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

“啓奏聖上,按照我朝先前與荷蘭人達成之協議草案,只要我官軍攻下馬尼拉,那非法據有臺灣一地之荷蘭人便要全員遷移至呂宋。

現下馬尼拉以爲我朝所有,那荷蘭人將來遷至其地後,應當如何予約束其衆?呂宋國之律令應當如何制訂?”

在朱由檢陳述完雜糧的重大意義、閣臣們紛紛點頭表示受教並堅決執行後,李邦華起身後向朱由檢請示道。

“李卿之提議甚好。

內閣可行文臺灣府官員,使其知會臺灣行省之荷蘭人等,着其自即日起便要着手搬遷之事,限定其於崇禎十五年年節前全員撤離!

內閣派駐呂宋之官員,可於馬尼拉擇合適之地供荷蘭人建立生活場所。

呂宋將來建國後,其律令當以大明律簡化版由其朝廷頒佈並實施,除卻我朝駐軍外,島上所有居民人等,部分國籍,均要照此律令執行不怠;有違者,無論國籍身份,具要按律一體執行!

因呂宋實質爲我大明之藩屬,故此,除卻持大明公民身份證者之外,將來其他各國往來或常駐其地者,均要與其本國民衆一視同仁,任何人不得凌駕於律法之上!

此一點須當於律法中鄭重言明!

內閣於行文中當要對荷蘭人申明,呂宋國禁止大明之外任何武裝力量出現!

除卻軍隊之外,呂宋當允其他各國人等自由出入,人人可享公平貿易之便利,呂宋朝廷及大明駐軍,均可保護所有人之正當權利!”

李邦華的話提醒了朱由檢。

根據奉行叢林法則及實用主義地歐洲人的秉性,荷蘭人搬遷至呂宋之後,極有可能會抱着建立獨立王國的想法,打算在呂宋建立法外之地,試圖凌駕於當地律法之上。

“臺灣總兵當遣重兵向熱蘭遮城附近運動,監視荷蘭人在撤離過程中,不會生髮其他意外狀況,並可根據實情,隨時決定採取任何措施!”

這幾年間,隨着局勢的穩定和好轉,大明駐臺灣官軍已經奉命進行了擴軍。

吳羣從移民中徵召了兩千人入伍,臺灣駐軍總數量已達到六千人的規模,其中最新式的米涅槍也配發了三百杆,這種代差型武器足可以牢牢壓制住荷蘭人的火力。

朱由檢下令臺灣官軍向熱蘭遮城挺進,爲的就是防範荷蘭人在得知不能在呂宋駐軍後的激烈反應。

如果荷蘭人不按期撤離,明軍將會採取強硬措施,對其進行無情地軍事打擊。

協議就是用來撕毀的。

荷蘭人倘若能嚴格遵守協議,按時撤離臺灣島,那兩軍再次發生衝突的場面將不會出現。

而要是荷蘭人出爾反爾,那撕毀協議的罪名肯定是他們的。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還是疏忽了。

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荷蘭人在協議當中,並沒有提及搬遷至馬尼拉之後,己方是否還可以保留適當的武力這一條。

朱由檢估計,在接到大明內閣的知會後,荷蘭人肯定會再次派出使節前來談判,要求在呂宋保留某些特權。

但這些條件是絕不會被允許存在的,不管荷蘭人以什麼藉口都沒用。

大明官軍有信心捍衛公平貿易原則,會充分保障各國人員在呂宋的合法權益,不論你是來經商還是工作,只要你不違法,你的私權會得到有效維護。

如果你抱着高人一等的心態,想要時時處處享有超出他人的特權,那對不起,你會失望的。

朱由檢猜測,在大明官軍連番強勢大勝之下,荷蘭人最後會採取妥協的策略,不會堅持在呂宋保留軍隊這一點。

與西班牙這種貪婪自大的國家相比,現在的荷蘭正處於朝氣蓬勃的國力上升期,全國自上而下還是以賺取更多財富爲目的,況且他們的主要利益是想壟斷大明商品在歐洲的經銷權,所以不會因爲這點事情與大明撕破臉的。

再說荷蘭人也不敢。

經過攻佔馬尼拉的戰鬥之後,大明軍隊強悍地戰鬥力再次得以充分展現在他們面前,欺軟怕硬的歐洲人會自動選擇與強者爲友,而不是爲敵,何況大明的強大不僅是體現在軍力上,在經濟上也是他國無可匹敵的存在。

“內閣要從將作局、鑄幣局選派人手赴馬尼拉開設分局,於呂宋勘探黃銅礦,熔鍊之後就地鑄造錢幣,用以與呂宋及周邊諸國交易,採購玉米、棉花、大豆等雜糧運回國內,已供應我朝畜牧業之發展。

四海商行,尤其是四海糖業要儘快進駐馬尼拉,在收購甘蔗後就地榨糖,就地分銷或者交由荷蘭人遠銷歐洲。”

呂宋的銅礦資源纔是朱由檢最眼饞的,糧食及其他經濟作物還在其次。

鑄幣這纔是一本萬利的生意,也是大明朝廷財政收入的搖錢樹。

用別人的資源換取別人的資源,聽上去就是美妙無比的事情。

強盛了兩百多年的大明,對於周邊諸國有着無與倫比的影響力,這一點從大明銅錢成爲東南亞各國的主要流通貨幣便可充分體現出來。

但是由於大明極其缺乏黃銅資源,加上銅錢鑄造後在各國市場大面積流通的緣故,所以大明銅錢的鑄造數量已經下降了數年之久。

據有司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大明鑄造銅錢只有三十餘萬貫,嚴重影響了大明從海外採購各種商品的數量。

呂宋的青銅和黃銅礦不僅儲量巨大,而且品位相當高。

就地取材冶煉,然後就近大量採購南亞諸國的商品,大明在整個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南亞諸國的民衆在賣出商品後便可以擁有財富,這種雙贏地好事何樂而不爲之。

隨着銅礦開採量以及鑄幣量的大幅度提升,大明國內民衆所擔負的賦稅就具備了下調的條件和動機。

源頭活水滾滾而來,那還需要盤剝本國百姓嗎

再說這個過程也沒有剝削和壓迫他國民衆啊。

南亞諸國把那些他們根本不稀罕地商品賣給大明商人,便可以得到他們最喜歡的銅錢,之後他們再用這些黃橙橙的寶貝,去購買柔滑地綢緞、精美地瓷器、華美的大明服飾,這是一個多麼完美的流程啊。

一不小心,大明便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有了這流水般地外財,朝廷自當用以反哺本國百姓。

不過,僅僅用銅錢還是不夠地,銅錢本身地價值太過低廉。

大宗商品交易,總不能趕着牛車拉着一車子銅錢吧,那樣會給交易雙方帶來極大的不便。

鑄造銀幣和金幣已經擺上了議事日程。

朱由檢相信,有大明強大的國家信用背書,金銀幣也會迅速佔據東南亞各國市場。

用別人的金銀鑄造錢幣,然後採購別國民衆的勞動果實,這樣的大明會長久不衰。

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七章 皇莊3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十五章 譁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五十一章 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