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柏谷之戰

簡介:齊公蘭陵兩英豪,各有將才領風騷

--------------------------------

周齊邊境上,宇文憲剛剛帶兵攻克張壁,掠獲到城中的物資,使得周軍士氣大增。

此戰,因斛律光尚在華谷,無法救援,所以拿下的輕而易舉。

而斛律光一方見到張壁已失,便轉而率步騎五萬出平陽道,北攻姚襄、白亭二城。

幾戰下來,齊軍俘獲姚襄、白亭二城的城主儀同、大都督等九人,捕虜數千人。

因着此次勝利,朝廷也傳來旨意,別封斛律光爲長樂郡公,廣漢郡開國公皮景和爲永寧郡開國公。

營地中,斛律光爲犒勞將士,將鄴城送來的美酒分發下來,軍士們大受鼓舞。

正慶祝時,宜陽派來的傳信兵卻突然衝了進來。

他跪倒在斛律光腳下,慌張道:“大將軍,周國的雁門公田弘與陳國公宇文純正帶領大量周兵向宜陽逼近,宜陽城危在旦夕。”

周圍的將士聞言,不禁交頭接耳起來。

斛律光擡手示意下面的人安靜,將手中的酒碗高高舉起,揚聲道:“衆將士,我們一起出生入死,剛剛雖然得了勝仗,但賊寇依舊在威脅我們。現在,我們一起飲下這碗酒,立刻拔營趕往宜陽,將周人趕出齊國去!”說完,他一口飲盡碗中的酒,將碗摔在地上。

士兵們見了也紛紛飲下此酒,高喝道:“將周人趕出齊國!將周人趕出齊國!將周人趕出齊國!…”

“皮景和。”斛律光側首看向身邊,“令你爲領軍將軍,統領五萬軍士!”

“是!”皮景和應道。

斛律光看着西方的天空,手握成了拳頭:“侵我大齊,誓要誅之!”

*******************************************

周營中,宇文憲坐在帳內,聽着軍士稟報的戰況,心中思量起來。

他雖然奪下齊國的五座新城,但斛律光也奪了他們的城池。

宜陽那邊堂兄派去田弘幫忙攻守,但是汾州被圍已久,糧草斷絕,兩方現在誰都沒佔到多大便宜。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思量了一夜,第二日他下令由柱國宇文盛運糧前往汾州解圍。

與此同時,他自己則帶着一小部分兵,進入兩乳谷,開闢新的糧道。

兩乳谷是兩乳山南段所形成的天然峽谷,因山有兩岫,望如乳形,因而得名。

平時少有人會出現在此谷,因此齊軍的防備也比較鬆懈。

宇文憲帶着自己的人馬迅速闖入此谷,突襲了齊國的柏社城。

齊國的守城之人沒有料想到會有人從峽谷出現,一時慌了手腳,未來得及求助,便被宇文憲所帶的人斬殺。

宇文憲擦着劍上的血,吩咐屬下之人處理好城中的事情,又與副將們商議起之後的路線,最後決定帶兵進攻姚襄城。

此時斛律光已帶領五萬人馬離開姚襄,前往宜陽。守城將士不敢隨意迎敵,只得據城固守。

宇文憲連攻三日無法攻下,便先帶兵返回了柏社城,再做計較。

傍晚時分,他登上柏社城的城牆,對着兩山的夾道向南觀望許久。

似乎想到什麼,他突然奔下城樓,帶着幾個人騎馬出了城。

行出一段時間,前方傳來濤濤的水聲。

宇文憲揮手示意人馬停下,下馬觀望起周圍的地形。

他上前敲了敲旁邊的山體,感覺石質堅固,難以撼動。再擡頭觀望上空,此處山澗高聳狹長,可謂天然的防禦屏障,且三面環山,接黃河之岸,是處防守的絕佳之地。

隨他前來的柱國、譚國公宇文會見天色已晚,上前問道:“堂叔,時候不早了,我們是不是應該早些回去?”

宇文憲拍着面前的石壁:“乾仁(宇文會的字),讓人在這裡依着山勢修建石殿城,用來作爲汾州的後援。”

宇文會不解道:“此處天險,本身就可遇敵,齊軍的柏社城既然都被我們攻下了,我們只需在那裡坐觀便是,堂叔何苦勞師動衆的新建新城?”

