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借題發揮

堂堂兵部尚書要辭官,自然不是陸綰在朝會上請辭,就能夠輕易決定的事情。

儘管太祖皇帝的時候,最討厭那些繁文縟節,比如給人升官要朝廷屢次下詔,被升官者屢次辭讓,最終才能把人提到那個位子;而辭官也要本人屢次請辭,皇帝屢次挽留,最終朝廷才能放人;但時至今日,這種曾經被高效的太祖皇帝討厭的陳規陋矩,再次盛行一時。

於是,哪怕陸綰甚至連自己辭官後的退路都當衆提出來了,他這個兵部尚書依舊被皇帝留任了。而且,朝會之後皇帝甚至還親自召人到了乾清宮促膝長談,可長談的結果轉瞬間也從乾清宮傳了出來,道是這位曾經熱衷名利的兵部尚書依舊鐵了心要請辭。

至於這消息是不是在皇帝的授意下放了出來,別人也就無從得知了。

從宮裡出來的陸綰卻沒在意那各種各樣的目光,神態自如地上馬回到兵部衙門。等到進了兵部大門,遠遠看見自己的正堂,他就只見和自己有仇的趙侍郎正站在門前,神態不明地打量那屋子。這下子,哪怕他原本已經心態放平,卻也忍不住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我這還是兵部尚書呢,你就覬覦我的地盤?就算我走了,那也輪不到你!

想到這裡,陸綰就加快腳步趕了過去,到近前時,他便皮笑肉不笑地說:“趙侍郎這是有事找我?”

“呵呵,沒事,我只是來瞧瞧。”趙侍郎自從兒子趙英落選九章堂,而後自己在那次朝會上被張壽和陸綰陸三郎父子擠兌得無地自容之後,就開始韜光養晦,盡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因此,摜烏紗帽的吏部陳主事固然是悽悽慘慘慼戚地回鄉種地去了,他卻還在位。

雖說人人都說他失了聖眷,他在兵部衙門也一度舉步維艱,可如今竟然能熬到陸綰請辭,他自然看到了一線曙光,此時此刻那滿腔怨氣終於有了疏泄的地方,哪裡還肯和從前幾個月一樣做小伏低?因此,他也索性似笑非笑,寸步不讓地把陸綰的話頂了回去。

“我只是沒想到,此一時彼一時,尚書大人居然也會有今天。”

“呵呵。”陸綰哂然一笑,剛剛微微眯起的眼睛漫不經心地看往別處,見不遠處既有胥吏,也有各司官員,分明都想打探一下自己和趙侍郎說些什麼,他就直截了當地上前了一步,把自己和趙侍郎之間的距離縮短到了不到三步,一個掄拳就可以打人的距離。

“趙侍郎你是不是弄錯了一件事?不管我下場如何,這兵部正堂都輪不到你坐進去!更何況,你以爲我今天在朝堂上是爲了什麼請辭?趙國公在前頭打了勝仗,那麼,曾經在他背後拖後腿的我們這些人,應該負責任的我們這些人,難道還能厚臉皮坐着不動?”

他一邊說,一邊幾乎直接把手指戳到了趙侍郎的眼睛上:“你以爲我不知道嗎?想當初都察院至少有兩個御史那是你指使的,就是因爲你兒子趙英那個蠢貨在朱瑩面前冷嘲熱諷,險些捱了鞭子,你這個當爹的咽不下這口氣!”

陸綰越說聲音越大,別說不遠處那些明目張膽看熱鬧的人,就連還在屋子裡沒出來的人,都能清清楚楚地聽到。而他面前的趙侍郎則是瞬間面如土色,對自己不理智地跑到這來挑釁大爲後悔。然而很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他惹到的是正一肚子火沒處發的陸綰。

“將士在前頭流血流淚,我們這些在後頭的人本來應該竭力調配軍需,給他們當堅實的後盾,可我卻被一時流言蜚語和平日偏見所惑,於是做出了詆譭大將的事,若非皇上英明,此戰是什麼結果還不得而知!所以我要請辭,至少也是用實際行動承擔罪責……可是!”

聲色俱厲的可是兩個字後,陸綰的聲音已經變成了咆哮:“可是如你這樣的無膽鼠類竟還有臉看我的笑話,你的臉皮是牛皮做的嗎?我還知道慚愧內疚,無地自容,可你呢,幸災樂禍,上竄下跳,甚至還不知悔改,覬覦這兵部尚書之位,你以爲你是誰?”

趙侍郎氣得直髮抖,可陸綰的理由實在是太強大了,而且正打在了他那七寸上,以至於他根本無從反脣相譏。情知自己留下來只會讓這個老奸巨猾的傢伙越說越來勁,他只能氣咻咻地直接一拂袖子。

“你簡直不可理喻!哼!”

