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

當日中午,松潘次郎設宴款待鄭七,田川昱皇、米倉帶人等平戶藩極爲重要人物全部出席宴會,這比鄭七初至長崎時,松潘次郎只是禮節性的露了個面相比可謂天差地別,日本人這番前倨後恭的表現更是讓鄭七暗自鄙夷不止,只不過面上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就在衆人推杯換盞之際,田川昱皇安排了數百名足輕,跟着鄭七帶來的隨從去往已經停泊在港口數日的鄭家商船上,足足花費了半天時間,纔將大明贈予的軍械搬運到庫房中。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田川昱皇、米倉帶人等人,各自帶着手下親信,持着松潘次郎的親筆書信分赴與平戶藩交好的山內氏、池田氏、藤堂氏、伊藤氏、松浦氏等九州島大名處,邀約各家家主務必親來平戶藩商議大事。

這幾家大名實力不一,都是俸祿十萬石到三十萬石的外樣大名,手下聽用武士都不超過兩千人,平戶藩在其中實力最強,日常交往時,各方也隱隱尊松潘氏爲首。

德川幕府雖然在各大名領地都設有巡見使和目付,用以監視各藩國有無異常情況發生,但由於各大名多年來表現的都較爲順從,平日裡與駐地巡見使、目付之間井水不犯河水,時間久了,這些幕府派駐的監視機構也就放鬆了警惕性。

而田川昱皇等人也都是刻意隱匿形跡去往外地聯絡,所以等到半月之後,受到邀約的諸位大名秘密潛至松潘次郎府中時,駐平戶藩的巡見使對此依舊是一無所知,他們也根本沒有想到,居然會有人膽敢聚衆密謀推翻德川幕府。

於是乎,一場改變整個日本命運的密會在松潘次郎府中密室正式開始。

與會諸人對於松潘次郎隱晦提到的倒幕一事並無任何驚訝之意,因爲同爲外樣大名的他們早就對德川幕府不滿,所以對倒幕計劃自然是雙手贊成,但與此同時,衆人也對這個計劃的前景並不看好。

自家人知自家事,各人有多少家底自己還是有數的。

雖說九州島地勢易守難攻,整個九州上親藩和譜代大名實力也不是很強,但是就算將這些與幕府親厚的大名滅掉,那幕府肯定會舉大兵前來鎮壓,以自家手下爲數不多的武力,很難與之抗衡,一旦落敗就是個身死族滅的下場,與其如此,還不如繼續給幕府繳納年貢呢。

“次郎既然有此計劃,那有沒有聯絡島津家?

整個九州諸多大名,唯有島津家實力最爲雄厚,手下武士最多,只要島津家加入倒幕行動,那這個計劃的成功性會大大加強!”

池田氏現任大名池田輝政接着衆人的話題開口道。

池田氏與松潘氏屬於世交,兩家關係歷經種種考驗,百餘年來一直非常密切,在聽到松潘次郎有想做倒幕首領的意思後,池田輝政隱晦地提醒了一句。

“島津家是九州最強,但是他們家一向是騎牆派,遇事總是畏首畏尾,缺少決斷和擔當,倒幕。島津家肯定不會有異議,但若是想讓他們家出頭,那就別想了!

我要在這裡告訴諸位,倒幕並非我松潘次郎一時心血來潮,實因有比島津家,甚至比幕府實力更加強大的奧援,願意扶持我們推翻幕府統治,還政與天皇,是以,我才力邀諸位前來共襄大事!

將來成功之後,我們將會在天皇陛下引領下,效仿大明制度,成立新的中央政權,到時諸位都會成爲參政大臣,我們會攜起手來,把日本國治理的更加強盛!”

察覺到老朋友的善意提醒,看到在座諸人極度不自信的表情後,松潘次郎不再遮遮掩掩,順勢將自己的底牌亮了出來。

“次郎說的奧援是哪一家?”

“是不是荷蘭人?”

“荷蘭人?他們能安什麼好心?”

“荷蘭人雖然強大,但還不具備足以撼動幕府的實力。次郎,你可不要被蠱惑!”

聽到松潘次郎的話語後,在座諸人先是一陣興奮,但很快便有人相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諸人都是用帶着疑惑和否定的眼神看向松潘次郎。

“荷蘭人算不得什麼,大家難道忘記我們日本一直仰慕和學習的國度嗎?”

松潘次郎氣定神閒的笑道。

“仰慕?難道松潘君說的是明國?”

“怎麼可能!明國建國時,太祖閣下便將日本列爲不徵之國!這可是寫入明國皇室祖訓之言,豈能輕易違背!”

“我覺得伊藤君言之有理!不僅如此,明國與德川幕府素無交集,怎麼會突然要支持他人倒幕!”

“明國不是一直動盪不安嗎?他們連自己國內都沒有治理妥當,哪有餘力管我們日本國內之事!”

松潘次郎的話隨即引發了更大的質疑聲,在座諸人都不相信,一衣帶水的大明會突然之間插手日本國內政局。

“自從幕府推行現有政策以來,我們對國外發生的大事一無所知,這實在是太令人羞辱了!”

待紛紛攘攘的質疑聲停止後,松潘次郎先是感慨了一句,隨後接着道:“早在數年前,明國內亂便已被平息,隨後明國自皇帝陛下起,上下一心、勵精圖治,短短十年時間,國力不但恢復如初,甚至已經是遠超最強盛的年代!”

松潘次郎的一番言論讓室內重新變得安靜起來,看到衆人臉上仍是一副將信將疑的神情,松潘次郎繼續說道:“諸位都知道,我們平戶藩之所以要略微富足一些,主要靠的就是明國的鄭一官家族。

鄭家的商船往來於海面之上,從長崎將我們日本的貨物販運出去,然後再將我們所需要的重要物資運到日本國內,我們平戶藩有地裡優勢,所以才能獲取一些錢財物資來維持現有軍力。

我們和鄭家的關係十分密切,這是幕府都知道的事情,鄭家也沒有必要欺瞞我平戶藩,我上述之言僅僅是概述,其中細微之處我就不多講了。

這些事情都是鄭一官,也就是現在明國靖海侯鄭芝龍閣下府上的總管事鄭七君說與我知曉的,諸位以爲,他有必要對我說謊嗎?”

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十五章 譁變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章 皇莊2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六十七章 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