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

本來一臉傲色的桑田元代和幾名日本鐵炮手,在看到靶標上彈孔後,神情也都沮喪無比,作爲行家裡手,他們更清楚兩家火器之間的巨大差距。

這場比試結果很明顯,大明火銃完敗日本鐵炮。

無論從裝填和發射速度上,還是從準度、射程和穿透力上,都是大明火銃取得碾壓性全面勝利。

三輪鐵炮施放完畢,十五枚彈丸只有三枚着靶,並且都未穿透木板,由此可見,鐵炮的殺傷效果很是一般。

而同樣是三輪射擊,大明火銃發射的十五枚彈丸有六枚着靶,並且都是穿透三寸厚的靶標,如此威力非同小可,這意味着臨陣對敵的情況下,就算衝陣的敵方士卒身披重甲,只要被火銃擊中,活命的機會幾乎沒有。

“鄭七君,爲何明國火銃不用引燃火繩就能發射?鄭七君帶來的火銃都是這種嗎?”

前也貴弘搶先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前也君,此次鄭七帶來的五百杆火銃都是我朝軍器監能工巧匠精心打造之物,此名爲燧發火銃,採用彈簧鋼輪打火引燃火藥後施放。

據我所知,當今之世,此等利器只有我皇明官軍全員配備!且我官軍所用之新式火槍,威力更是遠勝此種火銃!

此次我朝念在與貴藩一向友好之情誼上,這纔打算無償贈與貴藩!

至於其餘兵杖甲械也同樣犀利無比,但不知能否入得各位法眼?諸位若是想要一一驗看,那我這便遣人去將其餘火銃取來!”

鄭七將眼底的一絲輕蔑之意完完全全地隱藏起來,面上帶着溫和的笑容回道。

“七郎說的哪裡話,上國肯將這等利器與我平戶藩,我平戶藩上下當會心懷感恩之念,哪有其餘心思!

聽七郎所言,這一大批軍械,是上國贈與我平戶藩?

也就是說,不用支付銀兩購買?”

見識過大明火器之威後,又聽說大明官軍使用的是更加厲害的什麼火槍後,一直端着架子的松潘次郎立刻放下身段,用和藹可親地語氣笑着與鄭七交談起來。

在松潘次郎的眼中,鄭芝龍雖然貴爲大明的侯爵,但本質上不過是個海商而已,要是沒有他們這些日本人幫助,鄭家哪能發展壯大起來,現在大明皇帝居然給一個海商兼海寇出身的鄭一官封爵,這從側面反映出,明國不過如此。

而鄭七不過是鄭家的大管事,自己可是日本國的大名,有什麼事情自有幾名家臣去與他交涉,自己可不會自降身價與一名小人物直接打交道。

但剛纔的一幕徹底打消了松潘次郎的傲氣。

多年的閱歷和見識告訴他,鄭七剛纔的話沒有一分虛假。

按照常理推斷,大明官軍火器裝備的確會遠勝眼前這批利器,那也就是說,明軍實力遠超現在日本所有軍隊,現在既然大明朝廷看中平戶藩,並有意扶持松潘氏上位,那這樣的大腿當然要緊緊抱住纔好。

既然鄭七代表的是明國朝廷,那地位就不是鄭家管事而是明國使臣了,所以自己現在面對的就是明國朝廷使節,這樣說來的話,與其平等對待也是理所應當。

儘管鄭七堅決不承認使臣的身份,只承認自己是鄭家管事,但松潘次郎表示理解。

畢竟日本是大明太祖當年宣稱的不徵之國,故而大明皇帝和朝廷肯定不能明着說要推翻德川幕府,另立新幕府,那可是有違祖宗之意,這對以禮儀之邦而著名的大明並不算光彩之事。

“如果不是顧忌這層,大明皇帝可能早就像對付交趾國那樣,發兵攻打幕府了。

嗯,一定是如此!

只要我平戶藩有了這些精良火器甲械,別的不說,至少在九州島,誰還再敢小覷於我!”

松潘次郎暗地想到。

“次郎閣下,平戶藩與我靖海侯府之間相交多年,彼此之間有着較深之情誼,鄭七豈能出言誆騙?

實不相瞞,除了這批軍械我朝會免費贈予貴藩,以後貴藩但有所需,後續我朝還會以極爲優惠之價格向貴藩售賣各種軍械。

只不過,這一切之前提是,我朝皇帝陛下希望日本能夠建立一個對大明親善友好之幕府,還望貴藩莫讓我朝皇帝陛下失望爲好!

次郎閣下及諸位也是經歷過大場面之人,當知首鼠兩端乃人際交往之大忌!

有些時候,做出正確之抉擇,方可達成最佳之結局,否則,極有可能會惹禍上身!

大明軍備既可以給貴藩,同樣也可以給日本其他大名,相信此等利器無論給誰,都不會有人拒絕!”

鄭七依舊是一副溫和地笑容,但後面的幾句話卻是警告在場的平戶藩決策者們,不要想着吃完大明吃幕府,試圖兩邊都不得罪,那樣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

田川昱皇只是把大明朝廷對德川幕府不滿、想要扶持平戶藩對抗幕府,並最終成立一個親大明的新幕府的目的告訴了松潘次郎,而把自己纔是大明朝廷最終想要扶持對象的真實想法隱藏起來,松潘次郎哪裡知道,自己如果應下帶頭與德川幕府對抗之事,最後卻是便宜了最信任之人。

經歷過混亂的戰國時代的日本人,還沒有誕生國家概念,某某幕府對於諸多大名來講,其實就跟華夏曆史上的朝代一樣,幕府倒臺,再換一個就是了。

整個日本國幾十個大名,誰不惦記着那嘴頂尖的位子?

松潘次郎也不例外。

之前諸如松潘氏這樣的外樣大名沒少受德川幕府盤剝,雖有心反抗,但無奈實力不濟,每年也只能乖乖將年貢呈上。

強如島津氏也得低頭,何況松潘氏。

松潘氏每年都要被幕府派駐在九州島的巡見使和目付收走五萬石糧食年貢,這可是能夠多養活數千個壯丁的寶貴物資,松潘氏上下能不記恨嗎

“七郎且放心,我平戶藩其實此類小人!

只要有上國鼎力相助,松潘氏定會成爲倒幕先鋒!

我這便給周邊相熟幾位大名修書,力邀諸人同心勠力,共同推翻德川家族暴政,將權利還歸天皇!”

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章 皇莊2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三十章 預謀第四十章 大戰4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