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

高迎祥披着一件布袍坐在交椅上,面上的表情猙獰可怕,似欲噴出火般的雙目直視着跪在帳中的高迎恩。過天星等大頭領也聞訊趕來,緊張的氣氛下無人敢出聲,帳中的空氣如同凝固一般。

官軍的一把大火燒掉了五千餘石的草料和豆料,草料和馬廄的大火致使受驚的戰馬四處亂跑,兩千餘匹戰馬中的大部分,在馬隊營地踩踏完之後,從營門涌出竄入流賊大營,將流賊城南外圍的營地踏的稀爛,慌亂中被戰馬踩踏碰撞而死的劉誒不計其數。折騰了大半個時辰,戰馬力竭後才安靜下來。清點之後發現,兩千餘匹戰馬死傷六百餘匹,兩千人的馬隊傷亡五百餘人,這可是高迎祥的心頭肉啊。

看着眼前的罪魁禍首,高迎祥活剮了他的心思都有了。但畢竟是一母同胞,高迎恩平時對他這位大哥也是尊敬異常,是他在營中的耳目和爪牙。

殺是殺不得,但要是不重處,那高迎祥以後怎麼號令他人?

高迎祥一咬牙,恨恨的道:“老子說過多少回,夜晚定要遣人值哨巡營,恁這個畜生怎就不聽?要是今晚有人巡營,官軍那點人能成的了甚事?來人!將這個畜生拖出去砍了!”

他糾結半天,最後還是打算殺高迎恩。一是不殺不服衆,死了幾百精銳,頭領卻沒事人一樣,手下的人回怎麼想?二是顯示他公正。自己親弟弟犯了規矩都殺,要是誰敢不聽話,那高迎恩就是例證。

一旁的過天星打高迎祥起兵便一路跟隨,對他的性情太瞭解了。看到高迎祥猶豫半天才說出狠話來,過天星馬上出來求情:“闖王,今夜這事迎恩兄弟確該受罰,可殺頭就太重了!俺們數年來跟官軍交手無數,啥時候有官軍來夜襲過?不光是迎恩,換了俺帶那隊人馬,也會中招!俺看那還是留他一命,等着他上陣殺敵立功贖罪好了!”

其他頭領也紛紛出言相勸,高迎祥心裡鬆了一口氣,嘴上卻道:“看在衆位兄弟求情的份上,饒你一命!不過不罰沒法向死去的兄弟交代!拖下去打五十軍棍!打完滾去把營地打掃乾淨!”

幾名親兵把披頭散髮,狼狽不堪的高迎恩架了出去,給他脫下褻褲,露出白花花的屁股,摁倒在長凳上開始打軍棍,圍觀的賊兵們盡皆偷笑不止,全沒把這個當回事。

帳內高迎祥開口道:“今夜咱吃了個大虧,不能就這麼算了!等收拾妥當俺們就攻城!打破壽州三日不封刀!先登城者賞銀百兩!婆娘兩個!”

混十萬道:“闖王,俺們雖是吃了個虧,可也看出點事來了!”

高迎祥急忙問道:“看出甚事?”

混十萬得意的道:“城裡頭官軍肯定人少,要不咋就夜裡偷襲?官軍就是想嚇唬俺們,叫俺們怕了他們!”

高迎祥點頭道:“嗯,老趙說的有理!官軍要是人多,早就和俺們明刀明槍對着打了!大夥兒加把勁,俺要在壽州里晌飯!”

壽州城內官軍營地裡,吳羣和十幾個參加夜襲的士卒躺在一座寬敞的營帳內,隨軍的郎中正在給他們傷口處塗抹藥膏,然後裹上煮過的白棉布。

一百人的夜襲隊伍,加上吳羣共回來了六十七人。三十二人戰死在城外,餘者幾乎個個帶傷。

衆人火燒馬廄草料時,吳羣眼見正門已經出不去,靈機一動,引火燒開一處營柵,在賊兵避開狂奔的戰馬趕過來廝殺的時候,帶着衆人從破開的營柵處逃了出來。

雖然賊兵們惱羞成怒下,不依不饒的追趕他們,但當時附近所有賊人都被驚動,吳羣趁亂高喊“官軍打來了!快跑啊!”

外圍的流賊剛被驚醒,在頭腦發昏之際不辨真僞,頓時一片大亂。雖然間接擋住了追兵,但成千上萬的人亂跑起來,場面十分的可怕。有數名官軍士卒被擠到會踩死,吳羣趕緊大呼,餘者都靠攏在他身側,幾十人形成一股合力,才避免了更大的傷亡。然後吳羣帶着大家跑到城牆邊,沿着城牆回到了南門。流賊們忙於滅火救馬,根本無暇他想,衆人得以安全進城。

孫三等人在拼命廝殺之後折在了賊營裡,左路放火的時候與一隊賊兵交手時戰死十餘人;被人羣踩踏而死的有七八人。

黃得功非常高興。以幾十人的代價,造成流賊巨大的混亂和損失,這太值了。

他來到營帳看望了吳羣等人,表示待大戰結束後給衆人請功發賞。陣亡將士的名單會上報朝廷,燒埋銀會由兵部送到其家中,定不會埋沒大家的功勞,然後就匆匆離去,他還要佈置城防,準備迎接流賊報復性的攻城。

