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北墾殖局(二)

1647年5月10日,晴,鐵嶺堡。

今天的鐵嶺堡內張燈結綵,顯得異常熱鬧,前平安鋼鐵廠高級技師、來自瑞士的法裔移民皮埃爾先生正爲自己的兒子舉辦婚禮。作爲第一批來自歐洲的移民,鐵匠出身的皮埃爾先生在平安鋼鐵廠兢兢業業地工作了超過十年時間,業務能力非常出色。此次鐵嶺堡新建西北特鋼廠,皮埃爾先生就與許多平安鋼鐵廠的同事一同被抽調到了本地,成爲西北特鋼廠的第一批奠基者。

作爲享受高級待遇的特鋼厂部門技術主管,皮埃爾先生在鐵嶺堡內分得了一套帶前後院子的宅院。在本地90%以上的居民仍居住在小木屋、茅草棚的時代,這套磚石砌成的宅院無疑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徵,意味着他們如今已經躋身了東岸共和國的上流社會。

皮埃爾的兒子皮志高——由原平安鋼鐵廠廠長高小剛賜名,取志存高遠之意,多年前隨皮埃爾從瑞士來到東岸,今年剛剛21歲。去年剛從兵團堡畢業的他學的是農學專業,今年年初被分配到了鐵嶺堡推廣三茬輪作制度,大小也算是個官了。

今天大婚的自然就是皮志高本人了,他的新婚妻子是來自同爲西北特鋼廠管理人員的胡老三的女兒。胡老三的女兒今年剛滿17歲,如今在即將開辦的鐵嶺鄉完全小學擔任教師,在東岸國內也算是體面人物了。

皮志高作爲兵團堡出身的學兵幹部,見識、審美觀自然和那些來自立窩尼亞的泥腿子不一樣,那些人只喜歡歐洲面孔的女人,打死他們也不會去娶一個東方女人。但皮志高深受穿越衆十年時間的教育,在最重要的三觀、人格塑造階段被打上了濃重的東方烙印,再加上他本人對穿越衆教官們的崇拜之情,因此反而對明人女子比較看得上眼,視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波蘭、希臘女奴如無物了。

而且,與胡老三的女兒結婚一個是門當戶對,另外一個也能保障他今後在仕途上發展得更順利一些。作爲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誰沒有上進之心?誰不想今後當上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從而受盡他人崇敬?而要想上進,那麼響應政府號召與異族通婚就成了必然。作爲體制內人士,皮埃爾、皮志高父子對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情自然是心知肚明,要想在仕途上沒有玻璃天花板,那麼就別讓自己及家族後代和別人不太一樣,要千方百計融入東岸這個社會,這纔是皮志高這種人應該做的。

隨着如今國內混血族羣的越來越多,爲了自己家族下一代的前途考慮,聰明人都知道該如何選擇。截止今年5月初,隨着最後一撥東方移民從南非來到本土,華夏東岸共和國的人口數量已經正式突破了11萬人;如果再算上烏拉圭河以東地區的西班牙人、正在海上漂着尚未返回本土的七千餘歐洲移民、國內人口自然增長以及從巴西偷渡過來的人口,今年國內的人口總數突破12.5萬幾無懸念。

在這其中,明人的比例已從去年的39%攀升到了接近40%,混血人也從9%攀升到了10%,其餘族裔除法蘭西人依舊佔有6%(去年7.4%)的比例外,無任何單一族裔的人口比例超過4%。這還是在與西班牙爆發戰爭白人人口大量涌入東岸的時期呢,以後純粹白人人口的比例必將進一步下跌。因此,如果你不想你的後代處於危險之中的話,那麼還是儘量讓他們的外表趨向於東方特徵,這當然首先需要你和東方人結婚。

況且,胡老三的女兒接受了東岸共和國從小學到初中長達六年的完整教育,與那些愚昧的東歐婦女相比,他倆也更有共同語言一些。綜合了這些所有因素,皮、胡兩家的聯姻就成了必然。不過皮埃爾爲了他兒子娶妻也幾乎耗盡了家財,因爲他的兒子面臨着一名波蘭裔陸軍軍官、一名意大利裔海軍軍官的激烈競爭,最後還是他老子憑藉着多年的同事關係以及高昂的彩禮錢才得以讓其抱美而歸。

