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新的援軍

1643年8月25日,澳洲孤山港,一支由六艘船組成的船隊在穿越了南印度洋的重重波濤後緩緩停泊在了碼頭邊。一艘武裝運輸艦、一艘快速巡洋艦、一艘護衛炮艦以及三艘笛型運輸船,他們似乎和風浪劇烈搏鬥過,很多船的狀況都不是很好,船隊中那艘快速巡洋艦的前桅甚至折斷了,看起來悽慘無比。岸上修船所的工人們見狀立刻騰出了船塢,並拿起工具,準備爲這支船隊中的船隻進行維修。

“先爲‘加利西亞飛魚’號武裝運輸艦和‘駝峰牛’號運輸船進行維修,他們接下來要去金山港。”帶隊的黃楊海軍中尉一下船就高聲吼道,隨着他的嗓音,來自東非運輸公司的‘駝峰牛’號運輸船緩緩駛進了船塢附近,然後在大量碼頭工人及修船所工人的協助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開進了蓄着水的船塢內。

隨後,船塢兩側平臺上的工人們立刻通過大型滑輪吊組將很多沉重的船板、桅杆等物件吊上了甲板,而船塢內,一些工匠帶着學徒早就已經攀爬上了“駝峰牛”號的甲板,開始了緊張的維修工作。

“駝峰牛”號運輸船隸屬於東非運輸公司,也是新華造船廠自行生產的第二艘笛型運輸船。此次本土派出第二撥船隊前往東方,停靠在新華港補給的時候便宣佈執委會徵用了他們剛剛建造完畢沒多久的“駝峰牛”號,這讓史欽傑這個老實人都有些惱火,不過在看到執委會決定另行支援一批造船技術人員到新華夏來,以擴大新華造船廠的規模時,史欽傑的火氣這才消散了一些。沒辦法,胳膊拗不過大腿,悲催的東非運輸公司再次成了光桿司令,“駝峰牛”號被執委會劃撥到了遠東黑水港的派遣艦隊裡,以後就將常駐那邊了。

與“駝峰牛”號具有相同命運的還有兩艘老船,即最初繳獲自西班牙人的“加利西亞飛魚”號武裝運輸艦以及“紅鱒魚”號護衛炮艦。這兩條船也將被派往東方,作爲海軍部直轄的黑水臨時派遣艦隊的一部分。屆時,這個新成立的黑水臨時派遣艦隊將擁有四艘蒸汽機帆船、兩艘笛型運輸船、兩艘武裝運輸艦以及一艘護衛炮艦共九艘船的規模,在中國海域也就荷蘭人能夠和他們比一比了。這幾艘船隻前往東方後,剩下的一艘快速巡洋艦、兩艘笛型運輸船將返回新華夏基地,等待與年底時分從本土過來的一批船隊匯合後,再遠航前來澳洲孤山港。

孤山港內此時尚停泊着一艘機帆船,那便是新近晉升的安處中尉的“破浪”號。上個月月底的時候他往船上塞了足足一千名朝鮮人,然後順着澳洲南海岸一路向西,花了超過三個星期的時間才抵達位於西南角的孤山港。至此,當初從黑水港南下運過來的那批朝鮮移民算是全部在這了,當然,金山港內還留下了大約不到200名朝鮮人,這些人純屬身體狀況太差,已經不適宜再遠航了。因此安處便將他們在本地落了籍,乾脆留在那裡種地放牧,以後補給過往船隊好了。

“1500人從黑水港南下的,到現在就只有1000人跟我回新華夏,呵呵,這比例有點低啊。”黃楊少尉朝安處笑道,“他們還要花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抵達新華港,然後還有新華港到河中港,河中港到本土這幾段航程,都是鬼門關啊,到最後也不知道有幾個人能活着到本土。”

