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衆議

誠然肯定會被追着一陣掩殺,死傷絕對會不少,但這時候,哪裡還顧得了那許多,誰也不是傻子,未必需要自己跑多快,但只要比別人快,那麼逃脫的機會就要大上不少,因爲後頭的人就算是被殺,也是會拖慢追殺的腳步的麼。

上萬人齊齊跑路的模樣還是挺壯觀的,旗子木矛丟了一地,楊妙真與梁紅玉兩軍合二爲一共同追剿,雖然有意進行鍼對性驅趕,意圖將潰敗的興武軍驅趕至預定的地點。

然而終究是人數太多了,而且四周都是山,鑽入林間很快就能隱藏身形,到最後,估摸也就是將最大的一鼓潰兵,約莫四五千千人趕到了一處山谷,早在此設伏的李秀寧領着剩下千人軍隊伏殺而出,毫無鬥志的潰兵立刻下跪投降。

一直拿着大扇子跟在李秀寧左右的大喬喘着粗氣臉色煞白,捂着嘴好險沒差點吐出來,太血腥了。

“哎……暫且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看着這些俘虜,更多的潰兵也沒那個時間去剿,李秀寧頗有點煩悶,時間緊迫,必須得趕往蒔竹縣增員,這已經她最短時間內能殺傷興武軍最多的辦法了。看了看狀態不怎麼好的大喬,寬慰道:“明明算是第一次上陣,能堅持到現在不吐已經很厲害了。”

不說還好,一說大喬就忍不住了,吐得稀里嘩啦,雙腿都覺得軟,還好扇子夠長往地上一撐,還能撐住身子。也是得虧周少瑜思來想去,最終還是給大喬弄扇子,若不然弄個短雙杖出來,看到是好看,可大喬又不會武,拿刀都未必宰的了誰,何況鈍器,那還不如同樣弄個防禦高的扇子,而且還能和小喬配對嘛。

大軍藉此歇息片刻,雖然急着趕路,但若是一點休息都沒有,即便趕到蒔竹縣又如何?累都累趴了。不多時,在週三山的帶領下,打洞水縣帶出一支全是壯丁的隊伍來。

洞水縣大多都是週三山從北地帶回來的流民難民,是以威望很高,真換成臨時管制洞水縣的徐妙錦來,未必能帶的動。

“俘虜與傷員以及打掃戰場便交給三叔您了。”李秀寧將所有善後工作交給了週三山。

“侄媳婦且放心去,無比要解蒔竹縣之危。”週三山也不廢話,立刻指派人手交接。

李秀寧翻身上馬,下令道:“傳我將令,全軍開拔,急行軍趕往蒔竹縣。楊妙真何在?”

“末將在!”楊妙真原本一片紅的銀色盔甲此刻又亮白起來,看來歇息的時候還清潔了一番。

“你帶上所有騎軍和斥候先行一步,若有情況,可着人回報,若無,借快馬之速側面騷擾,儘量減少蒔竹縣之危。”

“喏!”

楊妙真脆聲應下,纔將將翻身上馬,就見大喬臉色一變,焦急道:“不好!蒔竹縣告急!”

同一時刻,攀登上城頭的興武軍越來越多,周少瑜一方的壓力也愈發大了,守城的優勢淡然無存,因爲沒人還有精力去看守不斷往上攀爬着敵人的梯子。再且打了這麼久,就算是周少瑜,都覺得累的不行,動作也都遲緩了下來。

唰的一下砍倒一個興武軍士卒,周少瑜喘着粗氣忍下了手臂的痠痛,然而忽的從一側閃過一抹刀芒,周少瑜大驚,急急一退,直覺臉上一陣刺痛,伸手一抹,滿是鮮紅,嘶……

“周郎!”不遠處的高秀君見狀不由一聲驚呼,橫槍一掃逼退對峙的幾名敵軍,眼冒怒火,拖着槍身怒吼着就衝了過來。

“啊!找死!”高秀君一個旋轉,長槍彷彿上了巨力BUFF一般,拍打在那興武軍士卒身上,偌大的漢子居然口吐鮮血給拍飛起來。然後拔出腰間的長劍,衝上去一陣猛砍,那傢伙血肉模糊的好不悽慘。

“秀君冷靜!你速速下城,將城中老幼安排進縣衙,這城頭守不住了。”周少瑜趕緊阻止。

是的,正面交戰,單靠少量的士卒和大量的百姓,沒可能打贏正規的興武軍,哪怕他們已經很久沒有操練,這可不是洞水縣那邊一把武器都沒有的存在,這裡的興武軍,大多就沒幾個好東西,軍紀亂套之後,多少壞事沒做過。