今天皮埃爾家請了不少客人到場,除了特鋼廠的同事外,還有很多本地的軍政官員(鄉長、武裝部長等)。當然了,他們家的面子似乎還不小,西北墾殖局局長馬甲在中午的時候也帶着禮物趕了過來。皮埃爾對馬甲的到來略有些意外,雖然他給馬甲送了請帖,但天知道高高在上的局長大人會不會屈尊駕臨他家。而現在答案揭曉了,馬甲親自到場祝福了一對新人,同時還送了許多貴重的禮物。

不過馬甲的時間比較緊,他下午還要坐車前往東面的成山堡視察當地的農業開發進度。因此,在略略吃了幾口酒菜後,他便告辭離開,在離開前,他也把西北特鋼廠廠長、原平安鋼鐵廠副廠長、穿越衆沈剛與皮埃爾一起叫到了一邊,叮囑他們在他離開後,立刻着手進行特鋼廠廠房的建設。

西北特鋼廠是鐵嶺堡最重要的項目,或者說鐵嶺堡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爲西北特鋼廠提供服務。西北特鋼廠將以鐵嶺堡附近豐富的錳礦資源爲依託,大力生產各種配比的錳鋼,爲國內機加工產業(機牀刀頭、重要零部件)、蒸汽機工業(氣缸、鍋爐)、軍工產業(炮管)等重要行業提供優質原料。

馬甲作爲五百穿越衆中僅有的兩三個懂鋼鐵、唯一的一個懂有色金屬冶煉的技術人才,對錳鋼的冶煉自然是極爲重視的。甚至於在國家的特鋼和有色金屬冶煉產業面前,以往的種種一切都再也難以提起他的興趣,而這其實也是他同意就任西北墾殖局局長的重要原因——他終究還是記掛着他摯愛的冶金產業啊。

鐵嶺堡地區的礦產資源經王大力等人多次踏勘,目前基本已經確定了5處大中型錳礦、2處煤炭埋藏點(質量較差)、1處小型鐵礦,基本具備了建造一個集採礦、冶煉、加工等一整套產業的基礎。本地的錳礦資源豐富、品位較高,鐵礦的儲量雖然極其一般但品位也達到了55%以上,只有煤炭的質量較差,基本無法煉焦還原錳鐵,還是需要從外界輸入大量來自新華夏島塔城的煤炭。

說實話,冶煉錳鐵雖然和生鐵有一定的差別,但還是有相當的共通之處的。比如西北特鋼廠就準備在此修建一座高爐(100立方米左右),專門用來冶煉錳鐵,並且還是用焦炭做還原劑。這座高爐建成後,西北特鋼廠將以從平安鋼鐵廠抽調來的大批技術人員和工人爲基礎,輔於大量新招募的學徒工人、技術學校畢業生,開始錳鐵的冶煉攻關。

錳鐵攻關有了些眉目並正式連續生產後,西北特鋼廠就將開始新建一座平爐,開始着手錳鋼的冶煉——這纔是重頭戲。只要切實掌握了錳鋼的冶煉技術,東岸工業就將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比如火炮、火槍可以大規模工業化拉制膛線,比如零部件的加工精度獲得大幅度的提高,比如蒸汽機鍋爐和氣缸的強度進一步提高,比如器械的耐磨程度大幅度提高等等。總之好處簡直是說不盡的,對東岸冶金業和機加工行業來說幾乎是革命性的促進。

“廠房必須立刻開始興建。”馬甲仔細叮囑着二人,“這個月月底還會有一批新老混雜的移民充實到這裡來,我會將這些人全撥給你們,建築材料也儘量優先滿足你們,特鋼廠物資器材的運輸優先級我也給你們調到最高,總之先把廠房和高爐建起來。時不我待啊諸位,錳鐵、錳鋼的呼聲在國內喊了這麼多年了,但居然到現在還沒有進入實質性生產階段,這是不可原諒的。所以,大家必須統一思想、狠抓實幹,爭取今年年底之前將廠房和高爐建設完畢,明年正式開始調試生產。”

“如果明年調試生產順利的話,最遲明年年底就要開始上錳鋼項目,然後一系列的機械加工、鑄造、鍛造等下游產業也將陸續在這裡興建起來。等到這些產業都正式投產並上了規模後,相信鐵嶺會成爲咱們東岸共和國又一個重工業中心城市。”馬甲繼續朝二人談着事情的重要性以及未來的前景,“而你們作爲西北特鋼廠的開創者與奠基者,必然會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放心吧,只要你們好好幹、努力幹,國家是不會虧待你們的。光大門楣、恩澤後世,在此一舉!”

