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初露崢嶸

鴛鴦濼,現在的安固裡淖爾,盛產鴛鴦和大雁之地,在現在的張北縣西北草原。800年前,這是一個周80裡的大海子。這裡牧草豐盛,鳥類繁多,氣候涼爽。夏秋之際,在藍天白雲與廣袤草原之間,無數匹駿馬在草原上奔馳,數不盡的鴛鴦在湖面上嬉戲,這就是人間的天堂。所以,這裡也是遼金兩朝帝王的避暑勝地,他們在這裡縱馬飛奔,追逐鹿狍獐兔,用海東青獵殺天鵝,縱酒高歌,享受人生。

遼國最後一個皇帝天祚帝,就是在這美如天堂的鴛鴦濼最後滅亡。但是金人和契丹人不同,他們不僅僅把這裡當作遊獵宴會之地,因爲這裡豐美的水草,這裡也是金人優良的牧場。這裡處於草原和農耕的交界之處,是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路。所以貿易繁盛,商旅衆多。金人在這裡設置傕場,和草原諸部交易,獲得了大量財富。

但是現在,這裡卻成了蒙古人的牧場,巴根臺和3千八魯營將士,正在鴛鴦濼遊牧。東洋河由南向北注入鴛鴦濼,東洋河東岸就是金人的撫州城。當地人仍按延續1百多年的習慣,稱撫州城爲燕子城,就是現在的張北縣。

蒙軍在1千多公里的戰線上縱橫馳騁,氣勢磅礴的進攻震驚了金國朝野,這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戰法,他們根本就無法判斷蒙軍的主攻方向。他們能做的,就是屯集重兵,扼守進出中原的要道。金國皇帝衛紹王永濟任命胡沙虎行樞密院事,在大同-朔州一線佈防,擋住蒙軍進入山西腹地的道路。任命獨吉思忠接掌西北路招討司,完顏承裕率大軍爲後繼,試圖擋住蒙軍從宣德州方向突破內長城,直入中都。

獨吉思忠一到前線就幹了一件大事:動用75萬民夫重修外長城界壕!他爲什麼這樣做?很簡單,從北面壩上高原地區進入中原有三條道路。最東面的一條,由北羊城,也就是現在的沽源地區南下崇禮,然後西入宣德州。從宣德州東下,就是進入金中都,也就是現在北京的大路。但是這條路山高路險,崎嶇難行,大軍機動不易。

第二條路,就是中間這條大路,由撫州翻越野狐嶺,也可直入陽門,宣德。這是進出草原的大路,自有完顏承裕重兵把守,成吉思汗要攻克這些天險難上加難。第三條路,就是西面這條路,由烏沙堡,烏月營,也就是現在的興和地區東進,就能越過內長城到達懷安,也能進入宣德州的大路。

獨吉思忠顯然認爲最薄弱,也最有可能被突破的,就是西面這條路。因此他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修建界壕,加固防線。但是他不懂得的是,長達300裡的界壕,他有多少兵力去防禦呢?這麼長的防線,幾乎沒有防禦縱深,蒙軍集中兵力一點突破,必然全線突破。費了無盡國力修造的防禦工事,其實和紙糊的沒有區別。

事實也是如此,七月秋高馬肥,蒙軍主力南下,這回成吉思汗可要動真格的了。蒙古鐵騎綿延上千公里,他的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率領3個萬人隊西掠淨州,雲內,豐州,東勝,牽制山西北部的胡沙虎部金軍。

蒙軍主力前鋒是哲別部,他們的任務是突擊烏沙堡,突破獨吉思忠的界壕防線。而成吉思汗親率蒙軍主力,要攻克恆州,昌州和撫州,把這個富庶地區變爲蒙軍進攻的前進基地。

不熟悉的二把刀軍事家會笑話成吉思汗不知兵,豈有兵力分散到如此地步,還能打勝仗的道理?他們不知道的是,狼羣能夠迅速的分散開來,也能同樣迅速的集中起來,發動雷霆的進攻。蒙軍強大的戰略機動能力,能夠使成吉思汗在寬大正面隨心所欲。

事實也證明了獨吉思忠的防線就是一個笑話,哲別一舉突破之,獨吉思忠立即被下課。這樣,其實內長城的大門已經洞開,蒙軍隨時可以南下懷安,威逼宣德州,但是成吉思汗沒有這麼做。因爲金軍主力還在,在宣德州完顏承裕還有40萬大軍。如果蒙軍貿然突入內長城,金軍據險而守,蒙古人攻堅又非所長,那時頓兵堅城之下,師老兵疲,後路斷絕,那可真有失敗的威脅。

