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24章孩子還是“慢養”好

臺灣著名培訓師黑幼龍在其著作《慢養》中講到,“‘慢養’可以讓父母找到相信孩子的力量,可以讓孩子發現最好的自己。”這樣的結果,哪家父母不想看到呢?這是雙贏吧?想起《聖經》裡的一句話,“世間萬物皆有定時——播種有時,成長有時,花開有時,凋零有時。”是的,養孩子也是如此,成長是緩慢的,是順應自然的事情。所以,父母要不時提醒自己:對待孩子,慢一點兒,慢慢來。

一、生活的慢養

1、日常膳食的慢養:

身邊常見有的父母以工作忙爲藉口,隨便湊合孩子的三餐:“孩子,媽媽太忙了沒空做飯,去吃點雞塊、薯條吧!”“孩子,去小吃街自己買點吃的吧!”殊不知,孩子的味覺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容易偏愛快餐店裡高糖高油高鹽的口味,如果經常吃快餐,一旦養成味覺習慣,他會覺得天然的食物沒味道,不好吃。不但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而且對身體的發育也沒有好處。

正因爲孩子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嫌麻煩,不要怕慢,要儘量抽出時間來,自己做飯。在蔬菜的選擇、洗、切、煮等,要講究營養全面,科學合理。我平時工作也挺忙,愛人又不在身邊,但是我總是好好對待每一頓飯。比如晚上就提前想好早晨該做什麼飯,提前準備。中午、晚上下班就立即回家,變着花樣給孩子搭配營養餐。雖然我廚藝不是很精,但是我從書本上學習,在電視上學習,久而久之,也能做出幾道拿手菜了。每每看到孩子吃得很滿足,身體倍棒的時候,我總感覺自己在廚房花費的時間都是值得的。而且,孩子看到媽媽的辛勤付出的愛心和耐心,也能體會對食物的珍惜,對他人勞動的感恩。再加上一家人快快樂樂聚在一起用餐,對孩子也是一個身心愉悅的過程。

2、在作息習慣上的慢養

作息習慣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孩子日後的學習、生活的質量。爲了給兒子一個好的作息習慣,我總是慢慢的引導他。當兒子自制力差的時候,我總是淳淳教導他,該休息的時候就得休息了。兒子愛看動畫片,有時候看得拔不出眼睛,我於是坐在他的身邊,和藹的告訴他,該休息了。兒子說再看一會兒,我說那好,再看五分鐘,說到要做到哦!兒子鄭重的點頭,到了五分鐘後,果然去休息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這樣的故事還會上演,但是我不急。我知道孩子還小,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過程的。一天天,一年年,兒子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在聽到有些父母困惑於孩子晚上不睡,早晨不醒的惡性循環中時,我欣慰自己兒子有良好習慣的同時,也總是告訴他們要慢慢來,彆着急。但是要持之以恆的引導、影響孩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在言語上的慢養

“快點吃別磨蹭了!”“快點穿衣服,我來幫你拉拉鍊!”“玩具,就得像媽媽這樣收拾,瞧,又快又好!”……這樣的話語會不會讓你感到似曾熟悉?是的,因爲我們很多家長已經習慣這樣催促孩子,全然忘了成長是需要過程的。此時,家長缺乏的正是耐心。

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德國從事“7歲兒童認知世界”課題研究的教育專家多納塔艾申波茜認爲,一個7歲的孩子,應當有這些本領:單獨修理一件東西(修補圖書、給玩具按一個螺絲釘);能整理物品,分門別類地使用紙箱、塑膠袋、抽屜和木匣;研究過皮包上的拉鍊和門上的鎖,會使用插銷和鑰匙;不會將自己不小心反鎖起來;擰過螺絲,替電器換過電池;能傾聽別人把話說完,排隊時也能夠耐心等待;體會過等待的滋味,懂得不是所有願望都能立刻實現……這一切,都需要孩子親自去體驗才能學習,是旁人催促不來的。