見趙侍郎倉皇而走,陸綰頓時咯咯一笑,這才環視四周圍一眼,一字一句地說:“御史風聞奏事,本朝太祖素來深惡痛絕,但還是出於糾風的認識,要求覈實證據再行舉告,若是信口開河,那就當擔責。我一時糊塗鑄成大錯,這才上書請辭,只希望所有人都引以爲戒!”

這兵部衙門的一場風波,同樣以飛快的速度四下傳播。等到了晚間,已經是連民間百姓家都津津樂道。知錯能改陸尚書這七個字,在有心人的散佈下,竟是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酒樓裡,食肆中,甚至連青樓楚館,無數人都盛讚陸尚書做了個好榜樣,乃是濁世清流。

於是,過年時幾個心懷僥倖還往趙國公府潑髒水,被王傑察覺後才倉皇辭官的御史,就成了反面教材,三司拖到現在還未曾審結的那位陳御史,更是不知道被多少人戳了脊樑骨。至於如今朝中剩下那些曾經中傷過朱涇的人,還有可能存在的幕後主使,則無不如坐鍼氈。

如果可以,他們恨不得刻個陸綰的小人將其扎死!你這一跳出來勇於認錯,承擔責任,請辭兵部尚書,你讓別人怎麼混下去?

就連趙國公府慶安堂,今天這樁突發事件卻也被朱二當成了笑話一般說了出來。他自然很舒暢,陸三胖從前扮豬吃老虎,之後搖身一變成了天才,結果他在家裡被祖母捶一頓,被妹妹捶一頓,被大哥又捶了一頓,不是傻子也被捶成了傻子,當然怎麼看陸三胖怎麼不順眼。

現在那小胖子老爹就要倒臺了,看他今後還能這麼得意麼?

朱二正哈哈大笑,越想越覺得出了一口惡氣,可突然就發現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在笑,再沒有其他聲音,再看別人時,就只見太夫人正好整以暇地撥弄着佛珠,朱涇正和朱廷芳低聲交談,九娘則是正在嗔怒地責備朱瑩什麼。他只覺得氣氛有些僵硬,連忙小心翼翼坐好。

陸綰再怎麼說都是在背後坑老爹的人,怎麼他要請辭,家裡誰都不高興呢?不會真的因爲那死小胖子成了張壽的學生,他們就和陸家冰釋前嫌了?

“陸綰今天請辭,說實話出乎了我的意料。因爲從他那天晚上第一個登門,表露出來的態度看,他自保之心很強,輕易是不肯放下兵部尚書這個位子的,透露出來的態度也是合則兩利,不合就是死敵,軟硬兼施。”

看到次子那一臉犯蠢的樣子,朱涇本來不想說的,可看到母親對他微微頷首,他到底還是提點了一下。緊跟着,他就若有所思地說:“而且,陸綰此人,功名之心極強,無利不起早,再加上如今外間人人盛讚他知錯能改,也不知道這是否他想要藉此誘使皇上留他。”

“沒錯,他還在朝中提出了一個大而無當的計劃。”朱廷芳點頭贊同父親的判斷,但總覺得有哪不太對勁,“但如果只是做出個知錯能改,勇於承擔的樣子,他連提都不用提這個的。我是覺得,陸綰很可能是藉此服軟,倒逼爹你不好再繼續打擊報復他。”

朱瑩低頭膩在母親懷中,聽二哥胡說八道,聽父親和大哥分析陸綰的目的,她終於忍不住打了個呵欠,隨即就沒好氣地坐直身體道:“阿壽後天要搬家,他卻脫不開身,整天忙得什麼似的,我去問問他,那天是不是真的就放心全都交給我來幹。”

她一邊說一邊離座而起,意興闌珊地說:“反正你們說這些沒意思的我也懶得聽,我只知道陸三郎他爹是個出離狡猾的人,我走了,你們繼續商量好了!”

見朱瑩說着就對太夫人和九娘做了個鬼臉,隨即一陣風似的跑了出去,朱廷芳只能苦笑:“之前我看瑩瑩和楊一鳴脣槍舌劍,還以爲她長進了,沒想到還是這般任性!”

“張壽動腦子就行了,瑩瑩還是糊塗一點好。”九娘若無其事地說,隨即又瞥了朱涇一眼,“省得太聰明瞭,夫妻倆猜來猜去的,最終有了猜疑。”

然而,正被親人們覺得任性糊塗的朱瑩,走出自家後門的時候,那打呵欠的倦怠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神采奕奕。她興高采烈地熟門熟路鑽進張家大門,等見到張壽之後就笑吟吟地說:“阿壽,我可替你保守秘密了。爹孃他們都在使勁猜陸綰辭官的用心呢!”