不!成吉思汗不會那麼做,他真正的意圖就是用不斷的戰術襲擾和重點突擊,迫使金軍不敢分兵,只能集中起來與他決戰。他要在野戰中消滅金軍的主力,那麼什麼樣的天險沒有人防禦,也就稱不上天險了。

獨吉思忠不是沒有一點機會,他部下契丹軍將領就提出過主動出擊。因爲蒙軍正分散在廣闊的漠南東部草原上,他們不適應炎熱的氣候,馬瘦兵惰。如果金軍集中騎兵主力主動攻擊,各個擊破,掠奪蒙軍羊馬,相信蒙軍會渡過一個痛苦的夏天。

雖然這個主意積極些,但註定也是無用的,契丹騎兵以重騎兵爲主,鐵甲沉重,怎麼可能追上縱馬如飛的草原輕騎兵?但是起碼比坐困長壕,坐等敵軍進攻要強些。但是獨吉思忠力主持重,非要等後面漢軍步兵上來再步騎並進,可惜他等來的不是步兵援軍,而是哲別一舉突破他苦心經營的界壕的消息。

獨吉思忠下課,完顏承裕接過了前線40萬大軍的指揮權。但是他乾的並不比獨吉思忠強,他上任乾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從恆、昌、撫三州撤退,把兵力集中在野狐嶺地區,扼守進入中都的主要道路。他比獨吉思忠更加消極!

恆州、昌州、撫州物阜民豐,糧多馬肥,城堅池厚。蒙軍攻堅能力不強,如果他們強行進攻,必然損兵折將,宣德州方向金軍主力的壓力就會大大減輕。如果蒙軍不顧三州之敵,強行與完顏承裕主力決戰,那麼他有後顧之憂,也不能全力對付完顏承裕。這三州本來是成吉思汗的大*麻煩,卻讓他的對手主動解除了。

成吉思汗是何等人物,這樣的機會他豈能放棄,立即下令10萬蒙古大軍分爲三個戰略集團。他的3個兒子組成3個萬人隊的右集團,任務是牽制大同方向的金軍胡沙虎部。木華黎率領3個萬人隊爲左集團,任務是徹底征服三州。他自己親率3個萬人隊和1萬親衛怯薛軍爲中集團,監視完顏承裕金軍主力。

巴根臺和他的三千八魯營戰友的任務,就是攻克撫州,搶光撫州的財富。這美麗的撫州地區已經被蒙軍過篩子一樣梳理過幾次,人口逃散,羊馬不是被蒙古人搶走,就是趕進了撫州城。巴根臺他們在草原上游蕩了幾天,除了天高地闊,一個人也看不見了。

他們圍着撫州城繞了好幾圈,試着突擊了幾次城門,除了被城上的滾木石頭和箭雨造成了傷亡以外,一無所獲。最終他們在鴛鴦濼遊牧,表面上悠哉遊哉,實際上心中焦急萬分,因爲撫州成了他們的大難題。

撫州金軍主力是西北路招討司所部,已經撤退到野狐嶺地區。撫州守軍是一些州兵,戰鬥力不強。麻煩的是那高大堅固的城牆,蒙軍都是騎兵,怎麼過東洋河?馬怎麼能上城牆呢?全軍一籌莫展。蒙軍最大的問題終於暴露出來了——他們缺乏最基本的攻城器械。

傍晚時分,特木爾百夫長正在大帳內發愁,巴根臺挑簾進帳了。他行禮之後,直截了當的說:“特木爾大人,我有辦法攻破撫州。”特木爾滿臉不屑的說道:“老狼吃不掉的狍子,狼崽倒是吃了。3千個勇士沒有辦法的事情,一個孩子倒有辦法,長生天不會這麼安排。”巴根臺懶得跟他多說,他拿出工兵鏟和森林大砍刀,說道:“辦法就在這兩個東西上。”特木爾拿起這兩個鐵傢伙看了又看,放下問道:“這又什麼用?”

巴根臺說道:“這幾天我反覆勘察撫州城的地形,只有西城門的防禦最爲薄弱。金人因爲有東洋河的天然防線,這裡城牆低矮,守兵也不多,這裡就是我們的突破口。”特木爾笑道:“這傻子也看的出來,要不然我們3千大軍在河西岸幹什麼?不就是看到這一層,我們纔在鴛鴦濼轉來轉去麼?”