好在蒔竹縣能夠防守的不僅僅是城牆,還有縣衙。

因蒔竹縣最靠近南疆苗家的地界,當初又常和苗人產生衝突,相互之間沒少打仗,要知道蒔竹縣這名稱是周少瑜自己改的,以前可是叫做臨崗縣,一個崗字就看的出這裡的位置如何。

在這種背景之下,蒔竹縣的縣衙佔地不小,而且修建了高達三米有餘的圍牆,固然年代久遠,但周少瑜之後也有命人進行修補。

這場仗,周少瑜不需要打贏,只要拖延住時間等待援軍就是勝利。所以,與其繼續在城頭消耗有生力量,不如退卻之城中縣衙藉助圍牆防守。

而且,周少瑜相信以興武軍目前的軍紀,一旦入城,想來會有不少人會不停主張而跑去挨家挨戶搜尋財物什麼的吧。

但在那之間,必須先將老幼婦孺先安置好。

高秀君擔憂的看了周少瑜一眼,卻也知曉現在不是耽擱時間的時候,立刻領命下了城頭往城內奔跑,不多時,待在城內的貂蟬、李麗質等人立刻開始組織人手安排百姓入縣衙避難。

也正因爲如此,小喬在和大喬的聯繫當中,纔會說蒔竹縣告急,連城牆都準備放棄了,不是告急,又是什麼?

蒔竹縣告急,李秀寧陰着臉帥大軍一路急行軍,大小喬不斷聯繫探聽具體情況,而位處潭州的巫縣,又是另一般模樣。

時間回退,興武軍方從興武縣發出不多時,一批快馬便急急趕去了巫縣。

李清照收到消息,當機立斷,立刻召喚所有有資格出席商議的人前來。

周大山身爲周少瑜之父,自然坐在主位,左右分別是週二山和週四山,不過他們也有自知之明,雖說位置坐的最高,但真正主事的還是這羣女子。

女子當中,自然以李清照爲首,其她如蔡昭姬、陳碩真、卞玉京等人依次入座。而坐在最末尾的,卻是唯一的外人周再興。

“方纔收到確切消息,興武軍全軍出動,更具探查分析,起目標應當爲洞水縣。”李清照拿出一封密信,臉色鄭重道。

話音一落,所有人大驚。

“怎麼可能?”大家幾乎都這麼想,沒道理啊,好端端怎麼會興武軍兵發誠徽州?以前潭州尚爲大梁朝廷管制都不曾發兵,何況現在?難不成,被朝廷探知了什麼消息?也不對,若是如此,巫縣不可能還如此安穩。

“妾身對行軍打仗之事委實不大瞭解,碩真,且說說你的看法。”李清照也不盲目,她再怎麼才女,那也和軍事無關,壓根就沒有一點經驗。而留在巫縣的所有人當中,有帶兵打仗經驗的,也就是那麼幾個人,其中以自立爲皇帝的陳碩真經驗最爲豐富。既然如此,當然要以陳碩真的意見爲主了。

“目的雖不明確,但應當是其他我們未曾猜到的理由,如若不然,若是我等暴露,那麼興武軍勢必會先行圍剿巫縣,以免直接攻誠徽州而導致腹背受敵。”陳碩真想了想,分析道。“據說我知,目前的興武軍雖然仍舊人多勢衆,但因爲周郎長期與興武軍的後勤軍需私下交易,眼下怕是大多人連武器都沒有。”

“正是如此,送來的情報當中,言興武軍大多手持農具木矛。”李清照點點頭,贊同道。

“那麼便無需擔憂了,非是輕敵,而是對於周郎,對於秀寧妹妹,抱有絕對的信心,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出動,誠徽州方面不可能沒有察覺,只要有所準備,這支興武軍不足以造成威脅。”陳碩真信誓旦旦的道:“但也並非沒有壞處,興武軍終歸是正規軍,且人數衆多,單靠一兩縣之力不足以應對,而一旦集結誠徽州軍隊,那麼先前故佈疑陣裝扮成多方勢力亂戰的雲霧就會被徹底撥開,到時候,潭王府方面勢必警惕,不得不防。所以,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在此次事件當中,將利益最大化。”

聽見陳碩真的見解,所有人都低下頭沉思,不多時,卻是蔡昭姬問道:“那麼,誠徽州乃是一方勢力的信息暴露,潭王府方面又可否確定頭領爲誰?”

這個問題可謂一針見血,若是潭王府知曉真正的首領乃是周少瑜,那麼巫縣自然也就成了潭王府的敵人,若如此,就必須先做好相應的準備,隨時準備脫離潭州歸入誠徽州。可若是潭王府不知曉,那裡頭可操作的空間可就大了。

“這無法確定。”陳碩真搖搖頭。“但想來應當是不知道的。”

李清照想了想,分析道:“既然我等能想到這一點,那麼周郎肯定也能想到,既然肯定會暴露,無非是兩個選擇,其一,直接拉起反旗,待剿滅興武軍之後攻佔興武縣,連接巫縣,以一府七縣之地對抗潭州剩餘的一府五縣。但如此卻失了大義,爲天下所不容,想來周郎不會如此選擇。其二,推出一位站在臺前的人,而這個人的選擇只有一個!”

衆人眼睛一亮,異口同聲道:“高秀君!”

