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鉤?鳳姬哪知道後頭的都是在做戲,單憑前頭一系列變化,就足夠鳳姬腦仁疼的反應不過來了。
原本的預想是啥?與太后高玉瑤達成協議,沒少送一些好處,這才讓聽命於朝廷的興武軍出動,妄圖以此來清理掉誠徽州那幾個小勢力的兵力,從而達到無損佔據誠徽州。
結果呢?開頭很順利。高玉瑤下旨了,興武軍也發兵了,然後,然後三天沒有,全滅!
鳳姬都差點嚇尿,那可是近兩萬的正規軍啊,而不是兩萬頭豬,哪有滅的這麼快的?然後事實擺在這,不信也不行。不管其中具體原因如此,起碼有一點可以肯定,誠徽州的戰力不容忽視。
誠徽州幾方勢力爭戰是擺出來的假象也就罷了,滅了興武軍也暫且不提,可爲何一直隱藏極深的水泊梁山卻突然冒了出來?而且還佔據了興武縣。
興武縣已經廢了,佔據那麼一個地盤有什麼用?還是說梁山勢力缺少一塊穩定的地盤?
還沒等想通,新動態又來了,誠徽州大軍浩浩蕩蕩開赴興武縣,鳳姬是不相信她是爲了什麼所謂剿滅叛軍的,到是另一個要求樑上一方交出興武軍俘虜的說法更讓人相信。
高家滅門的事情本就不是什麼能隱瞞住的事,只是因爲牽扯不上自身,這纔沒多少人關注,無非最多就是嘆息一聲,又是一個傳承數百年的將門沒了。不管如何,那也是滅門,剩下唯一的孤女高秀君,對她而言是多大的血海深仇?
這種情況之下,想法偏執再正常不過。將恨意轉移到整個興武軍也理所當然,尤其是高秀君還在興武縣城外的原興武軍大營中,擺下祭壇宰了魏衛東的腦袋祭奠其父母就可以看出,高秀君執念挺深。
也是最終交涉無果,高秀君才發動了一次攻城,丟下數百屍首,但可能也是顧慮潭王府的軍隊在雪峰縣,所以這才暫且選擇退回誠徽州。
在鳳姬看來,高秀君能率軍一萬去攻打興武縣,而境內又怎麼可能沒有一絲防備?起碼五千人應當還有吧,這就是一萬五了,還是往少了估。
再看目前佔據興武縣的梁山一方,擺在明面上的士卒就有一萬多,僅憑這麼久潭王府的探子才找到一個巫縣新修的山寨,鳳姬就無法斷定梁山到底還有多少人。最主要的,這種起義軍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基本青壯男子基本可以全民皆兵。
鳳姬甚至最壞程度的暗想,在巫縣長大並且一直暗中經營巫縣的周少瑜,對巫縣的掌控到底到達了什麼地步,巫縣又有多少百姓其實是他們的人?尤其是後來受過善懷閣資助的大批流民。
光是想想,鳳姬都覺得頭疼。
一時半會間,面對如此形勢,鳳姬也有點拿不定主意,直到數天後從京師傳來一個消息。
高家被朝廷平反,一切罪名全部推到了魏衛東的身上,餘下興武軍士卒歸高秀君管制。一個女人如何管制?暫封高秀君爲誠徽州宣撫使,統管誠徽州軍政,待日後招婿入門留下子嗣,再由子嗣承之。
嗯,說白點,就是作爲補償,封個職位給未來高家的後人,因爲還沒有出生,所以暫時由高秀君代理。
若是太平盛世,來這麼道指令,保準天下譁然,反對聲一片。然而現在,除了一些頑固的老學究,沒人去追究這個。
地方上,早已經各自爲政,高玉瑤在別的地盤上怎麼折騰和他們沒關係,更何況還是誠徽州那種犄角旮旯。
至於朝廷,自從高玉瑤以強硬的手段將權利集中,並且四處封王想要甩脫包袱之後,朝廷的管制策略就已經完全變了。
誠徽州?太遠了,別說潭州現在不歸朝廷管,連贛州都不是,別說對於高秀君所謂的‘迴歸’大梁本就不信,就是可信,朝廷也沒有興趣管理一塊飛地。
高玉瑤的策略,是甩開一系列的包袱,集中江南以及青州之地穩定發展積蓄力量往後再重新把江山奪回。事實證明這一招很正確,如果沒有分封諸王將各地全部甩出去,單憑去歲大旱,光是賑災都要弄的朝廷焦頭爛額,更莫說今年顯然又要大水。
但這般的策略不代表對別的地方就完全一點不管,爲君之道,在於平衡。高玉瑤不是君,可卻擁有君的權利。自然也會實行平衡之道。
雖然暫且縮回拳頭,可遲早是要打出去的,即便繼續的力量足夠,那也不會希望打到一塊硬骨頭麼。能遏制一方是一方。
恰逢高玉瑤又或者奏摺,興武縣出現叛亂,號水泊梁山,舉大旗替天行道,已經將興武縣徹底佔據。於是高玉瑤就有想法了。
假設誠徽州沒有出現任何的狀況,潭王府一切順風順水,那麼佔據誠徽州就是必然,換言之,潭王府將獲得一個安穩的後花園作爲基礎,因爲想打過去,先得打穿潭州再說。屆時安穩佔據兩州之地的潭王府,即便不再往外擴張,逐漸發展一定數量的軍隊也是沒問題的。
這就不是高玉瑤樂意見到的,到時候一旦打出拳頭,敵人又何止潭王府一個?可也沒有更多選擇,就算是興武軍,也是遲早要撤走。
不過現在的情況大變,潭王府佔據誠徽州是想也別想了,那裡已經有高秀君佔據,不僅如此,中間還出現一股看起來不弱的亂軍,三方鼎立相互警惕之下,想發展?太慢了。
所以綜合考慮之下,高玉瑤赫然答應了高秀君的‘迴歸’請求,如果不是還沒有封女子爲官的先例,直接給個大官都成啊,哪裡還犯得着現在這般拐彎抹角的。
而瞭解高玉瑤的想法,諸位高官自然也就對此舉沒什麼意見了。最起碼,明面上誠徽州往後還是聽命於朝廷的麼。
只可惜好好的一支興武軍沒了,不得不叫人嘆息,不過這種丟人的事情,壓下去便好,傳出來太失朝廷威信。
宣撫使,在大梁挺少見,並不常設,一般而言,都是在戰後或者大災之後纔會出現,代表朝廷對地方進行巡查慰問,尤其特別時期,甚至可掌一方政權,可督一軍之事。
只不過前頭加了一個守字,嗯,這是表示官職乃是代理。因爲朝廷送來的聖旨說的清楚,那官職是給高秀君將來兒子的,而且前提得姓高,高秀君只是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