巴根臺說道:“我們大軍勢如破竹而來,金人倉皇逃命,輜重都來不及運走,他們甚至沒有燒掉他們的糧食。我看到了,鴛鴦濼裡漁船被遺棄的到處都是。我們把這些船收集起來,運到東洋河。我們就用這樣的大刀砍伐樹木,排成木排和這些舟船牢牢的綁在一起,一直聯接到河對岸。這就是一座最簡單的浮橋,我們八魯營騎兵就可以從浮橋上過河。”

特木爾眼睛越來越亮,直到巴根臺說完,特木爾一拍大腿,大聲說道:“好辦法啊!原來你不是黑頭鴨,是小天鵝啊。這個辦法好!這個辦法好!可是。。。。。。。。”特木爾的興奮沒有持續多久,眼睛又暗淡下去:“即便是我們能夠過河,可還是上不了他們的城牆,上不了城牆就還是破不了撫州,只怕我們要白忙一場啊。”

巴根臺拿起他的工兵鍬,愛惜的看了又看,說道:“我們的馬,也能夠上城牆,這就需要千千萬萬把這樣的鐵鍬啊。”特木爾把鐵鍬拿過來,沒有看出什麼花樣,這東西能飛馬上城?

巴根臺說道:“大人不必多想,其實很簡單,填土!我們蒙古人都有裝私物的皮袋子。把全軍的皮袋子集中起來裝土,每人一袋就是3千袋啊,能橫斷流水,別說城牆了。我們把袋子裝的土堆在城牆下,就能堆出一個黃土斜坡道。我們百人隊沿着這條坡道縱馬上城,殺散守軍,打開城門,把大軍放進城來,不就攻破撫州了麼?”

特木爾大笑道:“這麼簡單的辦法我怎麼就想不到,走!我們去見千夫長。”

第四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三十七章 鏖戰中都第三十五章 首戰梁贊第一百章 死裡逃生第六十八章 老兵之憾第六十章 梨花無敵第六十章 突遭變故第六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九十三章 蒼生何辜第三十六章 頑強防禦第三十章 威懾盟友第一百零四章 不如歸去第六十七章 初入虎穴第十三章 風雪救援第二十六章 廟算多勝第五十四章 工業動力第六十一章 殺出重圍第八十七章 天火焚城第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三章 內部瓦解第五十三章 橫掃山東第七十八章 英雄無族第五章 亞洲盡頭第八十三章 滅金之後第八十五章 亂世陽謀第二十一章 水上夜襲第五十八章 進軍都樑第十八章 資源之殤第八十四章 狼王遠去第四十六章 征服北俄第三十章 威懾盟友第七十一章 坦露真相第十三章 海軍搖籃第七十七章 輕裝上陣第五十四章 工業動力第五十章 威震天下第三十三章 基輔羅斯第三十六章 頑強防禦第一百章 死裡逃生第四十七章 城市崛起第一章 臨行重託第一百零五章 路在何方第三十五章 榮耀大婚第五十章 契約工人第五十七章 縱火神器第二十四章 經濟地帶第二十七章 陣斬大將第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第十章 狼吻餘生第一章 荒村野店第三十九章 重建益都第一百零三章 心靈重創第八十章 兀良哈臺第二十三章 分化強敵第二十九章 科技力量第九十一章 爲雄請命第三十一章 以一當百第七十四章 可汗也難第四十七章 商於之敗第六十四章 再戰鄧州第八十九章 反游擊戰第五十一章 搗毀蜀口第十一章 戰略基地第七十七章 內部分裂第四十七章 禍從天降第五十四章 戒心重重第四十章 一代天驕第五十五章 真的勇士第八十六章 總攻前夜第三十三章 政變有因第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二十三章 關河爭奪第九十五章 一念之仁第二十二章 腐敗滋生第七十五章 儲備銀行第八十五章 強攻硬打第六十四章 兵權之爭第五十九章 敵在側後第六十三章 禹山之戰第三十一章 天崩地裂第十八章 生而何歡第五章 山東益都第三十三章 基輔羅斯第七十九章 生死冰河第八十三章 滅金之後第二十三章 血戰浮橋第六十三章 南軍北軍第三十九章 決一死戰第一百零三章 心靈重創第八十八章 瓜未熟透第五十二章 奔向官山第四章 家主之責第三十六章 捨生忘死第四十一章 狼羣戰略第十四章 荒山情懷第九章 敢於開閘第二十五章 伊斯馬因第八十五章 強攻硬打第七十八章 英雄無族第五十二章 奇爾克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