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

凌晨時分是一個人疲倦感最重,睡眠最爲深沉的時候,城外的流賊大營一片漆黑,少數值哨巡營的賊兵也找地方睡覺去了。未設立營柵的營地,如同一個沒穿衣服的大姑娘般,暴露在所有人的視線之中。

天空中的月亮被一片烏雲遮蓋,微風吹動,給人帶來一絲絲清涼之意。丑時剛到,壽州南門悄悄的打開。原先堵塞城門的磚石木料被清理的乾乾淨淨,一隊隊披甲執刃的官軍自城內悄聲魚貫而出。

這是黃得功自軍中挑選出來的一百名士卒,由千戶吳羣率領。黃得功本想親自帶隊出戰,但被幾名千戶以不能置主將與險地爲由強行駁回。因爲幾名千戶都想立功受賞,爭執不下的情況下,只能以擲骰子的方式決出領兵的人選。最終吳羣在其餘幾人“出千!”“耍詐”的怒罵聲中,得意洋洋的拿到了領兵權。

一百人皆是手持長刀錘斧之類的短兵。畢竟不是列陣對戰,短兵更利於肉搏之用。因爲怕反光,原本雪亮的刀身斧刃都塗上了墨汁,近了便聞到一股濃濃的味道。

士卒們大都懷揣着藏在竹筒裡的火媒,用時摘掉下端的蓋子,拿出火媒一吹便着。

另有十幾人小心翼翼的提着竹筐,筐裡有一個陶罐,陶罐用厚厚的棉布包裹着,裡面裝着燒沸後正在冷卻的菜油。還有十幾人每人揣着數個紙包,裡面是火藥,菜油加上火藥,足以讓火勢更加迅猛。

白天黃得功在箭樓仔細觀瞧過賊營。雖然沒能發現流賊馬隊所在,也沒看到高迎祥的大帳。但他注意到,賊營西北方有一塊營地立有營柵和營門,營帳也頗爲齊整,在亂糟糟的賊營裡顯得格外扎眼,看來此處是流賊的精銳所在。

