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暫代

上鉤?鳳姬哪知道後頭的都是在做戲,單憑前頭一系列變化,就足夠鳳姬腦仁疼的反應不過來了。

原本的預想是啥?與太后高玉瑤達成協議,沒少送一些好處,這才讓聽命於朝廷的興武軍出動,妄圖以此來清理掉誠徽州那幾個小勢力的兵力,從而達到無損佔據誠徽州。

結果呢?開頭很順利。高玉瑤下旨了,興武軍也發兵了,然後,然後三天沒有,全滅!

鳳姬都差點嚇尿,那可是近兩萬的正規軍啊,而不是兩萬頭豬,哪有滅的這麼快的?然後事實擺在這,不信也不行。不管其中具體原因如此,起碼有一點可以肯定,誠徽州的戰力不容忽視。

誠徽州幾方勢力爭戰是擺出來的假象也就罷了,滅了興武軍也暫且不提,可爲何一直隱藏極深的水泊梁山卻突然冒了出來?而且還佔據了興武縣。

興武縣已經廢了,佔據那麼一個地盤有什麼用?還是說梁山勢力缺少一塊穩定的地盤?

還沒等想通,新動態又來了,誠徽州大軍浩浩蕩蕩開赴興武縣,鳳姬是不相信她是爲了什麼所謂剿滅叛軍的,到是另一個要求樑上一方交出興武軍俘虜的說法更讓人相信。

高家滅門的事情本就不是什麼能隱瞞住的事,只是因爲牽扯不上自身,這纔沒多少人關注,無非最多就是嘆息一聲,又是一個傳承數百年的將門沒了。不管如何,那也是滅門,剩下唯一的孤女高秀君,對她而言是多大的血海深仇?

這種情況之下,想法偏執再正常不過。將恨意轉移到整個興武軍也理所當然,尤其是高秀君還在興武縣城外的原興武軍大營中,擺下祭壇宰了魏衛東的腦袋祭奠其父母就可以看出,高秀君執念挺深。

也是最終交涉無果,高秀君才發動了一次攻城,丟下數百屍首,但可能也是顧慮潭王府的軍隊在雪峰縣,所以這才暫且選擇退回誠徽州。

在鳳姬看來,高秀君能率軍一萬去攻打興武縣,而境內又怎麼可能沒有一絲防備?起碼五千人應當還有吧,這就是一萬五了,還是往少了估。

再看目前佔據興武縣的梁山一方,擺在明面上的士卒就有一萬多,僅憑這麼久潭王府的探子才找到一個巫縣新修的山寨,鳳姬就無法斷定梁山到底還有多少人。最主要的,這種起義軍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基本青壯男子基本可以全民皆兵。

鳳姬甚至最壞程度的暗想,在巫縣長大並且一直暗中經營巫縣的周少瑜,對巫縣的掌控到底到達了什麼地步,巫縣又有多少百姓其實是他們的人?尤其是後來受過善懷閣資助的大批流民。

光是想想,鳳姬都覺得頭疼。

一時半會間,面對如此形勢,鳳姬也有點拿不定主意,直到數天後從京師傳來一個消息。

高家被朝廷平反,一切罪名全部推到了魏衛東的身上,餘下興武軍士卒歸高秀君管制。一個女人如何管制?暫封高秀君爲誠徽州宣撫使,統管誠徽州軍政,待日後招婿入門留下子嗣,再由子嗣承之。

嗯,說白點,就是作爲補償,封個職位給未來高家的後人,因爲還沒有出生,所以暫時由高秀君代理。

若是太平盛世,來這麼道指令,保準天下譁然,反對聲一片。然而現在,除了一些頑固的老學究,沒人去追究這個。

地方上,早已經各自爲政,高玉瑤在別的地盤上怎麼折騰和他們沒關係,更何況還是誠徽州那種犄角旮旯。

至於朝廷,自從高玉瑤以強硬的手段將權利集中,並且四處封王想要甩脫包袱之後,朝廷的管制策略就已經完全變了。

誠徽州?太遠了,別說潭州現在不歸朝廷管,連贛州都不是,別說對於高秀君所謂的‘迴歸’大梁本就不信,就是可信,朝廷也沒有興趣管理一塊飛地。

高玉瑤的策略,是甩開一系列的包袱,集中江南以及青州之地穩定發展積蓄力量往後再重新把江山奪回。事實證明這一招很正確,如果沒有分封諸王將各地全部甩出去,單憑去歲大旱,光是賑災都要弄的朝廷焦頭爛額,更莫說今年顯然又要大水。