宇文憲搖了搖頭:“此處雖是天然屏障,但我們可以輕易奪下柏社城,齊軍便也可能奪下。此處山勢水勢險要,三面天險,只需修葺一面,不僅能節省築城的時間,也會對我們防守有很大幫助。你按我的命令去做便是。”

宇文會雖然仍有疑問,但還是應了下來。

想到父親一直看重這位堂叔,他們又怎能造次,理應尊敬纔是。

第二日,宇文會便帶人開始修建起石殿城。

石殿城的兩面都是天然的山體峭壁,可直接作爲城牆的石壁用於防禦。

黃河的支流汾水和柏谷水讓此城與外界形成天然的阻斷,靠近汾水的一面更是斷壁懸崖,易守難攻。

眼看石殿城即將竣工,宇文憲又爲其更名作柏谷城。

他安排好守衛之事,帶兵再次前往姚襄。

一舉拿下後,宇文護傳來命令,遣他立刻帶兵前去攔截斛律光,爲宜陽之戰爭取時間。

*******************************************

暮春時節的風夾雜着黃土吹打着乾澀的大地,枯黃的草叢中開始摻雜起新綠。

經過近半個月的趕路,長恭和段韶終於到達了西境。

前方毅然聳立的高大石城讓齊國的士兵有些震驚。

段韶見此,下令士兵在距離此城不遠的山中先安了營,又遣偵察兵前去探查此城情況。

不久,偵察兵帶回消息。

此城名爲柏谷城,地處絕險之地,被周國人稱爲“石城千仞”,是周國齊國公依着周圍山勢所築,石壁陡峭,又被汾水隔開,若想過去,恐怕只能從下游乘船入城。

長恭出了營,漫步在山道上,不時遙望一下遠處的石城。

此城威嚴壯麗,如一個張着大嘴的怪物,氣勢洶洶地立在崖邊,而崖下便是濤濤的汾水,洶涌澎湃。

想到剛剛營中諸將的畏懼,他心中思量着。

“王爺。”段韶叫住了他。

長恭駐了足,回頭看向他:“段太宰?”

段韶對他點了下頭:“一起去看看吧?”

長恭應下來,同他一起登上山頂觀望起來。

“王爺可有想法?”段韶側頭看向他。

長恭思慮一會兒,分析道:“此城於巨石之上,急流之中,如今無橋可渡,想要從其他地方過去也很困難。可是即使渡河,若不迅速也很容易被周軍發現,失了我們的先機。我以爲若能先引起城中的混亂,再借機攻城,或許不失爲一個法子…”

“那王爺可有何計策?”段韶繼續問道。

“此城雖高卻相當狹窄,若是起火,城中必亂!火攻當爲上策。且據我觀察,此城雖爲石城,但是靠近汾水之岸的城牆卻非完全的石質,應是周兵修建所致。或許那裡是我們的突破口。”

段韶輕笑一聲:“王爺驍勇善戰,才思縝密,確是難得的將才。當年公主也總在我面前炫耀您的才華。”

長恭謙虛道:“您過獎了,淮安妹妹她受您所教,其實在謀略上勝於我很多,只可惜…”

“文宣皇帝若是知道,恐怕要氣得活過來…”段韶的語氣稍顯凝重,“她是我徒弟,也是我的晚輩,我一直把她當成女兒般看待,不想她如今竟然會成爲周國皇帝的后妃…”許是有些感慨,段韶咳嗽了幾聲,輕捂住胸口。

“您沒事吧?”長恭扶住他。

“不礙事…”段韶站穩身子,擡手示意他不必擔心,“人老了,總是多些感慨。我這一生戰場上風光,戰場下的生活卻一片混亂。到了這年紀,希望能平淡平淡,但內憂外患總讓人心裡不踏實。這殘軀,也不知道還能保護多久這土地?”

長恭聽後,看向他的神色多了幾分擔憂。

段太宰他謀略過人,雅性溫慎,又是至孝之人,一直都是爲自己所欽佩的長輩。

當然,他也不是十全十美之人,唯一不值得稱頌的事情或許是財色之事。

他曾聽說當年魏朝黃門侍郎元瑀之妻皇甫氏有容姿,因其弟謀逆,被沒入宮中。段太宰因爲看上她向父親文襄帝請賜此人。

父親也相當敬重太宰,不好違揹他的意思,就將人賞給了他…此事曾一度引起朝堂的議論。

但在他看來,這一件事並不能辱沒段太宰一生的光輝。

因爲和他們高家的幾代帝王比起來,段太宰從不儀仗權勢強迫別人。且他雖居高位,卻經常微服於民間,體察百姓之苦。

因此這所謂的好色之事,便也不被百姓那麼痛惡。

總而言之,無論爲將還是爲宰,在齊國,他都是無人能及,深受朝廷上下敬重的。

他今日說這些,不得不讓人傷感惆悵,畢竟,他是齊國的支柱呀!