“沒錯,高秀君之父本位興武軍將領,遭遇滅門慘禍之後,高秀君逃出,進入誠徽州意圖發展勢力積蓄力量報得血仇,不過機緣巧合陰陽差錯之下,卻入了我周家的大門,而之後誠徽州幾方勢力對抗的假象中,高秀君也是站在表面的一方勢力。所以推她出來,合情合理。”李清照進一步推理道。

“並且還可以不失大義!”蔡昭姬也忍不住進一步分析道。“如今天下倒懸,朝廷分封諸王各自爲政,而誠徽州先前本就爲三不管之地,又離金陵甚遠,朝廷鞭長莫及,高秀君爲報家仇,剿滅興武軍,隨後若主動上書,陳述理由,並控告興武軍現統領之罪狀,請求朝廷爲高家平反,並願率誠徽州迴歸大梁管轄,想來朝廷是會答應的,如此,誠徽州可獲正統,正式擁有管轄之權。”

是的,絕對會答應,若是將誠徽州歸爲亂軍,這於朝廷不利。固然鞭長莫及,誠徽州再亂也亂不到朝廷直管的地界,但天下大亂,諸王各自爲政,加之外敵入侵天降災禍,又有各地起義不斷,朝廷威信一再下降,而這時候,若是又出現一股亂軍,且又佔據一州之力,豈不引得天下譁然?僅剩的威信豈不更加可憐?

但若是反過來,應下高秀君的迴歸請求,多少也能起到強心劑的效果,說明朝廷尚未失去威信和民心,仍舊有人願意效忠朝廷的。即便朝廷方面也知道,這個所謂迴歸不過表象,不可能真派人去統管,但那也足夠了。不就是平反麼?一道旨意的事,然後將罪責全部推到魏衛東身上就好。

衆人詫異的看了眼蔡昭姬,這位才女一向深入簡出,也甚少提議,不曾想,今日卻有一番獨特見解,不過隨即也就釋然,作爲頂尖的才女,又怎麼可能頭腦不靈活?

“但如此一來,誠徽州也必然和潭州關係緊張,隨時準備開戰了?”李香君提出疑慮。

然而說到這一步,一旁一直未出聲的卞玉京也想明白了,輕笑道:“戰國時期,趙國與燕國爭戰不休,縱橫家蘇代便去見了趙王……”

“我知道我知道,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的出處嘛,蘇代勸說趙王,趙燕相爭,只會便宜秦國,於是趙王放棄攻打燕國,可這和眼下有什麼關係?”李香君一頭霧水。

“這意思,就是製造出假象,讓潭王府以爲,他們就是那個漁翁,從而按兵不動,不會攻打誠徽州,聰從而獲得足夠的發展時間。”朱淑真也懂了,笑着插嘴道。

到現在,在座的妹子差不多都懂了,可週家三虎和周再興卻是一頭霧水,什麼戰國時期趙國燕國的?怎麼從未聽聞過。

第五百四十四章 欺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變第四百六十章 返回第八百六十三章 攔路第114章 金瓶第八百八十五章 裝X第二百八十章 回馬第127章 回來第五百九十五章 藥丸第90章 招降第七百二十一章 變化第六百四十四章 決定第五百二十章 武媚第六百六十七章 拋棄第四百九十五章 攻寨第四百六十章 返回第三百八十章 偷聽第二百六十七章 科舉第七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四百一十六章 逗樂第四百零六章 噗……第三百三十五章 對話第六百八十二章 腦洞第八百五十八章 將死第3章 梁山好漢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密謀第127章 回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法家第144章 項羽第三百二十二章 密謀第124章 絕招(上)第四百零一章 套路第118章 禮物第44章 茶樓第六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四百零六章 噗……第七百二十九章 細作第二百五十六章 佛道第三百八十章 偷聽第五百八十章 魚乾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影第七百九十二章 變故第六百七十二章 太多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抽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下第5章 抽中一個女皇帝第六百六十四章 怒意第17章 眼熟第七百五十三章 死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究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玉第四百四十章 唱曲第二百零一章 衆怒第二百八十八章 內政第七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一百七十章 指揮第六百七十七章 失望第六百二十四章 突變第七百三十八章 何人第17章 眼熟第七百零九章 衆議第六百六十九章 想要第八百八十三章 亂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三章 重圍第3章 梁山好漢第七百八十九章 形象第125章 絕招(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煩惱第六百五十四章 婚紗第七百四十五章 困擾第八百四十五章 山寨第五百章 梁山第97章 皮厚第三百章 邀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無題第六百二十六章 練師第四百五十七章 皇帝第130章 瞎聊第二百七十六章 尾巴第七百八十章 斬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斬首第二百四十七章 抓捕第八百三十八章 對話第八百五十五章 擔憂第5章 抽中一個女皇帝第164章 百蟲第三百六十八章 馬戰第116章 二李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三百七十六章 商議第四百六十五章 採花第八百三十四章 對策第七百四十九章 漢奸第二百零九章 開挖第一百六十九章 屬性第七百四十二章 約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花夜第二百六十二章 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