但這般的策略不代表對別的地方就完全一點不管,爲君之道,在於平衡。高玉瑤不是君,可卻擁有君的權利。自然也會實行平衡之道。

雖然暫且縮回拳頭,可遲早是要打出去的,即便繼續的力量足夠,那也不會希望打到一塊硬骨頭麼。能遏制一方是一方。

恰逢高玉瑤又或者奏摺,興武縣出現叛亂,號水泊梁山,舉大旗替天行道,已經將興武縣徹底佔據。於是高玉瑤就有想法了。

假設誠徽州沒有出現任何的狀況,潭王府一切順風順水,那麼佔據誠徽州就是必然,換言之,潭王府將獲得一個安穩的後花園作爲基礎,因爲想打過去,先得打穿潭州再說。屆時安穩佔據兩州之地的潭王府,即便不再往外擴張,逐漸發展一定數量的軍隊也是沒問題的。

這就不是高玉瑤樂意見到的,到時候一旦打出拳頭,敵人又何止潭王府一個?可也沒有更多選擇,就算是興武軍,也是遲早要撤走。

不過現在的情況大變,潭王府佔據誠徽州是想也別想了,那裡已經有高秀君佔據,不僅如此,中間還出現一股看起來不弱的亂軍,三方鼎立相互警惕之下,想發展?太慢了。

所以綜合考慮之下,高玉瑤赫然答應了高秀君的‘迴歸’請求,如果不是還沒有封女子爲官的先例,直接給個大官都成啊,哪裡還犯得着現在這般拐彎抹角的。

而瞭解高玉瑤的想法,諸位高官自然也就對此舉沒什麼意見了。最起碼,明面上誠徽州往後還是聽命於朝廷的麼。

只可惜好好的一支興武軍沒了,不得不叫人嘆息,不過這種丟人的事情,壓下去便好,傳出來太失朝廷威信。

宣撫使,在大梁挺少見,並不常設,一般而言,都是在戰後或者大災之後纔會出現,代表朝廷對地方進行巡查慰問,尤其特別時期,甚至可掌一方政權,可督一軍之事。

只不過前頭加了一個守字,嗯,這是表示官職乃是代理。因爲朝廷送來的聖旨說的清楚,那官職是給高秀君將來兒子的,而且前提得姓高,高秀君只是暫代。

第119章 一桶第86章 驗證(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見面第8章 引雷第七百五十九章 興趣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無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喬第三百零四章 看穿第五百四十五章 互探第六百六十章 諜報第五百二十五章 可汗第三百九十九章 逗悶第八百五十三章 中計第六百一十九章 勝利第八百五十四章 背盟第八百六十一章 公主第六百二十三章 攻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日常第42章 半厥第153章 歷史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抽第四百二十五章 鳳姬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影第六百四十章 神仙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無題第三百九十四章 換畫第八百三十五章 被俘第五百九十七章 抉擇第四百章 手段第五百六十八章 咋整第六百六十七章 拋棄第六百三十九章 偷人第五百七十章 僵持第八百四十六章 真香第129章 民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無題第七百九十八章 辭行第七百四十八章 離間第56章 千年(四千字)第150章 陣前第六百二十六章 練師第三百八十二章 又比第五百五十五章 俗人第57章 憤怒第五百八十章 魚乾第二百三十章 匪寨第八百二十八章 鳳姬第四百二十四章 牡丹第七百二十九章 細作第四百九十章 議事第八百零七章 密謀第七百一十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一章 百合第156章 玩脫第六百五十三章 嚶嚶第四百三十四章 書信第四百零五章 升官第107章 汴梁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圍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戲第四百七十六章 終於第97章 皮厚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奔第四百零五章 升官第五百九十二章 焚城第二百六十章 死訊第六百七十七章 失望第六百七十七章 失望第62章 反詩第五百七十七章 熟悉第六百七十四章 氣喘第八百零九章 人口第八百三十八章 對話第八百六十四章 道士第二百二十四章 火熱第六百三十八章 拜堂!第八百三十八章 對話第四百七十八章 蓋亞第57章 憤怒第114章 金瓶第82章 三無第100章 攻城第六百零二章 誘餌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31章 出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意第194章 打賭第四百九十三章 任務第三百九十七章 武官第二百七十七章 入侵第一百七十六章 善懷第4章 準備抽獎第五百四十七章 會面第48章 嫵媚第六百九十六章 日常第119章 一桶第五百三十一章 合章第六百零八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