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懷春

曹衝正欲訴說一些自己的看法,眼睛的餘光卻看見門後露出一幅綠色的裙襬,正是那那剛剛逃出去的少女所穿長裙的顏色,曹衝剛有些出神,那後面的人彷彿感覺到了他的目光,裙襬一閃就不見了。

“倉舒……倉舒……”荀半天沒有聽到曹衝回答,卻見他看着一側愣神,不免有些意外,有些不快的提高了音量。曹衝“啊”了一聲,連忙回過頭來,見荀面色不虞,還以爲自己剛纔那些言論讓他不快,連忙把後面要說的宏篇大論嚥了回去,憨憨一笑的撓了撓頭:“令君,我本有些想法,可最近在荊州抽空看了天子賞賜的漢紀,又跟着幾位先生粗讀了一通漢,覺得那些想法太過粗陋了,一時也說不上什麼來,不敢在令君面前出

荀見他有些緊張的樣子,不免菀爾一笑,這少年雖然天縱其才,但畢竟還是個少年,難免有舉止失措之處,聽說他上次在天子面前居然也放聲大呼,好在說的話很中天子意,這纔沒有責怪他。自己算是他的長輩,也沒有必要太過嚴苛,當下也就輕輕一笑道:“不怕想法粗陋,就怕熟視無睹,你年紀尚輕,最近又一直忙於戰事,思考的時間少些也是情理之中。荊州已經安定,以後可能會空餘些。夫子說十五志於學,你也十四了,也該做做學問了。”

曹衝連忙應了一聲,他知道荀的學問大,只不過被他的才能所掩蓋,一般人想不起來他腹中的經學,現在聽他這麼說,知道他是要自己學經,可說實在的,從前世帶來的經驗看。他根本不覺得那些經有用。但這些自然不能跟荀直說,要不然荀真會翻臉了。他想了想道:“我看令君身體不佳,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家父在烏林受傷。幸虧遇到華大師的兩位弟子,這才轉危爲安。聽說他在鄴城和樊子陵(樊阿)學了一套華大師傳下來的五禽戲,練習了數月,頗有效用。現在身體已經無恙,據說比受傷前還要精神一些,令君何不練習一二,也能調理身體。恢復精神。”

荀笑了笑,沒有太當回事,他是儒學正宗,根本看不上這些神仙方術,在他看來。這些只是些騙人地伎倆罷了,縱然對身體有用,卻不上大雅之堂,哪裡值得他這樣的人去關注。不過曹衝一片好意,他也不好推辭,只是微笑不語,眼神之間卻顯出一絲不屑。

曹衝看在眼裡,也不反駁,思索了一下卻又笑道:“我時常也在想,這一國如同一人。人要健壯,國要強盛,五禽戲使使人延年益壽,其中必有道理,或許這道理也可對治國略有裨益。聖人又云,易道廣大。無所不包。存乎萬物而人不覺,導引雖是小術。亦有至理。聖人作易,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依我看,人爲萬物之靈,人體精妙絕倫,其中大有學問,加以研究,必有所得。五禽戲雖不登大雅之堂,卻也不可等閒視之。”他說完,生怕荀跟他引經據典的大論一通,也不等荀反應,拱拱手道:“令君事務繁忙,不敢多有叨擾,衝就告退了。”

荀被他剛纔那一席話說得正有些興趣,卻見他忽然告退,不免有些失望,只得揮揮手道:“也好,你先去看看你家阿姊,我去晉見天子,待回來有時間我們再聊。”

曹衝立刻應道:“恭敬不如從命。”說完,他躬着腰,拱手着倒退了幾步,轉身走了。荀看着他地背影,若有所思的撫着鬍子,半天沒有動身。那個少女從屋裡走了出來,扶着荀的手臂輕聲笑道:“父親,何事讓你如此出神沉迷?”

荀聞聲偏過頭看了一眼那個少女笑道:“文倩,你明明聽到了我們的話,又何必明知故問?”

荀文倩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了頭,將臉貼在荀的手臂上,柔聲說道:“父親,我覺得曹公子說的話頗有道理呢,既然丞相大人那麼重的傷練習了那什麼五禽戲都能復原,父親這點小病也自然也不在話下地。”

荀沒有答話,只是嘆了一口氣,轉過身去,看着院子角落裡盛開的一盆荷花,搖搖頭進了裡屋,收拾了一下進宮去見天子。荀文倩站在門口,看着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一絲失望浮上心頭,眼中有了些許溼意,她低了頭,輕輕的嘆了口氣,轉身回房,剛到門口就看到母親唐氏站在門裡慈祥的看着她。荀文倩心中一酸,眼中地淚幾乎要涌出眼眶,卻又被她忍住了,她強笑着叫了一聲:“阿母。”

唐氏嘆息一聲,將她摟進懷中,欲言又止,母女倆相對黯然。

曹衝正在荀惲的房中和老姊曹秋說話,他讓人將帶來的禮物擡了進來,曹秋看着一箱一箱的東西,不由得笑道:“倉舒,看來你真是了財了,給我一個人就帶這麼多東西?鄴城那麼多人,你豈不是要將半個荊州都搬回來了?”