“…公主常說王爺你的好,她自小把你當成心裡的英雄,一直在以你爲目標努力。可惜,有些時候我們無法預測前方的一切。但若退縮了,你必將是個敗者!”段韶看向他,“我老了,齊國的未來,在你們手裡!”

“太宰…”長恭因他的話收回了紛亂的思緒,眼中的悲傷更甚。

“長恭,一直想說,軍中皆是兄弟,你我輩分雖然差着些,但同在軍中多年,又是親戚,一直太宰王爺的,叫得我都覺得彆扭,以後不如就改口叫我孝先吧。”

長恭遲疑了下,點頭道:“孝先兄…”

“我們該回去了。此仗,齊國不會輸!”段韶的眼中似乎閃過什麼,快到長恭來不及捕捉。

回到營中,段韶召集起將士們,慷慨陳詞:“諸位將士,你們隨我征戰多年,此次欲此天險,我理解你們的恐懼。但汾北,河東必是我們的國土!若不奪下柏谷城,就像得了痼疾,早晚會成爲禍患,到時候周軍長驅直入,我們便無法抵禦!”

“可是將軍,此處地勢如此險要,我們要如何攻取?”一個將士問道。

段韶笑了笑:“此城雖然天險,但也因此給敵方造成了不便。如果我猜的沒錯,對方的援兵,只可從南道前來。若斷其要道,使得城被孤立,援兵無法前來救助,攻下此城便是早晚之事。況且,柏谷城雖高,其中卻很狹窄,若採用火弩連射,一日便可奪下!”

諸將聞言心中有了信心,忙齊聲稱好。

段韶和長恭交換了下眼神,又對諸將道:“大家準備一下,我們夜晚開始攻城,明日之前奪下柏谷城!”

“是!”諸將高聲應道。

經過周密的計劃分工,長恭率軍隊立於汾水河岸指揮,段韶帶人由山路進拔,等待時機,向城中放火箭。同時還有一小隊人馬藉着夜色從汾水之岸渡河,攀上河岸的峭壁,潛入城中接應。

長恭帶着森嚴恐怖的面具,一身戰甲,騎在馬上,手中握着長戟,觀望着柏谷城。

算着先遣部隊基本已經攀上城壁,他迅速下令在河岸點起火把,讓成千上萬的火把把河岸照亮。又全軍鳴鼓,吸引敵軍注意。

守城的士兵見狀正要去稟報,卻未留意下方翻入城中的敵人,迅速被先遣部隊所殺。

先遣部隊換上週軍的衣服,在城中大叫齊軍攻城之事。

周國守城的士兵聽到消息,都匆忙趕了過來,嚴陣以待地向東面觀望。

火把在汾水的東岸連成火龍,綿延不斷,城中的士兵一時搞不清楚齊國來了多少人馬,不敢妄動。但一想到如此堅城,心中倒也沒有太多的恐懼。

長恭側首對尉相願耳語了幾句。

尉相願點了點頭,帶着一隊人馬向事先準備好的渡船走去。

此時先遣的人馬已經趁着周兵趕來城東之際混入了城中,將助燃之物引向城東。

一切準備就緒,他們對天空發出了信號。

段韶在山上看到城中的信號,忙令□□手火箭齊發。

“嗖嗖嗖…”幾千只火箭劃破了寂靜的夜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向柏谷城,巨大的火龍彷彿要將城池吞併。