流賊在清理完營地,掩埋好屍體之後,終於對壽州發起了進攻。

南門由賊首一丈青率五千人攻打;東門混十萬也是率着數千人發起了進攻;城西的獻營也是由兵馬集結的動向,但遲遲沒有向城牆進發。

因爲已經沒必要隱藏實力,黃得功所部接管了東面和南面的兩處城防。李隆的衛所兵拿出一千防守西面,北面放三百衛所兵警戒,其餘衛所兵作爲預備隊隨時支援。兩千餘名民壯則是負責搬運器械,將傷亡士卒擡下城頭。

除了北門外,其餘三座城門還是被堵了起來,以防賊兵攀爬城牆時,官軍注意力被吸引後,用巨木撞開城門。

其實依流賊以往破城時的表現來看,全部是攀爬破城的,從沒有過從外打破城門後進城的。因爲城門厚重異常,流賊缺乏撞城錘,根本無法撞開城門。

巳時左右,隨着嘹亮的號角聲,流賊們擡着長梯,從東南兩面發起了進攻。

與獻營幾次攻城不同,這次闖營的賊兵採取了人海戰術。號角聲剛一響過,兩邊各有數千名賊人吶喊着向城牆涌來。前排的賊人都是擡着數十架梯子,其中有帶着鐵鉤的雲梯,梯子搭上後,鐵鉤能牢牢的勾住垛口,以防備官軍掀翻梯子。

兩面的流賊都派出了大批的弓手,南面有八百左右;東面足有一千餘弓手。

城頭上長長的草棚加寬不少,防止賊人的弓箭斜射傷人。草棚都已用水澆透,盛放沙土的木桶擺了不少。

本來黃得功部只有兩百弓手,三百銃手,遠程打擊能力稍弱。陳奇瑜心細,問明情況後,從徐州兵裡調了五百弓手過來。這樣加上壽州衛所的兩百名弓手,城內的弓手已近千人,勉強算是夠用。

壽州城南面,數百擡着雲梯的賊人們跑在最前,大股的賊人尾隨在後。就在擡梯的賊人距城牆約二十步時,城頭一聲喇叭聲響起,一排弓手的身影突然出現在垛口處,緊接着一隻只三棱長箭自城頭激射而至,眨眼間將上百名賊人射翻在地。

官軍弓手毫不停歇,每人一口氣射出七八隻長箭,手臂酸脹無力後才退回下城歇息,擡着雲梯的數百賊人已經幾乎無人站立。

賊人的弓手趕到,在城下十步左右站定,兩百人爲一組分成兩排,數百盾牌手持盾防備。數百流賊架起地上的梯子繼續向前衝來。

一聲號令,兩百隻長箭形成的一小片箭雲飛上城頭,架着梯子的流賊飛快的靠近城牆。隨着長箭的不斷射出,賊人們數十架梯子搭在了城牆上。

第一波弓手力竭後,第二波兩百人上前替換,已經有賊人登上梯子開始攀爬。

城頭上的官軍好像被弓箭壓制住了,沒有任何還擊出現,第二波弓手扯下時,已經有賊人登上了垛口。

賊人這次是下了狠心了,就在流賊們陸續登城之後,第三波弓手依舊開始射箭。這是打算在官軍與登城的流賊肉搏時,進行無差別的殺傷,反正自己這邊有的是人。

城頭上一陣銃聲響起,草棚裡的銃手們打響了火銃。城東南防區各佈置了一百五十名銃手,五十人一組,覆蓋着城頭四十餘步的範圍,只要在這範圍內登城的賊人,很難逃脫被中彈的命運。就算偶爾有漏網之魚,幾個人登上城頭根本無濟於事。

火銃打響三輪之後,這片範圍內登上城頭的賊人站着的就沒幾個了,但賊人還是不斷的涌上城來。

銃手們都是打完一輪迅速退向草棚兩側,第三輪火銃打完後就已全部下城候命。

賊人的第三波箭雨雖未對官軍造成殺傷,但也給賊人登城留下了足夠的時間,此時城頭已有百餘名賊人登了上來,弓手也停止了射擊。

登城的賊兵們眼見面前的草棚空無一人,正待分頭向兩側殺去,一聲哨響,接着一陣隆隆的腳步聲傳來。

從賊人攻城雲梯範圍外的兩側城頭,各自有一片槍林方陣朝着登城的賊人們穩步行來。

十人一排的官軍方陣足有二十排,寬闊的通道兩側各餘一步的距離,以方便騰挪。

前排士卒將長槍放平,鋒利的槍尖閃着寒光。第二排士卒將長槍架在前排士卒的肩頭,後面的則是將槍豎起。

一聲號令之後,兩側的官軍方陣止步,齊聲大喝“護!”,隨後再沒發出任何聲響。

方陣帶來的強烈壓迫感讓流賊們有透不過氣的感覺。忽地有流賊發一聲喊,舉刀向一側殺去,其餘流賊也叫喊着分頭殺向兩側,不斷登城的其餘流賊也加入到攻殺的行列中。

前排的官軍冷冷的看着衝來的賊兵,流賊們吶喊叫罵對他們沒有造成絲毫影響。

“刺!”

一聲令下,前排的士卒弓步向前,腰腿手臂同時發力,整齊的將長槍刺出,衝在最前的數名賊兵,或小腹或大腿被刺中,慘叫着倒地,鮮血頓時將一小塊地面染紅。

官軍迅速將長槍收回,然後隨着號令不斷將槍刺出,一丈多的長槍讓流賊們根本沒有近身的機會。偶爾有機靈的賊兵,翻滾着躲開前排攢刺,想衝過來近身搏殺,但被第二排的官軍長槍斜刺,直接釘在了地上。

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七十章 商路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七十章 商路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三百六十章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