曹衝哂然一笑:“這不是我準備的,都是小玉兒準備的,她說成親這麼久,初次去見家人,總要多帶點禮物,免得生份了。這裡面都有些什麼我都不知道呢,你也別謝我,要謝就謝她,等她來見你的時候,你和氣一點,別把她給嚇得就好。”

曹秋笑出聲來,擡起手在曹衝腦門上彈了一下:“小東西,剛娶的媳婦這麼寵着?我可聽說你對她寵得很,捨不得打捨不得罵的,還有兩個撿來的丫頭,也被你寵得不象樣子,就連那個孫家地女子,一個俘虜也在你營中自由出入,你可要小心,別給人留下話柄,壞了名聲。”

曹衝捂着腦門作勢哎喲了一聲,一把抓住曹秋的手:“好了,你別再彈我了,我是沒關係,可是額上如果被你彈紅了。待會去見天子,天子問起緣由,我可如何回答?讓人知道了可對姊夫的名聲不好。”

“小東西。還真會找理由,我有那麼不知輕重嗎?”曹秋白了旁邊竊笑的荀惲一眼,將曹衝拉到一旁坐下,一面讓人上茶。一面輕聲說道:“倉舒,你在荊州立了大功,可有些事你也要知道,這立了功未必就會受賞的。在外面做事,也未必就比不做事的得寵地。”

笑嘻嘻地曹衝一聽,立刻覺察到了老姊話裡有話,他立刻收了笑容,正色問道:“怎麼。姊姊聽到什麼了?”

“我雖然在家裡,可有些事情也略知一二。”曹秋有些不滿地看了曹衝一眼:“你這仗是打得不錯,可小時候地聰明勁兒卻不見了,這些事情還用我來提醒?”

曹衝一滯,心道我是個假冒的,對這些當然不懂了,他正考慮着如何開口,曹秋將一杯茶推到他地面前,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荀惲說道:“河內司馬家的老二司馬仲達,最近寫了幾封信給你姊夫。殷勤得很。”

曹衝再遲鈍,也聽出其中的意味了,曹丕和荀惲一直不對付,這司馬懿卻是曹丕地心腹,聯想到最近夏侯尚和曹真結親的事情,估計司馬懿對荀惲這麼客氣也不會單純是性情相投或是仰慕之類。難道他們又在打什麼主意。要靠荀這棵大樹?曹丕是不是感覺到了危機,在找援手?

他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一邊想着怎麼回去曹丕還會有哪些歪招,一邊和荀惲夫婦閒扯些荊州的事情。曹秋見他略有所思,便也不再多說,三人說些閒話。荀惲見過蔡家坊印出的冬至詩集,對曹衝小小年紀卻能做出那麼大氣地七言詩佩服不已,而曹衝這半年來在荊州縱橫揮闔,連敗孫權、劉備,打敗了萬人敵關羽,現在更是連周瑜都給逮住了,讓他不敢再把曹衝當個孩子看。他隨荀時間最長,智謀雖然比不上荀,卻也不是等閒之輩,只是三十多歲依然未建寸功,不免在言語之中透出些羨慕來。三人正說得開心,有僕人來叫荀惲,說是夫人要他去一趟,荀惲一聽,連忙告了罪,起身去了。

見荀惲走了,曹衝便拐彎抹角的打聽起那個少女的情況來,他還沒問兩句,曹秋就笑道:“倉舒,你說的大概是我家小姑文倩,當初我跟你提過,你推三阻四,這兩年不見,怎麼這麼熱心的打聽起她來了?”

