅持着。西班牙人是由於法國佬在東北地區越來越頻繁的軍事調動而心驚不已,而東岸人則迫於******、荷蘭、英格蘭等國越來越大的外交壓力,總之各有苦衷的雙方在中斷談判十天後終於再次開啓了之間的第四次正式外交談判。

談判的焦點依然集中在太平洋港口的開放問題上,巴爾博亞書記官也許是和他們的國王陛下專門溝通過,這個時候死咬着不肯鬆口。而莫三也明白這個問題事關重大,因此也在這上面窮追猛打,這讓無論是談判當事人的巴爾博亞還是作爲調停中間人的阿萊桑德羅都困惑不已:智利那邊的那些漁業資源對東岸人就那麼重要嗎?爲此他們甚至不惜放棄一些其他方面的利益,這簡直難以理解!

西班牙人當然無法理解東岸共和國的高層們對獲取太平洋港口的執着,他們也無法理解這些年紀普遍已經四五十歲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們對開通太平洋移民航線的渴望,他們更是無法理解他們對於快速引進人口、在有生之年控制更多領土的“變態”追求。

東岸人,對於太平洋的期待已經十多年了!這不僅僅是那個相當於十個阿根廷南部漁場產量的超級海上牧場,也不僅僅是爲了獲取兩洋國家的地理優勢和無上榮光,他們需要更多的同文同種的人口來填補南美大陸的空白。這個在血與火中誕生的新民族將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屍體,將一片片空白的荒地建設成農田、牧場、工廠和城鎮,然後一步步登臨世界的巔峰。當然,要達成這一切,首先需要做的第一步便是從西班牙人手裡奪取陽光下的土地。西班牙人既然對於開發遼闊的拉普拉塔地區有心無力,那麼便由東岸人代勞好了。

“莫先生,貴國爲何對進入太平洋沿岸念念不忘?這真是令人難以理解!”巴爾博亞書記官有些惱羞成怒地站起了身,看着坐在對面的莫三,說道:“在我看來,這是對西班牙王國的侮辱!我們對太平洋沿岸的開發拓殖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纔將那片蠻荒之地變成了宜居的文明世界。那裡是我國最重要的財富源泉,我覺得這裡沒有任何商議的可能性。如果你堅持的話,那麼談判就此終止,後果由你方承擔。”

“進軍太平洋是我國政府的基本國策,同時也是我國朝野上下的長久夙願,我們甚至願意爲此付出巨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不知道巴爾博亞閣下,貴國政府有沒有因蠻橫拒絕我國進入太平洋沿岸而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的思想準備。現實是殘酷的,卡亞俄的圍困不是偶然,現在已經快到五月份了,貴國前往美洲的第一批船隊已經出發,希望他們明年仍舊能夠順利從美洲帶回大筆金銀。”莫三示意秘書將自己的外套和禮帽拿了過來,然後一邊穿一邊說道:“談判終止的後果自然很嚴重,我相信我國政府已經爲此做好了充分準備。聽說巴爾博亞書記官閣下在進入西印度事務院之前曾經從過軍,好好珍惜這段美好時光吧,也許明年法國佬就會進抵馬德里了,那時候需要你走上前線爲這個國家奮戰。”

說完,莫三重重嘆了口氣,示意秘書跟上自己後便率先離開了會場。正在會場外百無聊賴地等待着的阿萊桑德羅見狀有些吃驚,正想上前詢問什麼時卻見巴爾博亞也一臉陰沉地走了出來。莫三朝阿萊桑德羅搖了搖頭,然後走到門外登上馬車,很快就離開了談判會所。

接下來的日子波瀾不驚。莫三依舊住在多利亞家族提供的莊園內,整日裡要麼無所事事地像個老學究般地閱讀着一些西班牙語書籍,要麼就是接待前來說和的一波波的客人。當然偶爾他也會應邀參加一些西班牙人舉辦的宴會,宴會上總有一些人通過各種手段來試探他,但都被他無視了。這時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東岸人應該還沒徹底關上談判的大門,莫三應該也在等待一個合適的契機重啓談判,但無奈目前雙方的分歧實在太大,除非有一方做出實質性的讓步,不然很難談得攏。