一面盯着那張和自己記憶中有幾分相似的擒縱結構圖紙冥思苦想是否還有什麼補充,一面腦子裡卻是關秋那幾張粗陋原型機牀的張壽,本來沒怎麼留意朱瑩說的話。可當朱瑩好奇地把腦袋湊過來,他陡然回神,又請她再說了一遍之後,他就有些頭痛地揉了揉眉心。

“瑩瑩,要是回頭你爹和大哥他們知道,肯定會說你是有了相公忘了他們。這事情到這份上,其實告訴他們也不妨事。”

“不行,讓他們先猜去,回頭知道是你做的時候,那才驚喜。”朱瑩卻是執拗地搖頭,隨即才笑眯眯地說道,“誰能想到,你能不聲不響就讓陸三郎他爹辭官?”

只不過是動之以利,曉之以理罷了。

張壽暗想,這從來都是說動人的不二法門,更何況,陸綰畏懼的並不是他,而是朱涇的手段,是皇帝的聖心。最重要的是,紙裡包不住火,總要有人負責。

而朱瑩卻依舊饒有興致地看着張壽剛剛畫的圖紙,突然開口問道:“阿壽,你爲什麼老是能畫出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我去過你那工坊幾次,關秋私底下對我說,他佩服你佩服得不得了,有些東西他曾經想過,有些東西他卻從未想過。”

她頓了一頓,突然有些猶豫地說:“可我怎麼覺得,你似乎在趕時間似的,很心急?”

“是嗎?”張壽沒想到朱瑩竟然看破了自己的心情,微微一愣之後就笑了起來。他其實是個慢性子的人,並不喜歡急功近利地鋪開大幹,可是,如今這看似風平浪靜的京城,卻總讓他覺得似乎有些不那麼太平,因此他最終選擇了不去一味韜光養晦。

而且,如果一點東西都拿不出來,只能憑着俸祿度日,他憑什麼迎娶朱瑩?

張壽丟下筆站起身來,一手拉了朱瑩到一邊牆上,隨即一把拽開了掛在壁上的一張毯子,露出了一張地圖。這是他根據曾經在渭南伯張康主管的軍器局中,看到的那些地球儀,大致畫出來的。然而,他的地圖技能距離滿點實在是差得有點大,也就只能勉強一觀。

作爲軍中世家的千金,朱瑩從小就沒少看過地圖,然而,這樣分顏色的地圖,她卻還是第一次見。此時此刻,見張壽點出京城、宣府、大同,而後那手指一路往西,點到那些她似曾聽過,又或者非常陌生的名字,又說那是太祖皇帝曾經夢見過的國家,她頓時眼睛發亮。

“我從前就聽說,這個世界其實很大,沒想到比我想象還大……”

“沒錯,世界是很大,在元朝的時候,他們的軍隊最遠曾經打到過這裡。”

張壽把手指在極西之地的某幾處點了點,隨即就輕聲說道,“但現在,佔據了北邊,被我們蔑稱爲北虜的那些蒙元后裔,雖說從我朝盜去了火器的製作之法,容留了很多叛逆,但其實正在衰落。我聽說,你爹這次最大的戰績不是勝仗,而是讓那位古勒汗氣病交加死了?”

見朱瑩點了點頭,他就笑了笑:“和佔據中原的正朔皇朝至少還有點規矩不同,對於這些邊地之國來說,一個厲害的英主纔是一切。因爲其他那些弱勢的君主壓不住手下,會帶來無窮無盡的覬覦和紛爭。而他們距離我們近,所以我們的目光大多隻能放得這麼遠。”

“但這個世上還有很多其他的國家,在我們或與北虜糾纏,或是自己內鬥不休的時候,他們也在逐漸成長。也許有一天,他們會有能夠開在大海中的鐵甲艦。他們會有能夠一炮射出幾十裡的鋼鐵巨炮,他們能夠以彈丸之地欺壓天朝上國……”

張壽三言兩語勾勒出一個畫面,隨即不慌不忙地繼續說:“所以,這個世上除卻那些精研聖人學問的人之外,還需要更多能學習萬物之理,能夠造出堅船利炮,能夠造出紡機織機,能夠造出精巧工具的人。當然,陸尚書未必是被我這種大話說動,但他也許想試一試。”

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九十八章 拯救陸三胖第七百五十七章 稱呼,讒言第八百一十七章 廢物利用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四百六十九章 顛倒的兄弟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十三章 暫住變長居?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六百六十八章 藏書和借書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不是內定的?第五百六十章 器量,突發第七百七十四章 威脅?妥協?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張旗鼓,退避三舍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六百一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湊熱鬧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六百五十八章 教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誘,連消帶打第四百三十六章 廢后大贏家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四十五章 生辰前的惡訊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妃和童養媳第兩百零二章 女孩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別要錢!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尋長輩第二十四章 顏值即正義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願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四百四十一章 誣良爲賤的慣犯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不爭?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七百四十九章 能說的都被老師說了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四百三十六章 廢后大贏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約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尋長輩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