曹衝吃了一驚,感情那是荀地女兒啊,姊姊還提過?自己怎麼一點印象也沒有,十有**是老早以前的事了。他被曹秋說得有些掛不住,生怕露了餡,不敢再問下去,乾笑了幾聲,連忙把話題扯了開去。正說着,荀惲滿面含笑的走了進來:“倉舒,我母親想見見你。”

荀進了宮,天子劉協正悠閒的彈着琴,太子劉馮看着父親靈巧的雙手在琴絃上跳動,聽着悠揚的琴音,手指在大腿上輕輕的打着節拍,十分入迷,年齡小些的劉熙等人倚在皇后伏壽身邊,卻有些無聊,不停的扭動着身體表示他們的不耐煩。劉協將他們地神情看在眼裡,不禁暗自笑。聽說荀進宮要見駕,劉協知道他必然有事,連忙停了琴,讓伏壽帶着劉馮他們走了,這才整整衣服,請荀入見。

“周公瑾?”劉協對這個名字很熟悉,去年就是這個人在烏林一把火把不可一世的丞相大人燒得狼狽不堪,他特地問了荀等人,知道他是故洛陽令周異的兒子,還是故太尉周忠的從子,一直有些可惜這麼好的人才沒有爲自己所用,卻做了孫權的都督。沒想到他居然被曹衝給抓住了,還要搞什麼獻俘儀式。大漢朝好象有好多年沒有搞什麼獻俘儀式了,劉協甚至不知道獻俘儀式是什麼樣子地,這讓他覺得備覺新鮮,細想起來,上一次好象還是孝桓皇帝時地事情了。

“陛下不知道?”荀有些意外天子的表情。

“不知道。”劉協苦笑了一聲,“鄴城丞相府地公文只說荊州大捷,曹愛卿連破關羽孫權大軍,沒說什麼獻俘儀式啊,或許是公文還在路上。”

荀有些黯然,這俘虜都到了城外的大營了,天子還不知道這回事呢,真是咄咄怪事。可見天子的威信已經淪落到了什麼地步。

“令君,這曹愛卿還真是個少年天才,半年時間平定的荊州。居然把周公瑾都給抓住了,當初沒有看錯他。”劉協看出了荀的心情,不過他已經習慣了,這個時候也不想再扯這個話題。實在有些無趣。

“陛下,曹倉舒不光打仗得好,治理政事也有一套,荊州方面的消息說。荊州民心安定,百業興旺,雖然有大量地百姓撤到了汝潁關中一帶,但卻無一畝良田閒置。他搞了個包租的措施,將空出來的田全部租給了那些大戶。又從山裡移出了不少山民,今年託陛下聖明,風調雨順,必是個豐年。”

劉協自嘲地咧了咧嘴,沒有說話。他拍了拍一旁案上的宣紙道:“曹愛卿天縱聰明,無事不能,能打仗,能治民,還能造紙印,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啊……”他停頓了一會。又有些悵然的說道:“可惜我大漢朝這樣地人才太少了。”

荀一聽劉協的語氣不對,連忙說道:“陛下說得對,曹倉舒不僅年輕有爲,更爲可貴的是他對陛下忠心耿耿,無時不刻不把陛下放在心中。象這宣紙,如今襄陽一日產量不過千枚。大部分要交付印。所餘極爲有限,可他給陛下一送就是上千枚最上等的。其忠心可鑑啊。”

劉協看了一眼荀,嘴角掠起一絲苦笑。

“獻俘地事,就由丞相府決定,至於周公瑾要見駕,便讓他來,我倒也想看看這周郎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劉協沉默了半天,纔開口說道。

荀見天子根本不知道獻俘的事,就知道天子的心情不會好,現在聽他的口氣,好象對曹衝都有些了隔閡,自己故意提醒天子曹衝的忠心,他也沒有什麼反應,不免有些不解,一時也不好多問,只得先退了出來。劉協見他出了宮門,沉默半晌,喃喃自語:“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個不沽名地曹倉舒,究竟是我大漢的福,還是我大漢的禍,也許只有天知道了。父皇,你幫幫我,我真是不敢再試了,一步走錯,可就再沒有機會啦。”

“陛下,何不請賈文和和劉始宗(劉先)來?”皇后伏壽在劉協的身後輕聲說道。

劉協回過身,看着伏壽半晌無語,他細長的眉毛擰成了一個疙瘩,想了想道:“國丈最近身體可好?我想請他進宮來講講。”

唐氏看着態度恭謹的曹衝,仔細打量了他半天,和氣細語的問了些不着話,無非是些荊州的民風民俗,生活習慣。曹衝本以爲能見到荀文倩,一邊說一邊偷眼用餘光四處看,卻沒看到荀文倩的影子,不免有些失望。不過他想到要想再見到荀文倩,就得先把準丈母孃哄好了,倒也不敢怠慢,揮自己的特長,挑了一些風趣地事情,說得唐氏眉開眼笑,開心異常。