聽了馬甲的話,身家命運已經和東岸共和國牢牢捆綁在一起的皮埃爾立刻拍胸脯表起了決心,表示他一定會排除萬難、儘快配合沈廠長將西北特鋼廠的架子搭起來,同時不斷提高員工素質,爭取在明年上半年之前成功調試生產錳鐵,爲年底開始的錳鋼調試打下良好的基礎。

而沈剛作爲穿越衆雖然不在乎什麼“光大門楣、恩澤後世”,但也適時地表示回去後就會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節點,然後迅速開始新工廠的籌備事宜。

聽完後馬甲微笑地拍了拍二人的肩膀,然後轉身悄然離開了婚禮現場。

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方戰區(八)第四百零五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二)第二百二十章 熱帶沃土(六)第五十六章 齊洛埃島第一百八十七章 丘區(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日(二)第九十五章 附屬地建設(二)第三百五十章 撤退(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船舶與航運(一)第十六章 執委會的體面第一百十二章 漁汛第四十四章 波爾多風雲(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布城,不堪一擊!(二)第二十七章 貿易摩擦(三)第七章 第一件工業製成品第七十八章 邊貿市場(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風起雲涌(一)第七十三章 目標:蘇伊士港(一)第三十四章 燧發槍第二百三十五章 僵持與突破(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巴塔哥尼亞(十二)第一百十二章 橡膠第六十五章 非洲航線(續五)第四十一章 海試第三百八十四章 東線無戰事(二)第二十四章 本土:教育第二百八十章 火燒營房事件(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漂洋過海(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巴西局勢再平衡第十八章 鑄炮第四百五十二章 西大荒(一)第五十八章 南方的英國人(六)第十二章 南巴塔哥尼亞(五)第七十五章 目標:蘇伊士港(三)第四十八章 戰備之軌道(一)第三十四章 南鐵速度第二十八章 新華堡(一)第三十八章 河中堡的困境(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東岸日本公司第七十六章 參謀旅行(二)第五十章 獵殺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錐(一)第二百零二章 血肉磨坊(一)第四十八章 火地島之行(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西北走廊(二)第一百零五章 新華夏、新危機(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科洛尼亞的關閉第二十九章 新華堡(二)第二百零三章 血肉磨坊(二)第九十九章 重返黑水港(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商業與外交(五)第八十五章 偉大的航行(十)第二章 還是政治任務第二百六十六章 網(四)第七十章 突然惡化的局勢第七章 安齊拉納納(七)第一百四十六章 亂局(八)第七十章 南巴塔哥尼亞(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阿(一)第三百八十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合作(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穩固的後方第一百八十九章 丘區(五)第二十一章 深固根本(七)第四百零四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一)第四十八章 恢復性發展(二)第七章 鴨子湖(三)第二百零七章 血肉磨坊(六)第一百零二章 本土的準備(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湖西(二)第三十五章 繁榮的走私貿易第二百零二章 血肉磨坊(一)第一百十一章 有線電報第八十章 收割及預備役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墾殖局(一)第三百零九章 熱那亞人的目光(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策應(七)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四十一章 血河(四)第四十七章 巴西局勢(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東線無戰事(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東線無戰事(一)第二十七章 聖奧古斯丁(五)第十二章 鬚鯨港的戰鬥第六十章 東岸主義(四)第九十六章 山間的戰鬥(二)第二十二章 百萬法郎戰爭(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影響(一)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五十二章 狼來了第二十七章 本土:外交(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丘區(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風險(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響(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貿易與消息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八十四章 財富與銷贓(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虎兕出於柙第八十八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