黃得功看到的地方正是闖營一隻兩千馬隊的所在,是高迎祥爲防備張獻忠,令高迎恩在此立營,用來監視獻營的。

至於高迎祥的大帳,則處於整個南門外營地的中心位置,離壽州城足有五里開外,已經超出正常人的視線範圍之內,所以黃得功並沒發現。

這次挑選的一百人都是晚上能夠視物,膽大心細,願意用性命博取升賞的士卒。

夜襲人馬全部出城之後,城門並未關閉。城門洞及城內一千官軍坐地歇息,準備接應夜襲返回的官軍。城門兩側的城頭上,五百弓手也是預備妥當,靜候夜襲士卒們的歸來。

不得不說黃得功膽量非常大,就這樣四亮大敞的開着城門,根本不怕流賊反殺夜襲官軍後趁勢從城門殺入。黃闖子的外號沒起錯,他真沒看得起流賊的戰鬥力。

吳羣在隊伍的最前排,看到人都到齊後,手持一柄短斧一聲不吭的向西北方行去。一百人成扇面形,緊緊跟在他的身後。

黎明前的夜色黑的如同濃墨一般,吳羣帶着人只能摸索着向前,朝着遠處散發着微弱燈光的方向行去。燈光是賊兵掛在營門處的燈籠發出的,有兩三裡的距離。

但黑夜同樣給了他們很好的遮掩,數百人悄然行進,偶爾有人被地上的雜物絆倒發出聲響,但再沒有其他任何聲音。

大約一刻鐘後,吳羣等人接近了最外圍的賊營。亂七八糟的帳篷、草棚、窩棚裡,發出此起彼伏的呼嚕聲。賊人們睡得正酣,沒人察覺和發現十餘步外的夜色中蹲伏在地的官軍。

一條寬約數十步,長約數百步的通道盡頭,就是賊軍精銳營地所在。

營門高處各掛着一盞燈籠,昏黃的燈光下,兩名值哨的士卒盔歪甲斜坐靠在營柵上,抱着長槍正在呼呼大睡。

接着微弱的燈光,吳羣手一擺,他身後數名士卒貓着腰,分別從通道兩側貼着外圍的營帳向前摸去,這幾人都是精通武技,善於近身搏殺之人。

時值盛夏,白天的炎熱自不必說,就連夜晚也是熱的讓人難以入睡,直到後半夜才略微涼爽一些。

兩名值哨的賊兵子時換崗過來,站了小半個時辰後便哈欠連天,最後實在堅持不住,索性倚靠在營柵上大睡起來。

流賊日常素無軍紀,高迎祥等人皆是平民出身,對行伍之道根本不懂。加上流賊動輒數十萬,絕大多數都是土裡刨食的農戶,根本管束不過來,所以也就如放羊般由着他們。

闖營的馬隊構成也比較複雜,既有馬賊出身,也有塞外的胡番,更有叛逃的邊軍。作爲高迎祥最依仗的戰鬥力,他對馬隊還是相當重視。他也知道自己那一套不行,所以馬隊的大小頭領,基本由原先的官軍擔任。這些邊軍都是老營伍,自然而然的就把官軍中的一些規矩帶來過來,安營紮寨,值哨巡營便是之一。可惜的是,流賊們散漫懈怠已成習慣,很多規矩有其形無其神。現下在前有堅城,後有追兵的情形下,連最起碼的值哨巡營也疏忽了。

這其中有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高迎祥起兵以來,數年間與各路官軍交手無數,官軍從沒有對流賊進行過夜襲。

幾名士卒摸到營門附近,身形隱藏於營帳的黑影中,四下觀察一番後,兩條人影猛撲過去,一手捂住賊兵的嘴巴,隨即鋒利的短刃插入流賊的一側頸部,猛地往下一拉,賊兵的大動脈和氣管被切開,大股的鮮血急速噴涌而出,在香甜的夢中便進入到無邊的永夜。

解決掉崗哨之後,幾名士卒立即打開營門,吳羣帶着剩下的士卒掂着腳迅速向營門靠攏。

進了營門之後,吳羣打了個手勢,他自己帶着數十人順着右側營柵向後方摸去,其餘的數十人由一名百戶帶領,順着左側向後而去,目標就是找到賊軍馬隊的馬廄和草料,然後放火驚馬。

吳羣帶着人沿着營柵向後疾行,拐過一個彎之後,營門處燈籠的光線已經看不到了,衆人又回到了摸黑前行的狀態。

走在前頭的吳羣突然踩到一個物事,頓時站立不穩,向前撲倒在地,手中短斧也飛了出去。隨即一聲洪亮的喝罵聲響起:“哎呦!入恁孃的!眼瞎啊!幹恁孃親的!”

原來是一名不耐暑熱的賊兵,嫌營帳里人多太熱,半夜自己跑到這裡乘涼酣睡,睡夢中被吳羣踩到,頓時大聲叫罵起來。

吳羣探手摸索兵刃,一名士卒舉刀向下劈砍,黑暗之中根本無法看清,一刀砍在賊人的大腿處,賊兵發出一聲高亢的慘嚎聲,在寂靜的黑夜中傳出很遠。

吳羣急忙向前翻滾,生怕被手下誤傷。幾名官軍士卒刀斧齊下,賊人又慘叫幾聲後,終於被一柄斧子砍中頸部身亡。

雖然只有短短數息時間,但幾聲慘叫還是驚動了附近營帳中的賊兵。被驚醒的賊人紛紛躍起,有人摸黑尋找兵刃,有人跑出營帳觀瞧,有人摸索火折向點燃油燈。

吳羣爬起身來,見狀低聲吼道:“前排十人留下!孫三!點燃營帳!餘下的跟俺向後!”