唐氏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當年桓帝不想做傀儡,在廁所裡找了五個太監商議,突然出手除掉了橫行二十餘年的大將軍樑冀,做了個實實在在的皇帝,唐衡就是這五個太監之一,後來因功封侯。這五個太監橫行霸道,壞事幹淨,天下人恨之入骨,對他們又是懼怕又是鄙視,名臣趙歧爲了躲避唐衡的迫害,連名字都改了,在外面逃亡數年,賣餅爲生。這種事對唐衡來說估計都算不上什麼,由此可見唐衡的惡名,跟曹家比起來,唐家地名聲要臭得多。

而唐氏嫁給荀,不是因爲唐氏有多好地品德或者容貌,而是因爲唐衡的威勢。荀少有才名,唐衡看中了他,要讓他做女婿,荀地父親荀緄雖然不恥唐衡,卻又不敢違背,這樁婚姻算於強買強賣型的,可以說是荀家的一個污點。

唐氏在荀家的地位也可想而知,所謂敬鬼神而遠之,大概就是唐氏最好的體會。除了她的親生子女,其他同族的人很少有跟她親近的,象這樣有個天才少年給她講笑話的事情,在她的記憶裡是開天闢地第一回。她不知道曹衝是爲了荀文倩討好她,還以爲是因爲曹衝也是宦官後人,有共同語言呢。

不過說實在的,曹衝這個穿越者對宦官的態度確實和其他人有些區別。

“秋兒,你這個弟弟真是有趣,我很喜歡。”唐氏對陪在一邊的曹秋笑道。

“倉舒,還不謝謝阿母,阿母可是難得夸人呢。”曹秋湊趣的笑道。她說的當然是假話,唐氏不是難得夸人,是難得有人願意被她誇。

曹衝連忙裝出一副很受用的樣子謙虛了幾句,又坐了片刻,見唐氏並無什麼重要的事情,只是說些家常閒話,不免有些失望。唐氏也笑過了,也問過了,又和曹秋說了幾句閒話,這才放曹衝出來。

曹秋見曹衝臉色不是太好,不免關心的問道:“倉舒,是不是累了?”

曹衝隨口應了一聲:“連日趕路,確實有些累了,這樣,我先回大營去,明日再來拜見荀令君。”

曹秋有些狐疑的看着他,搖了搖頭道:“你剛纔還是一副精神抖擻的樣子,怎麼突然之間就覺得累了,是不是有心思瞞着阿姊?”

曹衝有些爲難的撓了撓鬢腳,看了看四周,這才湊到曹秋身邊說道:“怎麼沒見你小姑文倩?”

曹秋眼角挑起,帶着一絲狡猾的笑容,伸出玉蔥般的手指點了一下曹衝的額角,得意的笑道:“知道你這個小東西就是後悔了還死要面子,在阿姊面前還裝什麼,有話就說嘛。”她看着有些靦腆的曹衝,笑了兩聲卻又皺起了眉頭,有些惋惜的說道:“倉舒,這事可不太好辦,陳長文(陳羣)剛剛向阿翁提親了。”

第11節 鳳雛第25節 分兵第40節 長鎩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40節 成敗第15節 襲肅第8節 技改第34節 低頭第18節 分化第21節 歸來第37節 李通第2節 儒法第22節 及時第38章 女衛第31節 面子第25節 分兵第40節 封王第16節 埋伏第17節 太子第7節 許儀第30節 逼降第13節 說降第21節 求索第23節 孫匡第40節 虞翻第1節 狼顧第16節 荀彧第12節 殺機第14節 神手第31節 劉璋第14節 交鋒第32節 破綻第23節 奇兵第21節 歸來第24節 金城第12節 閻溫第4節 馬鐙第38章 女衛第11節 命相第21節 歸來第25節 困獸第28節 中計第25節 孫賁第15節 魏諷第2節 儒法第10節 謠言第7節 畫眉第34節 緩兵第40節 長鎩第6節 封侯第22節 問計第11節 上巳第28節 中計第18節 悍婦第1節 增援第31節 重逢第10節 有德第3節 傷寒第34節 伏擊第26節 閻圃第14節 神手第17節 太子第5節 蔣幹第38節 納妾第10節 鄧艾第33節 脫鉤第6節 黃老第22節 失算第14節 內訌第39節 巡陣第6節 青囊第28節 攻戰第14節 算計第5節 添丁第35節 妙用第36節 訛詐第24節 觀望第4節 攻城第7節 人選第9節 境界第33節 突變第5節 添丁第35節 激將第25節 激將第24節 魏延第16節 陳到第36節 合圍第21節 圍攻第14節 錦帆第10節 女婿第29節 飛蝱第5節 天意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18節 密詔第26節 大勝第32節 破綻第28節 慘敗第10節 定計第33節 王異第39節 反道