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

現在首先要做的是對襲官案涉案人員做出處置,與之相配套的就是松江府及其下轄各縣官員補缺的問題。

孫傳庭的奏報還沒有送達,估計明州(寧波)那邊的情況也比松江府好不到哪去。

由於此次偌大的松江府各級主官被一掃而空,所以導致了松江府已經處於暫時的無政府狀態。

基於擔心各地失控的原因,盧象升奔走於各縣之中,火速將各縣衙中未涉事的主簿、巡檢等拔擢爲主官,臨時掌控各縣局面,他自己則親自坐鎮松江府處理各種日常公務。

對於松江府各級官員的補缺人員,朱由檢決定還是依照這幾年的老路子,從陝西各府表現優異的官員中抽調後南下上任。

幾年來的實踐證明,通過親歷親爲參與到日常開荒拓田、打井修渠等等各種事物中去,陝西各府州縣的官員中涌現出了一大批作風務實的官吏,並且這種踏實的風氣已經在陝西各級官府中得到了充分的認可。

在朱由檢的計劃中,各地務實肯幹的的官員,以及工部戶部衙門裡的技術型官員都將得到重用,他們騰出來的位置將會被下一級表現突出的官員所替代,從而逐漸使大明整個官場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直至若干年後完全佔據主流地位。

這種良性循環的圈子不僅僅限於官員,也包括衆多沒有功名的吏員,而那些只知道吟風賞月、吟詩作賦當官做老爺的舊式官僚,在未來將會被徹底邊緣化。

他們的官員身份不會被去掉,但所供職的衙門將會是太僕寺、光祿寺、鴻臚寺等部司,俸祿不會短缺,但權力幾等於無。

其實從朱由檢的本心來講,大明官員的缺失並不會對社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在他的長遠規劃中,小政府、大社會纔是最理想的狀態。

未來大明官府要向服務型轉變,而衙門的設置要向公共服務和應急管理傾斜,以後人才的培養也要着重於這個方向。

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籍籍無名之人被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其中才華出衆者更是不知凡幾,他們並不缺能力,只是缺少供其施展的平臺和環境而已。

就像自己,前世也只是個極其普通之人,若是沒有穿越的話,一輩子也只會過着平淡至極的生活,娶妻生子,然後在柴米油鹽中蹉跎一生。自己也根本不會想到,穿越後也能有如今的成就。

平凡但不平庸,或許這是大多數人一生的寫照吧。

在考慮完官員的配置問題後,朱由檢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另一個方面。

從錦衣衛的呈報中,朱由檢發現了一個以前被他忽略的問題:私奴。

涉案的四大海商家中蓄養私奴人數幾近四千人,動手襲殺官員的正是從這批人中挑選出來的,這些人口根本不在官府的戶籍冊頁上。

而蓄養私奴在江南地區是十分普遍的現象,站在一個帝王角度考慮的話,這種隱藏的力量是絕對不能允許存在的。

有錢無勢的人並不可怕。

這個人羣爲數最多。

他們其實只想着過自己的日子,並沒有什麼爲非作歹的念頭和野心,日常表現也是非常溫順的,在面對強權時可以說予取予求,可以說是遵紀守法的典範。

而像四大海商這樣有錢有勢的就不一樣了。

這種人因爲嚐到了權勢帶來的極大便利,所以在財富急劇膨脹後便有意無意地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想借此來達成自己更多更大的訴求。

當某一天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時,自覺有龐大勢力的他們,很可能會有鋌而走險的舉動,並且不會考慮到自己的冒險舉動會不會給社會帶來多大的傷害。

這是極其危險的,也是朱由檢絕不會容忍的。

這些私奴如果手中有了兵刃武器,加上他們的主人不缺錢糧,一旦他們爲了某種共同的利益聯合起來,雖說不會有危及社稷的風險,但把繁華富庶的江南打爛還是沒有問題的。

既然發現了這個問題,那這回正好順勢一起解決掉,消除這些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由於朱由檢已經將此事件定性爲謀逆,那麼這次正好藉機大開殺戒,以此來震懾江南利益集團可能存在的反抗之心。

從崇禎八年至今,錦衣衛雖然奉命抄家無數,但最後被處死的人數並不多,朱由檢並沒有下令對犯案者的家眷進行無差別的殺戮,老弱婦孺都是以流放告終。

但由於這次襲官案發生的背景後面,正是朱由檢準備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時候,所以此次相關涉事人員很不幸的成爲了祭旗者。

顧、呂、徐、周公然遣人襲殺朝廷官員,其行爲實爲十惡不赦之罪;其四家陰蓄私奴、暗藏刀兵、意圖不軌,此已屬謀逆,當夷九族,但朕仁心,不意牽連過甚,故判夷三族。

其四傢俬奴交於地方官府登記入冊,並從所查抄田畝中,按每口十畝口分田劃撥供其勞作養家。

江南各地私人所蓄養之私奴此次一併遣散,敢有違抗者,不論其家世背景,皆以意圖不軌論處。

松江府知府謝汝運、通判黃盛舉、推官耿元仁以及按察使司、各縣涉案官員,身受皇恩,不思回報,日常以交通逆賊爲榮,故皆屬謀逆案從犯,滿門抄斬,家產充公。

其餘各府縣吏員以同罪論處。

孫傳庭那邊如果偵緝完結,也要照此執行,杭嘉湖這三處最爲繁華之地就是刑場。

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章 皇莊3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九十章 平息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八十章 困難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