“兒子,彆着急,慢慢來!“在兒子不會繫鞋帶的那段時間裡,我總是這樣對他說。孩子在成長時,各方面發展不均衡,個體之間也有一定的差異,比如兒子,動手能力就差一些,特別是在繫鞋帶上。每當兒子笨手笨腳的,像是對付敵人般,束手無策的樣子。我總是蹲下身子,“兒子,來慢慢來。”兒子常很惱怒的,想放棄:“我就是笨,我學不會!”“不笨,兒子,你一點也不笨,看你做算術題,看你構思作文等多棒啊!來,讓我們一起來。”我於是拿出一雙閒置的鞋子,先是演示給兒子看,同時讓他好好看,好好學習。接着我演示幾遍後,再讓兒子嘗試着自己練習。幾次三番後,兒子有了進步,自己心裡有舒服坦然了很多。但是在又一次遭到弟弟妹妹恥笑他鞋帶系的不像樣子時,自己徹底惱了:“我就是系不好,你們能怎麼着?”看着兒子漲紅的小臉,我趕緊過來解圍:“孩子們,給哥哥時間,哥哥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誰能做小老師,再來教教哥哥呢?”“我,我!”幾個孩子都俯下身子,蹲在兒子身邊,演練起來。看兒子的臉上又揚起了笑容,我也會心的笑了。

讓我們慢慢來。不必急着控制、糾正,容許孩子犯錯並從錯誤裡學習,給他們嘗試的機會,讓他慢慢成長。

二、心靈的慢養

愛是需要小火慢燉,慢火烘製的。這就像爐子上一鍋老火湯,急不得,躁不得,煩不得,要沉住氣,耐下心,方能領略其中真義。

1、包容孩子的懦弱與自私

“不許哭!眼淚擦掉!男子漢有什麼好哭的!”有些家長這樣急着控制孩子的感情渠道,掐斷孩子體驗自己情緒的機會,讓孩子覺得,哭,生氣,難過等等負面情緒是不對的,是很可怕的……

兒子小時候特別怕出血,就是手上出丁點的血珠,也必定嚇得哇哇大哭。“兒子,別哭!這點血算不了什麼。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如同你感冒了會流鼻涕一般。”“我疼,疼啊!”兒子還在哇哇大叫。“疼,說明你痛感明顯,是好事啊!”我繼續開導兒子,“一會兒就不疼了。”我始終微笑着開導兒子。後來,我手上出血時,我坦然的讓兒子看:“一點也沒事,看,媽媽也疼,但是一會兒就好了。”一次次,兒子慢慢就接受了出血不怕的事實。那次在外面磕破了腿,血流不止,他還很坦然的告訴我沒事沒事呢。

有時間,家裡來了小朋友,兒子總是緊緊的看着自己的玩具或者喜歡的零食,不願意與他們分享,即使是堂弟堂妹也是如此。此時,我並不急着要孩子要立即學會謙讓:“快!把玩具讓給弟弟!好孩子不自私!”“好孩子,把好吃的都拿給弟弟妹妹。”因爲在孩子的成長路途上,建立“我的”物權意識是十分可貴的一步,只有先明白什麼東西是“我的”,才能開始建立“你的”“她的”分享的概念。是的,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我總是以商量的口氣問兒子:“你自己選擇,把東西給弟弟妹妹一點。他們是客人。”兒子在猶豫,他在考慮到底該給哪個好。我給他時間,我也明白,兒子必定把自己最不喜歡的給弟弟妹妹。等弟弟妹妹走後,我會繼續讓兒子做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弟弟妹妹,你到他們家去串門。你是不是希望得到尊重?”兒子故作大方的說無所謂。而在兒子在去弟弟妹妹家,真的也如同自己那樣,遭遇到弟弟妹妹的“冷遇”後,心裡有了很多的糾結與反思:“媽媽,我是哥哥,我得做好榜樣。”再後來,一次次的,兒子慢慢就學會了分享,不再吃獨食了。

