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

爲了迎接將來出訪使團返航時可能帶回來的衆多人才,國子監正在進行大改造,園區內的北面部分,一座座新建築正在拔地而起,一切都在按照工部營繕司給出的圖紙有條不紊的建設中。

負責這次營造任務的是周奎、田弘遇、袁也讓、張國紀等四位國戚組建的施工隊。

這隻施工隊組建已有三年時間,規模已經從最初的兩百餘人,增加到了現在的八百餘人,施工隊幾乎網羅了京畿一帶修房建屋的所有能工巧匠,而且這隻施工隊也成爲了大明第一支專業施工隊伍。

爲了打出名堂,田弘遇等人還給自家的施工隊起了個響亮的名號:錦坤建築隊,取的是錦繡乾坤之意,也有暗自向皇帝獻媚的意思。

此前大明的營造事物,比如紫禁城內的各個宮殿的建設等等,都是以工部專業人士勘察地形地貌後出具施工圖紙,然後由有司徵召工匠和青壯勞力開始施工,等到工程結束後,參與施工者再回返原籍。

不管是從待遇還是專業性、施工進度上,還是在施工中的默契程度上,這種臨時湊起來的施工隊普遍存在着管理混亂、各種建築材料浪費極多、工程進展無序、官吏貪污等等諸多問題。

而國戚們組建這支施工隊之初,朱由檢就曾經專門向幾人大體介紹過,成立專業施工隊的各種優勢,並且以皇莊打井隊爲範例,指出專業施工隊的出現將會成爲趨勢,並要求他們在妥善解決招募工匠和青壯勞力後顧之憂的前提下,把這隻施工隊給建立和發展下去。

雖說這隻施工隊由四人共同出資組建,但實際上週奎和張國紀只是拿出銀錢入股,對於施工隊成立後的所有事情都是極少過問,日常管理以田弘遇和袁也讓爲主的。

這兩位對朱由檢的話當然是奉行不悖。

在招募工匠和青壯勞力時,也是以京師本地人爲主,招募之人沒有一名是農戶,這樣就最大程度避免了因施工而耽誤農活的問題。

在花費了一年多時間營造了一批宅邸,以供應南京北遷官員入住後,田弘遇和袁也讓找到了周奎和張國紀,把賬目交給二人驗看的同時,也把想擴大施工隊規模的想法告知了二人。

因爲他們兩人發現,營造這玩意是個很賺錢的行當,按照皇帝所說的這種專業施工模式來看,各種成本降低不少不說,施工效率也是得以大大提高。

以他們一年多來的觀察來看,以前那種施工組隊方式建造一座宅院,最少也要花費五個月的時間,而他們只需花費兩個多月就能建起一座同等規模的宅子,施工速度相比整整快了一倍。

隨着工匠和青壯勞力之間的默契程度不斷提升,田、袁二人相信,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施工速度還有提升空間。

周奎和張國紀產看過賬目明細後,知道從事營造居然如此賺錢,當即同意,暫不分紅,把此次的利潤全部投入擴大規模中去,購買大量施工器械,僱請更多工匠,打造更爲專業的施工隊,獲取更多的利潤。

周奎和張國紀不傻。

他們也知道,自從皇帝大幅度提高官吏和軍器監、將作局工匠的薪資後,這批突然間生活寬裕無比的人羣,很多人不約而同選擇了修建新房或是翻蓋舊宅。

這是國人多想養成的習慣,有金子要貼在臉上。

其實按照千百年來的傳統,平民百姓家修房蓋屋時,都是主人家出面邀請左鄰右舍前來幫手,只要主家負責管飯就成。

但是這些富裕起來的工匠們,哪裡肯停下每天按計件拿錢的工作,並且左鄰右舍也都是同行,也都等着整修自家宅院,誰還有閒工夫前來幫手搞這個啊?

於是乎,營造將人短缺便成爲了幾年來京師建築市場的新常態。

田弘遇和袁也讓看準機會後,把施工隊伍分成若干小隊,幾名工匠帶着十幾名青壯勞力各自前去攬活開幹。

由於這種建築市場猛然出現的爆發性增長,整個京師的營造工匠明顯不夠用了,很多想着翻蓋修建家宅的人家無奈之下,只能選擇了等,等着看到鄰居家的房子接近完工了好去預訂。

一些有一定權利的官吏更是直接亮明身份,強行下令讓施工隊完工後即刻進駐自家宅子開始施工。

別小看這一家幾十兩幾百兩的小工程,累積起來可就是個大數目。

從崇禎十年下半年起,到崇禎十一年同月份止,一年下來盤賬的時候,周奎等人都被盈利數額給嚇了一跳:刨除工匠工資、購買各種器械、建材等亂七八糟的費用,錦坤建築隊一年的淨利潤達到了十五萬兩之多,他們每家能分到近四萬兩銀子。

這筆銀子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已經超過了他們四家各種商鋪等產業的總和了,而且預約排隊等着施工隊入駐的人家現在暫時無法計數,還有大筆的銀錢等着他們去賺呢。

四人湊到一起簡單商議過後,很快便達成了一致:利潤再次暫不分紅,把這十五萬兩銀子全部投入進去,進一步擴大施工隊規模,多招募人手,剩餘的銀錢用於採購各種材料上,以保證流動資金的充裕性。

就在錦坤建築隊生意好的一塌糊塗後,幾支相似的建築隊也先後組建起來,並迅速投入到了京師修房蓋屋的熱潮當中。

不管這幾支新的施工隊背後有沒有什麼背景和靠山,得知消息的朱由檢立刻吩咐人警告田弘遇他們,要憑藉施工質量和速度與他們進行良性競爭,不得藉着宮裡的名頭打壓別人。

建築市場的錢是掙不完的。

只有採取靈活多樣的模式來攬下更多工程才能獲取更大的利潤,有競爭對手纔會讓企業更有進取心,也能讓消費者得到更多的實惠和優惠。

不過,再怎麼說,這幾位可都是自己的老丈人,胳膊肘總不能朝外拐。

在警告了諸人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朱由檢還是把一個大單子交給了錦坤建築隊:國子監擴建和新建項目。

這是一項預算高達一百二十萬兩銀子的大項目。

主體是幾處實驗用的館所和場地,再就是十幾座教室和辦公場所,供教師和學生使用。

另外就是一些附加設施,比如食堂、竈間、浴室、公廁等公用設施,還有就是附帶修建了一些園林式的小型住宅,供被方以智他們帶回來的歐洲人才使用。

國子監新建園區的模式,是朱由檢參照後世自己畢業大學校園提出的意見,經過工部營繕司繪製成圖,然後朱由檢再三修改才定下的。

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十五章 譁變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七十章 商路第五章 皇莊1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