“所以我們需要速度更快的船隻啊。”在外漂泊日久,安處少尉的衣領上都滿是灰塵,只聽他繼續說道:“一個是需要噸位更大、速度更快、空間更寬敞的船隻,越大的船隻越不容易顛簸,人受的罪就少一些,存活率也就能提高一些;另外一個就是我們航行的季節也要選對,比如這次我們選擇在北半球的初夏往南航行就顯得很不明智。風向大部分時候都不對,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都不對!我和李毅總結了一下,覺得我們應該選擇北半球十月份刮北風的時候南下,這個時候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的北半部分都是順風,航行速度會有一個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這個季節北太平洋上還沒有氣旋、風暴之類的惡劣天氣,船隻的存活率又大大提高。”

“說到惡劣天氣,這次我們走南緯40度航線的時候,風那叫一個大,海面上甚至還遇到了之前幾次航行時沒碰到過的漂浮着的冰山。‘崆峒’號笛型運輸船在夜晚航行時不幸撞上了冰山,沉沒了……”黃楊給自己點了個菸斗,狠狠抽了兩口,然後說道。

安處聞言也有些沉默。這可是東岸人的運輸船隊第一次有船沉沒呢,也許大家把以前的好運氣都用光了,這次終於有船沉沒了。

“以前葡萄牙人怎麼說的,沒有一條船能夠連續三次安然從遠東返回歐洲,我們可比葡萄牙人的運氣好多了呢。當然,我們的航海條件要比他們好很多,這得益於我們掌握的海洋和氣候知識。這次只是個意外,放心吧,海上男兒,沒什麼能擊倒我們。”安處拍了拍黃楊的肩膀,安慰道。

他們兩個當初一起在海軍部內當參謀,後來又一起下艦隊,關係非常不錯,他當然不希望老朋友因爲這事而有什麼陰影。他當然也沒問“崆峒”號上船員的下場,因爲這根本不用問,夜間航行撞冰山沉沒,船員在那種大風浪的冰冷海域里根本活不了多久,只能給他們的家人多加撫卹了。

“海上男兒,都有這個覺悟。”已經三十多歲的黃楊倒挺豁達,只見他齜着一口黃板牙笑着說道,“若是哪天我死了,幫我照顧下我三個孩子就行了。東岸公司的股份由我長子繼承,你幫我照顧到他成人。可惜‘崆峒’號了,這是艘新船,滿載了一船從南非運來的高粱,這下全餵魚了,可惜了。”

“那是挺可惜的,幾百噸糧食呢,還有十幾個水手。”安處也嘆了口氣,說道。

“這次隨船來的還有一些陸軍的士兵,陸軍第104連、八旗新軍第一標第二營以及部分補充兵、炮手,總計約一千二百多人。他們將隨船前往遠東,加入黑水派遣軍序列,接受莫茗的指揮調派。”黃楊指了指另外兩艘笛型運輸船,笑着說道,“這幫陸軍的馬糞運氣倒是不錯,撞冰山的我倒寧願是他們……”

“陸軍104連不是南非的部隊麼?怎麼把這支部隊調過來了?那南非的防務怎麼辦?”安處有些不解了。

“哦,你在這邊不知道。陸軍部擴軍,南非的第104連改稱陸軍第5連,另外,陸軍部在平安縣新組建了陸軍第104連。這個連的軍官和老兵大部分都是從第4連抽調的,然後再補充了部分新兵,集訓了兩個月後就調到遠東來了。莫茗不是寫信要求增加黑水地區的兵力嗎,這次陸軍部可是花了大本錢了,不但調派了一個連的陸軍以及八旗新軍一個營,還額外派了一百名補充兵及一百名炮手過去,以增強這邊的實力。”說着,黃楊還撇了撇嘴,用揶揄的口氣說道:“這小子還真是陸軍部的乾兒子啊,別人比不了的,哈哈。”

“呵呵。”安處隨口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如果算上這次增援的兵力,那麼東岸人在黑水地區的總兵力便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兩千三百人左右,如果再算上當地招募的僕從軍的話,數量可能還要更多一些。有了這些人,正在修建中的煙臺要塞就不會再顯得多麼空虛了,如果他們再培訓出大量的合格炮手的話,這個要塞便是面對數萬清軍強攻,只要海上外援通道不絕,就無絕短時間內陷落的可能。

