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

在接受了已被擢爲山海關總兵的原勇衛營副總兵張奎、山海關副總兵黃震等主要將領的參見後,洪承疇與張奎等人簡短面談過一番,便帶着沈世玉和一衆親兵加入到長長馬隊的中軍,出關踏上了遼西走廊。

“總制,吳家這是怎地開了竅了?居然派瞭如此多馬隊隨洪督師出關,朝廷就不怕吳家主力出關,與祖家聚在一起興風作浪?”

恭送洪承疇離去後回到關城箭樓上的黃震不解的問道。

“聖上神機妙算,大名鼎鼎的洪亨九豈是如此好相與的?這裡面道道多了,咱就別瞎琢磨了!老黃,照督師的分派,過幾日你帶關內的工匠去沙後所,把那邊的兵營好生擴建一番,爭取今年內完工,工匠所需糧餉朝廷很快就會運來。某琢磨着聖上莫不是要對建州用兵不成?要不然怎地突然要擴建兵營?沙後所可是離寧遠、錦州近的很!嘖嘖!果真要是對建州開戰,那可是咱立功的大好機會啊!到時說啥咱也要上陣參戰,說不定能討個爵位傳給後代子孫!”

張奎手捋頜下粗髯忍不住浮想聯翩。

沙後所位於山海關和寧遠之間,東邊靠海,是一處規模不大的堡壘,目前駐紮了五百名兵卒,由山海關一名千總帶隊駐守。

按照洪承疇的吩咐,山海關要儘快擴建沙後所兵營,新的兵營至少要容納三萬人上下,並且要在崇禎十一年三月前完工。儲存糧草輜重的倉房也要按三萬人以上準備,建成後兵部自會安排專人將軍資送達,至於爲何擴建兵營,洪承疇並沒有多說。

不得不說張奎的嗅覺很是敏銳,洪承疇下令擴建沙後所兵營,就是爲來年可能對建州發起的進攻做準備,到時沙後所將成爲大明官軍出關後的一箇中轉站。

明年若真的與建州開展,十幾萬大軍加上至少十萬以上的民夫,近三十萬的人馬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涌到錦州前線,那樣錦州根本承受不住,必須分批次將大軍調往前線。

在洪承疇的計劃中,就算明年不會發生大規模戰事,沙後所擴建也是勢在必行,因爲征討建州是早晚的事,事先做足準備纔是正道。

擴建完成後他會請旨調兵,將關內數萬大軍調至沙後所兵營,向錦州的祖大壽施壓,逼迫其不敢輕舉妄動,然後再分批次將錦州軍回調,把關內明軍前移至松山一帶,逐步削弱遼西集團的實力。

洪承疇出關前送回的密奏送達京城時,朱由檢正在乾清宮內翻看孫傳庭以及陳奇瑜兩位重臣對於明年建州攻略的條陳。

孫傳庭在奏本中首先對皇帝於京城賞賜其宅邸一事謝恩,並對皇帝遣人將其全家由代州遷往京師表達了無比的感激之情,他知道這意味着自己很快就會回到京師任職了,並且最少是尚書以上這樣的正一品職位。

對於明年可能發生的戰事,孫傳庭持積極肯定的態度。他在奏本中提出的建議與洪承疇不謀而合:假途伐虢。借重兵雲集錦州一線之際,以武力爲威懾,徹底瓦解遼西集團的勢力,把遼餉這個無底洞堵死,以使得朝廷能有更多的錢糧投入到改善民生上來。

在陝西的孫傳庭早聞警迅,對於建州從今春開始的對蒙古各部的吞併征伐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他認爲如果坐視建奴持續擴張下去,其若其擴展順利的話,下一步其兵鋒很可能指向宣大、延綏等邊鎮,朝廷爲了應對這種非常可能出現的局面,將不得不對這幾處邊鎮投入巨大的物資和人員。長此以往,怕是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遼西集團,大明終將會被邊事拖垮。

與其千日防賊,不如趁其未成勢之前給與重創。

孫傳庭認爲,各路官軍多年來與流賊奮勇搏殺,積累了豐富的戰陣經驗。加上糧餉充足、甲冑齊全,火器兵刃的質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不管將官還是士卒都是士氣高漲,經過今年的充分修整後,明年的出關之戰即使不會大勝,但大敗亦是絕無可能。

孫傳庭在奏本中明確提到,建虜雖然彪悍善戰,但人口太少、各種物資匱乏這兩點正是其最爲致命的缺陷。而大明幅員遼闊,兵源物資充裕,就算官軍整體戰力比建虜稍低,但通過大規模會戰,雙方互損之下,建州根本經不起這種巨大的消耗。

朱由檢知道他的想法,那就是用人命換人命,反正大明有的是人,哪怕十個換一個也能把建虜那點可憐的人口耗盡。

一將功成萬骨枯。在這些名臣眼中,當兵拿餉就要有隨時陣亡的準備,這是天經地義之事,何況還有高額的燒埋銀可拿。

其實這種想法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幾乎每個普通士卒也覺得,自己既然拿着朝廷給的錢糧,那爲皇帝送命是應該的。而作爲後世穿越而來,對生命有着異常尊重的朱由檢,內心深處對這種看法有點接受不了。

至於誰作爲出關大軍的統帥,心高氣傲的孫傳庭並未提出明確的人選,只說一切恭請聖斷。

在孫傳庭的眼中,不管是洪承疇、楊嗣昌還是盧象升,甚至於遠在江淮的陳奇瑜,這幾人雖然都是才具出衆之輩,但並不比自己高明。

洪承疇老辣但太過圓滑謹慎,馭下不夠嚴厲;楊嗣昌雖長於佈局,卻短於臨陣決斷,戰陣經驗相對欠缺;盧象升忠直勇猛,但仁心過重,缺乏戰略眼光,率偏師奇襲當可發揮其優勢;陳奇瑜雖智謀深遠,但容易自滿輕敵,當年的車廂峽一役便是明證。

朱由檢對孫傳庭有心作爲全軍統帥一事當然是心知肚明,這也讓他感到十分的爲難。

從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上講,孫傳庭確實不遜於洪承疇等人,甚至可以說略微勝出一些,但孫傳庭最大的缺點就是資歷不如洪承疇深厚。在這個歷來講究論資排輩的世代,倘若自己下旨讓其作爲主帥領軍出戰,那洪承疇等人的心裡會非常不滿。若是能打出一場大勝還好說,如果戰事處於僵持或是慘勝,那孫傳庭就會面臨各種彈劾與攻擊,對他的政治前途十分不利。

這也是爲什麼朱由檢想親征的理由之一。

自己成爲全軍統帥後,把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陳奇瑜這些名臣全都帶上,組建一個重量級的智囊團,排名不分先後,戰前會商都聚在一起公開討論,這樣就基本避免了這些牛人之間的相互敵視、扯後腿的舉動,就算戰事進展的不順利,或者最終並沒有取得大勝,朝中大臣也無人敢將矛頭針對自己這個主帥。

到時再說吧,實在不行自己就率軍出一次關。雖然答應了盧象升不再親征,但事情總是在不斷變化中嘛。老盧率軍出塞奇襲,自己就不用怕被這位忠臣當面斥責了,頂多再見面時自己向他陪個不是,保證不再有下一次就行。

把孫傳庭的條陳擱到一邊後,朱由檢拿起了陳奇瑜的奏本翻看起來。

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十一章 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