守城將士見到天降的箭雨,才從剛剛對對岸的關注上轉移回視線,但是卻一下子更加慌亂。

此時尉相願帶領的渡河齊兵也基本趕到,趁着周軍注意力分散之際,與城內之人裡應外合,攻破了柏谷城的城門。

濃濃的煙霧包圍着柏谷城,城中的巨大火龍照亮了天空,焦臭的味道久久難以散開……

一時間,打鬥聲,喊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

守城將士薛敬禮見到此景,忙下令士兵不要慌張,分兵兩路,一路滅火,一路奮力反抗。同時他又令人速去向宇文憲報信,請求救援。

長恭趁着混亂,也帶兵渡河衝入了柏谷城。

看到依舊在蔓延的火勢,他下令一隊軍士去控制火勢,自己則帶着另一隊人馬在城中與周軍大戰。

一身雪白的鎧甲,一柄銀色的長戟,一張猙獰的鬼面,在月色中分外妖嬈,讓人分不清是神是魔,只知道他的馬蹄過處皆是腥風血雨。

隨着他揮舞的長戟,鮮血染紅了他白色的戰甲,濺上了他猙獰的鬼面,他卻彷如未知,繼續砍下週人的首級。

很快,薛敬禮被齊軍所俘,城中死傷無數…

宇文憲因攔截斛律光的軍隊,與其交戰一日,第二日黎明時分纔得到柏谷城被攻的消息,他當即下令先行趕往柏谷城救助。

柏谷城上飄着濃重的煙塵,那些煙塵與晨霧混在一起,森冷茫然…

初升的橙色光芒照在城樓上,城中也傳來鳴金的聲音。

柏谷城已經失守!

宇文憲騎在雜色的高大駿馬上,遙望着發黑的柏谷城,他牽着繮繩的手,指節漸漸泛白。

如此輕易攻破了他精心設計的天險之城!段韶與蘭陵王,究竟有着何等將才?要讓他如何戰勝?!

突然,城牆上走過身着白色戰甲,頭戴猙獰面具的人。

宇文憲凝着那白色的身影,勾起脣:“你我之間,終有一日,要有一戰。那時,定要分個勝負!”

作者有話要說:

一到戰爭就是快進模式。。。這塊寫的時候一會兒混亂,一會兒清晰,至於柏谷城到底是不是宇文憲建的石殿城只是個人猜測。

第57章 陳齊開戰第71章 初禁佛道第109章 情根深種第66章 耕食蠶衣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110章 守衛信都第75章 煮豆燃萁第37章 送卿離去第15章 明槍暗箭第122章 漁陽離殤第22章 晴天霹靂第107章 兩情繾綣第23章 身陷囹圄第93章 望子成龍第14章 優遊卒歲第100章 浴血晉陽第14章 優遊卒歲第35章 以爲後圖第44章 自斷手臂第87章 心灰意冷第21章 新生之力第89章 轉身殊途第24章 柏谷之戰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123章 離鸞別鳳第124章 掩人耳目第14章 優遊卒歲第94章 再圖東伐第94章 再圖東伐第55章 錦瑟華年第125章 安德遺信第94章 再圖東伐第59章 蘭陵曲終第121章 回首斷腸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95章 驅兵平陽第55章 錦瑟華年第68章 守孝之期第12章 長安相思第46章 束手無策第100章 浴血晉陽第38章 去而復返第58章 美人如斯第112章 重返長安第61章 於心不忍第25章 暗度陳倉第109章 情根深種第22章 晴天霹靂第44章 自斷手臂第81章 未雨綢繆第61章 於心不忍第71章 初禁佛道第113章 念茲在茲第66章 耕食蠶衣第70章 蠢蠢欲動第67章 慈母離世第26章 外患稍平第36章 梅花劍雨第83章 圍戰洛陽第45章 挨風緝縫第71章 初禁佛道第106章 刑場之變第74章 積怨深駐第68章 守孝之期第38章 去而復返第123章 離鸞別鳳第22章 晴天霹靂第116章 龍門驚夢第89章 轉身殊途第87章 心灰意冷第54章 吐膽傾心第20章 邊城衝突第80章 歸山野居第7章 逃離鄴城第103章 迫在眉睫第68章 守孝之期第63章 遠來尋妻第45章 挨風緝縫第24章 柏谷之戰第26章 外患稍平第82章 執我金戈第105章 山河破碎第68章 守孝之期第111章 道阻且長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103章 迫在眉睫第49章 此起彼伏第27章 兄弟鬩牆第40章 排山倒海第112章 重返長安第1章 愛恨交織第74章 積怨深駐第115章 力所能及第51章 見君思齊第35章 以爲後圖第4章 再赴疆場第10章 和親遠嫁第3章 戰事再起第58章 美人如斯第92章 過眼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