“哦,對了,莫茗的工作報告別忘了帶回去交給執委會。”安處從牛皮公文包裡拿出了一個信封,交到黃楊手裡,說道:“他告訴我在信裡要求執委會和陸軍部繼續增兵,最好從本土調派一些騎兵過來。如果實在有困難的話,可以想辦法在埃及招募一些騎兵過來。那些馬穆魯克首領平日裡拿了我們那麼多好處,讓他們出些僱傭兵應該不難。”

“他要求倒還挺多。”黃楊嘟囔着接過信封,放進了自己的公文包裡。

離他們不遠處,新任第104連連長茅德勝正在組織部隊下船休整,而緊隨着他們下船的,還有數十名被流放至此地的歐洲移民,以及大約上百個瓜拉尼、馬來人。這些人將在本地軍警的監督下服刑,服完刑期後,他們將會自動落戶在本地,成爲孤山港的居民。而本地的官員也將給他們分配房屋、土地或牧場,以充實這邊稀少的人口數量。

9月1日,休整完畢的三艘船滿載士兵和部分武器彈藥,離開了孤山港,朝下一個目標金山港而去。他們將在那裡停泊休整,等待本土第二撥船隊的到來。

第二百七十章 澳洲的牛鬼蛇神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工作(二)第五十一章 特遣艦隊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日(二)第八十一章 偉大的航行(六)第二百八十章 火燒營房事件(二)第五十章 戰備之軌道(三)第七十九章 好望堡的未來第八章 狼羣(三)第二十三章 百萬法郎戰爭(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序曲(一)第五十七章 決戰:前奏第五十章 金融市場(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錢荒與票據(二)第三百零三章 戰爭歲月(四)第五十五章 黑水大開發(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序曲(三)第六十章 東岸主義(四)第三十五章 棉布市場(一)第三十七章 爲王前驅(二)第二十九章 聖奧古斯丁(七)第九十九章 西大荒(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巴塔哥尼亞(十一)第五章 波羅的海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南太平洋(二)第九十六章 遠航船隊第十三章 新發展(二)地三百五十一章 撤退(二)第三百一十章 貿易往返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日(六)第十二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四)第九十八章 重返黑水港(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一章 安齊拉納納(一)第五十五章 訛詐第三百八十七章 銅錢(二)第一百十八章 鬆前藩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墾殖局(一)第五十三章 戰備之物資(一)第二十二章 深固根本(八)第二百十一章 遊擊(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制鹼第六十三章 艱難的工業進步(一)第九十七章 附屬地建設(四)第四十九章 波爾多風雲(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巴塔哥尼亞(十)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與外交(六)第四十八章 火地島之行(上)第三十九章 平安堡(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困境第八十五章 偉大的航行(十)第二百零三章 血肉磨坊(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東岸人在長江上(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見聞(四)第八章 狼羣(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果阿(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發展第五十五章 訛詐第八十章 收割及預備役第二百零四章 血肉磨坊(三)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準備(二)第一百零六章 煙臺(一)第二十九章 新華堡(二)第二十五章 荷蘭人的未雨綢繆(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南鐵公司(二)第九十八章 好望堡的新主人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七十七章 西線無戰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博覽會(一)第二十六章 聖奧古斯丁(四)第二百零六章 血肉磨坊(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灼熱的經濟(一)第十七章 混亂與秩序(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虛的山東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日(二)第十八章 河中堡第四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意志第一百四十八章 亂局(十)第二百十章 血肉磨坊(九)第六十章 決戰:插曲(二)第七十九章 邊貿市場(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穫的里昂第二百五十章 危險的發端第一百十二章 橡膠第六十章 決戰:插曲(二)第四十一章 杭州灣(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湖西(一)第五十二章 狼來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貿易與消息第三百三十一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二)第二十五章 聖奧古斯丁(三)第二十章 進擊的艦隊(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棉花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想不出標題第三百八十三章 東線無戰事(一)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費站(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渾水(三)第八章 狼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