五月份就在這樣的“悠閒”日子中很快過去了。在月底的時候,一道令西班牙人聽了大爲沮喪的消息從遠方的德意志傳了回來。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在楚斯馬斯豪森戰役中慘敗於瑞典、法國聯軍,一萬多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這場戰役的失敗幾乎宣告了奧地利將徹底退出這場戰爭,這對西班牙人來說無疑是個很壞的消息,因爲這意味着法國人可以將主力全部調集過來對付西班牙軍隊。

西班牙現在是戰不能勝而又求和不能,現在求和的話,先不說法國人肯定會斷然拒絕,就算勉強同意其開價也一定是高昂得令人難以承受。比如南尼德蘭、比利牛斯山脈、意大利、阿爾薩斯和洛林等地的領土割讓,很可能還會有鉅額賠款的要求,這是如今的西班牙所無法承受的。

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國王身邊的近臣們終於稍稍放低了一些姿態,開始鼓吹西印度事務院應該儘快重啓與東岸人的停戰談判。事到如今,西班牙國王在秘密與東岸人進行外交談判的消息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如同篩子般四處漏風的西班牙宮廷根本無法長久保持什麼秘密,此時大部分西班牙貴族都已經知曉了這麼一件事情。

在這個西班牙王國最爲艱難的時刻,大家也沒有認爲與華夏東岸共和國這麼一個新大陸小國談判是什麼恥辱事件。當年前任秘魯總督私下裡發起的、與東岸人的第一場戰爭還沒過去多少年呢,現在不過是重複一下當年所做的事情而已。因此,在現實因素的推動下,西班牙與東岸之間的第五次正式談判與5月31日在巴拉多利德繼續進行。

這次談判雙方又比之前務實了許多,西班牙人雖然對東岸人堅持要求進入太平洋沿岸表示不解和惱火,但語氣已經不如一開始那麼強烈了。要知道在這個時候,法軍持續增兵其東北部和西屬南尼德蘭一帶,一場規模宏大的戰役似乎已經不可避免。雖然西班牙派駐那裡的軍隊都還算是較爲能戰,但在深悉內情的衆人看來,他們無論是從兵力、裝備、補給、經驗還是戰鬥意志上來說,都比法國人差了那麼一截,因此失敗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大概也就西班牙國王和少數寵臣仍然期待着他的軍隊能夠力挽狂瀾了,其他人包括很多外國使節對打敗法國人都抱以悲觀的態度。他們認爲新兵居多的西班牙軍隊不是法國佬的對手,尤其是那些對法國人崛起抱有深刻警惕之心的英格蘭人、荷蘭人,他們此刻是急切地希望西班牙迅速結束任何不必要的戰事,全力以赴地對付法蘭西。

西班牙人這次增加了一個談判代表,即同樣是西印度事務院的費爾南多。他們兩人代表西班牙國王與東岸人進行了整整持續三天的激烈辯論,最後才於6月1日晚間達成了一個初步的協議。在此期間,荷蘭人、英國人不斷髮來警告,他們不惜以措辭強硬的戰爭威脅,堅決要求東岸人儘快與西班牙人達成協議,******人也表示談判若久拖不決的話他們也將重新考慮與東岸人的一些商業方面的合作。莫三在如此巨大的壓力面前,不得不與西班牙人互相妥協,達成了協議(尚需本土批准)。

協議其他部分沒有太多變化,亮點還是在關於是否開放太平洋沿岸的問題上。西班牙人最終還是做出了一些小小的讓步,他們決定允許火炮數量不超過8門、噸位不超過500噸的東岸船隻在每年6-9月這四個月內可以進入智利南部海域捕魚,但最遠向北不得越過奇洛埃島最南端。至於捕魚的稅收,則額定爲每年五萬比索,這個價格三年一協商,一經商定則三年內不再變更。至於東岸人提出的在奇洛埃島或瓦爾迪維亞附近獲得港口的提議,則被西班牙人一口回絕了,但東岸人目前佔據着的布蘭卡港則在莫三的力爭下保留了下來,範圍被限定爲東岸在當地的城區建築向外延伸一炮之地。