2、不替孩子做決定

每當帶兒子去書店,或者玩具店買東西時,兒子更加磨蹭與糾結,拿起這個,放下那個,怎麼也做不了決定。“不着急,慢慢選,我們有時間。”往往這樣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就過去了。但是時間雖然是金貴的,但是讓孩子學會選擇,比什麼都重要。常在玩具店,聽到年輕的而父母爲孩子做決定:“挑這個!那個玩具質量不好,也貴!”“快點,怎麼回事?”殊不知,家長這樣急着替孩子做決定,以“都是爲了你好”的名義傾注下“不由分說”的愛,會影響孩子自己的表達能力與判斷能力,對孩子順利成長不利。而尊重孩子的選擇,才能讓孩子逐漸學會選擇,並懂得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3、允許孩子受欺負

有些家長見不得孩子受欺負、哭泣,總急着想幫孩子解決問題:“在學校受欺負了誰欺負你了?”“你怎麼不反擊,怎麼不打他,真窩囊!”記得那次兒子被同學從花池上推下,一下子扭傷了腿,接着被同學攙扶回家的時候,我心裡痛極了。我沒有大聲呵斥兒子,問他爲何上花池?問他爲何被同學推下。而是首先第一時間查看孩子的傷情,認同孩子的感覺,“疼吧?一定很疼吧?如果疼,就放聲哭一哭吧!這樣會好受一些。”兒子聽了我的話,見我沒有責備他,小嘴一撇,果然就哭了起來。而哭過之後,他竟然又哈哈大笑了,說沒事,然後朋友般的與我講述了事情的整個來龍去脈。

在此事上,我一點也沒責備兒子,而是讓孩子體驗自己的情緒,幫助他慢慢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爲如果盲目猜測與下結論,孩子養成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等別人來猜,猜不到就委屈的性格。

4、支持孩子的興趣與夢想

在兒子嘗試過電子琴(半年)、書法(兩年)、繪畫(三年)之後,他又喜歡上了學習象棋。儘管每學一個興趣班學習之前,兒子都信誓旦旦的向我保證,一定好好學。但是三分鐘的熱度,過後這話,他就忘了。而學着學着,也倦了,再沒了興趣。在兒子放棄的時候,我並沒有責備他,只是笑笑,喜歡好,不喜歡也好。但是如果真的喜歡上了某某,媽媽一定會支持你的。

所以在兒子報上象棋班後,我看他恨不得逮到誰就和誰下象棋的一如既往的癡迷樣子,我知道他這次是真的喜歡上了象棋。我於是鼓勵他,肯定他,並慫恿家人,——他的爺爺、姥爺、伯伯等人,與兒子一起在楚河漢界上廝殺。開始兒子下不好,還哭鼻子。我總是戲謔着鬧他:誰天生也不是天才,但是隻有努力去做,就有收穫。兒子還是說,可是自己總是輸。我告訴他輸贏是兵家常事,輸了怕什麼?後來隨着兒子的棋藝有所提升,他下棋的勁頭更足了。還常拿出棋譜自己對弈,琢磨殘局。

後來,我有意把兒子的一些興趣轉移到閱讀寫作上來。我陪他慢慢讀兒子癡迷的漫畫書,帶他買漫畫書時,也推薦他買幾本故事類書,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也建議他看一些動物世界、百家講壇、走遍中國等具有教育意義的電視屏道。在兒子嘗試寫作的過程中,我一般不給他修改。我知道兒子需要慢慢成長。因爲被人工添加劑催熟的果蔬,樣子好看,卻缺乏真正的營養與口味。等我把他青澀的文字投遞出去,一週,一個月,半年都沒有好消息。我總是淡淡的告訴兒子:不着急,就權作練筆。寫着寫着就有收穫了。兒子也笑笑說不着急,但是我能看得出他的無奈與悵然。我於是現身說法,告訴他,媽媽在投稿時,也是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後,纔有東西發表的,希望他也能慢慢來。終於兒子被髮表的喜悅擊中了,而且還收穫頗豐。我想,這就是兒子堅持與慢慢成長的妙處吧!

