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

這個消息現在對於大明來說並無利害相關,但朱由檢得知後卻對此產生了戒備之意。

葡萄牙特使古鐵雷斯宣稱,就在葡萄牙軍隊展開“收復”本國傳統領土“正義之戰”的同時,他們的軍隊窺探到,西班牙東面的強大帝國-------奧斯曼帝國的軍隊也在蠢蠢欲動,意圖趁着西班牙軍隊遭到明軍重創時,染指西班牙的領土,擴大帝國版圖。

相對於已經衰落的哈布斯堡王朝來講,此時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帝國可是一頭兇猛地怪獸,是整個歐洲都畏懼的存在,它的軍隊東征西討,常年處於搶奪他國領土的戰爭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歐洲各國軍隊都十分忌憚與其進行戰爭。

現在奧斯曼帝國由於新君默罕默德四世尚且年幼,政務便由他的母親柯塞姆蘇丹處理,這位年輕的女性不同於一般的婦人,是一位性格強硬的女中豪傑,對於帝國版圖擴張的興趣遠遠大於一般男人,在獲知與奧斯曼帝國軍隊對壘多年的西班牙精銳軍隊慘敗後,柯塞姆蘇丹便發出號召,要求各方結束內訌,轉而向西班牙謀求更多的利益,這其中便包括侵佔西班牙的領土。

令葡萄牙政府憂慮的就是這一點。

如果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向西進攻西班牙,那麼不用過多久,它的軍隊就會推進到葡萄牙軍隊東線附近,依照其軍隊極強的侵略屬性,雙方軍隊之間很可能面臨着發生嚴重衝突的局面,如果雙方開戰,那奧斯曼帝國就會順勢向葡萄牙本土推進,而以葡萄牙軍隊並不強悍的戰鬥力,想要對抗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結果可想而知。

爲此,葡萄牙政府請求大明加大軍械出售力度,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擴展自己的軍隊規模和數量,以應對很有可能到來的危機。

上次從大明購回去的那批火銃彈藥,無論從射程還是威力上都比葡萄牙軍隊使用的要強出不少,葡萄牙軍方對此反響良好,所以這次葡方加大了採購量和金額。

從葡方特使提供的清單來看,這次葡方共計從大明採購價值約四十三萬兩銀子的貨物,其中軍械彈藥總計爲十九萬兩,其他商品貨物價值爲二十四萬兩。

隨着英荷兩國之間戰爭的開始,荷蘭方面不得不減少了從大明採購商品的額度,而處在安全位置的葡萄牙乘機而入,趁着荷蘭無暇他顧,趁機組織了一批商船來到大明,想借此機會搶佔大明商品在歐洲的一部分市場份額。

對於葡方的這些合理請求,朱由檢當然是無有不允。在他的親自關照下,雙方很快便完成談判並簽訂了一系列協議,葡方特使只在京師待了五天便滿意而歸,臨走時古鐵雷斯對大明朝廷的高效率給與了高度讚揚,稱讚大明的體制確實領先於歐洲諸國,回到國內後,他會向本國政府建議,派遣人員專程來大明學習其中的先進之處。

在實行議會制的歐洲諸國,在這種軍政大事上,往往因爲意見不一、利益不同而產生分歧,各執己見的不同派別的政治人物,會因立場不同而對此進行長時間的爭論,這種決策機制效率非常低下,與大明簡單高效的內閣負責制相比,雙方高下立判,這才讓本以爲會有個漫長等待過程的古鐵雷斯產生了如此想法。

朱由檢對葡萄牙人學習的說法並不關心,而關於奧斯曼帝國的消息纔是他最爲關注的。

對於奧斯曼這種****的國家,朱由檢有着天然的反感。在這種體制下生活的民衆,往往有着不同常人的思維方式和習慣,與文明世界的發展趨勢格格不入,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種體制是人類歷史的倒退,是華夏文明所無法容忍和接受的。

對西班牙的連番打擊是出於歷史上的某種復仇情節,現在已經品嚐到苦果的西班牙人應該變乖了,只要他們往後表現的規規矩矩,朱由檢並不想採取覆滅其國的做法。

大明是愛好和平的文明國度,戰爭也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的無奈選擇,你要是乖乖聽話,老子保證不打你,這就是大明以後的外交政策基本原則。

在葡萄牙特使離開不久,呼嘯的北風把西班牙政府使團送到了京城。

先有百年殖民地馬尼拉被搶走,後有遠征大軍幾乎全軍覆沒,三年裡兩次沉重的打擊下,西班牙鷹派政府已經全部下野。

去年剛接任的政府總體屬於較爲溫和的鴿派,迫於內外交困的不利局面,西班牙新政府決定派遣使團出訪大明,在承認戰敗的前提下,看看能不能請求大明朝廷高擡貴手,把被俘的西班牙遠征軍給與釋放回國。

虎視眈眈的奧斯曼帝國軍隊,給西班牙政府帶來了沉重的壓力,相比在遠東的利益,本土的安危纔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慘敗於馬尼拉的遠征軍,正是一直處在與奧斯曼軍隊對壘的前線,適逢奧斯曼帝國出現內訌,兩國之間匆匆達成停火協議,西班牙政府這才抽調了一萬五千人組成了遠征軍,想從富得流油的大明撈一把,彌補財政窘迫的局面,但沒想到興師動衆之下,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令西班牙人憤怒的是,葡萄牙這個撮爾小國竟然也趁火打劫,在西班牙內外局勢糜爛之際,竟然趁機奪取了西班牙的部分領土,雖然面積不大,但這種明顯的落井下石的行爲卻是讓西班牙上下痛恨不已。

不過,與世仇------奧斯曼帝國相比,葡萄牙這種疥癬之疾只能先放在一邊,由着它折騰也成不了什麼大氣候,等到一切穩定後,西班牙大兵自會教葡萄牙如何做人。

奧斯曼帝國可是有滅國之力和野心的,雙方之間的征戰持續多年,期間互有勝負,但隨着西班牙國力的迅速衰退,結束內訌的奧斯曼帝國,將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吞併西班牙上面來。

正是基於這種關係到自身安危的考慮,西班牙人打着白旗遠道而來。

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七章 皇莊3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章 皇莊2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