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

從皇宮出東華門往南不遠便是東廠的所在。院中大堂前立有一塊石碑,上面是成祖手書“流芳百世”四個大字。

大堂入內即可見大幅岳飛畫像,這是提醒東廠緹騎辦案毋枉毋縱,更甚一層的含義則是各人勿忘盡忠報國。

自打崇禎下令重開東廠之後,已晉爲左都督的駱養性全力配合,要人給人要物給物,短短半月時間,東廠便已初具規模。

此時的東廠二堂內,新鮮出爐的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王承恩正在給自家侄子,也是新任東廠掌刑千戶的王世勤訓話。

“皇爺命咱家掌管東廠,這是對咱家莫大的信賴,也是對咱家寄予了厚望。現下錦衣衛復起之勢甚速,所辦幾件大案也是頗得聖心。但凡新鮮物事初立之時,總是上下一心,辦差都會勤勉認真,但時日久了,難免會有懈怠徇私之事生髮。”

王承恩不疾不徐的說道。

王世勤畢恭畢敬的立於叔父面前,聆聽他的教誨。

王承恩喝了口茶水後繼續道:“駱養性雖然聽話,人也忠誠,但錦衣衛指揮使畢竟是外官,其久居宮外,有何別樣心思外人無從知曉,皇爺終究是不能完全放心的。”

王世勤忍不住插嘴道:“叔父,侄兒託您的福,入衛已經年餘。據侄兒所見,錦衣衛自駱大人一下,少有私心甚重之人,其實叔父不必想的過多!”

王承恩眼睛一瞪,訓斥道:“你懂個甚事?!在咱家眼裡,除了皇爺一家,所有人等皆不可信!今日與你甜哥蜜姐之人,明日說不得轉頭就把你賣與他人!咱家在宮裡幾十年,這種事見得多了!”

王世勤立刻做乖寶寶狀,面上帶着恭敬之色,但心裡還是不服。

王承恩知他年輕,加上一直在鄉下,雖然也讀書識禮,但終究見世面太少,對人心善變這一條並未有深刻的認識。

很多事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後,才知道其中的滋味,自己的侄子機靈的很,相信摔打幾次後就能明白自己今日這番苦心。

他岔開話題接着道:“小五,你入衛年餘,雖說幾件差事辦的不壞,在衛中人緣也尚可,但你要知道,這都是駱養性和衛中其餘堂上官看在咱家的份上看顧你所致。這回皇爺欽點你做東廠掌刑千戶,這可是天大的恩德!也是皇爺對咱王家的提攜之意,你要是做的好,咱王家人就可順勢而起,你務必謹慎行事,切勿行錯踏錯。要記住,皇爺就是咱王家的天!皇爺的家人就是咱們的主子!只要對皇爺家有利,其餘任何人你都不必怕得罪他,明白否?!”

王世勤肅然回道:“叔父放心,侄子心裡透亮着呢!咱就是皇家的鷹犬,任何對皇上不利之事,皆可滅之!”

王承恩滿意的點頭道:“你明白就好!現下東廠初立,首要之事便是要立威!箭靶已然立好,這第一場你可定要辦好纔可!不然的話你還是回家種田去吧!”

王世勤笑道:“叔父,你莫要小瞧侄兒!一切都已安排妥當!只待您一聲令下便可!”

成國公府的大管家朱貴在府中忙碌一天後,在伺候着朱純臣去了第三房妾室的院子,看到房間裡面的蠟燭熄滅,又仔細的吩咐內宅管事之後,這才尋個理由出了府,親自趕着馬車往東城而去。

朱貴的家自是在了國公府內一所不小的院落內,家中一妻和一雙兒女。女兒已嫁給襄城伯府的管家之子,兒子年方十六歲,現下跟着朱貴學着管事,預備着將來接他的班。

按說人生如此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但見慣了衆多勳貴府中骯髒齷齪之事後,朱貴還是留了個心眼。

在徵得妻子同意後,幾年前他從逃難到京師的流民裡買了名叫柳絮的女子。柳絮家在大同,因連年乾旱田地絕收,遂跟着家人一路乞討往京師方向走。路上母親弟弟相繼染病去世,只剩父親帶着她來到了京城。

不幸的是在到達京師不久,父親也染了惡疾,不久之後便撒手人間,自此這個時間再也沒有她的至親之人了。

朱貴在出城給朱純臣辦事回來時,看到城門外爬伏在一具屍體上痛哭的柳絮。早就有打算的朱貴心裡一動,遂讓僕從上前詢問,在得知事情經過後,朱貴也是心生惻隱。於是他吩咐僕從買了副棺材,將柳絮父親裝殮後在城外尋地安葬,並將柳絮安置到城外一間簡陋的客棧中住下,留下些許銀錢供她食宿,然後回到府中。

朱貴將自己打算告知了妻子,朱妻向來對朱貴言聽計從,於是朱貴當天便親自趕車來到城外,見到了柳絮。

柳絮相貌中上,但勝在年輕,年方十五歲,朱貴人到中年,自是心喜不已,遂把打算納柳絮爲妾室之意告知。

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來說,來到這個四顧無親的陌生地方,家人也已不在,正是悲痛惶恐之時,再加上對朱貴安葬其父的大義之舉感恩戴德,當下也便含羞帶怯的答應下來。