《慢養》中的二兒子立國基本可以算個“問題少年”:成績平庸落後,差點點着鄰居的汽車,在超市裡順東西被抓住。面對這樣難以管教的孩子,黑幼龍並沒有施以高壓棍棒,或乾脆聽之任之。他循序漸進的教導孩子,讓孩子明白,即使孩子犯錯,只要改過,爸媽對他的愛永不改變或減少。事實證明,這樣的無功利性的慢養教育是成功的,長大後的立國,成爲*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那一年,他才只有29歲。

因此,我們要尊重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以支持與包容的心態陪伴孩子慢慢長大。

正文_第106章愛上廚房大陣地正文_第16章大步向前走正文_第115章博客情緣正文_第79章婆婆也是娘正文_第14章低姿態做人正文_第46章母親的禮物(2)正文_第2章享受幸福正文_第27章韌性的土地正文_第99章老媽深潛有術正文_第85章理髮師的光鮮背後正文_第91章期待與高手對決正文_第131章攀比出精彩正文_第80章做生活的強者正文_第10章讓興趣領航正文_第49章老公的三大法寶正文_第33章母愛是條河正文_第33章母愛是條河正文_第41章住平房的那些日子正文_第29章捧起書本享受墨香正文_第1章父親戀菜園正文_第27章韌性的土地正文_第54章家庭年終幸福度測評正文_第117章聖誕節裡話幸福正文_第93章主婦犯錯進行式正文_第121章我家的三代女性正文_第88章愛我,就走近我正文_第57章細節的作用正文_第5章常回家看看正文_第121章我家的三代女性正文_第9章飯桌上的愛正文_第100章拾荒的婆婆正文_第21章鄉下母親的痛正文_第47章生存有道正文_第21章鄉下母親的痛正文_第17章快樂校園健身正文_第79章婆婆也是娘正文_第5章常回家看看正文_第134章讓孩子自己與自己比正文_第85章理髮師的光鮮背後正文_第121章我家的三代女性正文_第85章理髮師的光鮮背後正文_第86章夏日的球場有場盛宴在上演正文_第46章母親的禮物(2)正文_第41章住平房的那些日子正文_第63章消失的蔥蘢時光正文_第45章母親的禮物(1)正文_第80章做生活的強者正文_第35章改變自己永遠不會晚正文_第18章從油燈歲月到電器時代正文_第116章感恩生活話幸福正文_第1章父親戀菜園正文_第30章樂享天倫正文_第88章愛我,就走近我正文_第22章鹽鹼灘上的小學正文_第38章夏日雨韻正文_第43章黑白照片正文_第26章大姐正文_第117章聖誕節裡話幸福正文_第75章貴在用心正文_第7章身心之旅正文_第9章飯桌上的愛正文_第80章做生活的強者正文_第6章留在篩子裡的豆粒正文_第70章快樂大姐正文_第130章合理使用手機“工具”正文_第120章祭祖情結正文_第83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正文_第126章我對兒子進行家庭生命教育正文_第51章春來薺菜香正文_第27章韌性的土地正文_第33章母愛是條河正文_第64章想車與想網正文_第11章芝麻在心正文_第56章改稱呼正文_第86章夏日的球場有場盛宴在上演正文_第21章鄉下母親的痛正文_第89章左右自己的人生正文_第71章婆婆真高正文_第110章綠意搖曳正文_第84章放逐山野正文_第111章網購那些事正文_第53章母親玩轉手機正文_第81章我家減肥正在進行時正文_第18章從油燈歲月到電器時代正文_第72章外面的世界也精彩正文_第83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正文_第46章母親的禮物(2)正文_第119章平常夫妻正文_第52章今夜遙望孔明燈正文_第20章車輪變奏曲正文_第5章常回家看看正文_第115章博客情緣正文_第67章看來只能拼裝備了正文_第97章公公的大廚心正文_第43章黑白照片正文_第101章有棗沒棗打三杆子正文_第128章讓“慈善”在孩子心裡生根正文_第98章那一刻,我理解了母親的心正文_第42章愛情保鮮法則正文_第37章冷眼看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