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

在崇禎十二年第一次內閣會商結束後的一個月之後,朱由檢接到了孫傳庭從浙江呈遞來的題本。

在題本中,孫傳庭把新政在浙江的進展工作做了彙報。

孫傳庭表示,現在整個浙江新政實施的異常順利,各級官府抓住農閒時間,組織了大部分官吏分赴下轄村鎮,按照士紳大戶家的田契,對其名下田地主意進行丈量覈實,最後再將查實後的新田契發下,作爲今年夏收時繳納賦稅的依據。

在這個過程中,絕大部分士紳大戶都是積極配合,據他從暗訪的御史及錦衣衛得到的反饋來看,並沒有發現有徇私枉法的事件發生,而他自己也經常便裝帶着護從親自下到鄉間走訪,以防有人藉機從中漁利。

根據目前的形勢,孫傳庭預計,再有月餘時間,浙江全省的土地清丈就會全部結束,到時他將離開浙江返回京師。

在題本的末尾,孫傳庭專門提到了四海酒業,並表示如果條件合適,懇請朱由檢能在一些地方開設釀酒工坊,然後根據當地糧食收成和存儲情況決定酒坊的產量,以此來增加貧困地區百姓的收入。

沒過幾天,內閣便將平涼府衛護縣主官們聯名上奏的題本送進宮裡,朱由檢瀏覽過後,這才明白了前幾天孫傳庭爲何突然提到了四海酒業的事情。

不過,從題本的內容來看,衛護縣官員的思路還是很值得表揚,並且提到的本地實際情況也非常合理。

在連續兩年豐收的情形下,只要官倉和農戶自家糧倉有足夠的存糧,那多餘的糧食如果不趕緊出手就會壞掉,與其賤價賣給糧商,還不如以市場價賣給四海酒業,然後轉化成更高的價值出手。

衛護縣官員在題本所提的幫農戶增收的舉措不止開設酒坊,其他的措施也是很具有可行性,從這點來看,很多基層官員還是很想着幹一番實事的。

不管他們出於什麼目的這樣,只要敢想敢做,就值得大力表彰,將來做出政績後就要不吝升賞。

能者上、庸者下,這是吏治的基本原則,是絕不容許任何人改變的。

朱由檢隨即吩咐王承恩拿來輿圖查看了一番,發現衛護縣所處的地理位置還是比較優越的:東接西安府,北連鳳翔府,要是在此處開設一處酒坊,利用當地及周邊有些過剩的糧食作原料,在產出新酒後向西和北面售賣,那就會節約從京師運到北境銷售的打量人力、物力以及時間上的成本,能讓新酒獲取更高的利潤。

既是如此,那就幹吧。

衛護縣設置酒坊一座,僱請的人手每月按時支付薪資,標準與京畿酒坊工人相同,稅收按新稅制五十稅一,由當地官府徵收。

至於新酒工藝是不是保密,這個問題根本不用考慮。

工藝泄露又怎樣?

現在這種形勢下,誰敢建起工坊大量製售新酒,那就等着錦衣衛上門吧。

爲了不讓穀賤傷農的情況出現,朱由檢會下令,不管市場上的糧價如何變化,官府在收購農戶糧食入庫儲存的時候,價格都要比市價每石高出一錢銀子。

朱由檢知道,這片土地上,農民始終是付出最多,也是最苦最累的一個羣體。

終年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就算是豐年也落不了幾個錢,一旦家中遇上大事,最後只有絕望。

要想改變這種極不公平的現象也不難,只要每年從國庫中拿出鉅額資金進行補貼就可以。

既然有了白酒這種消耗糧食極多的產業,那官府收儲大量糧食之後,可以把陳糧拿出來用來釀酒發售,最後還能賺取更多的利潤,這也算是一種良性循環,農民和官府都能從中受益,何樂而不爲?

這種手段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但多少年來就是沒人去做。

原因或許是無人想到,也或許是歷朝的財政並不富裕。

但朱由檢覺得,這與封建社會的帝王將相從來沒重視農民有着更直接的關係。

草民,這個稱呼就能更加直觀地反應出農民的地位。

朱由檢的做法其實就是把千百年來,歷朝歷代所沒有考慮的事情拿出來做一遍,從細微之處逐步改變大明,讓更多的新生事物和制度在這個時代誕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這個時代。

衛護縣的酒坊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四海酒業還會有選擇的在其他地區開辦酒坊,以消耗越來越多的糧食,在爲朝廷提供更多稅收的同時,間接幫助農戶增收。

南方大戶私自釀酒的現象以後將會被禁止,所有酒水都必須出自四海酒業。

朱由檢並不反對私營企業的發展,但一些特殊行業沒必要鼓勵私人經營,釀酒就是其中之一。

酒並不會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你個人辦酒廠只是爲了暴利,對整個社會能有什麼促進作用?你發了財會拿出來補貼農戶嗎?

釀酒必須官營,或者叫國有,朝廷獲取更多利潤後可以進行財富再分配,這是任何個體無法做到、也不會去做的。

財富再分配纔會有效地抑制貧富分化嚴重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

這種制度必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長效機制,從根本上限制更多社會不公現象的產生和發展。

要讓付出更多勞動者得到能夠體現自己價值的利益。

這個問題朱由檢一直在付諸於實踐。

比如工匠羣體。

這是產生價值的一個羣體,所以要讓他們有獲得感,能享受到更多他們自身創造的價值。

現在工匠們的收入在全大明也是數得着的。

軍器監收入最高的六級工劉老六,他的年收入已經不比衙門中的最高級書吏少多少,這些個書吏也就年終的勤政養廉銀到手,纔會比劉老六年薪多,要是論月薪,他們比不過劉老六。

四海商行名下所有產業中,不管是學徒還是更高級的工種,一年下來都是收入不菲,而且每年的重大節日,如冬至、小年等,還會有額外的福利發放,米麪油菜肉布匹,這些可都是每家每戶的必需品,如果不發也是要花錢去買的。

只有高薪資和高福利,纔會讓人對這個集體更有歸屬感,也會願意爲了這份高收入去奉獻更多。

正是基於這種觀念,朱由檢纔會大把大把的撒錢,並且效果是相當好。

官府中的部分官員可能會在私下裡對朱由檢有些怨言,那是因爲他們的既得利益受到了損害,但由於朱由檢後來採取的補貼舉措,讓這種怨言不至於上升到仇恨的地步。

而那些基層官吏們,絕大部分都是新政的直接受益者,他們對朱由檢那是萬分的擁戴,只要這幫直接與老百姓打交道的人不出問題,少部分官員根本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