接下來的事就順理成章了。朱貴在東城買了一處兩進的小院子,然後憑着國公府的面子,從順天府給柳絮辦了戶籍,然後有去人市上買了一個孤苦無依的中年婆子伺候柳絮,自此柳絮終於有了一個安身之所和依靠。

這一切都是朱貴親自辦理的,沒有任何人知道。當日幫柳絮安葬父親的僕從,也只以爲是大管家善心大發的一時之舉,根本沒想到後續之事。

第二年柳絮便給朱貴生了個大胖兒子,讓老來又得子的朱貴歡喜異常。按他這個年紀,應該是抱孫子了,在他心裡,這小兒子總有種隔代親的感覺,比現在的大兒子還要讓他疼愛。

自此朱貴隔三差五的就要去外宅,對柳絮也是更加的寵溺,除了囑咐她少出門外,所有的吃食服飾都是緊着好的給她買,一家人過得也是其樂融融。

朱貴來到東城外宅已是酉時了,路上遇到巡查的五城兵馬司的差役,朱貴亮出國公府護衛的腰牌後自是一路暢通無阻。

敲門數下之後,那名婆子過來打開宅門。自家老爺一般都是這個時辰過來,雖然不知道老爺到底是做何差事,但肯定不是一般人物。老爺從來不說,自己也從來不問。自己一個孤老婆子,老爺能賞口飯吃,這就是天大的恩德。

朱貴進了二宅,看到在燭光的映射下,窗紙上透出柳絮懷抱兩歲幼子的身影,一股溫馨的感覺油然而生。

他加快腳步來到門前後推門而入,看着側房內正在餵奶的柳絮笑道:“福哥兒這名兒沒起錯,都兩歲了還吃親孃的奶,我早說僱個奶孃,你偏是不聽!”

柳絮看着懷裡吃的正香的兒子,眼裡滿是溺愛之情,她接口道:“俺娘活着的時候告訴俺,自家的孩子吃親孃的奶才長得壯實!俺奶水足,福兒想吃到幾歲都成!”

朱貴把衣袍脫下放在衣櫃上,往牀上一坐,關切的問道:“潘娘子使得可還稱心?老爺我打算再買個年輕丫鬟來伺候你,也能陪你解解悶,潘娘子多在前宅,你自個兒待着也不是個事兒!”

柳絮抱着孩子坐在牀邊,看了朱貴一眼後回道:“老爺疼俺俺領情了,買人倒是也成,俺覺着還是買個歲數大點的,比潘娘子年輕的就好!”

朱貴知她心思,怕再買回個年輕丫鬟來他動了別的心思,於是笑笑沒再說下去。他現在很知足,有嬌憨可愛的柳絮,有咿呀學語的寶貝幼子,這兩樣都是他心中最最珍貴的財富,誰要是敢動她們,他真能拼了老命。

閒話一番後福兒睡下,兩人洗漱後翻雲覆雨一場,摟抱着進入了夢鄉。

子時左右,朱貴睡夢中突然覺得臉上一陣清涼,屋內似乎有人進來,他立刻便要翻身坐起。

“莫出聲!嚇着孩子!”一聲輕語自黑暗中傳來,隨即咽喉處一緊,一柄尖刀抵在了那裡,朱貴頓時不敢動彈。

“咱們到外屋敘話,我們人多,朱管家莫要自誤!”來人繼續輕聲道。

朱貴脖子僵硬的緩緩點頭,抵住咽喉的刀子隨後撤開。朱貴將柳絮搭在他身上的胳臂輕輕挪開,然後慢慢坐起挪到牀邊,用腳搜尋到靴子踏進一半後起身,躡手躡腳的來到外屋,柳絮和福兒猶自酣睡不醒。

隨着燭火的點燃,朱貴的眼前幾步外出現了兩個人的身影,一個三旬左右,看上去憨厚老實,但手裡握着一柄寒光閃閃的短刀;另一個比較年輕,相貌十分普通,抄着雙臂上下打量着他。

持刀漢子將短刀收入刀鞘插入靴筒中,走到一張椅子上坐下,然後肅手道:“朱管家請坐,某二人乃是奉命而來,找你有事相商!”

朱貴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知道既然人家大大方方的開口,那便是看準了自己不敢聲張這一條。

他隔着矮几和中年漢子並肩而坐,從容的開口道:“既然知道某的身份,二位最好不要太過分,否則國公府也定不會善罷甘休!二位若是求財,朱某還算略有積蓄,給二位奉上紋銀五百兩如何?”

中年漢子笑着搖頭道:“咱們倒真是缺銀子,可也得先辦正事!實不相瞞,某二人隸屬錦衣衛北鎮撫司,現已劃入東廠王公公的麾下聽命。找你是有關國公府之事,還請朱管家儘量配合,不然的話,你的外室和幼子。。嘖嘖!”

朱貴聽到國公府時心裡一震,心裡當即下了決斷:有人想對國公不利,我朱貴絕不做背主小人!

待聽到最後一句時,朱貴頓時渾身汗出如漿,整個人如麪條般癱坐在椅子上。

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二百章 客戶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三十一章 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