而東岸人爲了取得光明正大進入太平洋的權利——雖然是受限制的,也做出了相當的讓步。首先他們將放棄試圖在智利成立阿勞坎尼亞王國的努力,同時中斷對這些阿勞坎人的任何支持,但阿勞坎自由市獲得獨立地位,由東岸人對其進行保護。

阿勞坎自由市的獨立差不多是莫三所爭取到的最爲重大的成果了,這座城市名義上由當地居民自治(80%阿勞坎人外加20%東岸人),並且接受華夏東岸共和國的保護,但實際上西班牙人等於是默認了東岸人在太平洋取得了一個立足點,這對他們而言已經是不得了的讓步了。

其次就是東岸人的船隻每次進入太平洋前將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港進行報備,得到允許後方可南下穿越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當然這只是個形式;最後,他們將向西班牙王國出售最新式的長身管陸軍野戰炮、攻城炮,包括此前東岸一直禁止出口的12磅野戰火炮,以支持他們對法蘭西王國的作戰,當然他們也不得向法蘭西王國輸出任何軍事物資。

對於這個達成的初步協議,莫三和巴爾博亞兩人都不是太過滿意,但也都無可奈何,知道這已經觸及到對方的底線了。談完這些東西后,莫三立刻派遣自己的秘書攜帶自己用五筆代碼寫就的加密外交信件,準備搭乘西班牙王國的一艘快速聯絡船前往本土東方港,這事還得本土最終批准才能作數呢。

第十六章 南方共同市場(一)第三百零七章 熱那亞人的目光(一)第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亞(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逐漸復甦的經濟(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湖西(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去國離鄉(一)第二百零七章 血肉磨坊(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影響(二)第七十二章 大掃蕩第四百四十章 棉河(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西大荒(二)第三十七章 棉布市場(三)第六十七章 海軍與海盜(二)第二十二章 百萬法郎戰爭(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東岸日本公司第三百九十二章 來自荷蘭的壞消息第一百三十六章 創業與發展(一)第七十五章 經濟圈第八十三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三)第四百零二章 新青島,新生活(三)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難的行軍(十三)第七十六章 偉大的航行(一)第四十五章 戰爭結束的曙光(二)第八十五章 財富與銷贓(三)第六十五章 非洲航線(續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湖西(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東岸人在黑龍江上(三)第十八章 鑄炮第一百零一章 開拓總局(一)第七十四章 決戰:尾聲(一)第四章 新起點(四)第七十七章 西線無戰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去國離鄉(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搶收”行動第十四章 夜襲第三章 非洲航線(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奧斯曼之行(三)第三十二章 不期而遇(二)第七章 第一件工業製成品第九十章 返回(二)第五十四章 波爾多風雲(十一)第七十八章 割麥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渾水(三)第一百十四章 河間奴(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路時代(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燒營房事件(一)第二十九章 聖奧古斯丁(七)第四章 荷蘭紀行(二)第八十五章 偉大的航行(十)第四百六十六章 社會變遷(六)第二十五章 聖奧古斯丁(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虛的山東第三百二十一章 策應(二)第九十六章 遠航船隊第二百四十六章 經濟調查(三)第六十八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四)第七十八章 參謀旅行(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燒營房事件(一)第四百十四章 且戰且退(三)第四百十四章 且戰且退(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登州新氣象第七十二章 大掃蕩第五十五章 目標:太平洋!第七十六章 決戰:尾聲(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來自荷蘭的好消息第五十二章 追逐戰(一)第四十九章 戰備之軌道(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間奏(二)第一百零七章 哥薩克與滿洲人第九章 穩定增長的經濟第一百六十三章 羅洽(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亂局(六)第十三章 新華夏殖民地的春天(一)第九十四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二章 非洲航線(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炮臺,三日而下!(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合作(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渾水(七)第十九章 南方共同市場(四)第六十四章 艱難的工業進步(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鐵公司(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灼熱的經濟(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困境第九十三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蝦夷地的謀算第三百十八章 軍隊與財政(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博覽會(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線無戰事(三)第六十九章 海軍與海盜(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燒營房事件(一)第三十章 新華堡(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岸人在黑龍江上(二)第三百十六章 軍隊與財政(一)第四十二章 貿易與殖民(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想不出標題第四十六章 馬島上的生活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印度洋(十五)地三百五十一章 撤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