名叫孫三的伍長正是吳羣的手下,接令後手持長刀向前撲去,前排十名士卒跟在他身後,吳羣帶着剩餘的士卒沿着營柵向後狂奔而去。

夏天晝長夜短,此時已是丑時中,天色已經微微有些放亮。雖然幾步之外還看不清人的面孔,但已經能看到大致的輪廓。

前面的營帳裡已經跑出數名賊兵,有人持刀,有人空手,吵嚷着四下觀瞧。

孫三腰腿用力,向着發出聲響的賊兵衝了過去。

被慘叫聲驚動的數名賊人雖然跑出營帳,但黑暗中目不及遠,也不知到底發生何事,正站在帳門外互相詢問時,眼前的黑暗中突然出現數道身影。

“是誰?”

“站下!”

喝問聲剛剛止歇,正在驚疑不定的幾名賊兵就被刀斧砍中,數聲慘叫聲接連響起,幾名賊人被砍翻在地。

“倒油!引火!”孫三喊道。

一名士卒將棉布裹着的陶罐木塞拔出,抱着陶罐開始向眼前的營帳傾倒油脂,數枝火媒被吹燃後,沾了油的營帳被引燃。隨着幾包火藥的投入,火焰猛地竄起,在微風的助力下,熊熊燃燒起來。

隨着火光的升起,周邊的物事無所遁形,周邊數十頂營帳內的賊人紛紛跑了出來。

“是官軍!”

“走水了!”

宰了他們!”

“快救火!”

一片叫嚷嘶吼聲中,數十名持着兵刃的衝了過來。

“快快快!點火!”孫三大吼着舉刀迎向衝來的賊兵,其餘的士卒在相繼點燃幾頂帳篷後,持着兵刃殺向賊兵。

吳羣帶人快要到達後營時,一陣陣戰馬嘶鳴聲響起,賊軍後營的隱隱有火光出現。

吳羣心中一喜,左路的士卒已經得手了!

他大喝一聲:“快!”隨即全力向火光處衝去,數十名士卒也是發力緊跟。

此時賊軍營地已經亂成一團,所有熟睡的賊人都被驚醒,營地裡到處是驚慌失措四處亂跑的賊兵。

吳羣趕到着火點時,火勢已經迅猛燃燒起來。數堆幾人高的草料已被點燃,火光中人影幢幢,數百名餵養戰馬的流民正在驚慌逃命。

十餘個馬廄中的兩千餘匹戰馬,被火光驚嚇的嘶鳴躲避,百戶張雙全正在帶人砍斷拴馬的繮繩,數百匹戰馬斷了繮繩的戰馬四處奔逃,很多流民被戰馬撞翻在地,骨斷筋折,大口大口吐着鮮血。

吳羣舉目望去,孫三留下的地方也有火光出現,大股的賊兵正在向這邊趕來。他大吼道:“點燃馬廄!快!來幾個人跟着我!”

吳羣率隊離去後,黃得功一動不動的站在城頭,揹負雙手眺望着西北方向,幾名千戶正在城門處,等着指揮接應。

時間彷彿如同停滯一般,夜襲的官軍出城好像已經數日,但遠處的流賊營地依然是悄然無聲。

突然,一團火焰橘紅色的火焰燃燒起來,火光中似有人影閃動。

成了!黃得功心中一喜。

但火勢並沒有想象中的大。不對!要真是賊軍馬隊,點着草料後應該是火光沖天。現在的火勢雖也不小,並且正在向四下蔓延,但火焰並不高。

難道是自己判斷錯了?着火的地方不是賊軍的馬隊營地,只是普通的流賊營地不成?可尋常流賊很少有設立營柵的,到底怎樣的狀況?這一百人可不要摺進去啊!

就在黃得功滿心懊惱之時,遠處的天空突然亮了起來,隨即火光沖天而起,賊營中隱隱傳來的人喊馬嘶聲,在安靜的夜空下傳出很遠。

真的成了!

黃得功單手握拳擊向掌心,興奮的大聲下令:“備戰!”

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七十章 商路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六章 皇莊2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